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全相应,中国的祖先四、五千年之前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大家都一样,这一点我们要肯定,肯定你才能爱人,你才能敬人。人性本善,跟佛法里面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这是大乘教上常说;《华严》、《圆觉》说得更妙,「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看看经上所说的「本来成佛」,那就是儒家所讲的本善,一切众生本质是善的,不善呢?不善老实讲变质了。教育无非是把那个变质回归到本质。就是你现在有很多习性,烦恼习气不善,教你从烦恼习气那里回过头来,回归到本善,这是教育。
  这个回归,迷得太久了,回归也不容易,从哪里回归?从亲情,「父子有亲」,从亲爱这一点启发,从这一点上下功夫,把那个本善引导出来,把本善再开发出来。这在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这些宗教家、哲学家、教育家,没有中国人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能够跟中国老祖宗相比美的那只有佛法,释迦牟尼佛也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佛法讲慈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中国的教育内涵就是五伦,五伦是大道,五常、八德是与道相应的德行,我们合起来称为道德。道,离我们不远,就是日常生活,你每天穿衣吃饭,你每天日常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你离不开五伦。你明白了,你觉悟了,你都能够随顺了,随顺就是德,德就是行道。
  一个人如果能够行道,他这一生当中无往而不利;他能够行道,无论现前是贫富贵贱都不障碍,为什么?已经可以不为外面境界所转,正是《楞严经》上所说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不被境界转,你能转境界。能转境界,那就是夫子讲的不亦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什么?转境界了。转境界,我们举几个例子,在今天的社会最常见的逆境、恶缘,我们遇到了,遇到一些嫉妒、障碍、毁谤、侮辱、陷害,遇到这些事情怎么办?学而时习之。学什么?学菩萨、学佛、学圣贤。圣贤人在这种环境他是怎么处理,我们向他学习。我们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教我们学忍辱波罗蜜;圣贤人都教我们学忍让、谦让、礼让。佛说得更妙,这些逆境恶缘,我们在这里头不生瞋恚,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消业障。
  为什么会碰到这些事情?碰到这么多人?过去生中我对不起他,我一定是以不善的心行对他,今天碰到了,他以不善的心行对我,叫一报还一报,好事情。他这个报复来了,我没有瞋恚心,没有报复的心,我接受,那这个帐就了了,这一笔帐就消了,这个业就消了。消业是好事情,业障消了,你的智慧才增长,福慧都增长。所以我们对逆境、对恶缘(恶缘对恶人),我们用什么心态?感恩的心态。感恩,我们业障消了;感恩,我们的德行增长了,它就像来考试一样,看看你能不能忍,看看你还会不会生气,果然能忍、果然能让,这证明我们修养功夫提升了一层。如果没有学佛,没有学圣贤的教诲,我们遇到这个境界决定不会忍让,决定要争、决定要斗,斗争。斗争是彼此都伤害,没有好处;我们懂得忍让,是彼此都有好处。如果对方他在他一生当中,如果他要稍稍冷静去想想,他平常对待别人,别人一定是报复他,一定是不能接受,我相信他常常会遇到这些事情。碰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样是一切都忍让,大概他在一生当中才遇到过这么一次。他也会想想,我们为什么让他?为什么不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争也争不来。他要我的财物,我统统给他,如果是欠他的(过去生中欠他的),我还掉了,欢欢喜喜;如果不欠他的,那我布施,布施后面福报更大,就是愈施愈多。他要为什么不给他?要什么都给他,好事,没有坏事;好人,不是坏人!这个境界你懂不懂?
  佛眼睛里面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没有凡夫,没有恶人;菩萨心目当中,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所以有人问什么时候我们会成佛,我就告诉他:什么时候你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还要看这个不如意,那个不高兴,那你是凡夫,你修行没功夫;修行有功夫的人是境界转过来了,你怎么还没转?转恶为善(转恶人为善人),转迷为悟,转凡为圣,从哪里转?从自己本身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求诸己重要,统统在自己内心。佛是这么讲的,孔子也是这样讲的,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他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换句话说,孔子所说的就是古圣先王所讲的。要求自己!
