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面“问曰”,假设有一个人提出问题,“若有解行不同”,这是我们佛门的,我们修行的法门不一样,我们念佛,他参禅,他学密,我们遇到了,这是解行不相同的,“邪杂人等”,这是不学佛的,学外道的,外道有佛门以外的外道,有佛里面的外道,有这个打着佛教招牌的外道,现在在这个社会时有所闻,这真是楞严经上所说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个邪师,就是此地邪杂人等属于这一类的,前面解行不同那还是正法,他不是邪法,这一些人来相惑乱,来的时候说了一大堆的道理,也引经据典,迷惑你,扰乱你,“或说种种疑难”,或者发出许多问题来问你,你也答不出来,最后被他所转了,“道不得往生”,他最终的一个结论,就是要说服你,证实你念阿弥陀佛决定不能往生,必须要改信他的教,要改修他那个法门,他的目的在此地,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这个说的的确是很有道理,也是事实,他提出这个问题,跟佛在经上讲的没有两样,我们确确实实无始劫以来,以及这一生当中,造的恶比修的善确实要多,这个地方讲得非常具体,“于一切凡圣身上”,“凡”是凡夫,不但是对人,包括畜生都在中,我们对人造的罪业,实在讲还算轻,我们对于畜生厌恶,杀害吃它的肉,这个罪业非常重,所以“具造十恶”,五逆,这个五逆,杀父杀母,大概这两种造的人比较少,我们还不至于造这个重罪,但是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三条比较容易造了,虽然不是真造,有等流的罪,等是等于,阿罗汉,你到那里去找阿罗汉去,你想杀阿罗汉,阿罗汉都找不到,你怎么杀法,阿罗汉是世间的善人,是世间人德学的榜样,换句话说,我们对于世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轻慢他,藐视他,陷害他,那个罪过就等于杀阿罗汉,所以叫等流罪,佛是三界导师,人天眼目,当然佛的福报很大,一切护法龙天保护他,没有人能够杀害佛的,但是让佛身上出一点血,这个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提婆达多出佛身血,举的这个公案,是以恶心想害他,虽然没有害成,这一念的恶心,就犯了五逆的重罪,五逆罪里头最容易犯的,实在讲就是这个两条,一条是出佛身血,佛不在了,有等流罪,佛像,无论是塑的像,画的像恶心破坏,这个就是破佛身血,是有恶意的,无意损坏,没有这么重的罪,所以讲恶意的,嗔恨心来破坏的,另外一个就是破和合僧,破坏僧团,破坏僧团实在讲,多分都是在口业,妄语两舌,特别是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这个罪过就非常之重,使僧团里面不能够和睦相处,坏了僧团的规矩,坏了僧团的制度,使这个僧团在解行上,都发生了严重的障碍,这是破和合僧,这个罪是五逆罪,佛法的僧团,目的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无论是那一宗那一派,僧团目的是在此地,所以这个扰乱的罪过是非常非常之重,这不通忏悔的,即使世间团体的利益,也必定大于个人,你害一个人罪小,你害一个团体罪就大了,世间团体之大者莫非国家,损坏国家的制度秩序,教这一个国的人都蒙难,那这个罪过就重了,佛法里面讲,因缘果报,讲结罪,是这样说法的,所以学佛必须要把心量拓开,人为什么会造罪业呢,心量太小了,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没有想到大众的利益,所以他才会造作罪业,这是五逆罪,四重是破戒,这是讲的四重戒,就是根本大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叫四重戒,受戒犯了这是犯重罪,不受戒犯了还是重罪,不能说是,我没有受戒,犯了大概就没有罪,没有这个道理,不受戒犯了还是重罪,谤法是毁谤佛法,这一条也很容易犯的,佛门里头常有,我修净土特别赞叹净土,对于其他的修行法门一律都毁谤,这是谤法,这自古以来,我们就看到很多,叫自赞毁他,我们说学禅的不好,那禅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也是,既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你毁谤他岂不是谤佛,谤法谤僧,依照那个方法修行的那是僧,你不就毁谤三宝了吗,毁谤三宝,自己修行,那有成就的道理呢,没有,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很清楚很明白,佛在华严经末后一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善财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一个人所学的法门都不一样,他们的态度没有一个是毁谤别人的,都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华严是世尊出现在世间,第一部所说的大经,换句话说,修学的态度在第一部经里面,就给我们讲得清楚明白了,真正佛弟子,我们跟其他宗派不相同的,就像一个学校,我们念的科系不相同,都是同学,都是成就戒定慧,只是方法不一样嘛,依据这个义理不相同,方法不相同,我们的目的是戒定慧,是觉正净,这个完全相同,所以绝对不可以毁谤,阐提这是梵语,音译的,中国意思是没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人叫阐提,佛通常在大乘经上常说,“一阐提不能成佛”,没善根嘛,这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可是世尊在最后,法华会上讲的就不一样了,法华会上说,阐提也有佛性,他也能成佛,所以后人就称法华经叫,“成佛的法华”,别的经不能成佛,为什么说法华经成佛呢,法华经上承认,阐提也能成佛,是这么一个道理,其他大乘经上,佛是拣别,阐提不能成佛,其他都可以成佛,是这么一个道理,这是法华讲得圆满,法华讲得究竟,破戒这个是受了佛的戒律,像在家守五戒,八戒八戒是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守比丘戒,比丘尼戒,而不能够遵守毁犯了,这叫破戒,这个罪的轻重,律有明文,底下破见,见是见解思想,这个问题严重,古德常说,破戒有救,忏悔有救,破见就没救了,破见是什么呢,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报应了,对佛所讲的话,他怀疑不信了,那这个没救了,邪知邪见,这个是重罪里面非常严重的,严格的说,五逆十恶四重,谤法阐提,破戒都有救,在这一部经上就讲到,我们讲到,下下品往生,在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的时候,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立刻就接受,马上就念佛一样还得生,唯独破见没救了,破见是什么,你遇到善知识跟他讲的时候,他不相信,那就没有法子了,那就没有救了,我们现前业障也很深重,病痛苦难很多,这些根本的原因,也都是这些罪业,假如我们真正发心忏悔业障,我们身体逐渐会好转,我们环境逐渐会改善,如果破见那就不行了,那你怎么样勤修,都得不到想像当中的果报,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桩事情,这个见一定要读诵大乘,要常常思维佛菩萨的教诫,长时间的薰习,我们对它明白了,理解了才真正产生了信心,建立正知正见这才能有救,这是说咱们这凡夫有这么多的罪业未能除尽,这个罪业没断,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这些罪业果报在那里呢,果报在三恶道,现前,如果这些罪业的现象现前了,换句话说,这个人现在是个人身,是个人的样子,这一口气不来就到三恶道去了,这是系属于三恶道的,云何一生修福念佛,这是问你,怎么可能你这一生当中修福念佛,你就不堕三恶道,还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那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一身的罪业决定堕三恶道,修一点福念几句佛号,就能生到这个无漏无生,永远不退成佛,这个地方去未免是太便宜了,说出这些实在讲,如果我们信心不能坚定,是很容易被他动摇了,遇到这些人说出这一番大道理来,我们怎么个应付法呢?
