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他的改革是以维护富人的政治、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所以,下层平民土地 


… Page 22…

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氏族贵族残余并未肃清,他们还掌握着一定的特权,使 

得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依然存在,他们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 

     ④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梭伦改革,调解了各敌对阶级之间的激烈冲 

突,发展了经济,但没有完全解决社会问题。下层平民因未能重分土地而颇 

为不满,贵族因丧失太多而忿忿不平,中产阶级因不能充任执政官而怨气冲 

天,只有工商业奴隶主拥护新法,并渴望得到更多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民选调解官”的梭伦,不愿再卷入矛盾,“好像一群猎狗包围中的狼”。 

他只要求雅典人立誓保持他的法律,便放弃了权力,离开雅典到国外旅游去 

了。梭伦离开雅典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加激烈。当时雅典存在着三大党 

派:由占据肥沃平原土地的贵族组成的平原派,主要由沿海港口的工商业奴 

隶主组成的海岸派,由山区贫苦农民组成的山地派。三派为了各自的利益, 

互不相让,矛盾之尖锐,竟使雅典有时数年内选不出执政官。这种混乱的局 

面导致了雅典的僭主政治。庇西特拉图 (约公元前600~前527年)成了雅 

典的第一位僭主。 

     庇西特拉图出身贵族,与梭伦是姨表兄弟,公元前565年左右,在雅典 

与麦加拉争夺萨拉米岛的战争中(后来萨拉米又被麦加拉夺去),他战功卓 

著,从此声誉鹊起,成为山地派的领袖。庇西特拉图富有政治野心,善弄权 

术,他故意弄伤自己,然后佯称是敌党分子所为,于是,在山地派的支持下, 

组建了自己的卫队,称棍棒队,并依靠这支武装力量,于公元前560年夺取 

政权,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 (公元前560~前527年),但由于平原派和 

海岸派的反对,他曾于公元前556年和前550年两次被赶出雅典。公元前540 

年,在海外侨居近10年的庇西特拉图,凭籍着在色雷斯开发银矿的巨额财 

富和外国雇佣军的支持,再次返回雅典,夺取了政权。此后,他的统治一直 

延续到公元前527年他去世为止,先后执政共19年。 

     庇西特拉图执政期间,其政策的总倾向是在当时氏族贵族与平民的激烈 

斗争中,支持平民势力的发展,继续推行梭伦立法,“很少变更”。他没收 

了被放逐和逃亡贵族的土地,将其分给了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这样,不 

仅消弱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势力,也满足了其支持者山地派的利益。为了帮助 

农民发展生产,改善政治地位,他还提倡种植橄榄和葡萄,向农民发放低利 

息的国家贷款,把土地税定为收获量的1/10或1/20;他设立乡村巡回法庭, 

就地解决纷争,方便农民诉讼,使其有机会行使自己的司法权力。 

     庇西特拉图深知,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还要赢得海岸派的支持,为此, 

他极力发展工商业。在他统治期间,雅典的精美陶器行销地中海、黑海沿岸 

的许多地方;为开拓海外市场,他大力发展造船业,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舰队,在赫勒斯滂海峡(即今达达尼尔海峡)东西两岸建立了殖民地,从而 

