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41-幼科证治准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血乃生渗溢之患也。然养阴者可不先知养阳之道乎。小儿患之多因禀赋积热,或
食膏粱浓味,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治法,若气虚血弱,当以人参补之,阳旺则阴
生血也。若四物汤者,独能主血分受伤,为气不虚也。若左寸关脉数而无力,血虚
也,四物汤加参术。浮而无力,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尺脉数或无力,肾虚也,六
味地黄丸。右寸关脉数而有力者,肺胃热也,犀角地黄汤,后用四物汤加参苓白术。
尺脉数而无力,阴虚也,用六味地黄丸。若面黄目涩,眵多手麻者,脾肺虚也,用黄 芍药汤。
x四物汤x 治血虚发热烦躁,或晡热作渴,头目不清。若因脾虚不能生血者,用四君
子汤。
当归 熟地黄(各二钱) 芍药 川芎(各一钱)
上,水煎服。
x补中益气汤x(虚热) x六味地黄丸x(肾)
x犀角地黄汤x 治伤寒温病,失于表汗,致内有瘀血,吐血面色黄,大便黑,及疮痘
出多,以此解之。
犀角(镑) 牡丹皮(各一两) 生地黄(八钱) 赤芍药(七钱)
上,每服二钱,水煎服。
x黄 芍药汤x 治衄多岁,面黄眼涩,多眵手麻。
黄 (三两) 甘草(炙) 升麻 葛根 芍药(炒黄。各一两) 羌活(半两)
上,每服三钱,水煎服。按∶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然血虚久,则阳亦虚
矣,故血不足则麻木,阴虚火动,变证百出,实非风也,此出升阳滋阴例。
x人参黄 散x 治虚劳客热,消瘦倦怠,口燥咽干,日晡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胸满,
食少作渴,咳唾、时有脓血。
天门冬(去心,三两) 半夏 知母(炒黄) 桑白皮 赤芍药(炒) 黄 (炒) 紫菀
甘草(炙) 鳖甲(醋炙。以上各半两) 白茯苓 柴胡 秦艽 生地黄 熟地黄 地骨皮(各二两)
人参 桔梗(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五钱,水煎服。大人亦得。(一方,有生姜)
x柏枝饮x 治小儿衄血吐血。
柏枝(干者) 藕节(干者)
上等分为末。三岁半钱,藕汁入蜜,沸汤调下。一方,白芍药为末,磨犀角汁
调,治咯血、衄血。
x辰胶散x 治小儿吐血。
阿胶(炒) 蛤粉(等分) 辰砂(少许)
上为末,和粉红色。三岁一钱,藕汁和蜜调下。
x紫参散x 治吐血。
紫参 山栀子 生干地黄(各一两) 刺蓟(一分,烧灰) 乱发(一分,烧灰、俱存性。
以上捣罗为细末,
次用) 蒲黄 伏龙肝(各一分,并细研)
上件,都拌匀。每服半钱至一钱,煎竹茹汤调下。
集之三·心脏部一诸失血证
衄血
属性:衄血者,是五脏热结所为也。血随气行,通流脏腑,冷热调和,不失常度,无
有壅滞,亦不流溢。血得寒而凝结,得热而流散,热乘于血,血随气发,溢于鼻窍
也。又有因伤寒瘟疫,诸阳受病,不得其汗,热无所泄,故从鼻而出也。春冬
衄者,用生地黄研取汁,加生蒲黄少许,沙糖、井花水、浸服之,愈。秋夏衄者,
用车前草一握洗净,同生姜一处研取汁,入生蜜一匙;先拌渣塞鼻,次用新汲水和
蜜,并车前草、生姜汁饮之,即愈。又方,生萝卜取根捣自然汁,仰头滴入鼻管
中即止,次以新汲水和蜜、萝卜汁饮之良。〔薛〕因惊作气散,血无所羁而鼻衄
者,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左脸青而兼赤者,先用柴胡清肝散,后用地黄丸。右
脸赤,乃肺大肠实热也,用泻白散。鼻色赤,乃脾胃实热也,用泻黄散。微赤,乃
脾经虚热也,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色深黄用《济生》犀角地黄汤,后用杨氏地
黄散。淡白色,用六君子汤。颏间色赤,用四物汤加山栀。赤甚,用五淋散。小便
赤色,用六味丸、补中益气汤。唇色白,用六君子汤。久不愈,用麦门冬饮子。若
初病元气未亏,乳食如常,发热壮热,二便秘结,作渴饮水,卧不露睛者,悉属形
病俱实,当治邪气。若病久元气已亏,食少发热,口干饮汤,呕吐泄泻,肢体畏寒,
卧而露睛者,悉属形病俱虚,当补正气为要。
x汤氏地黄汤x 治荣中热,及肺壅,鼻血生疮,一切丹毒。
生地黄 赤芍药 当归 川芎(各等分)
上 咀。水煎,去滓,量大小加减服。如鼻衄,临熟入生蒲黄少许。生疮加黄
