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深刻一点,在起心动念之处转,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这真修行,真功夫。转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留不留情?留情是凡夫,转不过来,不留情就转过来。这一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可真不是容易事情。我们常说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正做到不留情,那是什么?不留情,情转变成智。情是什么?情是八识,不留情就转识成智,不留情八识变成四智。
所以这个情,如果我们从纲领上来讲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起心动念,很难,要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我们办不到的事情,我们很清楚。不但我们说办不到,诸佛如来、祖师大德也会给我们说:你做不到。我们能下手在哪里?不执著、不分别这就行了,在起心动念的时候,你能够不执著,见思烦恼就转了。那就是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你的平等心现前。我们今天看人看事不平等,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就是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执著没放下,你还把它留住没有放下,不留情就是放下了。你还有分别,你有分别妙观察就没有了,你有执著,平等性就没有了。没有妙观察,见不到事实真相,你所看的都是虚妄的,我们凡夫是生活在这么个境界里头。
所以讲到真正用功,我们念佛的人用什么方法来用功?实在讲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比什么都殊胜,我们也不要问什么情与不情,你心里还想著转处不留情,你还是留情,你情没断,不容易。净宗法门的好处就是什么?阿弥陀佛。起心动念才有分别,阿弥陀佛!你看用阿弥陀佛把你那个分别打掉了。你才有执著,这爱憎的念头才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了,这就叫不留情。我们是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它打掉,妄想分别执著用这一句佛号打掉。第一念才起,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决定不能叫妄念相续,妄念念念相续就坏了。你怎么能转得过来?
过去我在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给我讲了一桩事情,他那个时候常常到中国大陆,带团去朝山,一年总得去好几次。他跟我说大陆上有个老法师,是研究教的,对於教理非常通达,经典非常熟悉,所以当时佛门里头称他作活字典,不管你有什么问题问他,他都能答得出来。听了我讲《无量寿经》那一套带子,他听了之后,他把所有一切经教统统放下,二六时中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跟李居士讲听我这个带子,很感激、很有受用,不再搞了。不管你问他什么?他就一句话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句话。这就转了,确确实实在转处不留情了;你还有答覆,你这个情还没有断,就是什么?你的分别执著没有断。分别执著统统断了,没事了,什么事都没有,无论问什么,「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一句真言传给你。除这一句之外,什么都没有。那我们就晓得这个人肯定往生,肯定一生成就。
在我心目当中看的他不是普通人,都是菩萨再来示现,做样子给你看。你看看我学宗学教,学什么我学得很多,你们怎么样学都学不过我,你比不上我,我到最后万缘放下,一声阿弥陀佛。你有没有看出来?你有没有觉悟?这是现身说法,告诉你宗门教下不能了生死。要想了生死,要想脱离三界、六道、十法界,一定要靠念佛求生净土,告诉你这桩事情。你想想老法师一生的行谊,你的疑虑统统都断掉了,他不是不通宗、不通教的来念,他什么都通达,最后什么都放下,单提这一句万德洪名。这不是现身说法这是什么?这是给我们真实的启示,我们要想在一生成就,他是我们的模范,他是我们的榜样。所以祖师这一句偈「若於转处不留情」,我们净宗得了方便,这首偈我们就学习到此地。再看下面第九首:
【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这首偈说得好,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开示,「五一偈」,这是偈颂里面的第五段,只有一首偈。「依言论时,令寻思名等,入如实观」,这是这首偈的宗旨。这首偈讲的是什么?我们学习不能离开言论。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为我们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个三百余会就好像我们现在办讲座一样,我们讲座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他老人家一生办了三百多届,四十九年办了三百多届。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天,甚至於一天、二天一次;长的可能会有几个月,甚至於一、二年,长的。长期讲座、短期讲座合起来三百多次,四十九年天天给我们讲经说法,世尊以音声为佛事。教学最重要的工具是言语、音声,阎浮提众生耳根最利。这就是说这第一句『世间所言论』,它的宗旨,令寻思名等,入如实观,这才是目的。
我们看下面什么叫名实论?「谓了名等,唯意言分别,无别名等」。了是明了,你真正了解言语名词,你真正了解。言语名词它下面注解讲得很好,这是讲的『分别』。分别,无别名等,希望你在分别里面,真正去体会它的真实义,不可以执著在分别上,那你就错了。这就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给我们,读经、听教要懂得「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才能入如实观。你要懂得即相离相,言说不能没有,言说是引导我们,名字相也是引导我们,我们要循著它的引导,不可以执著它,一执著就错了,执著你就迷了。你不执著,随顺这个引导往前面去体会,那它就起作用,它引导你入真实。
我们一般人读经、听讲,听讲就是听教,为什么不能够开悟?入真实就是开悟。你为什么开不了悟?因为你迷在言说上,迷在名相上。迷在言说、名相上自己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心缘相,你就入不了真实。你会想到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你在里头起了妄想分别执著,你怎么能懂得它的真实义?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离言说,离名字,离心缘,或者我们讲得更具体一点,离妄想分别执著,你就能明了如来真实义,你才能解真实义。
