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果园飘香-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桥的工作终于又开始开工,在村口每天都有爷爷忙碌地身影。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爷爷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桥的建设上。村长说爷爷做什么事都很认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的精力胜过一个年青的小伙子。

  村里为了解决爷爷吃饭的问题,村委会就开会决定,爷爷吃饭就在村里每家每户里轮流进行,由村民自己排顺序,要保证爷爷每天都按时吃饭。老人为村里的事,呕心沥血,起早贪黑,一餐饭是应该的。这样一来,爷爷的生活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起码每餐都有热饭热菜吃,可爷爷说这样使他欠村里人的情。

  修桥进行得很顺利也很快,在四月底的时候修桥的整体工程已经完工。镇领导也来参加剪彩仪式,全村像是过年一样,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爷爷第一次见到了镇长,镇长是一位中年人,听说其父亲也是一位南下干部,在文革期间也受到了批斗,后来经受不住打击,在农场里自杀。但这位镇长还是很争气,恢复高考以后,考取了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县政府工作,又凭自己的能力一年一个台阶,年纪轻轻就提拔到镇长的领导岗位。爷爷从心底里很欣赏这位领导。

  镇长紧紧地握着爷爷的手不放,从心底里镇长也很敬重爷爷,说爷爷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回来后,依然发挥余热,改善村里的现状,精神实在是可敬可佩。爷爷也只是爽朗地笑了笑,他的笑比什么时候更自如、更开心、更自信。爷爷并不需要得到什么汇报,他只要组织上对他的认可,只要村民对他的信任,他就满足了。
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 (34)
爷爷最想做的两件事他如愿完成了,他依然每天第一个来到祠堂开门,打扫卫生。处理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有时空闲的时候,他就搬来凳子,坐在教室外,听老师讲课,有时还在小本子上记一些东西,俨然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

  每天的事情在重复中进行,爷爷没有耽误一天。哪怕是星期天,他也没有闲着,上山开荒,种一些花生和蔬菜之类的庄稼。村书记见爷爷总是一个人在高山上开荒,不放心爷爷,就不让他去,想劳动的话,就在村旁边的地里种种,可爷爷说,村里人多,田地本来就少,占别人的土地,他很不愿意,非要自己亲手开荒。书记没办法,就同意爷爷上山开荒,但他叫来了村里的几个劳力来帮爷爷挖地。



  自农村土地承包到个人以后,村里人的日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的问题解决了,村民脸也变得红润了,家家粮仓总是满满地,自产的油也是满缸满缸地。这是爷爷最想看到的,贫穷的帽子终于摘了下来,桐枧冲从此脱贫致富。

  在夏天来到的时候,爷爷又回到了果园,他还是舍不得我们,就按爷爷的话说,我们都是他牵挂的人,心头肉。爷爷的回来,给我们的生活又增添了许多乐趣。

  我们兄弟又在爷爷的带领下,每天有规律地生活和学习。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很适合我们,像军人般的生活,一切行动听指挥。

  夏天是果园最忙碌的季节,又如往年一样,苹果和梨子一出来,家家户户又要去果园搭棚子,照看果园。

  爷爷还是负责我们的衣食住行,但他一有空就去果园帮家里看果园。我爸爸不让他去,说果园里热,怕爷爷中暑,可爷爷说身体好着呢,能帮帮就帮帮吧,他说他不想看到我爸爸和妈妈一早到晚,都那么辛苦劳累,皮肤都晒得黝黑黝黑地,人都变得很干瘦。我们又帮不了什么忙,爷爷也不想我们去做,怕影响我们读书。其实那时我已经很懂事,知道爸妈为了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地艰辛,我就是在那时学会了洗衣服和做家务事。爷爷每天都回表扬我一次,说我这个孙子这么早就知寒知暖,日后把书读出来,定会有出息,我们王家就有出头之日啦。我记住了爷爷的话,一生都记住。我把家族的荣誉一直看的很高。爷爷说在桐枧冲那样大的王氏家族里,你必须出人头地,不能堕落,用知识来改变这一切,全村的人都会以你为骄傲。后来我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在村里办学校,为什么那么重视教育,重视下一代。他是希望我们都有文化,希望我们用知识改变贫穷的面貌。他不但完成了他的心愿,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果园的事全部忙完以后,爷爷又提出要回黄土岗去,这次他说要到姑姑家去住一阵子,姑姑和姑父几次来我家,接爷爷到他们家里住一阵子,说老人一生奔波,要让他好好享受一下儿女们的福。我爸爸这次没有说什么,就同意爷爷去姑姑家。我们依然还是舍不得爷爷离开我们,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爷爷这次走,就再也没有来过果园,他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去了另一个世界里,去找我奶奶去了。

  爷爷是在姑姑家去世的。他的离开来的很突然,任何人都预料不及,一点征兆都没有。爷爷是高血压倒地,在抬去医院的路上就已经断了气。

  我们全家在爷爷离开人世的当天下午,接到了一封加急电报。当时我们还在学校上学,爸爸就跑到学校来找我们。我看到爸爸裤子上都是泥土,我知道他肯定在路上跑的很快,摔倒了。当爸爸对我们说爷爷去世了,我们都哭了,爸爸当着我们的面也哭了起来。后来爸爸找到老师,给我们一一请了假,就拉着我们急切地往家里赶。

  今天是回不去,到黄土岗每天只有一趟班车,是早上七点钟。全家人还要在家里等到明天一早才能走。

  爸爸在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在晚上的时候爸爸到队长家,和其他邻居家借了几千块钱,爸爸说爷爷的丧事要花很多的钱,再说在村里,爷爷也是德高望重地老人,受人人尊敬,要大办一次,爷爷的一生太不容易。