等分。丹毒加防风等分同煎,累验。
x柴胡清肝散x(肝热) x地黄丸x(肾) x泻白散x(脾) x泻黄散x(脾) x异功散x(吐泻)
x六君子汤x(脾) x五淋散x(淋) x六味丸x(即地黄丸肾)
x麦门冬饮子x 治吐血久不愈者。
五味子(十粒) 麦门冬(去心) 黄 (各一钱) 当归身 人参 生地黄(各五分)
上,水煎服。
x龙胆丸x 治小儿衄不止。
黄连 龙胆草(各等分)
上为末,糊丸,如小豆大。三岁三十丸。或作散子,以浓盐水送下。
x柏皮汤x 治小儿衄血。
柏皮 山栀子(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三岁一钱,水一小盏,煎三分,去滓服。
x槐花散x 治衄血。
槐花(炒,一两) 蒲黄(半两) 川面姜(一分)
上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新水调下。
x胶黄散x 治小儿大衄,口鼻耳出血不止,十五六岁儿、阳盛多此病。
阿胶(一两) 蒲黄(半两)
上为末。三岁半钱,生地黄汁,微煎调下,食前服。
集之三·心脏部一诸失血证
便血尿血
属性:大便下血者,是大肠热结损伤所为也,脏气既伤,风邪自入,或蓄热,或积冷,
或湿毒于脾胃,或疳食伤于脏腑,因兹冷热交击,疳湿互作,致动血气,停留于内,
凝滞无归,渗入肠中,故大便下血也。或有腹胀,冷气在内攻冲,亦令大便下血。
又因风冷乘虚客入脾胃,或瘀血在于肠胃,湿毒下如豆汁。又疳伤于脏,亦能便血,
若上焦心肺积热,施注大肠,亦令大便下血也。亡血脾弱必渴,久则血虚,其人必
肌体萎黄,头发不黑矣。溺血者,盖心主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
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薛〕经云∶肺朝百脉之气,
肝统诸经之血。又云∶气主 之,血主濡之。盖荣血为水谷之精气,灌溉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若脾胃有伤,荣卫虚弱,行失常道,故上为衄血吐血,下为尿血便血矣。
若外感风邪,则血鲜为肠风,内伤则血浊为脏毒。又热入大肠,则大便下血,热入
小肠,则小便出血。然小儿多因胎中受热,或乳母六淫七情,浓味积热,或儿自食
甘肥积热,或六淫外侵而成,若因母食浓味者,加味清胃散。怒动肝火者,加味小
柴胡汤。忧思郁怒者,加味归脾汤。禀父肾燥者,六味地黄丸。儿有积热,小便出
血者,实热,用清心莲子饮,虚热,用六味地黄丸。大便出血者,犀角地黄汤。风
邪外侵者,仓廪散。病后元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粪前见血者,四君加黄连制吴
茱萸,粪后见血者,四君加吴茱萸制黄连。若婴儿,以治母为主,余当临证制宜。
x清胃散x(齿) x小柴胡汤x(潮热) x归脾汤x(烦躁) x地黄丸x(肾) x清心莲子饮x(尿白)
x五倍丸x 治小儿大便下血如肠风脏毒。
上以五倍子,干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三岁三十丸,米汤下。
x诃灰散x 治小儿因疳,大便有血。
上,以诃子烧灰存性,一半为末,米汤调下,食前,三岁一钱。
x桃胶丸x 治小儿小便出血,阴茎中痛。
上,以桃胶一块如枣大,水一盏半,煎三分,日进三服。下石子如豆,石尽,
止药。
x火府散x 治小儿小便出血。
木通 生地黄 甘草 黄芩
上为末。水一盏,煎六分,不时温服。
x车前散x 治热盛积于小肠,甚则尿血。
牡蛎(半两,烧为粉) 车前子 甘草(炙微黄,锉) 川朴硝(各一分)
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不拘时候。
集之三·心脏部一
语迟
属性:五脏有五声,心声为言,若儿稍长,应语而语迟,由在胎时,母卒惊怖,内动
儿脏,邪乘于心,心气不和,舌本无力,故语迟也。
x〔钱〕菖蒲丸x 治小儿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
石菖蒲(三钱) 人参(切去芦,焙,半两) 丹参(二钱) 天门冬 麦门冬(去
心,焙。各一两) 赤石脂(三钱)
《直指》有当归、川芎、朱砂。
上,同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或麻子大。温水下五七丸至一二十丸,不
计时候,日三四服。久服取效。又有病后肾虚不语者,宜兼服钱氏地黄丸。海藏
云∶地黄丸足少阴也,与菖蒲丸上下通经。
x〔张〕菖蒲丹x 治数岁不能语。
