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东风云人物 作者:时延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为确立其霸权主义的战略需要,打着“主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旗号,决定出兵海湾。1990年8月,美国军事当局制定了大规模出兵海湾的“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布什总统下令美军第82空降师和一批战斗机首先进驻沙特阿拉伯,并牵头组成多国部队。 

  到1990年10月底,“沙漠盾牌”的第一阶段即防御阶段的部署宣告完成。这时,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23万人,其中地面部队16万人,装备主战坦克1000辆,海军作战舰只80余艘,空军作战飞机约450架。除美国和海湾6国军队外,多国部队中其他向海湾地区派兵的国家达20多个,总兵力约9万人,其中阿拉伯国家派兵5。5万人,其他西方国家派兵3。5万人。 

  1990年11月初,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盾牌”第二阶段即进攻准备阶段计划。到1991年1月,美国陆续向海湾地区调集53万人的兵力,其中陆军约30万,坦克2500余辆,装甲车2000余辆;海军17余万人,其中海军陆战队9。5万人,各种类型的舰艇120余艘,舰载机450余架,陆战队作战飞机260架;空军5万余人,各种类型作战飞机约860架。阿拉伯国家的总兵力约20万人,坦克1600辆,作战飞机200架。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约6万人,各种类型的舰只60余艘,作战飞机200余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形成明显军事优势,具备了向伊拉克发动进攻的军事能力。与此同时,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制裁、军事上封锁的手段,采取“以压促变”的方针。 

  与此同时,伊拉克也强化种种应对措施。伊拉克加紧扩军备战,强化对科威特的占领;抓和谈旗帜,派员四处游说;利用宗教招牌提出“圣战”口号,利用阿以冲突和美国军事介入在阿拉伯世界掀起反美浪潮,采取“以拖待变”的方针。伊拉克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形成军事对峙。 

  在对峙阶段,国际社会有关方面为争取和平解决危机作出不懈努力。此一时期的各种调解活动非常频繁,种种解决方案纷纷出笼,但都无济于事。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 8号决议,规定伊拉克应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从科威特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强迫它撤军。1991年1月9日,美国和伊拉克两国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会谈,但因两国立场相距甚远,会谈破裂。 

  伊拉克没有按安理会第678号决议规定的日期从科威特撤军,国际社会调解海湾危机对立双方的努力均告失败。1991年1月17日,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历时42天,因此,人们称之为“六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地面战斗历时4天,计100小时,因此,人们又称其为“100小时战斗”。 

  这场战争共分两个阶段。1991年1月17日至2月23日为第一阶段,历时38天,是空袭作战阶段。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等10国空军参加了空袭作战行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动用2000多架作战飞机,对伊拉克共进行10万余架次空袭,平均每天出动2600多架次。在这些空袭作战行动中,85%为美军飞机。在出动的空袭中,50%的飞机执行轰炸和战斗掩护任务,总投弹量达20万吨。人们注意到,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当量总共才4万吨,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的空袭活动规模之大。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第一阶段空袭的主要战略目标主要集中于三大系统。连续大规模袭击伊拉克的还击力量系统,包括地对地导弹发射装置、核设施、生化武器工厂等;连续大规模袭击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其中包括雷达、机场、机库、防空导弹等;连续大规模袭击伊拉克的指挥中枢系统,包括情报、通讯、指挥控制系统等。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使伊拉克作战指挥失灵,丧失战争升级能力,剥夺伊拉克的反击能力,确保多国部队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和制空权。 

  第一阶段初期,伊拉克主要利用战前准备好的大量地下设施,采用以“藏”为主的方针,较有成效地顶住了多国部队大规模空袭的“三板斧”,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挫败了美军空战制胜、速战速决的企图,迫使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延长空袭作战时间。伊拉克为改变被动挨打局面,向以色列发射了35枚地对地导弹,其中17枚被以色列“爱国者号”拦截;对沙特阿拉伯发射36枚导弹,其中28枚被拦截。伊拉克发射的导弹对战局的发展未能产生实际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连续大规模空袭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伊拉克损失惨重,指挥控制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战争潜力大为削弱,其作战部队后勤补给线基本被切断,科威特战区伊拉克军队地面一线部队14个师的战斗力被削弱50%以上,二线部队战斗力只剩下50%到75%。 

  1991年2月24到28日为海湾战争的第二阶段,历时4天,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的阶段。地面战斗进行了100小时,故被称为“100小时战斗”。 

  多国部队中,出兵参加地面作战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巴林、卡塔尔、阿曼,共计11个国家。多国部队制定的作战方案的特点是,周密准备,密切配合;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空中地面火力密切配合,同时压制战役全纵深;用兵一反常规,着眼全局取胜;充分发挥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实施快速突击;大纵深分割包围,实施一翼卷击;空降密切配合,进行前后夹击。 



萨达姆被打回老家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巧妙地运用了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策略。战前,美国将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沙特与科威特边境以南地区,并不断进行实战进攻演习,使伊拉克误认为美军将从科威特南部地区实施主要突破。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法海军则在科威特沿海佯动,使伊拉克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将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旨在夺取科威特首都,从而诱使伊军主力集中部署在科威特境内。但在地面战役发起前,美军巧妙地将其主力第18空降师换位。第18空降师曾参加过入侵巴拿马的战争,是美军王牌空降师。该师人不知鬼  
不觉地调到伊军设防薄弱的科威特以西的伊拉克与沙特边境,也就是科威特与沙特边境交会点两侧及其以西300多公里的腊夫哈一线。伊军由于失去制空权和空中侦察能力,对美军兵力部署这一重大变动毫无察觉。 