  别人都没有过,过都在自己一身,这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就像汤所说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们听到这一句话,汤王是什么人?要在我们佛法说,菩萨再来的,要不是菩萨,这句话说不出来。所以真正学佛功夫到达一定的程度,确确实实是这样,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都没有过失,都是究竟圆满;一切过失都是我自己的邪知、邪见、邪行所变现的。我只要把自己的知见转过来,行为转过来,念头转过来,这个世界是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华藏,这个世界决定没有一丝毫欠缺,是圆满的,这个道理在大乘经里头。你要从外面转,那就错了,你从内心转完全正确,而且效果非常的显著。今天讲到这首偈,我自己是感触非常之深,所以我们多讲了两个钟点,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七0集)  2005/3/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70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宝首菩萨偈颂第二首看起:
  【譬如净明镜,随其所对质,现像各不同,业性亦如是。】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从这以下有九首偈(从第二到第十这九首偈)都是讲比喻,「喻显」,我们把他的文念一念,「通相而明,喻於业果从缘无性,不坏事相,别彰喻意,喻各不同」。这里我们先简单给诸位做个报告,十首偈前面第一首是「法说」,说得非常简单,可是把文殊菩萨所问的已经答尽了,答得非常圆满。我们也用了比较长的时间,特别著重於前两句,就是「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这简单讲就是造业、感果,已经就包括了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不能不知道。
  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谨慎,一定要随顺性德,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讲了很多次。在大乘教里面,我们深深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这种真实教诲,不厌其烦无数次的提醒我们,无数次的教诲我们。那我们要问,佛菩萨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是六道众生业障习气深重,就是无数次的教诲,还是回不了头来。只要你没有回头,佛菩萨对你的帮助就不会终止,这叫大慈大悲。不像世间老师教学生,教几遍学生还不会,这学生太笨了,算了不教了,连孔老夫子都不例外。夫子教学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教,所以这一点跟佛菩萨不一样。
  这样愚笨的学生要遇到释迦牟尼佛,佛教他。这是周利盘陀伽尊者,大家都知道,可以说这个人没有记性,随听随就忘掉。他的哥哥怜悯他,劝他回家去:你不要来学,教上句,下句忘掉了;教下句,上句忘掉了,你什么时候能成就?世尊给他哥哥、给大众说,周利盘陀伽过去生中是大法师,讲经说法吝法,他所知道的教给别人,不能够完全教导。譬如他知道十分,他只教五分或者只教三分。我们在世间也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人,为什么?总是怕别人将来超过他,所谓是要留一手,不传给人,吝法。吝法的果报愚痴,所以他这一生当中,那已经是多少生多少世的愚痴果报,这一生遇到佛,这个愚痴还是没有办法脱离。佛晓得、知道前因后果,所以佛就教他念扫帚,扫把,每天叫他出去扫地,现在讲清洁环境,就叫他做这个工作;叫他念扫帚,天天扫地。佛的方法非常善巧,这样做了一段时期之后,周利盘陀伽开悟了,证阿罗汉果,也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过去生中善根深厚,只是吝法受这种果报。这也是提醒我们后人。
  我们今天说老实话,你有没有嫉妒心?你有没有悭吝心?嫉妒心是见不得别人好,无论在德行、在学问、在教化或者在福报,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难受,总是恶意的批评、恶意的贬低,想尽方法来障碍、来打击,这样的罪报就像周利盘陀伽一样,生生世世愚痴。造作业因很容易,「随其所行业」,很容易,果报可就麻烦大!果报就要看你造的这个业它的影响。如果影响的人愈多,让许许多多人闻法的机缘断了,对於这个法师信心失掉了,要看人多少,要看时间多久,你的罪业跟这个成正比例,很麻烦,这不能不知道。所以周利盘陀伽实在讲也是诸佛如来来示现的,无一不是点醒我们的。
  随喜功德有多大?不可思议。很多人不知道。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功德,称性!称性的功德不可思议,没有边际。我们要是懂得这个道理,看到人家学得好、修得好,表现也很好,教化众生法缘殊胜,我们能生一念欢喜心,能有一句赞叹,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心里欢喜赞叹,就是帮助听众,我们对这个法师、对这个法门肯定,增长他们的信心,这些人只有从诚敬里面才真正得到法益。
  所以随喜功德,这个功德从哪里来?功德就是帮助听众、帮助大众建立信心,启发他的诚敬,他真正能受益。他在法师那里受多少利益,你这随喜赞叹的人得的功德跟法师平等。决不是说法师有十分功德,我只得一分,不是的,圆满的,圆满功德。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生起欢喜心,嫉妒、障碍的念头从根拔掉了。嫉妒、障碍谁受伤害?自己受伤害。别人受伤害只有一、二分,自己受伤害百分之百,你说怎么得了!为什么不把念头转起来修随喜功德?
  随喜里面达到究竟圆满的,那就是成就法师,成就法会,成就众生。这种随喜功德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怎么成就?普贤菩萨十愿里面「请转法轮,请佛住世」。这个法师讲得好,诸位要知道,法师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居士也称法师,这诸位要懂得的。男女老少只要能讲经说法,讲得很如法,没讲错,都称为法师;和尚也是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的;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四个名称一定是出家的,在家人不能称。所以和尚跟法师是通称。和尚是梵语,意思是亲教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指导的老师。这个法师他直接指导我,他就是我的和尚,就是我的亲教师,现在学校里指导教授。
  所以我这一生学佛,我两个和尚,早先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大师圆寂之后,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是我的和尚、是我的亲教师。这诸位要懂得。和尚不是专称出家人,现在人不懂得这个名词的意义,往往错会了。所以在家居士,无论是男女老少讲得好的,都是佛门弘法的法师,弘法的大德。他的教化确实有成就、有成果,有很多人受益,这个法师也能称之为和尚,在家居士都可以称和尚。我初学佛的时候,初次跟李老师见面,看他的客堂里面挂的有孔德成先生送他的字画,上面题著「雪庐大和尚」。我们那时候刚刚学佛看到这个名称感觉到奇怪:这李老师在家居士,怎么称大和尚?以后就搞清楚、搞明白了,他教化一方,跟他学的人很多很多,和尚这个称号他老人家当之无愧。像我们这些人,他是我们的和尚、亲教师,这要懂。就是有这些好的善知识,我们要请他来讲经。这几年我们发现杨老师讲得不错,蔡礼旭老师也讲得很好,我就叫他到学院里来讲,果然不负所望,得到许许多多听众的赞叹。所以我又让他到墨尔本去讲十五个小时,在雪梨讲十五个小时,一般反应都非常好、非常热烈。今天下午他是在布里斯本我们学会里面,大概是讲二、三个小时。一般地方不知道请转法轮,我替他们代请;像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我替他们代请,让他们各地巡回去讲演。今年下半年,我现在已经接洽好了,南北美有四个国家一共有九处。在国外,讲的时间最长大概是五天,再多他们就很难接受。一个地方五天,九个地方,这一巡回大概要两个多月,一天讲五个小时,五天也可以,二十多个小时。这样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纲领「伦理道德」介绍给全世界。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祈求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大家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