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移羰荆袢艘哺移羰荆陨迫耸欠穑袢艘彩欠稹D悄阋豢慈澜缒母霾皇欠穑砍乙桓鲋猓际欠穑憔图鹆恕D隳芗椒穑憔嗬氤煞鹁筒辉读恕�
  从早晨起来,你所看到是家人,跟你住在一起的,你能不能看到那是佛?要记住古圣先贤一句话,「反求诸己」,这叫好学,你会看到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从人看起,看明白了,然后你再看大自然,大自然里面看到动物,动物是畜生道,是我们的老师。你细心去观察,它给我们什么启示?然后你再看植物,花草树木,然后再看山河大地。你能这样去观察,细心观察,你就能见到法身,你才能够得到佛菩萨的法喜,哪里不是?你不善学,那就没有法子,天天表演你不知道,你蒙在鼓里头。有佛、无佛我就跟诸位说到此地。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再看后面的两句:
  【或有杂染或清净。或有广大或狭小。】
  这两句是讲依报的环境,前面一句「有佛、无佛」是讲的正报,这是讲依报。『杂染』、『清净』,心净则国土净,虽然讲的环境,跟心性决定脱不了关系。为什么?心性是能现,外面的境界是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你明白这个道理,「杂染」跟「清净」就没有了。为什么?杂染是心性,清净也是心性,回归到心性里面,染净俱不可得,所以染净不二。但是在事相上讲,染净有差别,理上是没有差别,如果我们在事上能够见到理,也就是说在相上见到性,这叫明心见性。佛陀教导我们,我们自己修行做功夫,确实就在这一著。
  清净是四圣法界,我们讲十法界,杂染是六道。诸位要知道,杂染里头有善有恶,善是杂染,六道里头有三善道;恶也有杂染,也是杂染,这里面有三恶道。所以这里头有善恶。清净里头没有善恶,清净我们讲纯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要懂得。譬如说中国童蒙读本《三字经》里面,「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是清净,不是杂染。所以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那个善是纯善。善恶的善是习性,习性是杂染,清净是本性。但是有清净,也有了染著,不严重,有了染著是他已经起心动念,但是这个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他的相是清净的。如果清净也没有,就是起心动念都没有,那才叫真正回归自性。所以有清净,有本善,还是隔一层,见不到真性,为什么?这是妄想,这里头虽然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它是个妄想,比六道凡夫高明太多了。
  也就是六道里面有五种受,苦、乐、忧、喜、舍,清净里头没有苦乐忧喜。五受里面的舍受,就是没有苦乐忧喜。六道里头,舍受的时间短,所以是暂时的;在四圣法界,苦乐忧喜没有了,舍受是长久的。长久的舍受就不叫做舍,叫什么?叫三昧。清净里头的受是三昧,三昧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由此可知,正常的享受对六道,六道杂染就是不正常的享受,於是乎我们就要明白,苦乐忧喜都是不正常。
  然后我们再回味世尊给我们讲的,「常生欢喜心」,那个欢喜是不是忧喜的喜?不是的,如果是忧喜的喜,那佛菩萨又回到六道里去了,还比不上四圣法界的清净。他那个喜是什么?没有苦乐忧喜舍,那叫真的喜。法性里面有四净德「常乐我净」,这里有乐,这个乐不是苦乐的乐,这个常不是断常的常,我们一般讲有常有断,这不是的,它讲净不是染净的净。也就说它没有对立,只要是有对立的都是不净,这个不太容易体会。自性里面东西没有对立,所以自性,佛常常经教里头给我们讲,叫不二法门,不二就是没有对立。
  我们今天起心动念都是对立,我们讲大,大一定跟小对立;讲长,长一定跟短对立;讲净,净一定跟染对立,所以起心动念都在对立的世界。对立就是现代科学家讲的相对论,总是相对的,这个世界是相对的。那你就晓得,六道是相对的,十法界还是相对,超越十法界,相对就没有了,入不二法门。你在相对里面见到不二,这叫开悟,这叫证道,或者叫证果。果不是真的有个果,实在讲你就是体会到性德。所以见性,明心见性,见性就是在一切现相上见到了不二。
  这桩事情《华严经》上叫做「不思议解脱法门」,不思议这句话非常重要。不思,就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都是属於思,起心动念;议是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宇宙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真相,就在眼前。见性的人说了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如果我们用在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完全相同。他老人家从十九岁到三十岁到处参学,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吗?到菩提树下一切放下,立刻开悟了,「得来全不费工夫」。六祖惠能大师是后面一句,他没有前面参学,他没去参过学,他真的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没参学。
  这两尊佛给我们的启示你要能体会得到。世出世间法,放下最真实,不放下全是虚妄,放下最真实。世出世法里面的真相,只要一放下,全都显现出来了。古人诗句里有句话说,「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法王身是什么?法身。一一色,一一相,我们今天所说所有物质世界里头所显示的,无有一法不是。然后你对於清净、杂染完全明白了,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佛土染,境界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
  你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地球上灾难很多,能不能化解?能,而且轻而易举。为什么?地球这个环境是随著人心那种感应显示出来的。如果地球上的居民心都变善,这个山河大地会恢复成过去古圣先贤文字里面所描写的那种真善美的世界。现在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你就晓得,现在人心起心动念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恶见全具足,这个世界怎么能好?现在全世界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地球的病态非常严重,到处在喊环保,环保能有效吗?我讲经这么多年说过很多次,环保没有效。为什么没有效?环保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根本上救,所以没有效果。根本是什么?根本是人心。根本怎么救法?根本救法是在教育,所以还是中国古人有智慧,教学为先。唯有教育才能帮助人觉悟,他觉悟了自然就回头,他回头的时候,这个地区磁场马上就有显著的改变。磁场的改变就是山河大地的反应,你以善念头给它,它的反应就是真善美。
