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4月的7年间,他一直在从事《国富论》的著述工作。    
    1773年春,斯密携带已经完成的初稿前往伦敦,原来打算稍加修订和润饰便交给出版商出版,但是,他在伦敦看到了许多新的资料,包括1774年以后杜尔哥特地寄给他的被称为“稀世珍本”的《关于课税的备忘录》,特别是1773年以后不断加剧的北美殖民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和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引起了他对殖民地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他又用了3年时间阅读资料,继续研究有关问题,对初稿进行了广泛的修改和补充。到1776年3月9日,《国富论》这部经济学巨著才得以问世。    
    1778年1月,由于巴克勒公爵的举荐,亚当·斯密被诺思首相任命为苏格兰海关专员及苏格兰盐税专员。斯密在担任这两项公职期间,从未停止过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在任职的第一年,他就利用担任海关和盐税专员所获得的实际知识,增补、修订了《国富论》中有关论述公共事务的部分,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    
    1784年,斯密又根据从事海关专员所获得的确切资料,更详细地论述了苏格兰的渔业奖励制度、特许公司和非特许公司以及东印度公司等有关部分,出版了《国富论》第三版。    
    1786年,亚当·斯密又为《国富论》增写了《序论及全书设计》,出版了该书的第四版,这是斯密生前审订的最后一个《国富论》版本。    
    1790年7月17日,斯密在爱丁堡与世长辞。    
    《国富论》    
    《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是弄清楚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以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就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而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正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兼顾好个人和社会、生产者的利益,而避免牺牲掉某一方面的利益。围绕着这个主题,斯密系统地发挥了关于价值、市场、竞争、经济目标的分析、经济政治学、财政学等一系列观点,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建立起一座经济理论的大厦。    
    尽管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最突出的特色是它的矛盾性——他几乎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是二重性的,但在当时,那两卷四开本的辉煌巨著,以其严密的结构、深邃的结论、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彩广博的例证让人们无可争议地去接受他所得出来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努力使个人经济和社会利益保持一致”的结论。    
    斯密认为增进国民财富的最大原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要加强分工和增加劳动力。所以他的《国富论》从分工写起,引出了他的价值理论,引出他关于资本的划分……斯密庞大博杂的理论被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各取所需”,创造出许多经济流派。    
    “既没有打算,事前也不知道,我们对私人目的的追求,便促进了一个超过我们原有的更大的目的,看不见的手,于是作为作用于人类命运的一个最初的动力。”斯密创造了一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这个前提,便是把人看作“经济人”。    
    “经济人互通有无,物物互换,互相交易,是人类本性的一个根本特征,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性、经常性和不断的努力是国民财富赖以产生和增长的重大原因。”斯密从人性论出发分析人,认为作为“经济人”的人们从利己主义出发达到了利他的结果。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一种内在自然秩序。经济生活就是按照这种秩序自发运动的,这种秩序就是自由发展政策。他极力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认为国家的作用应仅限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个人竞争,以及举办一些资本家无利可图的工程,国家的政权义务,是保障资产阶级有一个和平、安全地进行经济活动的环境,起到一个资产阶级“守夜人”的作用。    
    政府要开支,就必须有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赋税,斯密提出税收应遵循的四原则:(一)公平。国民必须按照各自收入比例纳税。(二)稳定。即税额、征税方法等必须稳定明确,不能随意变更。?穴三?雪便利。给纳税人以最大方便。(四)经济原则。把收来的税款最大限度用于人民。这些原则,对以后的财政学一直作用很大。    
    影响    
    可以说,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代表,是工场手工业和产业革命前夕的集大成的经济学家,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建者。《国富论》提出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构成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商品经济运行的原则。《国富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在该书里,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先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后的经济学家和经济政策的决策者,都不能跳过亚当·斯密这座高山。


第四部分 工业革命第50节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775年至1783年,持续8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结束。一个今后将主导世界的超级大国在万里长征中迈出了第一步。    
    闻名世界的第一枪    
    北美大陆本来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    
    17世纪初,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第一批英国移民在今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立足点——詹姆士城,从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从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亚至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就是后来美国最初的13个州。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同时也把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了北美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迅速萌发。殖民地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    
    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英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拉契山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解散殖民地议会,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英政府的这种作为,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列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770年3月5日发生了驻北美英军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群情为之激愤。1774年英政府变本加厉,又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民兵队伍。    
    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根据密报,派遣800名驻波士顿英军前往康科德,搜缴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当地革命组织“通讯委员会”的领导成员。这一消息为“通讯委员会”情报人员所截获,星夜飞报了当地爱国者。当地民兵组织接报后,立即集结。翌日清晨,当英军进至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一带时,遭到了严阵以待的民兵的袭击。民兵们从岩石、树林、灌木丛后面对准英军发出了雨点般的射击。英军伤亡273人,北美民兵伤亡93人,康科德、列克星敦的战斗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第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8月23日英王发布告谕,宣布殖民地的反抗为非法,声言“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派遣5万军队赴北美殖民地镇压革命者的决议。面对这一形势,1775年6月15日大陆会议决定组建正规的大陆军,原英军上校、弗吉尼亚种植场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英军企图凭借其陆海军优势首先切断新英格兰与其他殖民地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之。大陆军在华盛顿的率领下采取避敌锋芒、持久耗敌的方针,与英军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独立战争和美利坚建国    
    从1775年4月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到1783年战事结束,为期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为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的主战场在北部地区,战略主动权掌握在英军手中。1775年6月17日,波士顿民兵在邦克山与装备精良的英国正规军展开了第一次正面交锋,显示了北美民兵惊人的战斗力,大大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为独立而战的斗志。在斗争的高潮中,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实施的暴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由此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是日定为美国国庆日。    
    1776年12月,在经过激烈争夺后,为了保存军力,化被动为主动,华盛顿放弃纽约。纽约失陷标志独立战争进入困难时期。1776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之夜,华盛顿率部渡过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黑森雇佣军兵营成功,接着又在普林斯顿重创英军,使陷入低潮的美国独立战争重新获得了活力。1777年7月,英军计划兵分三路,分进合击,会师奥尔巴尼,以尽快实现其切断新英格兰的战略企图。当北路7200余名英军在伯戈因的率领下,从蒙特利尔孤军南下时,立即陷入新英格兰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处处受到民兵阻击和围追堵截。在弗里曼农庄和贝米斯高地接连受挫后,伯戈因被迫退守萨拉托加。大陆军和民兵以3倍于英军的优势兵力将其团团围住,伯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援,于10月17日被迫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大大改善了美国的战略态势和国际地位,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阶段:从1777年10月至1781年3月,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主战场逐步转向南部地区。    
    在这一阶段国际环境日益向有利于美国方向发展。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改变了动摇不定的观望态度。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战场上,美国大陆军和民兵以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与敌周旋,日趋主动。在1781年的吉尔福德之战中,英军伤亡惨重。在大陆军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军渐感力量不支。    
    1781年4月英军在康华利率领下,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美军乘势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部国土。    
    第三阶段:从1781年4月至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1781年8月,康华利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