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酝酿基础。七雄争斗的结果,是西方的秦国占了上风。这主要是秦国进行了最为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在经济、军事上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秦始皇,也就是秦王嬴政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秦王嬴政?穴公元前259—前210年?雪,是战国时代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前246年即其13岁时继承王位,前237年即其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他采纳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兴修水利,奖励耕织,进一步增强了商鞅变法后本已强大的国力。在军事上,他制定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经过长期的准备,秦王嬴政开始着手进行统一战争。    
    嬴政首先灭掉了早已臣服于自己的韩国,将韩国的贵族王室都押送到咸阳。韩国是六国中最为弱小的国家,而且和秦国相连,它的灭亡,为秦国势力东出函谷关提供了条件。    
    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攻破大梁,魏国灭亡。韩赵魏原来是一个国家,就是晋国。晋国原本是春秋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强国却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自己又互相猜疑,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    
    接着,嬴政计划灭掉六国中地盘最大的楚国,为下一步战争提供条件。在御前会议上,年轻的大将李信认为,楚国虽然地盘很大,但是它的兵力不强,而且早在十几年前秦国就出兵夺取了楚国的巴蜀部分,如果顺江而下,只要20万兵力就可以征服楚国。但是老将军王翦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楚国是个大国,虽然屡次战败,但是实力犹存,用20万人去消灭楚国是不现实的。要灭亡楚国,至少要60万兵力,而且要稳扎稳打,才能成功。但是嬴政最后没有听取王翦的意见,他委派李信为统帅,带领20万兵力南征楚国。王翦见秦王不听他的意见,就告病还乡了。    
    但是战争的结果完全证明了王翦意见的正确,李信的20万大军在长江一线遭到楚军的顽强阻击,最后后援不及,大败而回。秦军损失惨重,兵士死伤无数,七个有名的悍将战死。    
    秦王政闻讯大怒,把李信革职,亲自跑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复出带兵,并且向王翦认错。王翦分析,楚国地广人多,要动员百万大军也不难。而且是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秦国军队作战勇敢,但是也要60万才行。秦王政最后下定决心,派遣王翦率60万大军再次远征。王翦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攻。楚国也动员全国兵力进行抵抗。    
    王翦到了前方,只让兵士修筑壁垒,闭门不理楚国大将项燕的一再挑战。过了一段时间,项燕做出了一个错误判断?熏他认为秦国新败,没有实力和胆量马上进攻,王翦是在这儿驻防保护已被占领的韩国,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就在项燕松懈之机,王翦突然发起攻势,60万人马排山倒海似地冲向楚军,楚军迅速瓦解。秦军乘胜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俘虏了楚王负刍。项燕得知楚王被俘的消息,渡过长江,想继续抵抗。王翦不给项燕以喘息之机,迅速打造战船,训练水军,渡江追击。项燕见大势已去,只得拔剑自杀,楚国灭亡。    
    王翦灭楚之后,由他的儿子王贲接替做大将,北征燕国。燕国在荆轲刺秦王之后,本来已被秦国打击得十分虚弱,遂于公元前222年灭亡。王贲灭掉燕国以后,还攻占了赵国最后留下的代城。赵国也被消灭了。    
    到这时候,六国只剩下了最东面的齐国。齐国大臣早已被秦国重金收买过去。齐王建向来是不敢得罪秦国的。每回逢到诸侯向他求救,他总是拒绝。他满以为齐国离秦国远,只要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就不用担心秦国的进攻。到了其他五国一一被秦国并吞掉,他才着急起来,派兵去守西面的边界。可是已经晚了。公元前221年,王贲带了几十万秦兵像泰山压顶一样,从燕国南部直扑临淄。齐王建只好投降。    
    六国诸侯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彼此之间互相攻打,想拿别国的土地来补偿自己的损失,企图维持小规模割据的局面,给了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秦国当时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和军事上占了优势,更重要的是符合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六国一个一个灭掉了。自从公元前476年进入战国时期起,各诸侯国经过250多年的纷争,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王朝。    
    建立统一帝国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要高,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自己,于是就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法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了12个金(铜)人。    
    在经济上秦始皇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秦始皇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了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秦始皇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尚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秦始皇接受了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公元前213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在这以后,有一部分儒生方士在背后诋毁秦始皇,秦始皇进行追查,前后牵连儒生、方士400余人,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这次事件虽然在短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是从长远看,却严重地压制了学术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在军事上,秦始皇即位后即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南方的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见司马迁《史记》)。    