  这个我们从江本胜博士水实验里面得到科学的证明。我看到报导,有不少人用这个理论去做实验,不是用水,用盆栽,两盆的盆栽都很好,同时培养出来的。给它放在房屋的两边,一边以善意对它,另外一边以瞋恨、讨厌对它。结果几天之后,善意对它的,花不谢,保持得很好;恶意对它的,花已经枯了,先枯,枯掉了。另外是用水果,像香蕉,从树上刚刚摘下来,两支香蕉,也用这个方法。善念的,那香蕉放一个星期没有变坏;恶念的,已经变臭,不能吃了。我听说还有用米饭、用馒头,统统都明显的呈现这个效果。从这些实验当中就证明,山河大地这些物质我讲是有机的,不是死的,活的。它能够接收到人发给它的讯息,你给它善的讯息,它的回应非常美好;给它不善的,回应就不好,就这么个道理。
  我们今天讲求环保,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层次,所以想什么样的方法都收不到效果。我们虽然天天在讲,常常在讲,可是现在收看我们电视网路的人还是很少,为什么很少?他心理上有个障碍,这是宗教,这是一重障碍。另外一重障碍,他需要刺激,现在一般电视、网路上播出来的都是给人刺激,我们讲经要心平气和,他平静不下来。好像吸毒,他已经上瘾,没有毒品刺激他就觉得很痛苦,静不下来。有这么两种因素,所以收看讲经教学的人就少了。虽然是少,对於环保还是有影响的。如果没有这些人,善心的人,现在这个地球上的环境比现在还要差。一边是染污的讯息,这一边还有善心的讯息,收到调和的作用。我们善心人愈多,善的讯息愈强烈,对於地球上许多灾难的化解是肯定有效果的。
  由此可知,我们为苦难众生,为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有义务、我们有使命要学佛,要学习圣贤的教诲。这在佛法里面,就是讲的自度度他。我们自己不认真的学,还在敷衍塞责,不但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佛菩萨,更对不起现在在地球上生活的这些众生。他跟我们属於同一个时代,我们今天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不知道则情有可原,知道了就应当全心全力帮助大家。知道了就是觉悟的,觉悟有程度浅深不同,我们虽然比不上佛菩萨,比不上阿罗汉,但是比一般人来讲,他们依旧还迷恋在醉生梦死,我们已经从这里头走出来,比那些人高明多了。
  怎样帮助他们?一定要做出最好的榜样,远离杂染。远离杂染我们就走向清净,这个清净虽然是染净之净,能救眼前燃眉之急。离开染污得清净了,然后再提升一步到纯净,那要相当的功夫。这种功夫,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一生时间不是很长,能不能得到?我们相信只要好学,这一生当中是可以得到。但是好学是自己具备的条件,另外还有个缘分,缘分很重要。缘分就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老师、好的同学,这三个条件要是具足,可以说没有不成就的。成就有高下不同,这个高下之因则与宿世的善根有关系,与这一生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关系。这都是我们现前应该努力的方向,成就自己,再成就别人。
  所以要了解,环境上的杂染、清净悉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少分,不要说很多,体会到少分,我们会对於现前的生活环境感到满意。为什么?因为染污不在外面,染污在自心,我心清净,我的环境清净,我没有办法像佛菩萨那样,但是我自己居住的小环境得清净。你清净了,你至少会感化你一家人;你一家清净,你的家会感应到你的邻居,你的四邻会清净,慢慢扩大。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读古书,特别是读到舜王的故事,当然在四千五百年前,人们纯朴是我们能想像得到的。可是那个烦恼习气很重,舜的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个继母,继母生了个弟弟。继母爱她自己亲生的儿子,对於前面夫人留下的儿子她很不喜欢。这个事情我们能想到,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有,私心。可是,舜的继母的心狠毒,总想把前面这个儿子害死,去掉。而且他的父亲也是个糊涂人,不是个明白人,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舜以纯孝之心,没有看到父母的过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让父母不欢喜。天天思过,天天改过,三年,感动了他一家,父亲、继母回心转意,感动了。所以,他能成为圣人。你想想看,他的继母好不好?他的继母要不是那样的人,他成不了圣人。他能成圣人,他继母给他的机会,他自己好学。如果不好学,起了怨恨,就变成敌对,可能他会做出大不孝,杀父、杀母,都很难讲。大孝,所以在中国二十四孝排名第一,你要晓得这是他的继母给他的。
  你从这个角度看,什么叫善人、什么叫恶人,很难分别。岂不是恶里头有善,善里头有恶!问题是你要有智慧之眼,能见到,能取其善,舍其不善,这叫大善。舜以后做到天子,还封他弟弟为诸侯,没有一丝毫怨恨,对他的父亲、对他的继母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是教导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定要有善意,不能有恶意。善意能改变成为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环境,一定要把不善变成善,要把杂染变成清净。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这个本钱,为什么?我们自性是本善的,佛说我们本来是佛,这就是本钱。只要觉,不能迷。逆境里面起一念怨天尤人的念头,迷了;顺境里面起一念贪恋,迷了。所以在境界里头,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顺境里面没有贪恋,逆境里面没有瞋恚,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只要清净心、平等心,就生智慧,《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般若智慧。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烦恼不能解决。
  今天的社会,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混乱的。这个世间多少人在动脑筋,想方法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想都想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你那个想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混乱,混乱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你再用妄想分别执著,不能解决。真正解决是什么?真正解决要把自己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