控制了雅典通往黑海的商路;为利于商业发展,他恢复了国家铸造钱币的工 

作,增加了铸币的供应量。他还大兴土木,修建神殿庙宇、水道和道路,这 

对发展工商业和保持雅典的安定统一非常有利。 


… Page 23…

     庇西特拉图保留了梭伦创立的一切国家机构,他本人也严格依法办事, 

当有人控告他犯了杀人罪时,他按时到法庭受审,自行辩护,后因控告人不 

愿继续追诉,才算作罢。他对人民的态度比较温和,经常到乡间视察,倾听 

农民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然而,在现行的国家机构之上,毕竟高踞着 

一个以非法手段获得无限权力的僭主。他可以终身任职,其职位世袭;他是 

国家的主宰,其意志不可违背;他可以操纵官吏的选举,将自己的心腹提拔 

到国家机关。这些,是僭主政治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与梭伦民主政体相悖 

的。 

     庇西特拉图的宗教、文化及对外政策也都是为发展经济,加强全国的集 

中统一服务的。始于公元前566年的泛雅典那节,此时的庆祝活动更为隆重, 

并成了全希腊的节日。从色雷斯承袭来的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起初只 

存在于阿提卡的一个小地方,从公元前534年开始,发展成雅典的乃至全希 

腊的酒神节。这种节日对雅典和全希腊都产生了很大的凝聚作用。另外,政 

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广招学者诗人,集各邦之精华,对规模巨大的荷马 

史诗进行整理,并最终编成定本,为宏扬希腊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在对外 

交往方面,为保证雅典与黑海地区商路的畅通,庇西特拉图注意和爱琴海地 

区各城邦保持友好关系,他与萨摩斯著名僭主波利克拉特斯的结盟,对这一 

地区的其他城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庇西特拉图的政策措施,基本上是梭伦政治的继续和发展。他进一步打 

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扩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并使贫苦农 

民的土地要求得到部分的满足。他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 

展,雅典很快跃入希腊世界先进城邦的行列,为以后民主政治的确立打下了 

物质基础。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是在氏族贵族力量比较强大,各派势力 

为各自利益争夺不休下的产物,因此,在贵族政治转向民主政治的进程中, 

起了防止贵族复辟,扶助工商业奴隶主的重要作用。当后者羽翼丰满时,它 

便不可避免地退出历史舞台。庇西特拉图以僭主的方式,推行梭伦的民主政 

治,这充分说明,他是一位审时度势、有智有谋、甚孚众望的政治家。 

     庇西特拉图死后,其长子希皮亚继为僭主,他不能满足工商业奴隶主和 

平民的利益,昏庸无能,骄奢淫逸,成了名副其实的暴君,遭到雅典人民的 

普遍憎恨。当时,波斯在小亚细亚扩张,雅典失去了对赫勒斯滂海峡的控制, 

于是,人民开始反对僭主政治,公元前514年,其次子希帕尔库斯被两个与 

之有私仇的青年刺死,出于对僭主政治的愤恨,人们将两个普通的复仇青年 

奉为爱国英雄;公元前510年,希皮亚被逐出雅典,结束了庇西特拉图家族 

的僭主统治。 

     ⑤克利斯提尼改革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僭主政治被推翻后,雅典各 

派政治势力的斗争仍很激烈。出身名门望族的平原派领袖伊萨哥拉斯,在斯 

巴达国王克列奥麦涅斯及其军队的支持下,于公元前508年当选为首席执政 

官,建立了由300个贵族组成的贵族寡头政治。这遭到雅典人民的强烈反对, 


… Page 24…

他们发动起义,赶走了斯巴达干涉者,伊萨哥拉斯随斯巴达国王逃跑,其同 

党被处死。同一年(一说公元前506年),克利斯提尼 (约前570~前508 

年)在人民的拥戴下,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克利斯提尼出身于雅典著名的阿尔克迈翁家族。父亲麦加克利斯,在庇 

西特拉图当政时,为海岸派领袖,因联合贵族势力反对僭主政治而被放逐国 

外;母亲是西库翁著名僭主克利斯提尼的女儿。他是长子,与外祖父同名。 

他的曾祖父也叫麦加克利斯,雅典发生基伦暴动时,他任执政官,曾经杀害 

政变失败躲到雅典那神庙避难的基伦的同伙。按照当时的规定,这是渎神 

罪,于是,阿尔克迈翁家族遭到诅咒,被逐出雅典。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个 

家族屡遭不幸,备受凌辱。他们失去了土地,只好经营工商业,与昔日旧贵 

族存在隔阂,而更接近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倾向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大赦 

