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秘密规则--股市职业炒盘手自述(完全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仓:指庄家多头开户,将股票分置于不同的帐户,以避兔他人发觉。

                                              做庄杂说---操盘运作之普及版

    从王先生的对话中似乎看不出什么绝招,就像看韩国围棋高手李昌镐的棋一样。仔细读来,我们会发现,机构操盘手的是这样思维的:风险第一,自主判断,把握热点,顺利退场。散户往往以资金量少而对机构思维敬而远之,其实,投资的道理是相通的,既然想通过投资盈利,就必须遵循操盘手们再三强调的投资普遍规律。

    操盘手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公众对他们形象的评价见仁见智。初夏的一个上午,笔者走访了一位普通操盘手。作为一位入市较早的操盘手,王先生坦诚的谈话,为我们撩开操盘手业务的一角。
    笔者:你是1993年8月进入证券公司的,不久,就成为一名操盘手,最近才退出这一领域。大家都很想知道,早期机构的操盘手,是如何产生的?
    被访者:早期股市的参与者主要是散户,虽然也有行情,但市场并无操盘手。操盘手是随着证券公司开展自营业务,才出现的。中国最早一批操盘手,通常由证券公司在自己公司的红马甲中选拔,时间大约在1993年。可以说,他们起步于早期的国债市场,尔后,在A股市场中磨练和成长。
    国债期货业务停了以后,A股市场逐渐走强了。而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国股市走出了几波比较像样的行情,产生了四川长虹、深发展等绩优股。在市场的风风雨雨中,机构投资者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市场的这一批机构投资者,激活了股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盘演绎出一波波行情。
    笔者:机构投资者炒的是公司的钱,又有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因而,在一般散户眼里,操盘手“财大气粗”,惯于在市场上“呼风唤雨”。有一句话,投资者早已听得耳熟能详,“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不知“风险”二字在你们心里,有没有如散户那般刻骨铭心的感受?
    被访者:机构投资者固然有很多优势,但风险控制仍是第一位的。
    l、机构投资者是以一定期限来考察投资能力的,比如,一年或半年的收益率。一般说来,个人投资者的年收益可能高达100%,因为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量较少,相对容易达到高收益。而机构投资由于资金量大,通常讲求的是稳定的收益,一般年收益在30%-40%左右,就算很不错了。l亿元的资金,能取得100%的年收益,可以说是奇迹了。在这点上,机构的操作有些类似基金的操作,先讲保障,后求收益。跑赢大市就上上大吉了。
2、在上涨行情中,机构投资者首先讲求控制风险。在下跌行情中,机构投资者更讲求风险的控制。
    3、机构投资者会充分利用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规避股市风险。比如,在大资金的运作上,有统筹安排,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个股,会通过投资品种和时机的搭配,分散风险。通常我们听到的都是,船小好掉头,但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船大掉头快。机构投资者千方百计地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理智灵活是其操作的最大特点。

                                             最终的主意得自己拿

    笔者:看来,风险控制始终是第一位的。作为一个公司重要的业务领域,自营业务总是格外受到重视,其它部门如何配合它工作呢?
    被访者:其实,自营业务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像研发部门等只是配合它做些调研工作。通常是,自营部门发掘上市公司价值在先,研发部门调查在后。在决定投资对象之前,操盘手会通过各种渠道,对这个公司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所以,操盘手主要是靠自己独立判断,当然也会参考其他部门的投资分析,但最终的主意得自己拿。
    笔者:那么,操盘手又是如何来选择股票的,通过什么渠道?
    被访者:渠道很多。每个自营机构,都有自己的信息圈。相对来说,资金越大,信息圈越大。
    笔者:在前几年的市场上,还脱离不了消息市的痕迹。市场的信息与公司的信息相比,对操盘手来说哪个更重要?
    被访者:通常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对操盘手来说,不是信息缺乏,而是信息过多。对他来说,也有一个信息的判断问题。但由于他的信息渠道较多,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也较强。
    笔者:对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加以甄别,也算得上是一门学问,有什么诀窍吗?
    被访者:我们会根据证券走势、市场反映,来判断消息的真假。在我们看来,有消息的股票,在走势上还是能够反映出来的。
    笔者:这完全凭职业的敏感和经验了。听你介绍说,当一个机构介入一个股票前,对它的方方面面会有所了解,这是理性投资必须做到的。入驻某股票后,操盘手会做些什么?
    被访者:这跟操盘手的操作风格有很大的关系。通常,他会通过观察盘面,跟踪市场对这个股票的认可度。而采用的手法,也是时常变化的。有时,他会配合大盘做些股价上的小幅调整:有时,会沉寂一段时间。有的人喜欢过段时间就洗洗盘,有的会采取急拉的方式。
    笔者:这样说来,操盘子用不着整日对他的股票虎视眈眈。
    被访者:对,他有对风险的全盘控制能力。所以,大部分时间,机构操作者的心态还是比较平稳的。

                                           鸡毛如何变成“老母鸡”

    笔者:股市上有炒题材的说法,那么,题材又是怎样产生的?
    被访者:举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一根鸡毛变成老母鸡。先有一个说法,后来市场认可了,就成为题材。做短线的机构投资者,对题材的把握最敏感。做题材就是认同市场热点。但作为机构投资者,也不一定去搏题材,更多还得靠自己的判断。
    笔者:1998年,资产重组题材在市场上得到了较大的认同,是不是机构投资者后来也“随波逐流”,认可了这个题材?
    被访者:绩优股的沉寂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当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放弃了原来对绩优股的追随,就会加剧绩优股行情的衰退。大部分自营机构,在1998年如果能赢利的话,几乎都是先后从绩优股转到资产重组板块,在资产重组板块上赚的钱。
    笔者:那最初的热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被访者:是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产生的吧。比如,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谷,过了一段时间,在一定的利好刺激下,如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房地产行业又重新启动了,房地产就会成为一个题材。题材得到市场的认可后,就成为一个热点。只有股票涨,才能吸引人。很少有人为了操作的需要,制造一个题材。热点的产生与经济趋势一般总是契合的,做股票要关心国家大事,也是必然的。

