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空法以对治之。总之,虽法门万端,无非对病下药,因机施宜,令一切众生,离火宅,得安乐,出生死,证涅槃也。此法彼法,又何违哉?兹分言之:
  一、一切佛语皆是佛教授:佛说一颂半偈,乃至三藏十二部,无一而非教授教诫,所谓断过失,失功德也。故佛所呵者,皆众生之过失,所赞者皆众生之功德,过失未断令断,功德未生令生,皆我等应作之事也。所以佛之一颂半偈,无一而非教授,无一而非成佛之方法。能于此明白,修学,即为有成绩,否则无成绩。
  二、通达佛语密意:佛说一切经论,皆含有深密意趣。故对于佛所说经论之深密意趣,应当透彻认识,了之无碍。又密意者,谓如何修行之次第。经论浩瀚无涯,一览无边,究当如何而修,若不依师指示,实确了达。若能知此,即能通达佛语密意。不但了知而已,尚须依之修行,方能奏效,所谓“知之而后行,行而后能得”也。大凡菩萨之造论,佛之说经,皆是令众生依之修行之法,故非世间一切戏论可比者。此点,于前之断过失生功德一语,应加推求。过失如何而断,功德又如何而生。能如是而行即不空过矣。如诸生听《俱舍·根品》则应了知二十二根,若顺其流转则成生死之根本,无证涅槃之希望。能通此义,如法修行,修后而断,断后而证,乃至生死边际,究竟觉果,莫不皆由通达佛语密意而成也。
  三、断除自己过失:过失,普通谓过奠大于五逆。但佛说谤法之人,其过大于五逆。故经中说谤法之人,较弑恒河沙数阿罗汉之罪尤大。夫阿罗汉四果之极圣者也,功德善根皆甚深厚,是凡夫所应恭敬供养之福田,反而弑之,其罪过之重,可想见矣!
  佛法谤法之人,较之尤重,可知大法不能妄谤也。若《研磨经》说:“若简别此是大乘,此是小乘教,此者应理,此不应理等,是曰谤法”。应知佛之说法,皆是随机设教,即不拘泥于一隅,更不堕落二边。是以圆融无碍,广大无际。以无碍无际之佛法,而反谤之,岂非徒增过失?反之者,不但能扫除谤法之罪,且能断除自己一切过失,增长一切功德,能如是知之者是为智者,能如是而学之者,是为行者,能知能行,即是有成绩也。
  五、成绩之基础
  成绩犹若花果,须赖因成。此成绩之因,如前所说之智行德行,皆为其因,而在人中最重者,即是品格。故以品格为基础,方能获得良好之成绩。然人品格之所以无者,大都有二种心所为之害。二种心所者,即谄诳是也。有此二心所,则能失品格。又于此二心所中。惟谄为害最甚,用美饰悦耳之辞,矫隐自己之真实过恶,障蔽师长善友之教授教诫。不受指责,不能认过,不肯悔除。故慢诳等皆不及之。何则?慢但高举为性,设有胜于己者,尚可制服。诳但骄诳于他,诈现不实功德为性,设有智者,断不为其所惑。又若无惭无愧二心所,亦能害品格。无惭者对自或法于所作恶不知差耻。无愧者对他世间,于所作恶不差耻。前谄诳心,是不认过失,障碍教授,此后二心虽受教授而过失不改。有此二者,成绩焉能有耶?是故品格者,是成绩之基础也。诸生不欲有成绩则已,若欲有成绩,必断谄诳等心所而后可。《菩提道次广论》云:弟子须具有三德,方有成绩:
  本心戆直 好恶不挟私恨,但求有法可求,而不问人之好歹。但求慧命增长,而不生诡谲之想。应知诡谲之想,能增长过失,戆直能生诸功德也。
  具足智慧 能决择善知识所教授语,为善为恶,于我有益无益。有益者则维谨而从,无益者则远避是务。切不可盲从附和,是谓有智。又劝善知识所说何法,而中吾病,吾病须以何法对治。能如是即是具足智慧。若虽有智慧,而作邪想,不以正法是务,则仍未为具足智慧也。
  生希求心 前虽具足戆直,智慧,仍亦未能称为尽善,故须具有希求心而后可。学法之人,对于佛菩萨所说语言,应当实心踏地依之修行,作度生成佛之想,方不空过。此三德皆详在《菩提道论》中,今不过略略说之。总之,学人有此三种,则有成绩。无此三种则无成绩。
