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钱;若小便不利,小腹满者,加茯苓一钱;喘者,加杏仁七枚,去皮尖。 

卷之四伤寒证治
温粉
属性:凡发汗不欲多,多则亡阳,宜用此粉扑之即愈,效如神。 
白术 本 川芎 白芷 
上为末。每末一两,入米粉三两,和匀扑之。 

卷之四伤寒证治
大青龙汤
属性:治太阳中风伤寒,脉紧发热,恶寒身疼,不汗出而烦渴;或脉浮缓,身不疼 
但重,乍有轻时;或伤寒见风脉,伤风见寒脉。 
麻黄(去节,三两)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一两) 石膏(一两) 
上为锉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足阳明胃经伤寒,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不恶寒,腹满,咽干口燥而渴。其脉流注 
与伤风同,以阳明主肉,故次传之。 

卷之四伤寒证治
大承气汤
属性:治阳明伤寒,脉长身热,不恶寒,目疼鼻干,不得卧,腹满,咽干渴,大便 
硬,谵语;或汗后脉沉实;或下利,心下坚;或已经下,其脉按之浮沉尚有力者。 
大黄(酒洗,半两) 芒硝(一分,别研入) 浓朴(姜制,一两) 枳实(一分,锉炒去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入硝再煎服。若脉迟而滑,汗出身重 
,时发潮热;并得病二三日无太阳证,烦躁,心下硬,下利后谵语者,去芒硝,名小承 
气。或发汗不解,蒸蒸发热,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及吐利后,腹胀,厥烦,谵语 
,去浓朴、枳实,入甘草半两、芒硝一分煎,名调胃承气。或结热膀胱,如狂状,下血,小 
腹急结者,去浓朴、枳实,加桃仁十二个、桂、甘草各半两、硝一分,名桃核承气。 

卷之四伤寒证治
大柴胡汤
属性:治证状大略与大承气汤同。轻则柴胡,重则承气。 
柴胡(四两) 黄芩 赤芍药(各一两半) 半夏(汤去滑,一两一分) 枳实(麸炒,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去滓,食后温服。若内 
热里实,身体疼痛,是表证未解,不可服。 
足少阳胆经伤寒,胸胁痛,耳聋,口苦咽干,往来寒热,目眩干呕。其脉流注与伤风 
同,以少阳主胆,属半表半里,故三传之。 

卷之四伤寒证治
小柴胡汤
属性:治少阳伤寒,脉弦或沉紧,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 
或渴,腹痛;或胁下痞硬;或心悸,小便不利;或咳,有微热,亦有不渴不呕者。又治 
妇人伤风伤寒,经水适断,发热恶寒,昼日明了,暮则谵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 
使如疟状,得七分热除,脉迟身凉,胸满谵语,如结胸状,前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投此汤即愈。又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并阳明伤寒,脉反弦浮,身目悉黄,小便黄,潮热时哕。 
柴胡(二两) 半夏(汤去滑,六钱一字) 黄芩 人参 甘草(炙,各三分) 
上为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若腹痛 
,去黄芩,加芍药三分;心下悸,小便不利,加茯苓一两;若不渴,则有微热,去人参, 
加桂三分;若咳嗽,去枣,加五味子三分、干姜半两;胸中烦,不呕者,去半夏,加栝蒌实 
一枚四分之一;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一两;胸中痞硬,去枣,加牡蛎一两;若过经 
不解,日晡发热,已而微利,加芒硝一两。 
足太阴脾经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干。其脉流注与伤风同,治之各 
有正方。 

卷之四伤寒证治
治中汤
属性:治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干,其脉尺寸俱沉细。 
人参 干姜(炮) 白术 甘草(炙) 陈皮 青皮(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卷之四伤寒证治
五积散
属性:治太阴伤寒,脾胃不和;及有积聚腹痛。 
苍术(泔浸一宿,二十两) 桔梗(十两) 陈皮(六两) 白芷 甘草(炙,各三两) 当归(二两) 川 
芎(一两半) 芍药 白茯苓 半夏(汤去滑,各一两) 麻黄(去节,春夏,二两,秋冬,三两) 干姜 
(春夏,两半,秋冬,二两) 枳壳(汤浸去瓤,锉炒,四两) 浓朴(姜制炒,二两) 桂心(春夏,三两, 
秋冬,四两) 
上先将前十二味 咀,微炒令香,取出,当风凉之,入后枳壳、桂、朴 
三味,同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前温服。伤寒手足逆冷 
,自汗不止,脉沉细,面青,呕逆,加顺元散一钱同煎热服;产妇阵疏难产,经三两日不生 
,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委顿,产道干涩,加顺元散水七分、酒三分煎,相继两服,气血内 
和即产;胎死者,不过三服当下。其顺元散多少,量产母虚实加减。伤寒发热,侠内寒者, 
加葱白二寸、豉七粒同煎,相继服,当以汗解。 

