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活的历史-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旄呶浜铞w、襄侯王陵投降。继而进攻郦县(今河南南阳西北)和析县(今河南西峡),也都不战而降。在顺利进军的形势下,刘邦命令部队所过一律不得掳掠施暴,明令禁止报复秦人、残破秦土的做法,于是秦国人民欢喜,民心开始瓦解。 
                  
开封不尽有陈留
    历史是文明的核心。黄河下游的开封、陈留文明,是一种不断地被冲刷淹没、又不断地被重建整修的文明,就在这种失而复得的过程中,似乎隐藏着一种历史的顽强和坚韧。 
    我整理历史,到刘邦取陈留、战开封、大败秦将杨熊于曲遇时,遥想当年开封、陈留一带,可谓是人杰地灵,英雄际会。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开封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孟子以仁义说惠王于宫廷,邹衍、淳于髡受礼遇于梁都。张仪相魏亲秦,苏代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劝诫。地处东西南北交汇之地的大梁,成为辩士的乐土,游侠的天堂。最难忘的是信陵君无忌,他在大梁建府邸,备车马,敞胸开怀,集聚三千门客,开游侠养士的时代风气。千千万万的新潮青年,视信陵君为偶像,视大梁为时尚的圣地。张耳有幸在大梁入于信陵君门下,刘邦又追随张耳习染先人遗风,代代相传,又是何等一种景象。 
    公元前225年,秦军围困大梁,秦将王贲掘黄河引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魏假投降,魏国灭亡,大梁成为废墟,往日繁华,一时荡然无存。秦末乱起,魏国复兴,首都定在大梁东北的临济。章邯包围临济,围城打援,击杀齐王田儋,败走楚将项它,绝望的魏王魏咎自焚殉国,又是一场可歌可泣的史剧。 
    时到二世三年,刘邦西进关中,抵达陈留。由于大梁的荒废,陈留成了豫东地区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陈留郊外,刘邦与郦食其、郦商兄弟有了戏剧性的相会,得到郦氏兄弟的协助,夺取陈留,取得了粮食兵源,力量大为增强。 
    刘邦是楚怀王任命的砀郡长,为砀郡最高长官。抵达陈留以前,刘邦军先以沛县,后来以砀县为中心展开活动。虽然名义上是砀郡长,实际上只控制了砀郡的东部地区,砀郡西部的陈留、开封一带,一直在秦军手中。刘邦占领陈留,郦商部下数千陈留兵加入,使他对于砀郡的控制,有了相当的进展,砀郡成为他名副其实的根据地,砀郡出身的将士成了继沛县人之后刘邦集团的又一层核心力量。我整理历史念及于此,切切深感开封、陈留一带,不去不得了然。 
    公元2006年8月,我由荥阳经郑州去开封。未动身以前,开封的朋友说:开封屡经黄河淹没,古城遗址已经深埋在地下,地上几乎是荡然无存,比不得豫西地区地势高敞,遗址多存。朋友是挚爱乡土的开封人,或许是怕我去现场而生失望,先作预防性的告诫。他调侃自谦之余,某种黯然神伤之情,丝丝缕缕难以抹去。我读过开封地层图,清代的开封城,在地下四米土中,垂直而下,七米处是明城,而北宋的都城汴京,连带前后建都于此的金和后周、后汉、后晋、后梁的所谓六朝都会,都埋在地下十一二米深处,至于魏都大梁,已经远去地下十四五米,如何可以寻觅得了? 