  1991年1月24日凌晨4时地面战斗打响,美军仅留不足一个师兵力作为战役预备队,其余部队全部投入战斗。多国部队先后分5路从科威特与沙特边境及伊拉克与沙特边境突破防线,美军两栖登陆部队在海上进行佯攻。美第七军和英第一装甲师组成的突击纵队为主攻部队。美军不是从其主攻方向首先发动进攻,而是从沙特与科威特边境对科威特南部地区的伊拉克军发动了突然进攻,这更使伊军坚信美军的主攻方面在沙特?科威特边境一线。但数小时后,美、英、法主力部队突然在沙特?伊拉克边境突入伊拉克境内,打得伊拉克守军措手不及。多国部队成纵梯次配置,采取大纵深迂回穿插的战略,向科威特纵深推进,对科威特进行战略迂回,分割包围伊驻科部队及伊南部的共和国卫队。多国部队对科威特战区的伊军基本形成包围态势。 

  就在这严峻时刻,萨达姆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高级领导人会议,对战争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一些部署,决定对多国部队采取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伺机反击的方针。伊拉克为准备与多国部队在科威特进行决战,在科威特部署了三道防线。伊拉克在第一道防线配备了大量坦克、机枪等各式武器,布兵10万,并设有大片布雷区、反坦克壕和大面积带刺铁丝网。第二道防线由26万多军人、90门大炮和1500多辆坦克组成。伊拉克在第三道防线配备了三个装甲师和数百辆T?72坦克,其中多数是受萨达姆直接指挥的共和国卫队精锐部队。此外,伊拉克还在科威特境内挖了大量战壕,修了大量暗堡,埋了大量地雷。但在多国部队猛烈攻势下,这三道防线无济于事。伊拉克军队按照萨达姆命令撤退,在溃退之中连遭多国部队空袭,死伤众多。 

  2月26日深夜,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特种部队首先进入科威特城。27日凌晨6时许,科威特军队举行入城仪式,同日上午9时许,入城的科威特军队在市中心国际和平广场升起科威特国旗。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科威特城机场及周围地区全歼伊军第三装甲师,击毁伊军坦克100多辆,多国部队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及科威特西北部地区围歼伊拉克共和国卫队5个师等精锐部队。2月28日上午,战斗基本结束。当日上午8时,美国总统布什下令美军及其盟国的军队暂停军事行动;上午11时,萨达姆也被迫宣布停火,并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就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做出的12项决议。 

  这12项决议如下:(一)1990年8月2日通过的关于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要求伊拉克和科威特谈判解决它们的争端。(二)1990年8月6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采取经济制裁的第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采取强制性的广泛经济制裁;成立监督执行该项决议的661委员会;保护科威特合法政府及其机构的资产;不承认占领国在科威特建立的任何政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国外的资产。(三) 1990年8月9日通过的关于不承认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第662号决议,决定伊拉克不论以任何形式和任何借口兼并科威特均无法律效力;要求所有国家、国际组织和专门机构不承认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兼并;要求伊拉克撤销其兼并科威特的行动。(四)1990年8月18日通过的关于要求允许第三国国民立即离开科威特和伊拉克的第66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准许和便利第三国国民立即离开科威特和伊拉克,准许领事人员立即和继续不断前往探视这些国民;不得危害这些国民的安全或健康;要求伊拉克撤销其关闭各国驻科威特外交和领事使团及取消使团人员豁免权的命令。(五)1990年8月25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实行海上封锁的第665号决议,呼吁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正在海湾地区部署海军部队的会员国必要时在安理会授权下采取符合具体情况的措施,拦截一切进出海运船只,以便检查与核实其货物和目的地,并确保第661号决议所规定的与此种海运有关的规定。(六)1990年9月13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或科威特平民提供人道主义食品援助原则的第666号决议,请秘书长定期向661委员会提供伊拉克、科威特食物供应情况,由该委员会决定是否出现了人道主义紧急援助的情况,并应通过联合国,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或其他适当机构的合作下提供食物,以保证这些食物分到原定受惠者手中。(七) 1990年9月16日通过的关于谴责伊拉克撤销驻科威特外交使团的第66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被扣留的外交人员和外国侨民,进一步要求伊拉克立即保护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使领馆所在地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不得采取任何阻碍使领馆履行职务的行动,包括同它们的国民接触和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与利益。(八)1990年9月24日通过的关于委托661委员会审查援助要求的第669号决议,委托该委员会审查向因执行贸易禁运而遭经济损失的国家提供援助。(九)1990年9月25日通过的关于禁止向伊拉克空运的第670号决议,就对伊拉克、科威特实行空中封锁有关事宜作了具体规定。(十)1990年10月29日通过的关于要求伊拉克对其侵略承担责任的第67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不得扣留第三国国民为人质;重申要求伊拉克立即保护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外交及领事人员与馆舍的安全和福祉;决定伊拉克应对此次战争破坏及经济损失负责。(十一)1990年11月28日通过的关于谴责伊拉克改变科威特人口构成的677号决议,责成联合国秘书长保管一份已获科威特合法政府证明其真实性的科威特人口登记册,所登记人口的截止日期为1990年8月1日。(十二)1990年11月29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的第678号决议,给予伊拉克最后一次遵守安理会第660号决议及随后的所有有关决议的机会;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各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