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腓力二世凭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乘希腊城邦衰落,城邦之间矛盾重重
之机,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活动。腓力首先染指与之相毗邻的爱琴海北岸,历
时十年,占领了卡尔息狄克半岛和色雷斯沿岸广大地区。同时,腓力二世还
以外交、金钱收买和武力威胁等手段,开始干涉希腊内政,在确立了对北希
腊 (首先是色萨利)的政治优势之后,于公元前352年发兵直抵温泉关,将
扩张矛头指向中希腊。
马其顿的侵略行径,在希腊各邦引起了强烈的反应,许多城邦内部分裂
… Page 44…
成亲马其顿派和反马其顿派,两派之间的斗争以雅典最为激烈。雅典的亲马
其顿派由富有的大奴隶主组成,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政论家伊索
克拉特斯(公元前436~前338年)。他出身于雅典一个富裕的作坊主家庭,
受过良好的教育,非常善长撰写演说词,但因噪音不好,未能成为一名登台
演讲的演说家。伊索克拉特斯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以牺牲亚洲人民的利益来
解除希腊城邦危机。他认为希腊各邦应在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的领导下统一起
来,远征波斯,掠夺东方的财富和土地,以安置希腊过剩的人口,吸引为数
众多的无业游民,摆脱城邦危机,振兴希腊经济。公元前346年,他在《致
腓力书》中,呼吁马其顿国王在希腊人中建立和平,稳定社会秩序,率领希
腊人与波斯作战。他大声疾呼:“把战争引往亚洲,坚决从蛮族手中把他们
现在正是靠牺牲希腊而谋取的利益夺过来。” (《致腓力书》,9)
雅典反马其顿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卓越的演说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德摩
斯提尼 (公元前384~前322年)。他的主张,代表了雅典与海外商业有密
切关系的工商业奴隶主、广大中下层平民的利益。他认为马其顿是希腊最危
险的敌人,希腊各邦应团结一致,维护城邦独立,维护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海
外利益。他多次登上雅典公民大会讲坛,慷慨激昂地申讨腓力二世的扩张行
为。他的总计8篇演说词,通称“腓里皮卡”。后来,“腓里皮克”(“腓
里皮卡”一词的单数)成了猛烈抨击和揭露政敌的演说的代名词。
公元前348年,马其顿攻陷了爱琴海北岸诸邦的盟主、卡尔息狄克半岛
上的奥林托斯城,将其夷为平地。该城曾与雅典结盟,这对雅典震动很大,
城邦内亲马其顿的势力占了上风,他们认为,如果继续同马其顿斗争,不会
有什么好的结果。公元前346雅典人与腓力二世在马其顿首都伯拉签订了菲
洛克拉特斯和约。对于雅典,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根据和约,雅典失
去了在色雷斯沿岸的全部领地,马其顿取得了北部沿海地区的霸权。对于这
个条约,亲马其顿派和反马其顿派的态度截然不同。伊索克拉特斯认为,这
一条约的签订,迈出了统一希腊,远征波斯的第一步。德摩斯提尼极力反对
这个条约,认为它对雅典极为不利,要求将菲洛克拉特斯及其同伙送交法庭
审判。
菲洛克拉特斯条约缔结之后,马其顿对希腊的扩张更是有恃无恐。公元
前355年~前346年,因佛西斯人侵占德尔斐神庙的财产,庇比斯联络色萨
利及中希腊的一些城市,组成同盟,与之进行战争,因为战争是以保护神庙
利益为借口,故称“神圣”战争。腓力二世加入同盟,与底比斯一起击败了
佛西斯人,占领了佛西斯领士,并成为希腊各邦间发生争执时的仲裁人。在
确立了北希腊的霸权并涉足中希腊之后,公元前340年,马其顿又开始向赫
勒斯滂海峡扩张,使与黑海沿岸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希腊各邦的利益受到严重
威胁,激起他们的极大愤慨。希腊各邦反马其顿的势力又占了上风。同年春
天,在德摩斯提尼的倡导下,组成了包括雅典、科林斯、麦加拉及中希腊各
邦在内的反马其顿同盟。波斯因畏惧马其顿在爱琴海与之争衡,也在经济上
… Page 45…
支援同盟。这一年,希腊人在拜占庭附近的海战中大败腓力舰队,迫使马其
顿取消了对拜占庭的包围。然而,同盟并未能阻止马其顿对希腊的全面进