“答云”,诸佛教行,教是教学方法,是教学,行是修行,佛给我们讲的理论,讲的方法,数越尘沙,数量上讲,太多太多,法门无量,不只八万四千,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这四句是总答,是一个总纲领,佛说无量无边的法门,随情非一就是应机说法,这众生什么样的根性,就给他说什么法门,所以众生根性无量无边,佛的教行也就无量无边了,如果契机那就得度了,不契机同样不能得度,教一定要契机,禀识机缘非常重要,请看下面文,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这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世间人可以见到的,当然你可以相信,如明能破闇这你相信,晚上这个房子,点一盏灯就亮了,黑暗就没有了,这个你看到的你会相信,空能含有,我们这个房子空的,所以可以桌椅板凳摆这么多,塞进来,他可以含有,地能载养,地能载物,地能养物,一切动物,植物都离不开大地,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这是你亲眼所见的,你当然相信,这亲眼所见的,那就太多太多,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世间法都这么多,千差万别,佛法一样也千差万别,也是多得不得了,世间这些万物也都有利益,何况佛法,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佛的法门很多,教给你超出一门,你就断一条烦恼,随入一门,你就入一个,解脱智慧门也,这是叙述,佛法无量无边,他有无量边的利益,都是帮助众生断烦恼,开智慧的,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这两句话就太好了,我们彼此不要勉强,你也不要劝我,我也不必劝你,我们各人修各人的就好,彼此互相赞叹,大家在一块儿欢欢喜喜,不要再起争执这就好了嘛,底下说了,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你修的那个法门,你认为很好,不适合我,我不喜欢,你喜欢,我不喜欢,你为什么拿我不喜欢的,来找我的麻烦,来迷惑我来障碍我,这个话讲的好,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我学的这个法门,我喜欢,我喜欢呢,那我跟这个法有缘,你不喜欢呢,那当然跟你没有缘,你不愿意学这个法门嘛,但是它跟我有缘,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同样那个道理,你喜欢那个法门,那个法门跟你有缘,我不喜欢跟我没有缘,这个是事实,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你要明白这一个道理,了解这一个事实,各人随着他喜欢,随着他爱好,修学的法门,都会很快得到解脱,这是真的,所以不必勉强,这个事情勉强不得的,但是这个世间人,虽然说他爱他喜欢,他是感情用事,那个爱与喜欢都不是真的,所以他爱那个法门,喜欢那个法门,修了几十年还一样都得不到,什么原因呢,他不是真爱,他是假的,如果他是真的,他真喜欢禅,他在禅里面决定得成就,他真喜欢密,他三密一定相应,他都达不到这个境界,换句话说,他不是真爱,他并没有死心塌地,并没有用真实心去修,他是修着玩的,修着玩的,还要找人的麻烦,还要破坏别人的这个修学方法,这是造业,因此我们学佛,我们修净土,对于其他大乘修行的人,无论他修学那一个法门,我们都赞叹,同时可以提醒他,如果你那个法门要不能成就呢,最后回向求生净土一样往生,提醒他这一句,这个话是真的是假的呢,真的,咱们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最后的一段就是说,修学大乘的人,无论修学那个法门,无论读诵那一种经论,修学那一个方法,或者是念那一个佛菩萨,统统没有关系,你只要把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全都能够得生,慈舟大师判那一段经文叫,一行三辈往生,可见得净土法门非常广大,专修决定往生,杂修也能往生,杂修要认真的回向就行,这个要知道,因为什么呢,他有缘的这个法门他容易成就,譬如在我们本省,有一些同修特别喜欢地藏经,他每天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跟地藏菩萨非常有缘,能不能往生呢,能,只要你这个读诵,持名天天要回向,回向发愿求生净土就行。
“行者当知”,这是叫着修行的人应当知道,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这两句的开示很重要,佛门一个是解,一个是行,学佛的目标不一样,如果他学佛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了解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是些什么,那行,所有的大乘经各种法门,你都可以涉猎没有妨碍,你目的是在求解嘛,我们世间讲的,目的是在学问,目的在常识,这个没有妨碍可以学的,“若欲学行者”,那就不一样了,要讲到真正修行,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前面一句就是现在人讲的佛学,佛学你可以广学多闻,后面这一条学佛,学佛不行,学佛要一门深入,决定不可以学杂了,学太多了那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