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人决定吵不起来,这个话是从前章嘉大师教我的。
五十多年前,那个时候在台湾出了一桩事情,就是基督教常常侮辱佛教,公开的批评。佛教里面有个煮云法师,他就出来答辩,写了一本书,《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说得非常有理由,最后辩论还是他胜。我们对煮云法师很尊重。有一天,我口袋就装这本小册子,《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那天正好去见章嘉大师,我们的时间是一个星期一次,每个星期天上午一定去拜访他,他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他看我口袋带了一本书,他问什么书?我就拿出来给他看,他摇摇头。我说人家对我们佛教批评,应该要答覆。他笑笑,错了。怎么错了?他举个比喻跟我说,他说你看看,有没有三岁小孩跟八十老翁还打一架的?我就明白了。三岁小孩对这个老头骂几句,小拳头打几拳,八十岁老翁是不是真正发脾气要跟他打一架?不会。大师那个境界高,他说不可以,随他怎么批评,随他怎么毁谤,正是所谓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人家心里明了哪个高、哪个矮。如果一答覆,是平等的,平等才有辩论,平等才会吵,平等才会打。如果程度一个高、一个下,绝对吵不起来,绝对打不起来,为什么?高的会谦让,然后低的会后悔,会忏悔。我在章嘉大师那里学到这一点,想想确实是有道理。何必要自己去辩论?别人看得很清楚。
对於处世待人,忍让我是从小就学到了。十几岁在学校念书,同学教给我的,我非常感恩。同班同学,姓白,白振寰。但是我离开学校之后,六十多年没有再见面,不晓得这个人现在还在不在?年龄大概都差不多。在学校,他对我很好,很尊重,可是我常常拿他开玩笑,常常轻视他,小孩不懂事,挖苦他,羞辱他,他都能忍,了不起!一个学期之后,我向他道歉,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我对他怎么样不好,我听别的同学告诉我,白振寰处处赞叹你,我听了就很难过,显然他比我高,我不如他。
以后我就学会这个本事,别人侮辱我、骂我,我绝不还口,我能够很冷静的来听。他骂完,不骂了,休息了,就算了;打让他打,打到他打累了,他不打了,就算了。我学到这个本事。旁边人看得很清楚,哪一个高、哪一个下,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以后我也被人家看到,徐某人很有修养。我是一年才低头跟人家道歉,可是我在朋友当中,我受人家的羞辱,我能够忍,我也很赞叹他,三天之后就来道歉。我想他比我厉害,我要一年才跟人道歉,他才三天,还不到一个礼拜。所以一生这上面得了很大的受用。
我劝人,特别是做世界和平工作的人,从哪里做起?从我心做起。这是我在昆士兰大学和平学院讲的,教授座谈会。从我们内心深处把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对立的念头要化解,永远没有对立,我们的身心和谐。身心和谐,健康长寿,百病不生,你自己得受用,外面那是附带的,别人尊重,别人赞叹。我们身心清净,接触圣贤教诲才能体会;心浮气躁,不但经典摆在面前你看不懂,善知识给你讲解你也听不懂,为什么?心不清净。
我们看到现在的学生,我所看到的大学生,没有耐心。现在在大学上课,跟五十年前的学生不一样。我在大学上课,好像是学佛十年,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之后大概三、四年的时间在中国文化学院教书,是正式在哲学系里面上课,学生还行,还能很认真的学习,现在不行了。现在,中国的学校我不太清楚,没有接触过,外国的学校我接触得多,学生的耐心只有十五分钟,十五分钟之后他就听不进去,真的是心浮气躁,我看了之后很难过,这怎么教法?你要是追究这个原因,这是基础的教育没教好。基础教育,在现在讲小学,小学已经来不及,他已经学坏了。