攻。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与希腊军队决战于彼奥提亚的喀罗尼亚城下。
结果,盟军大败,2/3沦为俘虏,千人战死,反马其顿同盟随之瓦解。
喀罗尼亚战役之后,腓力二世进军南希腊,除斯巴达外,伯罗奔尼撒同
盟各邦均承认马其顿国王的统治。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全
希腊大会,希腊各邦(斯巴达除外)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宣布,
希腊各邦停止战争,保持和平,建立永久同盟,马其顿为同盟的盟主;禁止
重分土地,废除债务,以及为政变而释放奴隶。会议决定,由腓力二世任军
事统帅,率希腊盟军远征波斯。科林斯会议实现了希腊各邦大奴隶主对内镇
压奴隶、平民起义,对外远征波斯以解除城邦危机的要求。与此同时,它确
认了马其顿在希腊的霸权地位,标志着希腊古典城邦时代的结束。
(3)亚历山大帝国及其统治政策
在取得希腊的统治地位之后,腓力二世即着手组织实施远征波斯的计
划,未及实现,便于公元前336年夏天,在他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其子
亚历山大 (公元前356~前323年)继位,时年20岁。
亚历山大少时受过很好的希腊文化教育,亚里士多德曾任他的老师。他
非常喜爱《荷马史诗》,崇拜诗中的英雄阿溪里(又译为阿喀琉斯),并在
自己的事业中努力仿效这位英雄。另外,他也耳濡目染马其顿宫廷的政治思
想和道德习惯。当亚力山大还是一位少年时,腓力就开始叫他学习管理国家
事务,16岁时,开始随父亲征战,18岁时,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指
挥马其顿军队的一翼骑兵,并取得辉煌战果。先进的希腊文化和粗犷、残酷
的马其顿习俗,养成了亚历山大冷静、宽厚而又残忍、狂暴的性格,他意志
坚强,智力超群,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随机应变应适复杂环境的才能。他好
大喜功,专横霸道,有统治世界的野心,在武略、外交与雄心壮志等方面,
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
亚历山大登上王位后,迅速、果断地平息了宫廷内的骚乱和希腊、马其
顿人民的起义,稳定了后方。之后,他继承父王未尽事业,以马其顿、希腊
联军最高统帅的身份,于公元前334年,率步兵3万,骑兵5千,战舰160
艘,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亚洲,开始了侵略性的远征。经过 10年大规
模的军事远征,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它的领土,西起
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抵药杀水 (锡尔河)几乎
囊括了古代世界除东亚外的全部文明地区。帝国首都在巴比伦。
亚历山大在戎马倥偬之中,已在构想帝国的蓝图,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
施,巩固战果。从前326年开始,他已把波斯人编入马其顿方阵。军事行动
结束后,如何统治这个大帝国,成了亚历山大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亚历山
大的统治政策,从根本上说,是沿袭了东方专制帝国的旧规。因为东侵之前
的马其顿王国本身就是一个君主制的国家。亚历山大利用东方传统的君权神
… Page 46…
授说,成了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帝国的重要官职均由国王的亲信和马其顿贵
族担任。为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他改变军队成份,将大量波斯人和中亚人征
入部队,接受马其顿的战略战术训练。为扩大希腊与东方的贸易往来,他在
希腊和西亚实行统一币制,金银币同时流通,直至他死后多年仍然如此。
亚历山大还注意调整他与希腊各邦反东方上层人士之间的关系。他在征
战中,沿途建立了许多城市,有不少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些城市实行自
治,主要由希腊——马其顿人管理。大批希腊商人和殖民者随远征军涌入东
方,劫掠财富和奴隶,发了横财。但希腊各邦及马其顿的势力仍很强大,准
备侍机东山再起。亚历山大看到了处理好与波斯等东方诸国达官显贵的关