  复次,须注重持戒,持戒为一切功德之基础,能持戒则有成绩。如求戒时戒师问能持否?答能持。故受戒之后,应当时常思维,不使违犯。若于违犯,则应生忏悔之心,或于佛菩萨前忏悔,或于大德善知识前忏悔,终令忏尽无余,不令来生更受余报。然令戒清净,复应思维持戒之功德,犯戒之过失,于过之之事,应深心厌弃,念如是业,感如是果,生大恐怖,方再不致有犯戒之事发生,尸罗依之而清净。此于《菩提道次第》明业果段,熟读可也。
  六、成绩收获之方法
  此致力成绩之方法,略而言之有三:(一)具足品格,(二)勤求学问,(三)注重德行。有此三种,即可有成绩。第一品格之义,于成绩基础中,已叙述之,不再重覆。第二勤求学问之义,可略述之,但观诸僧之于学业,甚不重视,而对游戏之事,反看之较切。应知大好光明,不可久留!人生百岁,光阴几何?乘黎年之时,尚不力求进步,更何待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师所授课,知则多加思维,不知则恭敬请问。或于授师,或于同学,无一不可请问。万不应高慢为性,而阻学问不进益也。本院诸学僧对于所授之课,须三复思维,凡所狐疑,终令洞彻,以养成真正之僧才也。第三重德行之义,亦于前面说过。总之,学法之人,一举一动,皆欲与德行相应,方不愧为佛子也。学僧于此,希三留意焉。
  七、结 言
  院长大师,命我来担任本院院务,他老人家,一番苦心,是希我做出点成绩,多成就几个僧才,就是佛法的成绩,我在本院是负有几方面之责任。故特将成绩的意义提出,略为讲释,但诸生既为现代的青年学僧,若不精勤求学,敦行戒品,以期养成品学兼优僧格,为佛教作一番事业。则上无以对院长大师,及校董院护。下无以对自己。是为最怜愍者也。当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无常鬼至,业感来生,轮回六道,甚可惧也。诸同学勉旃!
  (学僧碧松记)
  (原载《海潮音》1935年第十六卷第四号)

  39。  欢迎缅甸访华团
  缅甸访华团团长宇巴伦先生,副团长都弥亚辛先生暨团员诸先生阁下:
  贵国文明,久占东亚优势地位,敝国幸与比邻而居,互相亲睦不自今始,况有佛教平等备极慈祥之精神,贯通于我两民族之至性中,自具视人如己,视人国如己国之至理不可没灭也。中国处此国难严重之际,辱承诸位先生光临,予以伟大同情之慰问,曷胜铭感!敝国佛教同人于此时得与诸位先生晤谈,尤极欣幸!中国被强暴者侵略已两年半矣,而侵略者适为以佛教国自居之日本:佛教同人对此,实有无限之遗憾!佛教以解放众生苦痛为职志,于国家民族应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相待,乃自命为佛教国之日本军阀,承其神教之遗毒,以神明子孙自居,以东亚之家长自居;积极推行其征服世界必自征服亚洲征服中国始之政策,发动残酷之侵略战。其违反佛教精神为何如?日本之佛教不幸已成为日本军阀之鹰犬,刻正向全亚出动,借传布佛教之名,以行其间谍为收头工作之实,不特在我沦陷区内,作欺骗之宣传,即在贵国及印度及暹罗等国,均以拯救佛教之圣战为号召,企图破坏友邦人士对我抗战之同情与援助,以遂其征服中国之野心,竟使佛教慈祥救世和平优异之文化成为侵略者之工具,日本帝国主义,实可谓佛教唯一之敌人,今日之中国,为民族之独立生存计,为东亚永久和平计,不得已起而应战,我佛教徒,为保卫纯真之佛教计,亦赞助政府抗战,予日本伪佛教以打击。我缅中两大民族比邻而居,亲爱友谊,已有千余年之历史,且同为佛教盛行之国家,在文化上,尤多共同之点,贵团此次来华,尤足表现友爱之忱而对中国之为民族生存而战,为亚洲和平而战,为保卫佛教而战,吾人深信,贵国同胞,必能予以深切之理解,更望进一步作有力之援助,谅为贵团诸先生所心契也!
  谨愿仰承佛恩加被,缅中民族万岁!贵团诸先生健康!