所以外国人研究教育的,他们也懂得,教育的根是在七岁以前要扎根。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比外国人高太多了,中国人教育从哪里开始?怀孕开始,胎教。一般平民家庭里面,夫妻都需要工作,最晚,小孩出生之后就开始教。虽然出生二、三天,只要他眼睛睁开了,他会看,耳朵他会听,大人在他面前一举一动,言谈嬉笑,他统统都落印象。在婴儿的面前,任何一个人举止言谈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开个玩笑到外面去,不可以让他看到,不可以让他听到。所以小孩三岁就很懂事,中国谚语所谓「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道理就在此地。外国人能够想到七岁之前就很不错了,他没有读中国书,读中国书现在一定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最懂得教育的是中国的老祖宗。懂得教育,懂得方法,真正在这四千五百年当中看到殊胜的效果。如果我们今天把这个放弃,舍弃掉,重新搞一套,能不能超过?这实验将近一百年,不行。不行,赶快回头还来得及,要不回头问题就严重了。
所以这是我们知道,中品善心,行於人道。记住前面所说的,来生还得人身是留级,没有提升。在人道,我们现在是中品善心,如何能学习到上品善心?因为上品善心你就生天,不到人道来了,升级了。来生还到人道,留级,我们没学得好,留级。如果造作罪业太重,烦恼习气太深,降级,降级还是要去学,无论在哪一道都是学习,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第六句,「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闭六根不出,六尘不入,此起上品善心,行於天道」,这是第六小段。这种人智慧比一般人高,为什么?他知道六道里面大致的状况,换句话说,他受过因果教育,知道三恶道苦。三恶道是什么样的业感得的?贪瞋痴慢,后面还有个疑,怀疑,怀疑什么?怀疑圣教。圣贤佛菩萨的教诲不完全相信,认为这些东西顶多是劝人为善而已,不见得是真的,所以他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还是随顺他的烦恼习气,对这怀疑。如果对圣贤教诲相信不怀疑,他就会接受,他就会认真的去学习。
佛告诉我们三恶道真的是苦多,这不是假的,比我们人间苦得多!这些年来,我们一些同学们都曾经接触过灵媒,大概我们所接触多半都是灵鬼附身,附身的状况在我们这个小道场也有过好几次,大家都看到,绝对不是假装的。给我们透出恶道的苦多,告诉我们现在饿鬼道的苦几乎等於地狱。我们是这么多年来接受佛法的薰习,所以一看这个形相,听他传出的讯息,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现在的鬼道所受之苦几乎相当地狱,我们从现在的人所造的业就明白了。
他传来的讯息是果报,我们今天可以冷静观察众生所造的业因,虽然都是造的贪瞋痴,过去人造的比现在人轻,现在人造得重;比起上一个世纪的人,就是一百年前的人,今天我们贪瞋痴所造的,在我想像当中超过十倍都不止,你要是在饿鬼道受的报,你比一般鬼所受的苦也应该超过十几倍。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自作自受,如果你还怨天尤人,你的罪就更重,你所受的苦就更多,这个道理总得要晓得。明了之后,对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起贪心,自己没有也不生瞋恚,也不会怨天尤人,能随缘。随缘好,执著、患得患失的念头逐渐淡了。
知道人间是苦多乐少,三途可以说只是苦有多少不同,几乎没有乐,不能不知道。天上,它是善因多、恶因少,所以天上只有乐,很少有苦;不是没有苦,也有,太少了。佛给我们介绍忉利天,天人到什么时候才痛苦?寿快要尽的时候,五衰相现前,他感觉得很痛苦。而且他的五衰相现前的时候,距离他寿终就很近,平常决定没有。他没有生病的病苦,他没有衰老的老苦,他是化生,没有生苦,所以我们讲生老病,这个他没有,他只有一个死苦。死的时候他会很难过,就是五衰相现前。我们人,人间不能跟他比。
羡慕天上之乐,能不能去?当然能。实在讲,我们每个在座的同学过去都曾经在天上住过,只是在天上没有能好好的修,不能往上提升,所以又降级,降到人间,或者是降到饿鬼、畜生,这我们在佛经上都看到过的。天帝,欲界天的天帝,欲界天帝很多,寿命终了堕落到畜生道,受生做野干,野干是狐狸一类的,好像比狐狸小一点,这佛在经上讲的。所以在天上,无论在哪一道,现在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都要把这一道的功课做好,希望都能够拿到九十分以上,那就肯定往上升。如果只能到六、七十分,会留级,八、九十分以上才能升级。上升的等级也不一样,我们能够拿到满分,大概一般都是上升到忉利天,八十分前后应该是生在四王天,不一样。