                                             顺利退出  才是胜利

    笔者:对一个股票的操作,通常会经历哪些过程?
    被访者:一般有这样三个阶段:收集筹码阶段、拉升阶段、逢高派发阶段。
笔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营机构会相中一只股票,进行炒作呢?
    被访者:如某个股票的价值被低估,或者已经有人炒作而走势强劲了。
    笔者:某只股票是否有“庄”,很重要吗?
    被访者:操盘手不会单纯凭这个股票是否有“庄”,而参与其中。毕竟,机构投资者不同于个人投资者,会贸然买进某只股票。机构投资者会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在一个相对低迷的股市中,介入某一个股票。真的有强“庄”的,跟庄的数量反而不会太大。因为,跟在人家后面,反而赚不到钱。
    笔者:做庄与跟庄,如何区分呢?
    被访者:做庄的需要吸纳大量筹码。控盘的话,所需筹码量更大。跟庄则自由许多。
    笔者:做庄有没有风险?
    被访者:自营跟做庄不是一回事。自营中的一部分是做庄,很多时候,公司的资金只是单纯性的股票买卖,它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并不是所有的资金集中在一个或几个股票,而是分散在不同股票上,就是靠分散投资来控制风险。
    做庄的风险是很大的,你看有很多股票,庄家进去后,就出不来了。做庄比跟庄的风险更大。
    笔者:许多资金进入一只股票,会对股票产生什么影响呢?
    被访者:会提高股价,会加剧股票的上涨或下跌。
    笔者:那是在知道对手的情况下,还是不知晓对手的情况下?
    被访者:通常大家各做各的,互相不打听情况。事实上,即使你打听,通常也是无法得到答案的。而他入驻的股票的走势,不一定就是在他的参与下形成的。很多做活了的股票,在一波操作后,它还在上涨,然后,又有新的机构介入。
    笔者:这样一来,不同的机构之间,不就存在竞争关系了吗?谁赢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被访者:那就要看综合实力了。这就跟下围棋一样,只下一盘,八段也可能赢九段;但如果下20盘,九段赢的机会要多于八段。
    笔者:一个操盘手可运用的资金大约是多少?
    被访者:这要视这个操盘手在操盘机构中的地位。有的处于培养过程,有的处于成熟期,有的处于考察过程,有的是几百万元,有的是几千万元,有的则上亿元。操盘手之间千差万别,有些指挥千军万马,有些只是马前卒,境界与水平自然参差不齐。
    笔者:同是某个机构的操盘手,相互之间在资金的操作上是相互独立的,那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影响吗?
    被访者:在大势的判断上,大家是互相影响的。聚集在一个地方,如果大部分人做多,你一个人做空,会直接反映在收益上。
    笔者:作为操盘手,也有尴尬的时候吧?
    被访者:有时,一个股票做来做去,股价高了,热点也没有了,成交量也没了,做“僵”掉了。做“僵”的概率,现在看来还是蛮高的。还有,有的大券商为了配合自己的投行业务,开展相应的自营业务。从这个角度看,机构的自营业务就不一定都是完全独立的,有可能为公司的整体利益服务,使得一些自营业务偏离正常轨道。
    我们的市场,目前只能做多,但股价上涨并不是最终目的,能够顺利退出,才是最后的胜利。(张勇军/文)
也是股民---选股标准及其他

    笔者:小股民对操盘手总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有点儿敬畏又有点儿痛恨,你觉得自己是否比他们高明?
    操盘手:我就是从一个小股民过来的。记得刚开始炒股的时候,资金只有5000块钱,还是父母借给我的。在蹒跚学步时,我的账户里曾穷到3000元,也曾富到过1万多元。其实现在我每天的工作跟一个普通的股民没有太大的差别,无非就是读报、看盘、讨论、买进、卖出,一点也不神秘。和大家一样,我的喜怒哀乐和股市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高明,要说和一般股民的区别,也就是我们手上的资金量更大些,信息来源更广些。
    笔者:你们选股的标准是什么?是跟庄、有特别的消息渠道还是根据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
    操盘手:坦白说这几种方法都有,更确切一点说是这几种方法的综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本面。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像沃伦?;巴菲特一样选择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更直接的例子就是前一阶段的ST股票,整个板块不分青红皂白一齐下跌,完全是受了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但有些ST股票基本面己经发生了改变,下跌完全是受到牵连的缘故,我认为此时是介入这类股票的绝好机会,现在事实己经证明了我的判断。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听消息,但不会听风就是雨,我们会加以分析。消息除了小道消息还有正规披露的消息,但人们往往不会去注意那些正规途径出来的消息,而是削尖了脑袋要去打听所谓的内幕消息。你问问周围炒股的人,有哪个没有被所谓的“内幕消息”套住过?对于正规途径出来的信息,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也会获益匪浅。就拿报纸上公布的配股信息来说吧,主承销商“吃进”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不排除他们后市拉抬价格然后出货。做有心人就可以从类似的公开消息中发现赚钱的机会。说到跟庄,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笔者:说到做庄,这可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能不能问一下你们和别的庄家是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