卷之四伤寒证治
顺元散
属性:乌头(炮去皮尖,二两) 附子(炮去皮脐) 天南星(炮,各一两) 木香(半两) 
上为末,同前法煎此药。治内外感寒,脉沉伏迟细,手足冷,毛发恂栗,伤寒阴证,大 
啜一二杯,气和汗出即愈。 
足少阴肾经伤寒,口燥舌干而渴,背恶寒,反发热倦怠。其脉流注,与伤风同。 

卷之四伤寒证治
附子细辛汤
属性:治少阴伤寒,口中和,而背恶寒,反发热倦怠,自汗而渴,其脉尺寸 
俱沉而紧者。 
麻黄(去节) 细辛 附子(炮去皮脐,各半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手足厥冷者,去麻黄、细辛, 
加干姜半两、甘草一分。或口燥舌干而渴,宜急下之。 
足厥阴肝经伤寒,烦满,发热恶寒,往来如疟,或囊缩,小腹急痛。其脉流注,与伤风 
同。(本论用小建中汤,方见九痛门,去远志即是) 

卷之四伤寒证治
麻黄桂枝各半汤
属性:治厥阴伤寒,烦满,发热恶寒,往来如疟;或囊缩,其脉尺寸俱微缓 
者主之。若脉沉短,其囊必缩,急以大承气下之,可保五死一生。承气汤乃利阳明药耳,若 
病到厥阴,其势已甚,盖阳明养宗筋,为热毒所攻,乃以承气泻其能养,故利阳以救阴,此 
犹假虞伐虢、围魏救赵之意也。 
桂心(四钱一字) 芍药 麻黄(去节) 杏仁(十二个,去皮尖) 甘草(炙,各半两) 
上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服;入姜枣煎亦得。 
x大承气汤x (方见足阳明经) 
x小建中汤x (方见九痛门) 

卷之四
伤寒传变次序
属性:《内经·热论》论伤寒云∶太阳为诸阳主气,伤寒必先自太阳始。至汉诸师,凡外所因 
,皆曰太阳病,未为了义。足太阳寒水,其位居辰,辰为六气化原,故丙辛遁起戊子,至辰 
为壬辰水,而太阳正化居焉。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寒喜归水,故寒必首伤太阳。以此例 
推,寒既自太阳入,风当自少阳入,湿当自阳明入。《经》曰∶阴为之主,阳与之正。别于 
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此之谓也。或问传变次序,当如何耶?然阴阳流 
行,出入次序,固有定说,及其中病,或喜入,或成虚,或成两感,或守一经,其可拘也? 
但当以脉证分别阴阳表里盛衰为治,尤不可以日数期也。 

卷之四
料简
属性:论曰∶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切忌不得误。若寒证见风脉,风证见寒脉, 
却以麻黄桂枝各半汤。古人治伤风,热多寒少,恶风,脉浮紧,无汗,用青龙汤,盖先伤风 
而后伤寒,风证尚在,而寒脉已行,故有是备也。若先伤寒而后伤风,寒多热少,不烦躁, 
微厥,脉当浮缓弱而自汗,即伤寒见风脉;但青龙紧暴,不若各半汤平和无悔吝也。诸经皆 
仿此。 