你要是真正觉悟明了,不要贪图天上的乐,要把你的上品善行回向求生净土,那你就成佛了,这是无比的殊胜,为什么?到顶头了。我们要是生生世世都把自己在那一世的功课学得很好,是逐渐往上升,升得很慢。你看看欲界天就六层,四王天的功课学好了,成绩都非常优良,升忉利天;忉利天的功课也优良,升夜摩天;夜摩天升兜率天,兜率天升化乐天,化乐天升他化自在天。能够把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放下,不再想这些东西,你就生色界天。色界四禅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每一层功课都是上上等,一直往上升。非想非非想天再上去就是阿罗汉,出了六道,十法界里面声闻法界。声闻学得好,到缘觉法界;缘觉修得好,到菩萨法界;菩萨修得好,到佛法界;佛法界修得好才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到华藏世界,竖出,你就想多不容易。
所以聪明人,只要我们自己做到上善,我们念佛就有把握往生,取凡圣同居土决定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干?这个机会很难得到,你要是真正明白,我们在这个世间得到一点名闻利养,在不在乎?不在乎,不生欢喜心,我的目标不是这个。受一点委屈在不在乎?也不在乎。一点委屈不能受是要堕三恶道的,一点名闻利养得到之后生欢喜心也是要堕饿鬼道的,生烦恼,你的七情五欲没有断,七情是喜怒爱,恶是讨厌,哀是悲哀,乐是欢喜,欲。你要是起这个,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你就想想,起心动念都不出七情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这是什么?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不能往上面轮回,往下面轮回,来生得人身,或者来生畜生身、饿鬼身,在这里头打转。所以有天道这个资格,遇到净宗法门真叫无比的殊胜,在这一生当中可以在我们六道里头、十法界里头毕业,这个机会多难得!只有真正认识,真正明白,他才肯把一切全都放下。
你看此地,六根不出,六尘不入,这就放下了。六根不出就是自己内心不起贪瞋痴慢疑,不起。六尘不入是外面所有的诱惑都不会干扰你,色声香味触法,你见不见?见。眼见、耳听、鼻嗅、舌尝,但是怎么样?不起贪瞋痴慢,就是佛法里面讲的随缘而不攀缘。我们现在才晓得,这是我们日常做的功课,这就叫修行。
所以会修的人,我常常讲,顺境(这是讲环境)逆境都是好境界,善人恶人都是我的老师,会修的人,佛门里面讲善学。为什么?在顺境、在善缘(就是善人),我在这个地方修什么?修不起贪恋。在逆境、恶人这个境界现前,我学不起瞋恚。没有这个境界,我们贪瞋痴慢怎么断法?自己以为断了,那是假的。古来这些祖师大德们,我们在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里面,他老人家就记载一个故事,一个老修行人住山住了二、三十年,很有道心,心地清净,不接触外面,不接触缘。以后被人发现,这个人在山上住这么多年,很多人恭敬礼请他到城市里面去弘法,教化众生,一到城市里面去没多久,贪瞋痴慢就起来,就堕落了。古人所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就浊,被染污了。被染污,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真正修行,大乘教里头不认为避开境界去住山、去闭关,大乘不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没效果。大乘教什么?你要在社会上去磨炼,顺境不起贪心,逆境不生瞋恚,贪瞋痴慢疑是要在生活当中、是要在境界里面才能断得掉,那叫真断。避开,找个深山石洞里面去,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没有经过考验靠不住。所以大乘教的祖师大德常常考试学生,问你会么?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有味道,很深。你会不会修?会修,不离开境界。我们遭受人羞辱,遭受人毁谤,消业障,不生瞋恚,业障就消了。羞辱我的人是我的恩人,不是他,我业障怎么会消掉?不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