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英国文学简史(上)-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和情感为内容的感伤主义诗歌,出现不少当时颇有影响的小诗人,到60年代又出现复兴中古的先浪漫主义诗歌,在18世纪最后20年,产生了大诗人彭斯和布莱克。
詹姆斯·汤姆逊 (1700—1748)的长诗《四季》(1726—1730)显示诗坛由古典主义支配的状况向感伤和浪漫潮流转变。《四季》由四篇最初分别出版的诗《冬》(1726)、《夏》(1727)、《春》(1728)、《秋》(1730)组成,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可以与 《圣经》和《天路历程》相媲美。《四季》仍受到古典主义的影响,沿用了牧歌传统,在对自然的描写中带有道德说教,喜用“诗的词藻”,但是更多的是偏离古典主义传统,描写真实自然、细腻可感,使用的是无韵诗体而不是传统的英雄双韵体。诗人把眼光投向乡村自然景色和大众简朴生活,《夏》中写了从黎明到上午、中午、日落以至星夜的夏日变化,人们制干草,剪羊毛,充溢劳动的欢愉。《春》里颂扬了农事耕作,《秋》里大地结满果实,候鸟开始迁徙,收获后的乡村农人娱乐、狩猎,到《冬》的季节,风雪来临,有人濒死于雪中,家人却在焦急地等待归人,诗人表露了对穷人的同情。诗人深受“自然神论”影响,推崇自然,认为自然显示了上帝 (“转动的岁月充满了你”)。他写了自然景物对人的影响,在诗中有些感伤主义的插曲。
爱德华·杨格 (1683—1765)在几年内经受了失去妻子、女儿、女婿的悲痛,在痛苦中写就了他的传世之作《哀怨,或关于生、死、永生的夜思》(1742—1745)。在九卷长约一万行的无韵诗中,夜不成眠的诗人思索着人生变化无常的命运。他以“独白”形式,一部分用辨认语气,一部分用反省语气,向俗人洛兰佐说教,劝他信教行善。诗人把生活看作理性无能为力的痛苦,到宗教中寻求慰藉。诗中对死亡的感伤情绪与关于生死的神学讨论交织在一起,忧郁和沉闷的情调引起以后以死亡、坟墓为题材的“墓园诗派”的产生。
托马斯·格雷 (1716—1771)的《墓园哀田》 (1750)是“墓园诗派”的代表作,格雷因为这首诗,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诗人于黄昏时分在乡村墓地凭吊悲悼;“在那些老榆树下,紫杉荫间/草地隆起累累的荒塚。/这村中浑朴的祖先,/各在他的坟窟里长眠不醒。/……野心家莫轻视他们有益的辛劳。/他们的庸福,他们微贱的命运,/富贵中人莫要听了冷冷地一笑/穷人们的一段简短的生平。/门第的夸耀,权势的铺张,/以及一切美与财富所能给的,/都逃不过那不可避免的下场:/光荣之路只是通到坟墓里去。”在死亡的低沉基调里,诗人表达了对平民的深切同情,对“贵人们”的谴责。格雷的诗作采用古典主义诗歌形式,但在精神上显露了浪漫主义气息,韵律优美。19世纪的诗人大多受过格雷的启迪或感染。
威廉·科林斯 (1721—1759)的《颂诗集》(1746)模仿古希腊抒情诗人阿尔凯阿斯、阿那克里翁和萨福诗风,其中仅十二行的《夜颂》,对自然美的敏感、忧郁感伤的情调都近似格雷,而声韵之美酷似以后浪漫派诗人济慈的诗风,在英国抒情诗史上有特殊地位。
汤姆逊、杨格、科林斯和格雷的诗作,确立了诗歌中感伤主义和前浪漫主义潮流的地位,他们从人类自然转向野生自然,从抽象人性描写转向个人感情抒发,他们描写的孤独、哀怨、低沉的情绪表现出启蒙时代和谐理想的危机。
50——80年代,诗人们对于中古感到兴趣。格雷在60年代初以古威尔士故事写诗,翻译了冰岛的史诗。这时期出现了前浪漫派的三位重要人物。
托马斯·波西(172—1811)是爱尔兰德洛莫主教,爱好文学,业余收藏古文物。1757年,他在友人家发现一册17世纪初的手稿。内有192首诗。
大部分是中古歌谣,也有两首是 14世纪的双声头韵的寓言诗。波西着手编辑,采用手稿的 1/4,又从其他来源收集更多作品,对古歌谣加以润饰,于1765年发表了共有111首的《古诗拾零》。这部诗集在诗歌史上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民间文学的贡献,也是新的文学趣味的表达,那些具有忧郁气氛和悲剧性内容的民谣由于投合18世纪中期诗歌风格而备受瞩目。在这以后,越来越多的旧歌谣被发现、传播,越来越多模仿古民谣主题、韵律又富有独创性的诗歌产生。
