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色戒 分析--创伤性人格的真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先生:“我现在已经回来了,你还恨吗?”(做爱)
王佳之:“不恨了!”
易先生:“还回香港吗?不是说要回去?”
王佳之:(不确定)“我要回去……”
这种因分离而生怨恨,因回归而达成谅解,揭示了父女之爱的心理内涵,也为王佳之内心情感的转变埋下了伏笔。因为王佳之不仅感受到了易先生对她的关爱,而且在这种富有激情的欲望满足中,双方都找到了曾经失落的价值——这是对失去父亲的创伤体验的补偿。王佳之的情感角色要求自己必须对自己的存在感保持尊重,这是她能够进入易先生情感世界的动力。否则,她会在刻意扮演的“色情间谍”角色里产生自我体验上的混乱。
从象征意义上说,王佳之对易先生的情感可谓爱恨交加。恨,是因为他是一个汉奸,一个背叛者,一个“家——国”的遗弃者,这里对应的是现实中佳之父亲对女儿的遗弃;爱,是因为他是一个能够给予“父亲般”关爱的男人,一个在情感世界中让她感受到存在感和价值感的男人,一个能够让她从压抑和幻想中回归现实和满足的男人。
因此,《色戒》整个故事版本所讲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谋杀汉奸”的故事,而是一个因“商业票房需要”进行的“不合时宜”的题材借用——借用张爱玲《色戒》这篇小说所记录的一个历史故事,以象征性的手法,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女儿与父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最终选择的是爱和救助,而不是怨恨。
遗憾的是,对王佳之而言,这仅仅是一个主观“投射”过程,是一个错误的“移情”反应。因为,无论是邝渔民还是易先生,都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父亲,而为了这份实际上无法拥有的爱,她最终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就是《色戒》悲情之所在,这就是《色戒》所揭示的人性的真实,也是《色戒》作为一部情感剧和艺术片的“无意识创作者”的心理真实。
作者:赖芳女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