卷之四
六经伤寒用药格法
属性:夫伤寒,始自太阳,逆传阳明,至于厥阴而止。六经既别,治法不同,太阳属膀胱,非 
发汗则不愈,必用麻黄者,以麻黄生于中牟,雪积五尺,有麻黄处,雪则不聚,盖此药能通 
内阳气,却外寒也。阳明属胃,非通泄则不愈,必用大黄、芒硝以利之。少阳属胆,无出入 
道,柴胡与半夏能利能汗,佐以子芩,非此不解。太阴属脾,中州土也,性恶寒湿,非干姜 
、白术,不能温燥。少阴属肾,性畏寒燥,非附子则不能温。厥阴属肝,藏血养筋,非温平 
之药,不能润养。此经常之道也。后学不知伦类,妄意进饵,遂致错乱,诸证蜂起,夭伤人 
命,可不究辨。且三阳病,汗下和解,人心知之;至太阴脾经,温燥不行,亦当温利自阳明 
出,如温脾丸用大黄者是也。少阴肾经,虽用附子,复使麻黄,则知少阴亦自太阳出。厥阴 
用桂,自少阳出明矣。及其二阳郁闭,皆当自阳明出。故三阴皆有下证,如少阴口燥咽干, 
下利清水;太阴腹满时痛;厥阴舌卷囊缩,皆当下之。学人宜审详,不可率易投也。 

卷之四六经伤寒用药格法
温脾丸
属性:治久病虚羸,脾气弱,食不消,喜噎。 
黄柏 大麦 (炒) 吴茱萸 桂心 干姜(炮) 细辛 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 大 
黄(蒸) 神曲(炒) 黄连(各一两) 
上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酒饮任下。 

卷之四
三阳合病脉证治
属性:三阳有合病,三阴无合病。所谓三阳合者,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自太阳传至阳明 
,头疼腰痛者,太阳也;肌热目痛鼻干者,阳明也。尚恶寒,脉必浮大而长。浮者,太阳脉 
也;长者,阳明脉也,当随证调之。本太阳证,因发汗多则谵语,属阳明,故有太阳阳明也 
。少阳证未罢,犹当和解,不可便作阳明下之。 

卷之四三阳合病脉证治
葛根汤
属性:治太阳病,项背强KT KT 然,无汗恶寒。并治三阳合病自利方。 
葛根(一两) 麻黄(去节,三分) 桂心(半两) 甘草(炙) 芍药(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三阳合 
病,不下利,但呕者,加半夏六钱。 

卷之四
两感证论并治法
属性:两感伤寒者,表里俱病也。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口干,咽满而渴;二日阳明与太 
阴俱病,腹满身热,不食谵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耳聋囊缩而厥。两病俱作,治有先后 
,先宜救里,脏气内正,急宜攻表,救内固宜急,而表亦不可缓也。救里解表,各随诸证而 
善用之,自非精妙甄别,其孰能与于此也。 

卷之四两感证论并治法
四逆汤
属性:治少阴伤寒,自利不渴,呕哕不止;或吐利俱发,小便不利;或汗出过多,脉 
微欲绝,腹痛胀满,手足冷;及一切虚寒厥冷。凡病伤寒,有此证候,皆由阳气虚有寒,虽 
更觉头痛体疼,发热恶寒,四肢拘急,表里悉具者,未可攻表,宜先服此药以助阳救里。 
甘草(炙,一分) 干姜(二钱,炮)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锉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强人,加干姜一钱;或恶寒 
脉微而利,利止仍亡血者,加人参半两;或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能解,烦躁者,仍加茯苓 
半两;面赤者,加连须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一两;呕者,加生姜一两;咽痛者 
,去芍药,加桔梗半两。 

卷之四
两感治法料简
属性:桂枝、麻黄,皆攻太阳经表药,方各见太阳经,其如阳明、太阴、少阳、厥阴,并可于 
风寒二方论中,随证施治。 

卷之四
阴毒证治
属性:阴毒为病,手足冷,腰背强,头疼腹痛,或烦渴,精神恍惚,额与手背,时出冷汗,音 
声郑重,爪甲面色青黑,多因脾肾虚寒伏阴,重感于寒所致。 

卷之四阴毒证治
附子散
属性:治阴毒伤寒,唇青面黑,身重强,四肢冷;或因服冷药过度,心腹胀满,昏沉不识人。 
附子(炮去皮脐,三分) 桂心(半两) 当归 白术(各半两) 半夏(汤洗去滑) 干姜(各一分,炮)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六分,不以时热服,衣覆取汗。 

卷之四阴毒证治
返阴丹
属性: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 
硫黄(通明,五两,别研) 硝石(别研) 太阴玄精(各二两,别研) 干姜(炮) 桂心 附子 
(炮,各半两) 
上用铁铫,先铺玄精,次下硝末各一半,中间铺硫黄末,又将二石余末盖上,以小盏合 
着,熟炭火三斤,烧令得所,勿令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