菖蒲(一寸九节者) 远志(去心) 桂心(各一两) 人参(去芦) 黄连(去须)
酸枣仁(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如芡实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生姜汤化下,不拘时候。
《圣惠》治舌本无力,语迟。x芍药散x
赤芍药(一两) 黄 (七钱半) 犀角(镑) 槟榔 甘草(炙微赤。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不计时分加减,温服。
〔钱〕病吐泻及大病后,虽有声而不能言,又能咽药,此非失音,为肾怯不能上
接于阳故也,当补肾地黄丸主之。失音,乃猝病耳。口噤不止,则失音,声迟亦同。
x鸡头丸x 治小儿诸病后不能语。
雄鸡头(一个,炙) 鸣蝉(三个,炙) 大黄(取实处,湿纸裹,煨熟) 甘草(锉、
炙。各一两) 黄 (切,焙) 川芎 远志(去心) 麦门冬(去心) 当归(去芦,焙。
各七钱半) 人参(去芦) 木通(各半两)
上,同为细末,炼蜜、丸小豆大。平旦用米饮下五丸,空心,日三四,儿大者
加之。久服取效。鸡、蝉二物,宜求死者用之,不可旋杀,孙真人所谓∶杀生求
生,去生更远。不可不知也。
《明堂》治五六岁儿不语者,灸心俞三壮。庄氏,灸两足踝各三壮。
集之三·心脏部一
汗
属性:〔郑〕夫汗者,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发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故人之气血
平则宁,偏则病。经云∶阴虚阳必凑,则发热而自汗,阳虚而阴必乘,则发厥而自
汗。皆由阴阳偏胜而致也。小儿血气嫩弱,肤腠未密,若浓衣温暖,熏蒸脏腑,脏腑
生热,热搏于心,为邪所胜,故液不能内藏,熏出肌肤,则为盗汗也。又或伤于冷
热,冷热交争,阴阳不顺,津液走泄,亦令睡中汗自出。其间有虚实之证,虚者谓
诸病后、大汗后、血气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热或寒热发过之后身凉自汗,日久令
人黄瘦,失治则变为骨蒸疳劳也。丹溪云∶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不睡则不出,
汗出,方其睡熟也, 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亦是心虚,宜敛心气,益肾
水,使阴阳调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钱氏云∶上至头,下至项,谓之六阳虚汗,
不须治之。
集之三·心脏部一汗
自汗
属性:〔薛〕自汗者,汗不待发表而自出也。经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
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又曰∶阴虚而阳必辏,则发热而自汗,
阳虚而阴必乘,则发厥而自汗。束垣云∶表虚自汗,秋冬用桂,春夏用黄 。丹溪云∶汗者,心之液也,自汗之证,未
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巢氏云∶虚劳病,若阳气偏虚,则津液发泄而为汗。
夫心为主阳之脏,火也,阳主气,人身津液,随其阳气所在之处而生,亦随其
火所扰之处而泄,则为自汗矣。治法,当用参 甘温益气之药,使阳气外固而津液
内藏,则汗止矣。若元气虚者,夏月用六君子汤加山药山茱萸,冬月用加减八味丸、
十全大补汤。血虚者四物加参 。有热者,当归六黄汤。气血俱虚者,十全大补汤。
心肾虚热者,六味九。虚寒者,八味丸。心经血虚者,团参汤。胃经气虚者,六君
子汤。饮食劳倦者,补中益气汤。嗜卧倦怠者,升阳益胃汤。热伤元气者,清燥汤。
暑干心胞络者,清暑益气汤。外伤风邪者,惺惺散。虚劳羸瘦者,人参养荣汤。思
虑伤脾者,归脾汤。怒动肝火者,小柴胡汤。肝经虚热者,加味逍遥散。肝经湿热
者,龙胆泻肝汤。泄泻脉微者,人参理中汤。手足汗者,补中益气汤。胸腹汗者,
四君子汤。当心一片有汗者、茯苓补心汤。黄汗者,茵陈五苓散。血汗者,血余散
敷之。此皆去汗之大法也,仍推五脏相胜主之。若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此为命绝。
柔汗发黄,此为脾绝。汗出不流如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