  (原载《海潮音》1940年第二十一卷第一号)

  40。  嘉曹杰(1364…1432)
  嘉曹杰,是西藏黄教派宗喀巴的第一位大弟子,在宗喀巴去世后,继承格登寺的法座,为宗喀巴的的弟子所尊敬。
  嘉曹杰是别人对他的尊称,意思是绍胜尊,法名为盛宝,是后藏仰垛地方人,公元1364年生。十岁时在内宁寺以宝幢为亲教师,以童戒为阿阇黎而出家受沙弥戒,“盛宝”即是这时取的法名。他依止二人学习沙弥律仪,又从祥怙学习藏文文法,次依岗仅庆喜祥学习《释量论》、《决定量论》等因明诸书。依宝金刚学习《现观庄严论》等般若部教义。依仰垛巴义成宝学习对法。依贤慧学习戒律。复从胜依祥贤译师响巴遍智等听讲显密经论。特别是依止惹达瓦童慧复习般若、因明、戒律、对法、中观等显教经论,进学集密等密教诸法,对于内外各种宗派教义,均能贯通,成为惹达瓦的上首弟子。二十五岁时(1388)在后藏拉垛受近圆戒,成为比丘。
  此后往萨嘉寺等后藏各大寺院立十部大论之宗,名扬各处。又赴前藏诸寺立宗,会见宗喀巴,发愿为其长随弟子。此后直至宗喀巴入灭以前二十余年一直随侍师侧,凡师所讲显密教授,随所听闻,详为记录,或为意旨作注。《曩则敦玛学处》、《圆满次第春期明点笔记》等,都是他记录师说之作。
  1309年春,宗喀巴在拉萨大召寺广兴供养之后,初建噶登寺,即由嘉曹杰与持律名称幢二人负责修建。凡有一切修造仪式,如观地、白僧、规定净厨、差职事人等,皆照律中的制度。
  宗喀巴在世时,其徒众已都从嘉曹杰受学,凡经宗喀巴度令出家受戒的弟子,嘉曹杰都摄护使他学业增长,不令荒废。
  1419年,宗喀巴临终时,把自己的衣帽赐给嘉曹杰,令他继承法位,因此称为嘉曹杰。此后十三年中,每年夏冬二季闭关自修,春秋两季,讲经说法。
  1431年,赴后藏内宁寺,朝礼供养宝幢的遗塔并广供僧众。这时宗喀巴另一大弟子克主杰来见,于是一同回噶登寺,并请克主杰住持法座,他自己则退居于嘉康则静修。
  次年(1432),在拉萨布达拉宫示寂,寿六十九。由克主杰率众,将遗体运回噶登寺,在嘉康则院中火化。
  嘉曹杰的弟子,都是宗喀巴的众徒。他自己所摄化的有宝吉祥、慈训、宝祥、名称祥、慧怙、慧坚、功德海等。克主杰、僧成等,也都是嘉曹杰的弟子。
  嘉曹杰的著述很多,现在刻版流行的共有八函,包括显密各方面。关于因明方面的有:《释量论颂释》、《决定量论大疏》、《正理滴量论释》、《集量论释》、《论量备忘录》、《现量品备忘录》、《因明道论》、《观察关系论释》、《相违连系建立》、《释量论略义》。拉卜楞寺所刻全集本内有《因明正理藏论》的注解。中观方面的有:《中论八大难义备忘录》、《中论八大难义释》、《入中论略义》、《中观宝鬘论释》、《中观四百论释》、《中观庄严论备忘录》、《六十正理论释》、《六十正理论讲录》、《二谛建立正见讲授》。《现观庄严论》方面有:《现观庄严论显义解心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略义》、《现观次第修法》、《入现观七十义修法》。其余尚有:《大乘宝性论释》、《集论释》、《入菩萨行论释》、《入行论慧品笔记》、《比丘学处》、《沙弥学处》、《三十五佛号功德》。密宗方面的有:《集密妙吉祥金刚曼荼罗仪轨》、《集密师承祈祷文》。《修法普贤义释》、《集密难义笔记》、《时轮二次第道修法》、《修法品四印笔记》、《时轮六支瑜伽略讲》、《圆满次第春期明点笔记》。
  (原载《中国佛教》第二辑)

  41。  克主杰(1385~1438)
  克主杰,是宗喀巴的两位大弟子之一(另一是嘉曹杰),被称为宗喀巴心目中的唯一弟子,是噶登寺法座第三代。对于宗喀巴的不共教义,弘扬功劳极大。
  1385年,他生于后藏拉朵绛,父名吉祥德贤,母名补珍嘉摩。稍长依狮子幢为亲教师,功德光为阿阇黎出家受沙弥戒,法名善利吉祥贤。先从二师学沙弥律仪,后亲近惹达瓦童慧,受学七部因明,大小对法,《慈氏五论》、《中观理聚》和毗奈耶等,通达无碍。复从智祥受欢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