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两样,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
  念佛是修禅定,世尊在《大集经》上讲得更清楚,他说念佛这个方法是「无上甚深微妙禅」。这方法容易,念头才一起,你不要管它是善念、是恶念,是正念、是邪念,统统不要管,只要念头起来,「阿弥陀佛」,把它归到「阿弥陀佛」去,一句阿弥陀佛摆平了。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不许夹杂一个妄念,修禅定最容易的方法、最稳当的方法、最快速的方法,只要念到念佛三昧现前了,念佛三昧就是得定,用念佛的方法得定,定就开慧。
  得定,在我们净宗法门里面讲事一心不乱;开智慧叫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最下等的功夫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么?就是天台家讲的五品位。你确实有能力把烦恼习气控制住,虽有,没有断,但是它不起作用,这是你的定慧,这个定慧是很浅的定慧,它有这么大的作用,能够叫你的烦恼不起现行。这一点千万不要疏忽,为什么?我们修净土能不能往生,这是标准。我念佛我还有是非人我,我还有好恶,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给你说老实话,你决定不能往生,为什么?你烦恼习气控制不住。不可以不知道,你要不知道,你这一生空过。
  我们的功夫不是别的,就是要把这些妄想、杂念控制住,这是真正修行。先求自己,自己真正做到了,做到什么?确实就是宗门讲的话,「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外面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没有好恶,没有说这个喜欢,那个讨厌,没有了,平等;内里面虽有烦恼,你能控制住,贪瞋痴慢不会发作。这是你初步功夫成就,就是天台大师讲的五品位,五品位是观行位。有这样的功夫,你发愿求生净土决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不要瞧不起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的上辈,上三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个上辈能够自在往生。什么叫自在?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没妨碍,生死自在。不要很高的功夫,观行位功夫得力就能做到。这是说什么?我们大家在这一生当中,除非你不干那就没法子,你要想真干的话,你肯定做到。
  你要问:多少时间我才能做到?我们看《净土圣贤录》、看《往生传》,这个书早年我就看得很多,我读了之后心里面概略的估计,大概是三年到五年,不要很长的时间你就能够得到。你要真干!就像此地讲的「正念勤修」,三年到五年你能够得到。初步的,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你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想多住几年不妨碍,就多住几年。但是在这个情形之下,一般都不愿意再多住了。极乐真乐,娑婆真苦。你可以能够去,你为什么还不去?所以《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你看看那些人,差不多念佛都是三、五年就往生。
  所以很多人问我,他说:法师,是不是他们刚好三年、五年寿命就到了。我说:不然。为什么?在理上讲不通。少数人那是偶然的,那个可能,少数人;那么多人,这就很难讲,那就讲不通。哪有那么多人个个念佛三年他寿命就到了?这谁相信?为什么三年往生?他三年成功了。就是说观行位他证得了,他不愿意在这个世间受苦了,他要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只要到极乐世界,不但是你可以亲近阿弥陀佛,你有能力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那个成就太快了。十方如来是你的老师,等觉菩萨是你的同学、学长,这样殊胜的修学环境,你还会多等待吗?除非是没法子去不了,能去得了,我赶快就去,一定的道理。这是真实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没有一样是真的,这个是真的,这个可不是假的。所以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你虽然能往生,你还不能走,那什么原因?你跟这个世间有缘,你成就了,应该帮助这些有缘的众生。换句话说,你到极乐世界多带一些人去,带的人愈多愈好,这就是你要度有缘人,菩萨住世。乘愿再来,不是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再回来度你们,你只要到观行位,生死自在,想走就走,想住就住,你就不必去打这个转,现在你就要度,现在你就乘愿再来。为什么?你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这是业力,业力自己做不了主。到真正取得往生的条件、往生的资格,那你就不是业力,转业力为愿力,这个时候你可以走你不走,你帮助这个世界有缘众生,这就是乘愿再来,把业力转变成愿力,普度众生。
  这些人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也是大有人在,不论用什么身分,出家身分也行、在家身分也行,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菩萨。从政的,国王、大臣里头有菩萨,宰官里面有菩萨,士农工商,哪个行业里头都有菩萨,只要你功夫成就了观行位,你就是菩萨,你就不是凡人。凡人生死受业力控制,现前生活也受业力控制,一点都不自由、不自在;观行位自在了,生死自己做得了主,生活里面得大自在。这是学佛最低的成就,这是真的成就。天人比不上,天人出不了六道,你随时可以出六道,自在可以超越,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纵然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超越十法界,这还得了,多么殊胜!