    影响    
    秦始皇统一后,实行了一系列苛政,比如修建长城、修建骊山陵墓、修建阿房宫等,老百姓负担很重,终于忍受不了压迫,掀起了大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秦始皇统一南方和东南,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实现了民族融合。    
    在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秦始皇不仅修通了道路,还开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对中原地区同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空前辽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居住着各族人民,由于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之下,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在以后的时间里,中国的统一就成为了一种传统。


第一部分 汉谟拉比法典第14节 恺撒改制

    恺撒是古罗马的一位伟大统帅,在世界军事史甚至世界史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恺撒的历史作用,在于他为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帝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死后不久,罗马便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恺撒毕生征战,用兵有方,其军事著作《高卢战记》和《内战记》是研究古罗马军事史的重要文献。后来“恺撒”成为罗马及欧洲某些国家帝王的一种头衔。    
    恺撒生活的历史环境    
    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出生于公元前100年,正是罗马共和国发生严重政治危机的时代。这时,罗马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西方古典时代奴隶制度最发达的国家。原来的小农业已完全被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取代,直接的军事掠夺和以贡赋等方式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的压榨,使地中海沿岸各地的财富大量涌入意大利,加速了罗马的社会分化。    
    经济上的巨大变化,自然要影响到罗马的政治生活,被征服的土地在日益扩大,由雇佣军组成的常备军在不断扩充,奴隶人口在急剧增加,由失业小农民和被释奴隶构成的游民阶层也在大量涌向首都,这就需要大大加强国家机器才能应付,但这时的罗马国家体制却基本上还是当年台伯河上那个小公社的那套城邦制度。那年年重选的文官政府、臃肿不灵的公民大会和由少数世代掌权的豪门贵族垄断的元老院,根本无法适应这个局面。从公元前2世纪30年代起,就不断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民主改革方案,但都因为触犯豪门贵族的利益,而受到盘踞在元老院的一小撮所谓贵族共和派的反对。此后,主张民主改革的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民主运动从合法的要求改良逐渐发展到采取阴谋暴动甚至内战的方式。公元前82年,豪门贵族的保护者苏拉用血腥的大屠杀镇压了反对派,民主运动才一时沉寂下去。但大屠杀并不能消除引起要求改革的根源,苏拉死后不久,民主运动马上就卷土重来。这时,罗马贵族共和政府的孱弱无能、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军人的专横跋扈,已经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力量,到公元前1世纪70年代,局势终于发展到极为可虑的地步。东方强邻的进攻和西方行省的割据都还在其次,严重的是地中海上的海盗横行和斯巴达克斯所领导的奴隶起义。海盗横行不但使沿海地带民不聊生,连罗马也因海外的粮食运不进来而有断炊之虞;奴隶起义使意大利遭到汉尼拔战争以来最沉重的一次兵灾,而且从根子上震撼了罗马的奴隶制度,打击了奴隶制经济。奴隶起义迫使奴隶主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做出了某些改变,也迫使奴隶主改变了控制奴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迫使他们不得不变换已不能保障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共和政体。恺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政治舞台的。    
    成为统帅    
    恺撒出身于罗马的一个古老但已没落的贵族家庭,由于他和老一辈的民主派领袖马略和秦那有亲谊,青年时代就受到贵族共和派的排挤,迫使他一开始就站在民主派一边,逐渐成为反对派的领袖,同时恺撒一面也按部就班地从财务官、工务官升到司法官。公元前61年,恺撒出任西班牙行省总督。在那里,他很快组织了一支军队征服了当地的一些独立部落。战争的胜利使他的士兵都发了财。公元前60年,恺撒返回罗马,却遭到元老院的漠视。但在这时,恺撒除了在街头的游民阶层中拥有巨大的号召力以外,没有别的政治资本,为此他设法跟当时在军队中有极大势力的克耐犹斯·庞培和代表富豪们即所谓骑士阶层的罗马首富马古斯·克拉苏结成“三头同盟”。当然,这三个人代表的是三个不同利益的集团,只是因为同样受到把持元老院的贵族共和派的排挤,才走到一起的。恺撒在这两个人的共同支持下,当选为公元前59年的执政官,但由于元老院的掣肘,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这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政局动荡,罗马统治集团中无论那一派的领袖人物,都从实际经验中体会到,要掌握政权,必须先有一支武装力量,只有利用武力,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恺撒在执政官任期届满之后,竭力设法争取到高卢行省去担任行省长官,目的是趁在高卢的机会训练起一支自己的军队,作为政治上的后盾;同时,还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