    车行东出郑州,入中牟县,过官渡古战场,进入开封市境内。先去大相国寺,这是始建于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的佛寺,据说是信陵君旧宅所在。我流连于现存的清代建筑当中,想见当年信陵君大宴宾客,延请夷门隐士侯生就坐上席的光彩。寻夷门故址,经过包公祠、开封府、龙亭,穿越河南大学到铁塔公园。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历经近千年时间,至今屹立于开封城下。铁塔在开封城东北,其地古来为夷山所在。夷门是魏都大梁的东门,以邻近夷山得名。开宝寺塔本来建在夷山顶上,千百年岁月沧桑,洪水反复淤积,夷山成为平地,山顶的铁塔也就齐同于地面了。环绕开封的城墙保存完好。经友人指点,我上夷山,攀城堞,荒草萋萋,林木掩映之中,远远有车马铃声,仿佛是魏公子无忌亲自驾车来迎接侯生、朱亥。 
    午后匆匆去陈留,昔日的“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名城,如今已是衰败残破的小乡镇,倘若郦生再世,他大概是不会再劝告刘邦用兵于此,陈留已经无财可取,无人可用。遍访陈留,已经无人知道故城所在,已经无人知晓往日的荣光。终于找到一位怀旧的当地耆老,带领我们寻找城墙遗址。在乡间玉米田中,又寻得东汉文人蔡邕墓,有民国十二年所立石碑,据说原有坟丘,毁于文革云云。 
    开封、陈留一带豫东地区,在黄泛区中,由于黄河变故,屡屡被河水淹没。千百年来这一带地区的地上建筑,不断地被冲毁,被淤积埋没,又不断地被重建,被整修新筑。冲毁,重建,再冲毁,再重建……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几乎成了黄河下游文明的宿命。体量至此,我终于理解了开封友人眼中的那种黯然神伤的悲哀。 
    辞别豫东,回到故乡成都,我去金沙,我去少城,我去寻访我少年时代的踪影。往日的田园风光,菜花黄,豌豆绿,捞鱼的金沙小河旁,如今都是小区餐饮楼房。少城里,祠堂街,将军衙门上,如今都是大道银行商场。黯然神伤之余,在旧址故地处,寻到新立的街牌和石碑。街名依旧,东门街。石碑由市政府所立,指明这一带地方是明清以来的少城旧址,诸多遗物故迹云云。睹物思人,我好生感慨,由于岁月变迁,三十年前故迹,已经需要立石以标示,千百年前的遗址,被泥沙埋没,又何必过多地伤感?创建,破坏,再创建,再破坏,再创建……这种创建和破坏的交替循环,也许就是人类文明的命运。然而,国破山河在,山崩河移,历史犹存。只要历史的记忆不曾消失,被破坏的文明定将得到重建;只要历史的记忆还在,文化和传统就可以复兴。只要走到这片土地,只要一块小小的石碑,只要一段短短的文字,历史就可以复活在你的心中。 
    历史是文明的核心。开封、陈留以东的黄河下游文明,是一种不断地被冲刷淹没、又不断地被重建整修的文明,就在这种失而复得的过程中,似乎隐藏着一种历史的顽强和坚韧。 
    当我继续整理历史,由开封、陈留南下西去以前,聊以这段文字寄语开封的友人,或许可以轻减他心头的沉重,他那黯然神伤的眉头,或许能够稍许舒展否? 
                  
章邯投降了项羽(1)
    项羽与章邯约降于洹水南岸的殷墟。章邯面见项羽痛哭失声,既有往日对战厮杀的恩怨,也有当今赵高逼迫的无奈,更有愧对先帝故国的羞辱。 
    巨鹿之战惨败,章邯军退守漳河一带,以河内郡为基地,西以河东郡为依托,南以三川郡为靠背,利用黄河漕运,就食敖仓,顽强抗击诸侯国联军的进攻。从二世三年一月到七月,一直与联军反复拉锯作战,战事异常艰苦。 
    项羽歼灭王离军,在巨鹿稍作休整以后,统领诸侯国联军,开始向漳河一带步步紧逼过来。自章邯夷平邯郸城后,漳河以北已无据点可守,章邯军一部沿河内一线漳河南岸设防,利用漳河天险,作坚守河内的准备。章邯认为,只要保住河内,战局就有逆转的希望。 
    漳河与黄河之间的棘原一带(今河北大名),章邯军曾经筑有甬道为王离军输送粮食,后来被楚军英布军和蒲将军军切断。王离军被歼灭以后,章邯军停止对英布军和蒲将军军的反扑,转入收缩防御,以棘原为中心,在漳河和黄河之间高壁深垒,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集结兵力,阻止联军部队由东北方向迂回包抄河内。胜利后的项羽军在棘原以北渡过漳河,仍然以英布军和蒲将军军为前锋,布阵寻求与章邯军主力决战。章邯军坚守不应,项羽军开始向章邯军的壁垒发起进攻,攻坚作战。项羽军攻势猛烈,章邯军不利,步步为营,有序地向河内郡安阳县方向收缩。 