  现前这个修行,我常讲,从哪里修?从心地上下功夫。做什么功夫?务必要把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对立的念头化解。对立就不平,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他对我有误会,我对他没有误会;他对我有分别执著,我对他没有分别执著。化解对立就是分别执著离了,你有分别执著就有对立。这是属於放下。你为什么放不下?你没有看破。什么叫看破?看破前面讲过,你所悟入那个境界跟诸佛没有两样。悟入什么境界?我们在讲席常说,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话我不知道讲多少遍了;再更进一步说,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这是真正把宇宙的本体体会到了。虚空法界是自己,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两个人就对立了,一个人怎么对立?性相不二,生佛不二,自他不二,这是看破,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你的思想、观念。
  你能够对一切人事物、对整个宇宙有这么一个想法看法,你心量拓开了。尽量去扩充,要扩充像佛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向这个目标、向这个方向去拓开,你对一切人事物自然就没有界限了。他随顺性德、随顺善法很好;他违背了性德,一天到晚都作恶,你看到了也好。为什么都好?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了,理事因果清清楚楚。他为什么行善?他为什么作恶?与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业习因缘有关系。什么人能帮助他?有缘的人能帮助他。我跟他未必有缘,为什么?我说他不听,这就是没缘;我说他听,有缘,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缘不是这一生的,过去生的,这东西哪能勉强?所以师生之道可遇不可求。
  我们想找一个好老师,到哪里找?找不到!老师想找一个好学生,那更找不到、更难,可遇不可求。过去生中结的缘,这一生当中碰到了,成就了。我算很幸运,我这一生遇到三个老师,宿世因缘,不是一生。不是宿世因缘,见面也不相逢,所以一定要知道这桩事情。真正好学的人他一定要求善知识,念念不忘,念念不忘就有感应,总有一天缘成熟了,宿世的缘结上了。你这一生当中要没有好学,好学是个缘,没有这个缘,虽然宿世有善友,跟善友结了缘,但是我不好学,遇到了不想学,那这个没法子。所以好学是缘里面基本的一个因素,一定要好学。好学很难,因为大家怎么样?学很苦。你在学里头有乐,你就真正得利益,我们一般讲,你真正修学有了心得,有心得就是你有乐趣。
  你看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好学,他得到乐趣。《论语》里头他老人家自己说,他十五岁「有志於学」,「三十而立」,而立,三十就得法喜;「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被外面境界诱惑了;「五十知天命」,知天命,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知道前因后果;「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你看他老人家,十年一个境界、十年一个境界。「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无障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多快乐!他又跟我们说,实在讲那是劝我们。他说「吾尝终日不食」,我这一天不吃,一天不睡觉,我想,想来想去没有益处,无益,「不如学也」。这个境界,你读他的书你想不到,你自己要做,你就会体会到,真的,「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朋是志同道合,用现在话讲,学生,真正的学生,想来学的,过去世的缘现在又遇到了,这多快乐!这个快乐是外面境界来的。自己读书那个乐,那是从内心的喜悦。
  所以离不平是大根大本,离不平就是正念、就是清净心,心不清净没有法子。离不平就是我们常讲的清净平等,务必要在清净平等上下功夫。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四首偈颂。前面我们讲到:
  【乐於解脱离不平。】
  这一句意思深广无尽,不要说是二个小时,二百个小时、二千个小时、二万个小时都说不完,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我们如果心地没有真正达到清净平等觉,这句话很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它不是凡夫境界,用凡夫,用我们的想法、看法来解释,不是佛的意思,与佛的意思恰恰是相违背。可是我们今天是凡夫不是菩萨,好在佛法确确实实是没有边际的,可以深说、可以浅说,可以长说、可以短说,在我们现前境界应该怎么解释,现在讲解读,如何解读对我们现前修行有利,这一点非常重要。
  首先,爱好这是真正的修学根源,你学佛,你对佛法不欢喜、不喜欢,你怎么会有成就?你怎么肯去学?这不是说别人,已经受过三皈、五戒、菩萨戒的,甚至於很多出家的,受过三坛大戒的,对佛法喜不喜欢?不喜欢。从什么地方看他不喜欢?他不读经,他不能够依照经教去修行。我们换句话说,他不能依照经教所说的去过生活、去工作、去处事待人接物,完全与经里面所说的相反、相违背。他没有爱好的心!心里面确确实实是不平,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都不平。
  不平就是没有正念、就是没有清净心。我们知道没有清净心,就决定没有平等,就决定没有真诚、没有正觉、没有慈悲,那反过来是什么?真诚反过来是虚伪,清净反面是染污,平等反面就是不平,正觉反面是愚痴,慈悲反面是自私自利,我们有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有没有多去想一想?如果我们心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虚伪、还是染污、还是不平、还是愚痴、还是自私自利,怎么办?每天混日子,这样混下去之后麻烦可大了。
  古人说的话我们知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不但自己知道也会说,怎么样?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没有把它当作回事情。以为什么?说说而已,劝劝人的话,不是真的,哪里有什么披毛戴角,不相信,不信因果。这样知见的人,真大有人在,只要你细心去观察,时时刻刻你都会见到。我们见到了怎么样?要提升高度的警觉。看到了,要想到我有没有?所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去批评人。为什么不要去批评人?也许那个人是真菩萨,他示现给我看的。他这种示现就是叫我反省、就是提醒我,我要是批评他,那我就有罪了。
  这个社会依然是龙蛇混杂,我们这个社会处处都有佛、都有菩萨,只是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你知道哪个是?所以,我们对一切人、造恶的人恭敬心,或许那是菩萨假装的,他装给我看的,帮助我提高警觉。我们能常常存这个心,心地厚道!真正作恶,我们也没有一念瞋恚之心、懊恼之心、责备之心,没有,我们跟他相处,他真的是凡夫,久而久之他会受感动,他会回头,回头是岸。如果我们处处看他不顺眼,处处责备他、批评他,他心里起反抗,不但不接受你,还怨恨你。
  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不说,老师的教诲。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教我东西多,时间长。李老师对於不如法的人责不责备?不责备,不但不责备,特别礼敬。我们做学生的看了奇怪,对真正好学的学生,一天到晚板著面孔,看到你有错就骂,甚至於还打人。老师打人用扇子,他手上扇子不离手的,用扇子打人。对於那些不听话的、阳奉阴违的人,很客气,我们看了疑惑,也不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