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果园飘香-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已经变化的生产队,和进感慨万千,他走在机耕路上,寻觅着当年他的影迹。是汗水、是泪水、是热血、是悲是欢,此刻都在和进的内心里上演。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1)
八零年,一场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果园场。全场上下都被这场春风给惊醒,整日的开会,贯彻文件精神,分组讨论,制定承包方案。
一开春,各生产队都在忙碌着,按照场部的要求,先要将各对所有果树,逐一点数,登记造册,再按照树的多少,结合队里工人的人数,再平均分配给工人,不能平均分配的,就多分一点空地给他,少交些承包款。
由于是第一次将国有果树和土地承包给私人,场部也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行,整个承包方案在苹果树开花时,才完全确定。各家都分到属于自己家的果树,整个劳动场面相当火热。有的全家出动,有年老的长者,还有些是自己家的亲戚也纷纷来帮忙。劳动的场面是在吃大锅饭时难以见到的,各家的劳动进度也非常快,效益很高。天黑得不见五指,果园里依然有人在地里忙碌着,似乎永远有干不完的活。
每当天刚刚蒙蒙亮,果园里就有工人在忙碌,谁也不甘落后。经过工人们的辛苦劳作,果园管理得很好。县农业局、场部领导来视察,评价均很高。大家一致都说,还是承包到人,果园才管理得好,工人的干劲也足。
果树的收成分大年和小年,就是隔一年就会丰收。第一次承包给工人就遇上大年,果树上开的花,是一簇簇的,满枝头都是。只要不刮风,不下大雨,今年的收成已经明摆着,所以工人们的劲头每天都不减。
转眼到了五月底,果子已经挂满枝头。为了防止人去偷,每家就准备搭果棚,果棚跟吃大锅饭时期的果棚不一样。每一家都在自己家的承包园里,选择一个最佳的位置,搭建果棚,搬来了床铺,搬来餐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就在果园里安家,一致到果子全部收完为止。果园里的整个气氛相当热闹,相互之间也更加团结,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看好果子,希望有一个好收成。大家的生活也会更好的改善,也从此要改变贫穷的现状。
六月中,果子开始上市,每家自己就守在自己的果园里,等水果贩子来进果子去卖。以前工人们没有经历过由自己来经营果子的买卖,第一次由自己当家作主来经营,一来是很自豪,二来是自己可以直接收钱。每一天果园里都热闹非凡,工人们真正的斤斤计较,和水果贩子争争吵吵,文钱必争。
队长也和工人们一样也分到了一片果园,他以往是领导大家劳动,而实际管理果园他的经验还不足,什么时候打药,打什么药,什么虫子在什么时候出现,他都不知道。但队里的工人还是视他为队长,和他仔细讲解,还帮他家打药,捉虫。这让队长心里很难受,他没有想到整个国家变得这么快,什么阶级、什么派别等等,现在说起来似乎有点搞笑,大家在施展自己各自的能力,还谁会想这些问题。队长看看队里的所有人,无论以前是批斗的对象,还是文革的红人,个个都在认真地经营着自己的果园,对以前的事,似乎都已经遗忘,似乎像是没有发生一样。队长从内心里深深地感到,整个果园场确实变了,整个国家确实变了。你不相信还不行,因为这股春风来得很猛烈,任何人或任何物,都抵挡不住。
这股春风,让队长明白,无论以前你是什么类型的人物,你有多大本事,现在实行承包责任制,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有本事将果园管理好,收入多才是本事,才有能耐。队长自认不如队里其他的工人,他内心很羞愧,他走在他们面前,总是不自在,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队里的工人并没有想那么多,他们的思想很简单,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指望自己管理的果园收成好,那才是本事。没有谁在嘴里明着说,谁强谁差,但暗地里却在比着。同样的果子你的价格卖得比别家的低,大到夫妻会打架,小到夫妻会吵架。女人多半会骂自己的男人没有用之类的话,男人们选择的是沉默不语,或是走到其他家的果棚里坐坐,聊聊天。女人在果子的买卖中,占据的角色很大,买卖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女人的一句话。来买果子的水果贩子,是既买,又拿,女人们的眼睛是绝不会放过的,哪怕拿一个,她们都要算钱,或是拿出来。也改变了吃大锅饭时,买一半送一半的方式。全因这些水果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保证。
由于今年的水果丰收,销售问题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来买的人有限。看着满枝头的水果,队里的工人个个焦急万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果子一天一天的成熟,光是掉在地上的就是一篮一篮的,工人们看着烂掉的果子,个个都很心疼。于是都找到队长,希望场部能帮助解决。
场部的罐头厂,先前只是做梨子罐头,而且只限于“康德梨”做罐头,但现在根据果子的收成和销售情况,不得不试验其他品种的水果来加工做罐头。工人们得知场部在着手解决果子的销售情况,个个脸上又呈现出喜悦的笑容。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场部又派人到县外贸公司联系,希望外贸公司能将水果销往国外。外贸公司的领导听取场部来人的介绍,也很感兴趣。随即电话联系省外贸总公司,向他们说明了本地水果收成情况,希望能找些销路。省总公司也满口答应愿尽力帮助,但告知这件事是有一个过程的,希望还是要多想些销售途径,免得误了销售期。
这件事让场部领导确实头痛,水果的成长那是不等人的,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如果头一年,就产生销售的问题,将大大影响工人们的情绪,来年的承包将很难落实。与中央传达的精神将背道而驰,上面的主管部门追究下来,场部领导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责任的。场长说虽然果树都分到个人,场部本来不再负责销售问题的,但现在看来,还得惯用以前的模式,走大锅饭时的形式,集体组织出去卖,卖一个是一个,减少一点损失。
于是,在镇区、在街道、在农村,都有果园工人的叫卖声。有的用拖拉机运,有的用板车运,有的用独轮车推着,总之能用上的全部用上。目的只有一个,今天推出去的一定要卖完,拉回去,就一分钱不值。有些村庄农民没有现金买,就提出用稻谷和鸡蛋换,工人们觉得这些东西反正也用得上,换就换吧,只要能将水果卖出去就可以。