詹姆斯·麦克菲生 (1736—1796)是出身农民的苏格兰诗人。他听过克尔特人盖尔族的古老传说故事和歌曲,通晓一些盖尔文诗,1760年,他发表《古诗断片》,引起注意。他到高原及希伯利地斯群岛一带搜集古代诗歌,于1762年发表了以有节奏的散文写的史诗《芬戈尔》,次年又发表续篇《台摩拉》,称说译自3世纪诗人莪相所作的益尔文史诗。1765年他将两部诗合为《莪相集》,在苏格兰、英格兰、法国、德国等处引起轰动。在诗里,莪相歌颂他的父亲芬格尔及随从的事迹。芬格尔是苏格兰西北毛尔文国国王,他渡海到爱尔兰帮助抵抗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进犯,俘虏了劳克尔国王斯瓦尔。在续篇芬格尔又帮助爱尔兰王恢复王朝。诗人以迷茫凄凉的北方为背景,以简单纯朴的文学追述远古时代事迹,歌颂古代英雄,惋惜英雄时代的消逝和现代生活的狭隘无聊。整个基调有追忆往昔美好时代的悲伤情调。托言古史诗翻译,更增加往昔不再的感伤哀叹。围绕 《莪相集》的真伪问题在18世纪有过一场争论,由于约翰逊认为诗稿为麦克菲生自创、并不存在原文稿,麦克菲生与约翰逊反目。19、20二十世纪的研究表明《莪相集》是麦克菲生根据克尔特人诗歌题材用现代英语创作的,但这并不减少诗的价值和影响。德国文豪歌德在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里写到维特向他的爱人朗诵莪相的诗,并表示“在我心中莪相巳取代了荷马的地位”。
托马斯·彻斯顿 (1752—1770)也假托中古诗人作诗。这位怀才不遇的青年诗人出身贫寒,在伦敦谋生艰难,在对生活的绝望中眼毒自杀,年仅18岁。他在童年时代看到一些古代手抄本,这促使他写了一些富有中古浪漫色彩的诗歌。采用一些中古字汇,把它们冒充是15世纪名叫托马斯·罗雷的作品,名《罗雷诗抄》(1777)。诗中同情不幸者,谴责富人缺少仁慈,生动、真实地描写自然,表现对悲剧性死亡的感伤。尽管彻斯顿把诗用褪色的墨水抄在古旧的羊皮纸上,语言学家们还是从发表的诗歌中辨出诗作是伪作。彻斯顿还用斯宾塞体写了优美的抒情诗。彻斯顿因为他的诗才和凄惨身世受到19世纪浪漫诗人的推崇。
在18世纪末期有两位有一定意义的古典主义诗人库柏和克拉布,他们的创作也受到浪漫主义的一定影响。
威廉·库柏 (1731—1800)的诗歌形式多数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但是他的作品既表现古典主义格调,又洋溢着浪漫主义感情。《昂内颂歌》(1779)是他与别人的合作,在里面的宗教诗里,库柏把丰富的想象和真挚的感情纳入了整齐的古典的形式。他的主要诗作是五千行的无韵诗《任务》(1785)。女友随意指房中沙发为诗题,库柏以出色的诗作完成了这一“任务”。他从房间里的沙发写开去,从坐具的演变,转到乡间与城市的比较,颂扬乡间的欢乐,指出城市的恶习——“上帝创造乡村,凡人建立城市。”六卷诗有议论有描写,也有对某些时事的讽刺,揭露战争和暴政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现诗人对乡间家居欢乐的爱好和强烈的宗教情绪。诗作结构散漫,但笔调自然诚恳,情感没有矫饰的成分。库柏患有精神病,一生坎坷,诗以忧郁为主调。克拉布的代表作是 《荒村》、《教区记录簿》和《市镇》、《诗体故事》等。在《教区记录簿》(1807)中,克拉布根据自己作牧师的体验,以乡村牧师翻阅教堂登记簿引起回忆为框架,写了一系列关于村民的诗的故事,在古典主义诗歌旧形式里描写乡村疾苦和灾难。《市镇》(1810)描写小市镇生活各方面,有更细致的人物素描。而《诗体故事》(1812)把《教堂记录簿》断片发展为完整的故事。克拉布的创作跨越两个时代,进入浪漫时期,他诗作中爱好自然,关注乡村简朴生活的倾向也接近浪漫时期。但他对感伤主义诗歌表示反感,反对复古倾向,反对对现实和自然理想化,重理性和道德,还是属于理性传统。