系,有利于维护大帝国的统治。他沿袭了波斯的行政制度,地方设行省,任
命一些归顺的波斯贵族为总督。在军队中,也任用波斯将军。为了缓和与被
征服地区居民的矛盾,他允许保留波斯宗教和社会习俗,他本人也入乡随
俗,穿戴起波斯君主的袍服和头巾,采用波斯宫廷礼仪。
亚历山大为维护大帝国的统一,实行民族融合政策,力图使希腊人与东
方人混合为一。他竭力鼓励马其顿人和亚洲女子结婚。他自己在远征印度之
前就曾娶巴克特里亚王公之女罗克珊为妻,三年之后,在苏撒举行的盛大“结
婚典礼”上,他又与大流士三世 (公元前336~前330年在位)之女斯塔提
拉结为夫妻。在他的带动下,80名马其顿将领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很多士
兵与波斯妇女结婚。这一天,举行婚礼的大约有10000对之多。在婚礼上,
亚历山大亲自向新婚者馈赠礼物,同时规定,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
以享受免税权利。
亚历山大东侵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他们沿途烧杀劫掠,许
多无辜居民遭杀戮,大批财物遭洗劫,一些文明城市被焚毁,成千上万的人
被卖为奴隶。但从历史发展全局来看,此次东侵,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
联系和文化交流。他使希腊与东方之间的贸易更加密切,在征服中建立的数
十个城市,后来都发展成各地的经济中心。在文化方面,不少希腊学者随远
征军来到东方,传播希腊文化,研究东方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东西方文
化互为补充,相互影响,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
亚历山大远征的胜利,主要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当时,马其顿
王国经过腓力二世的经营,正处于鼎盛发展时期;经历深刻危机的希腊城邦
也想从向东方扩张中寻求出路。而这时的波斯已是老大衰朽,摇摇欲堕,加
上大流士三世的优柔寡断和 昏庸无能,使得风华正茂、胸怀奇才大略
的亚历山大创造了辉煌 的业绩,并作为古希腊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
治家而永垂史册。
亚历山大帝国是以武力征服迅速建立起来的,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东
方传统文化在当地居民中影响很深,因此帝国是不稳固的,也不可能长久。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旋即 分裂。各方势力经过一场血腥的
混战之后,分裂为三个较大的独立王国;马其顿王国(公元前276~前168
… Page 47…
年)、托勒密王国(公元前305~前30年)和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05~前
64年)。
(4)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
希腊各邦始终没有停止摆脱马其顿统治的斗争。公元前323年,亚历山
大去世的消息传来,雅典首当其冲,联合一些城邦组成新希腊同盟,展开反
抗马其顿统治的斗争,在公元前323年10月的拉米亚战役中,一度打败马
其顿军队,但第二年又被马其顿打得大败,同盟随即瓦解,反马其顿的领袖
被处死,亲马其顿派在雅典建立了寡头政治,从此,雅典再也无力充当反马
其顿的中心了。公元前276年,安提柯·贡那特 (公元前283~前239年)
夺得马其顿王位,建立了安提柯王朝此后,希腊各邦又长期处于安提柯王朝
的统治之下。
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希腊,反马其顿运动的中心开始转移到社会矛盾不
甚尖锐的后进地区。公元前4世纪末至前3世纪初,希腊先后出现了埃陀利
亚同盟和阿卡亚两个同盟。前者包括除雅典以外几乎整个中希腊各邦,后者
包括除斯巴达、埃利斯、阿卡地亚等城邦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各邦。此间的
城邦同盟,已今非昔比,没有什么权力,力量也较弱,并且各邦的自治也离
不开马其顿王国的阴影。尽管如此,这两个同盟仍不失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