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Page 2…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教育、新 

闻、出版、语言文字、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规律作了较为 深入的探讨。全书共分9大部分。第一部分对中世纪文化教育 

的范畴作了严格界定,并对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内容作了概括性论述;第 

二部分介绍西欧中世纪文化,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衰落及其原因、西欧基 

督教文化的兴起、欧洲统一语言的衰亡和方言的兴起、西欧的图书事业和体 

育卫生事业等;第三部分介绍西欧中世纪教育;第四部分介绍拜占庭文化与 

教育,重点分析拜占庭文化教育对东欧各国的影响;第五、第六部分介绍东 

方中世纪文化教育,包括中国中世纪的学校制度、书院制度和科举制度,日 

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唐式教育;第七部分介绍印度中世纪文化教育,包括 

印度中世纪文化特点、梵语的演变和佛教教育等;第八部分介绍阿拉伯—— 

伊斯兰国家的文化教育;第九部分介绍了中世纪世界文化教育的交流情况, 

并对东西方文化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全书结构完整,内容详实,观 

点客观公正,语言流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可读性。 


… Page 3…

                                 一、概述 



                        1。中世纪文化教育的范畴 



     (1)中世纪 

      “中世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原因在于,历史上并不曾真正有过 

一个叫作“中世纪”的朝代,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思想家或其它人 

认为自己是“中世纪人”,所谓的“中世纪”是后人创造的。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 

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 

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 

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凯列尔在其所著《通史》中, 

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中世 

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 

始于公元500年左右,终于1500年左右,前者的代表性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后者的代表性事件则是新航路的开辟。其中,又以1000年、1350年 

为界,分为中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习惯 

于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中世纪”的开端,而下限则争议颇多, 

有的主张以公元 16世纪尼德兰革命为断限,有的主张以新航路的发现为断 

限,但更多的是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下限。 

     典型的“中世纪”概念有着特定的地域界限和情感色彩。当西方文艺复 

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创造“中世纪”一词的时候,他们意念中所指的并不是 

整个世界,也不是整个欧洲,而仅仅限于指天主教所统治的地区,即中欧和 

西欧。从感情上说,他们对亚洲文化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 

化及拜占庭文化是十分向往的,对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 

地;而对公元6至16世纪间“蛮族”的入侵而造成的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 

满,对教会垄断文化事业也大不以为然,遂将这段历史斥之为“野蛮”、“未 

开化”、“专制”,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在痛骂“中 

世纪”西方黑暗的同时,又慨然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从而形成“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随着“中世纪”一词使用日广,它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的代名词,用于 

指封建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样,“中世纪”一词不 

再专用于指西方,而成了可用来表述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这一 

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的概念。按照这种用法,由于各国进入和结束封建社会的 

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世纪”也就无法一致,如中国较早进入封建社会,其 

中世纪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代,其下限则可延伸至清末乃至民国 

时代,而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及非洲、美洲广大地区进入封 

建时代较晚,其“中世纪”分别开始于公元11—17世纪不等。时间上的这种 

差异给同一时代各国历史的比较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将具有特定涵义的“中世纪”这一概念拿来泛指世界各 

国历史,在注意了经济上生产方式这一共同点的同时,却忽视了各国文化发 

展的巨大差异。“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总体上处于衰落的趋势,游牧民族的 

入侵造成了西方古典文化的大破坏,使古典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整个西 


… Page 4…

方社会的文化水准也因此而大为下降,教会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保存者和使 

用者,尽管能够保存下来的十分有限。而“中世纪”其它地区的文化却是另 

外一副景象:在近东地区,拜占庭帝国从一开始就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自居,积极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拜占庭帝国衰弱后,悄然兴起的 

俄罗斯继承了其文化遗产。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们按照伊斯兰 

教教义的教导,向世界各先进国家广求知识,使阿拉伯文化迅速发展,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虽因内部分裂和外敌入 

侵而使其古代灿烂的文化受到相当破坏,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而同样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典文明非但未受到大的破坏,反而在不断吸收、 

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古典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具有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中世纪”一词很难反映出 

来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方以外的世界史尤其是文化教育 

时,尽量避免使用“中世纪”一词,而用“中古史”等代替,迫不得已而用 

之时,也多加以界定。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差异,也是为了照顾文化发展自身的 

完整性,本书的“中世纪”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时间界定。在欧洲,我们叙 

述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3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叙述的是隋唐宋元间 