如果在言说、在名字你起了念头,起了妄念,妄念就是打妄想,你是永远不解如来真实义;那是谁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如来的意思。如来这个经你没有懂,你是一分一毫都没有契入,你所念的,你所听的,是你自己妄心里头生出来的意思,把如来的意思统统扭曲了。所以你怎么样用功都不会开悟,道理在此地。就是前面六祖大师偈子里面讲,你留情。读诵留情,听讲也留情,处处都留情,那有什么法子?教你不留情你不会,你什么时候学会不留情,不留情智慧就现前。那个情是什么?迷情,你没有离开迷情。迷情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没有离开。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就开悟了,如来真实义你就通达明了,这叫契入真实。
下面,「意即意识分别,言即名言」,名词术语,「名言既唯意之分别,名下之义,亦无别体,故所言论,以兼名义」。这小注里头讲「四寻思」,讲了四桩事情,一个是名,第二个是义,第三个是自性,第四个是差别。这是讲的四寻思,唯识加行位里面的四寻思。「今云名等」,这个等就是指下面的义、自性、差别,你要真正理解,真正懂得。「既随分别,则妄计意流,尚未了唯心,安入法性」。佛讲经说法,他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契入法性,契入法性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是佛讲经说法的目的。现在我们不会,我们这个方法不会,不会怎么?不会就被佛法迷了,佛法本来不迷人,你自己迷在里头。这为什么会迷?你没有遵守马鸣菩萨《起信论》给你讲的原则,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你没有放下,你没有舍,所以你就迷了。说得粗浅一点,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
所以会听经的人,他为什么听得会开悟?会听;不会听的人,天天在祖师的身旁听一辈子,没开悟。六祖的偈子里头说,一个是不留情,一个是留情。留情一辈子不开悟,不留情马上就开悟,何以见得?你看看惠能大师在黄梅五祖座下的时候,黄梅这个道场是五祖主持的。这个道场有一千多人,神秀大师是上首,跟五祖多少年?惠能大师到山上的时候没出家,居士,很年轻,二十四岁,居士。见到祖师,这一问一答祖师就晓得这个人不是凡人,悟性很高。祖师公开声明,他老人家年岁大了要传法,告诉大家,你们每个人做一首偈子送来给我看看,看看有没有见性,果然见性!这个衣钵就传给他,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
大家心目当中,算了我们也不要做了,这一定是神秀大师的,上首!神秀当年在黄梅也等於说助教,追随五祖那么多年,天天听祖师说法、讲开示,没悟!惠能到那边去没有几天,实在讲惠能大师在黄梅,有没有去听祖师讲经说法?没有,后院做苦工去了,派他在碓房里面去踏碓舂米做粗活。他跟五祖没有见几次面,五祖就把他派去做工去了。听五祖讲经就是在离开之前,晚上传衣钵,用袈裟半夜围著他,给他讲《金刚经》,讲不到一半,三分之一,惠能大师开悟了。这一悟不要讲了,全通了。为什么他在黄梅的时间那么短,跟五祖没有见几次面,衣钵就传给他?他不留情!换句话说,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一接触就通达,什么障碍都没有;寺庙里头那么多人,一千多人没有一个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的,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我们今天要问,你为什么要执著?为什么要分别?执著,平等性就没有了;分别,真相就看不到了。真相在佛法里面讲「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见不到了。你能够见到诸法实相,那叫妙观察智,就是什么?在妄相里面见到真相,真妄不二,确实是没有离开,真没有离开妄,妄没有离开真。真是什么?能现的法性,能变的阿赖耶,真的;妄的是所现所变,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这妙观察是什么?真妄是一不二,森罗万象里面你看到平等,染污、污秽里面你看到清净,虚妄里面你看到真实,这叫妙观察。惠能大师见到了,你说衣钵不传给他,传给谁?我们在此地把这事情说穿了,说穿了之后,为什么?不说穿你一辈子也不会懂,你体会不到,说穿了在宗门里面讲很不好,说穿什么?把你悟门堵死了,你不会开悟,本来要你自己去悟,你实在没有法子悟。我们不走这个路,我们老实念佛,了解事实真相。总而言之,对平等性、妙观察有个概略的印象就好。
如果你还有余力,宗门教下很多原理原则,我们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也用得上,佛法是通的、圆融的、无碍的,帮助我们提高往生的品位。所以这些原理原则你都能够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用在对人、对事、对物,可以把凡圣同居土提升到方便有余土,可以把方便有余土提升到实报庄严土,有用,有作用。可以把我们的品位提升,我们下辈可以提升到中辈,中辈可以提升到上辈;下品可以提升到中品,中品可以提升到上品。问题在会不会。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不留情」,不留情就是不再要去分别执著,分别执著是错的,不分别、不执著是对的;执著,染污的相现前,分别,紊乱的相现前。自己要好好的多想想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性,不是上上根人,能放下就赶快放下,一心一意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把净土修行的纲领抓住,心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口持名,身礼佛,这个礼佛就是一切恭敬。
怎样真正做到礼佛?你要记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条「礼敬诸佛」,诸佛是遍法界诸佛,我们在大回向里头都念到,每一句后面就是遍法界诸佛。一切人是诸佛,一切事是诸佛,一切物是诸佛,没有一样不恭敬,这个恭敬心遍虚空遍法界。你能这样修行,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是凡圣同居土,决定不是下三品往生,而你是实报庄严土,肯定是中上辈往生实报庄严土。为什么?你这个礼敬可不得了,你这个礼敬把你的性德全部流露出来,你对於一切众生确实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一切众生就是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你统统礼敬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恭敬,没有一样不恭敬。你说要不要学!
「称赞如来」,一切有情众生,称赞如来主要是对有情众生的。有情众生里面特别是对一切人,这个人心好、言好、行好,我们赞叹;他不好呢?不好我们不赞叹,不说话,决定不能批评。为什么?你想想看,你要一批评,你是不是又落在分别执著里头,错了。没有分别执著,你怎么会批评?那为什么要赞叹?赞叹有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