18世纪的英国诗坛走来了一位苏格兰人,带来了全新的抒情格调,使英国抒情诗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位天才诗人便是罗伯特·彭斯 (1759—1796)。
彭斯出生于苏格兰西南部艾尔郡阿洛韦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长子,像母亲那样喜爱古老歌谣、故事。他在私塾里受了启蒙教育,然后边干活边由父亲教导自修,虽然没有受到多少正规教育,他也有一定的文学和历史、地理知识。这位早熟的青年15岁已成了家中主要劳力,而且萌发了爱情,由此“诗句歌声就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涌出来。”1777年,彭斯家迁往塔伯尔顿教区洛赫利的一个农庄。他边干农活,边大量读书,也不忘追求爱情。他采用苏格兰民歌曲调,创作不少歌谣,在田间耕作时,还喜欢哼曲作歌。1871年彭斯去欧文港学织麻,经历了市镇生活。1784年,与地主打官司败讼破产的父亲去世,彭斯与弟弟迁到茅斯吉尔一个农场,在那儿写了很多诗,大多数重要作品都写于此时。面对情场挫折和农庄经营不善,彭斯准备去西印度岛谋生。为筹路费,他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1786),立刻引起注意。他放弃出走计划,来到爱丁堡,受到社会名流欢迎。在1787年出版诗集第二版时他增加了22首。他帮助雕版家约翰逊收集、编纂、修订和改写了许多民间歌谣。编人后者编辑的六卷本 《苏格兰方言乐府》,又为汤姆森《苏格兰本地歌曲选》提供自己创作的歌谣。1788年彭斯结婚,租下邓弗利斯郡埃利斯兰德的一个农庄,继续写歌,他一生中所写及改写的歌约在300至400首间。1789年,彭斯在朋友帮助下当上税收员,两年后搬到邓弗利斯城,继续收集、创作歌谣外,还写了许多即事诗歌。他一生追求自由和民主,赞美美洲殖民地的独立宣言,拥护法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他在1792年走私船拍卖中,买了四门大炮,准备送往法国,作为送给大革命时期法国人民的礼物,但炮被英国海关截获。1796年,年仅37岁的彭斯因病去世。
彭斯的诗多为短诗,包括许多歌和诗体书信,大多是以苏格兰方言写作。他以民歌主本,写了大量的情诗,这是他诗作中极精彩的一部分。他的爱情诗有对爱情热烈的歌颂:“啊,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六月底迎风初开;/啊,我的爱人像一首甜蜜的歌,唱得合拍又柔和。……”(《一朵红红的玫瑰》);有悲切的悼亡:“草何其绿,土何其冷,盖住了我的高原的爱人!” (《高原的玛丽》)他的情诗既写年轻人热情大胆的爱(《郎吹口哨妹就来》),也写白头伴侣深沉诚挚的爱 (《约翰·安徒生,我爱》);既有深情的表白:“啊,玛丽,有人甘愿为你死,/你怎能叫他永远失去安宁?”(《玛丽·莫里逊》),也有豪迈的宣告:“如果一个他碰见一个她,/走过山间小道,/如果一个他吻了一个她,/别人哪用知道!”(《走过麦田来》)。友谊,也是彭斯抒情诗的重要主题。像《过去的好时光》这首古老民歌经他润饰改写,广为流传,成为英语世界里离别送行和团聚场合里必不可缺的歌。彭斯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苏格兰的爱,如《我的心在高原》。在《苏格兰人》中,他借14世纪打败英国侵略军的苏格兰国王之口,发出争取自由的口号。他向往自由和平等,在《不管那一套》里,嘲笑公侯,推崇有“独立人格的个人”,认为“实实在在的真理,顶天立地的品格,/才比什么爵位都高”!他瞻望博爱的新世界“那时候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成了兄弟,不管他们那一套”!在《自由树》里,他赞扬法国革命,希望苏格兰也能获得自由:“让我们祈祷会有一天来到,/古老的苏格兰也把这棵名树种好;/这未来的一天啊,让我们放开歌喉,/愉快地迎接自由!”
除了抒情短诗外,彭斯还擅长讽刺诗、诗札和叙事诗。他的讽刺诗有一类用嘲笑笔调描绘世态,如《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