被放逐者,阿尔迈克翁家族回到雅典,积极支持梭伦立法。庇西特拉图当政 

后,因反对僭主政治,其族人又被放逐国外。流亡中,他们重建了于公元前 

548年被烧毁的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因而赢得了全希腊人的称赞。 

     父亲去世后,克利斯提尼成了家族的首领。希皮亚继僭主位后,他曾于 

公元前525~前524年担任过执政官,僭主政治垮台后,为争夺政权,与伊 

萨哥拉斯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他注意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 

权利,因而获得他们的支持,几经周折,终于取胜,以首席执政官的身份, 

开始了使雅典国家制度民主化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打击贵族势力,克利斯提尼注重于雅典宪法的改革。首先, 

他重新划分选区,以10个地域部落代替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全阿提卡分 

为三个大区,即雅典城及其近郊的平原区,内陆的山地区和沿海区。每一个 

大区又分成10个区,称为“三一区”(意为部落的三分之一)。每一个部 

落由三个大区各出一个三一区组成。三一区之下,设自治村社,称为“德谟”, 

是为雅典的基层单位。每个三一区可辖一个或几个德谟。德谟数目不断增 

加,克利斯提尼时为100个,到公元前4世纪增至174个。德谟是兼有行政、 

经济、军事及政治等各种职能的自治体。村长由选举产生,其最重要的职能 

是负责公民登记,凡年满18岁的男性村社成员都有资格成为雅典公民,氏 

族族籍不再是取得公民身份的条件,大批无族籍的自由民、侨居雅典的外邦 

人以及被释放的奴隶因此取得了公民权。此外,村长还要负责税收、招募军 

队以及陪审员及国家官吏的选举等事宜。 

     以不相毗连的三个三一区组成一个新选区,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基本 

点,对雅典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地域划分的新选区,彻底摧毁 

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打击了贵族势力;每个选区都包括平原、 

山地和海岸三派的公民,使过去三个集团的力量很难集中,因而缓和了公民 

之间的矛盾,稳定了雅典的政局;新选区以村社成员确定公民身份,公民范 

围扩大,人数增多,从而扩大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在新选区内,各派力 

量的发展很不平衡,平原派的氏族贵族日趋没落,海岸派的工商业奴隶主, 


… Page 25…

力量不断壮大,山地派在反对贵族中,与海岸派结成同盟,因此,新选区的 

分,极大地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扩大了海岸派的势力范围,符合了新兴 

富有阶层的利益。 

     与新的地域组织相适应,克利斯提尼新设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建立的 

四百人会议。会议成员由每个部落抽签选出的50人组成,第一、二、三等 

级公民均可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按部落分为 10组,轮流主持日常政务, 

任期为一年的 1/10,其主要职能是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以及处理国家事 

务,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也是政府的 

行政机关。 

     在组编军队方面,克利斯提尼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每个部落选出一名 

将军,统率本部落的公民军,并组成十将军委员会,轮流统帅雅典军队,任 

期一年。他还制定了贝壳放逐法。其具体办法是在每年春季的公民大会上由 

公民投票表决应该放逐的危害民主的分子。公民将应予放逐的人名写在贝壳 

或碎陶片上,如果票数超过6千,这个人则被放逐国外,10年后才能回来。 

这项措施对防止阴谋夺取政权的僭主政变,稳定社会秩序,起到过很大的作 

用。 

     克利斯提尼改革,是继梭伦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雅典历史上具有重大 

意义。它彻底消灭了雅典的氏族制度,摧毁了氏族贵族势力,建立了完备的 

国家机构,使雅典国家最终形成。同时,克利斯提尼改革,也使百余年来雅 

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以平民的胜利而告结束。从此,奴隶主与奴隶的矛 

盾成为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工商业奴隶主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下层平民 

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奴隶主民主共和国。它标志着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对日后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