    安阳县在河内郡北部,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古往今来,南北贯通华北平原的交通大道多经过这里。秦帝国时代,河内广阳道由河内经安阳到邯郸,走巨鹿到广阳,一直通达右北平,大体上沿着今天的京广铁道线,是燕赵地区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河内郡曾经是魏国的领土,地在黄河以北,上党郡和邯郸郡以南,东接河东郡,南隔黄河与三川郡相望,为连接河北地区和河南地区的枢纽要地,也是秦帝国进出关东地区的生命线洛阳—成皋—荥阳—敖仓一线的北部屏障。秦末之乱以来,河内一直为秦军坚守,未曾失过手,成为尔后秦军反攻的基地。章邯东阿战败,退守濮阳,依靠河内方向的支援,得以先守后攻,最终击败项梁。章邯渡河北上,攻克邯郸,迁徙邯郸民人到河内,置于河内郡府的监控使用之下。王离围攻巨鹿,章邯以河内为后方,屯重兵、筑粮道供应王离军。王离军被歼灭,章邯收缩于河内郡。所有这一切行动,依恃的正是河内局势的稳固,背靠三川郡、就食敖仓粮的有利地势。 
    然而,自从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先帝老臣被诛杀,赵高出任丞相当政以后,章邯在朝廷上已经失去了内援。巨鹿战败,王离军被歼灭,身为秦军总帅、统领中部军掩护王离围攻巨鹿的章邯,已经受到朝廷方面严厉的责问,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尔后连连退守,朝廷方面责让促战的使者,接二连三抵达军中,更使章邯陷于内外交困的苦境。 
    四月,赵国将领司马卬统领一支赵国军队由上党郡南下,突入河内郡西部,抵达黄河孟津北岸,大有渡过黄河、进入三川郡的动向。司马卬军进入孟津北,切断了河内郡与河东郡的联系,如果司马卬军渡孟津攻占三川郡,河内的章邯军将被彻底包围,粮道也将被断绝。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颍川郡的刘邦军突然进入三川郡攻占孟津,迫使司马卬军放弃了南渡的意图。尔后,刘邦军由孟津攻击洛阳失利,被迫又退回颍川,三川郡再次回到秦军的控制当中。 
    刘邦军攻占孟津,是不愿意看到攻取关中的功业被司马卬夺去,使自己失去奉怀王之约作秦王的机会。刘邦军和司马卬军的龃龉失算,使章邯军一时转危为安,免于被彻底包围的命运。不过,司马卬军的这次行动使章邯深感后方不稳,前后失据。他派遣长史司马欣专程前往咸阳,向朝廷说明情况,请求增援。司马欣抵达咸阳以后,径直前往咸阳宫求见二世皇帝,求见的请谒递进去以后,天天到宫廷外门即司马门外等候召见。第一天没有消息,第二天还没有消息,到了第三天,还没有召见的消息。司马欣害怕了,军情不利,皇帝不见,是不祥的预兆。当今朝政,由丞相赵高当政,宫殿内廷由赵高的弟弟赵成掌控,等待三日而无回音,必定是丞相有意阻断章将军和皇帝的联系。狐疑失望之余,恐惧有变,司马欣决定返回军中。返程时留了心眼,不敢走来时的大路。果然,赵高得到司马欣返回的消息后,紧急派人追捕,司马欣已经绕小道返回章邯军大营。 
    司马欣是内史栎阳人,始皇帝时曾经做过栎阳县的狱掾,相当于今天的县司法局长,在县令之下负责司法刑狱。项梁曾经在关中犯法,被逮捕关押在栎阳县狱中。后来,通过关系,由泗水郡蕲县狱掾曹咎修书一封,带到栎阳交与司马欣。古往今来,人情世故常在。司马欣与曹咎交往不薄,领情买账,了结官司,释放了项梁,从此与项氏家族有了交情。司马欣后来从军,征集关中军支援章邯,做了章邯的长史,也就是秘书长,负责将军幕府的日常事务,深得信任,成为章邯的心腹。有意思的是,司马欣的旧友曹咎也从军跟随项梁,如今是楚军的主要将领之一,深得项羽信任。司马欣受章邯重托,一方面到咸阳求见请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观察京中政情。当司马欣被拒于司马门外、不得已返回军中时,对于秦帝国政府失望已深;赵高派人追捕,更促使他增生投降项羽之意。司马欣回到章邯军大营,回报章邯说:“朝廷中赵高专权用事,政府里已经没有可以担当国政的人。如今战若能胜利,赵高必定妒嫉将军的功劳;战若不能取胜,将军更逃脱不了一死。何去何从,愿将军深思而后定。” 
    也就在这个时候,章邯收到了陈馀派人送来的书信,信中举事说理,分析形势,劝说章邯叛秦与诸侯各国联手。陈馀在信中说道:“白起为秦将,南征楚国,攻克楚都鄢郢地区,北伐赵国,坑灭赵括四十万大军,此外攻城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