场长对工人们这种随机应变的做法很赞成,并号召全场的生产队要积极推广这种做法,争取将树上的果子全部卖掉,一个不剩。
经过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各级部门的帮助,在八月底时,果园的水果基本都销售出去。迟熟的品种,场长说,干脆不再卖,到成熟时再下果,直接进果洞保存,在春节时再拿出来卖,绝对可以卖个好价钱。工人们觉得场长不愧是场长,确实有远见,个个都愿遵照场长的安排行事。
中秋节一过,果园里就没有什么事可做,家家户户就开始盘点热季水果的收入,短短三个月,基本上每家都收入几千元,比以前拿工资的收入翻了几百倍,工人们的喜悦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于是,各家开始规划自己的家庭,给家里添置一些家具,最为变化大的是,每一家都买了一台黑白“红梅”电视机。一下子将广电站的电视都买完了,人们都暗暗称赞,果园的工人都富了。上街不再走路上街,而是骑着自行车上街,全是清一色的“永久”牌自行车,穿着也开始讲究起来。一时间整个宋埠镇的供销社来买大宗物品的全是果园场的工人,只要见到是果园的工人来,售货员们都很举动地站起来,迎接着他们来购物,当工人们买到自己想购的物品离开时,又是弯腰,又是慢走的招呼着。这是果园自建场以来,工人最感到有地位的的时刻。
电也有了,不再停电,也不再是过节才有电,而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全有电。周围农村无不羡慕,果园实行的承包责任制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既响应了中央的精神,又让果园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从贫穷到富裕,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2)
生活得到了保障,来果园的人比吃大锅饭时多了很多,都想和果园人攀亲戚,哪怕沾一点光也好。队里有几个没有走的知青,一直是单身汉,来向他们说亲的络绎不绝,一下子成了紧俏“商品”,也让单身汉们乐得合不上嘴,个个左挑右选,像是要选出一个绝代佳人似的。
王明,是选择留在果园的一个知青。为什么留下来?他父母都已经双亡,家里没有什么亲人,自己不愿回到陌生的城市,果园里的一切对他太有感情,和场里的人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比亲人还亲人,走当然是舍不得。谁又能忘记养育过的地方呢?
王明是知青中最有学问的青年人,他来果园二队,就一直没有丢过书本,只要一有空,他就会从口袋里拿出一本书,如饥似渴地读着,有人在他身边走过,他也全然不知,似乎进入到书的世界里。队里的工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喜欢看书?他说他父亲在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在什么时候,书永远是你的良师益友!”他深深地记住这句话。王明在极度沉闷的年代,书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帮助他度过了每一天,他也从书里学到了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
队长常喜欢叫他秀才,凡是队里要开会或是写队里的年终总结,队长总是让他执笔,写完后,再念给队长听。队长虽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听王明写的报告之类的文章后,总是称赞不已,还在场部到处宣扬王明。整个场里基本上都知道“秀才”王明。
而王明已经是三十好几的男人,也没有找一个女人,一直是独自一个人生活。前几年,因为身份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女人敢靠近他,都躲得远远地,像躲避瘟疫一样。王明每天出工收工,也没有和更多的人接触,完全在自己的思想领域里生活着。现在时代变了,没有人再过问他们的身份问题,各自忙碌自己的生活,对待人的不再是批斗,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都是从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什么样的事没有经历过呢?人最基本的善良都呈现出来。
队里也分了一片果园给王明,大大小小的果树有三十多颗,而且正值壮年,正是果树结果的好时段。王明起早摸黑,总是忙碌不停,但他的习惯依然是口袋里塞一本书,再忙再累,也忘不了看书。队长经常来看望他,看看他的果园,看他依然是老样子就说:
“秀才,不能光看书,现在不像从前,现在是自己做自己得,你不做,就没有收入,你这个大秀才吃什么呀?”
“我的事都做了,看书也是休息。”
“你这秀才的道理就是多,我说不过你。秀才,你也不小啦,也该找个女人过日子,生活上也有个照应。冬天也有个人给你暖暖被子,你看你的样子,衣服脏不拉叽的,哪像一个年青人,我叫你大嫂替你找一个,行吗?”
“我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呢?谢谢你的好意!”
“也该考虑了,别的知青都走的走,结婚的结婚,唯独你连考虑都不考虑,少见,少见。”
“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似乎还没有这种意识。”
“没有意识,你是不是男人,哪有男人不想女人的事?”
“我正常得很,只是我想考大学,国家刚刚恢复高考,我想去试试。”
“你有这种想法很好,但是你还是要面对现实生活,能考取是好事,要是考不起,你还不是要生活,你说是吗?”
“道理是这样,如果能考取,我的生活也会发生变化。”
“怎么变,你现在是果园场的正式职工,考取也要场部支持你,不给你开证明,你能去上大学吗?”
“你的意思,是一定要我安家在果园。”
“对,先要考虑现在的生活,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那我还得想一想,再说。”
“你今年的收成这么样?”
“还可以,总共卖了三千多块钱,除处肥料和农药,还收入二千多一点。比起往年不知强了多少倍。”
“秀才呀,附近农村有很多好的女孩,你还是挑一个吧,就是文化没有你高,但是持家过日子还是可以的。”
“队长,你看你,又说到这个问题,我考虑还不行。”
“好,你考虑吧,有相中的和我说说,我帮你参考参考。”
“好的,到时再说吧。”
“你忙吧,秀才,我要去别的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