的历史(公元581—1363年);在日本,我们叙述的是自公元646年大化革 

新至公元16世纪室町幕府统治结束时期的历史;在印度,我们叙述的是自笈 

多王朝以至德里苏凡国家时期的历史(约公元220—1526年);在阿拉伯, 

则基本上是公元6至14世纪的历史。 



     (2)文化与文化史 

     “文化”一词在西方和东方出现都较早,但意思不完全等同。 

    在西方各语言中,“文化”一词源自拉丁语的“Cultura”,而Cultuna 

一词是动词“Colere”的名词形式,主要意思是开垦、种植。中世纪以前及 

整个中世纪期间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尽管西塞罗曾在其著作中偶将“心灵的 

培养”比作经过开垦而结出果实的田地,但该词的主要意义却始终是同农业 

种植联系在一起的。直到15世纪末、公元16世纪初,随着罗马古学的复兴, 

西塞罗的比喻用法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赋予了新的涵义。 

    在中国语言文字中,“文化”一词出现颇早。“文”本意是指各色交错 

的纹理,后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 

籍、礼乐制度,再引申为人为修饰、修养及美、善、德行之义,与质、野相 

对;“化”本意为改易、生成、造化、培育,后渐引申为教行迁善。“文” 

与“化”二字联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所编《易·贲卦·象传》:“观 

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 

已合成一个词,如刘向《说苑》中有“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 

后加诛”;晋束哲《补亡诗》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句,南齐王融《曲 

水诗序》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之句,都是明显的例证。从这 

些早期例证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一词的最初意义有相当大的差别, 

西方早期“文化”是与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农业劳动直接联系在 

一起的,而中国的“文化”则主要是与“文治”和“教化”联系在一起。 

    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文化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但文化作为一个 

观念、作为一门学科而被研究、讨论的历史却要晚得多。这种研究和探讨首 


… Page 5…

先是欧洲人从中世纪末开其端绪,主要动因有二:一是由海外探险而引发的 

地理大发现和大规模海外殖民活动使欧洲人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 

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大不相同;二、正在酝酿进行 

以反封建为主要目的的启蒙运动的欧洲人,不仅从古罗马人那里吸取学问和 

智慧,而且还打开眼界,广泛借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民族的经验。这就促成 

了文化研究的热潮。 

    较早提出并使用“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德国法学家普芬多夫(1632—1694 

年)。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及个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的总和。到公元 18 

世纪,启蒙思想家把文化视为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 

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他们认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 

文化程度在于其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并可用科学和人文领域中的 

全部成绩来衡量,与理性的更高使命相符合的文化的目的,是使人人都能幸 

福。到公元19世纪以后,对“文化”这一观念的探讨进一步深化。德国的思 

想家们对“文化”和“文明”进行了区分,用文明专指物质的和技术的成就, 

用文化专指社会的和精神的价值观及其进展,如历史学家兰克 (1795—1886 

年)就明确把“文明”定义为“社会的技术范畴”,而把“文化”定义为“社 

会的精神范畴”。而英国的学者们在讨论中广泛吸收了法国、德国等国学者 

的意见,使“文化”的定义更趋具体化。英国学者泰勒在这种氛围中提出了 

他著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即“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 

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 

习惯在内的综合体”(泰勒:《原始文化》)。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一 

问世,立即启发并导致了同代或后世学者纷纷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文化” 

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迄今为止,历代学者提出的关于“文化”的定义, 

光是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就达一百六七十种之多,如英国、法国、德国、美 

国、日本、前后苏联及西班牙等国的《大百科全书》各有“文化”定义,其 

内涵、外延各不相同(《文明和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择》,求实出版 

社,1982年版)。定义虽多,但综观其内容,西方所谓的“文化”不外乎4 

种涵义:某一特定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总和;社会成员所达到的道德和 

思想修养水平;一个社会所达到的发展水平;包括音乐、文学等在内的人文 

科学的总称。而再笼统一点,则可划分为两大类定义,即“人文学”的定义 

和“人类学”的定义。“人文学”的定义认为人类的文化活动优于其它活动, 

其包含的内容一般为上述第2至4项,而“人类学”的定义则只包括上述第 

1项内容,是一个涵盖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概念 (哈利·瑞特尔:《历史上 

的观念辞典》英文版,格林伍德出版社,1986年版)。 

    稍晚于 “文化”概念的形成,“文化史”(Cultural 或History 

Culturgeschichte或Kulturgeschichte)也于公元18世纪末问世,很快形 

成了历史学科中通过研究社会形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