  幸好,队里的工人刚刚都卖完水果,手上都有些钱,妈妈说要是以前,借钱的事是件很难的事,现在是只要你开口,在队里多少都会借到钱。爸爸准备了一万五千块钱,我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钱,放在桌子上一大堆。一切都准备好,爸爸就坐在椅子上一个劲地抽着烟,妈妈叫了他几次吃饭,爸爸没有吃。我们兄妹们见爸爸不吃,也没有胃口,一个个呆呆地坐在桌子边,望着桌上的饭菜。

  爸爸看我们都不吃饭,就起身坐到饭桌边,拿起碗要我们马上吃饭。我见爸爸是一值低着头,没有看我们一眼,他是不敢看我们,怕我们看见他的样子,也会受到影响。这一餐饭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以往的热闹。连挟菜,扒饭的声音都很小,几乎没有一丝声响。

  晚饭后,队长和几位伯伯来我家,对我爸爸和妈妈说了很多的安慰话,这回爸爸没有哭,反而是我妈妈在哭。妈妈向队长他们诉说了爷爷一生的苦,其实队里的人都不是很了解我的爷爷,对他老人家的过去是一概不知。妈妈后来对我说一定要让队里的人知道爷爷是个不简单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人,他一生都是为别人而活着的。队长他们是第一次听到妈妈在详细地说我们家的事,先前只知道我的爷爷是个犯了错误的人,但在那个年代,犯错误的人不一定都是坏人,没犯错误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后来大家都知道在那个年代犯错误的人都是好人,都平反了。队长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在文革期间,他保护了很多知青,保护了很多的家庭。我们家也是队长保护的对象,主要是看我爸爸是个忠厚老实的人,虽然那时爷爷的事情牵涉到我的爸爸,但队长不以为然。队里有人向他打小报告,他像没有听见一样,继续用自己独特地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爸爸依然还是做他队会计的工作,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怎么会让一个有问题的人做这样的工作呢?但队长说可以,场部同意,毕竟领导的眼光还是看的很远。爸爸也为此很感激队长。

  今天队长从我妈妈的嘴里大概知道了我爷爷的事,队长从内心里很敬佩我的爷爷。说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家庭,是大家都应该尊敬的家庭。队长他们在我家里坐到很晚,一直在开导我的爸爸和妈妈。

  人生最大痛苦就是失去自己的亲人,我也是从那时起,才感到亲情的重要性,是十指连心。我整夜也没有睡着,在脑海里回忆着爷爷和我们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么迟,又匆匆地离开我们那么快,似乎让我一时都反应不过来,爷爷在我脑海里像是过客,还未等我真正地了解他,他就这样从我眼前逝去。我又不由地埋怨爷爷为什么你回家这么晚?我已经离不开你,你为什么要抛弃我们?而去另一个世界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 (35)
天还没有亮,我们全家都已经起床,个个眼睛都红肿得厉害,我们兄弟姐妹都呆坐在堂屋里,望着爸爸和妈妈在做出发前的准备。

  爸爸和妈妈背着大包小包,叫着我们出门,一家七口默默地,踩着露水踏上回老家的路。

  在宋埠坐上直达黄土岗的班车,在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回到久别的老家。我是第一次回老家,对爷爷说的黄土岗感到很陌生,很新鲜。我边走边打量着这座山城,镇上的房子很破落,很古朴,街面是呈斜坡状,房子就建在斜坡上,高高矮矮,想到这里曾经是烽火战场,多少人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换回来的是今天和平安详的生活。使我明白爷爷曾对我说的一句话,穷则思变,在这样的山城,没有太多的生活来源,除了卖木炭、米、油、鸡蛋、蔬菜等等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农民日子过得好的来源,还要备受欺压,再笨的人都会起来反抗,争取更好的生活。山城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我敬佩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他们有山一样稳固的信念和根基。

  我们没有去姑姑家,爸爸说,爷爷的遗体已经抬回桐枧冲。按照老家的规矩,老人不能死在出嫁的女儿家里,更不能将遗体抬回出嫁女儿家。在爷爷断气后,姑父和姑姑就将爷爷的遗体抬回桐枧冲。我们要从镇上徒步走进桐枧冲。

  在我们走到半路的时候,自家的叔叔来接我们。他脚上的布鞋面上已经用白布缝上了,右手的手臂上系着白白的细布。叔叔的身体很硬朗,一个人将爸爸和妈妈肩上的包都背上。嘴里不停地给我爸爸说爷爷的一些事,还一个劲地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爷爷,大滴大滴地眼泪直流,叔叔顾不上擦泪,任凭他随着脸颊流下来。

  叔叔说,这进村的路都是爷爷组织村里人修的,在村里的时候,只要他有时间他就在路上修修补补,就是闲不住。进村的路,曲曲折折,很平坦,顺着河沟一直往深山里走,河里的河水清澈见底,路的两边杂草丛生,还有些不知名的花儿在开放。山里的空气似乎比任何地方的空气都清新得多。

  大约走了二十几分钟,就看见村口那棵柏树。是爷爷给我们形容地那样高大挺拔,很有形。怪不得电影《吉鸿昌》会在这里选场景,确实是名副其实。

  走进村里,走过爷爷修的桥,我见到村里很多人出来迎接我们,一个个都和我们打着招呼,他们都是按照辈份来称呼我们的,一个年迈的大叔,冲着我叫我小爹,我不解地看着他,没敢答应,他在我头上摸了又摸。爸爸对我说:“我们家的辈份在村里占得很高,一般的人都要称我们家的人为长辈。”我明白了村里是按字论辈地,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很严密,说话做事完全是看你的辈份而定,辈份越高越有发言的权利。

  我们走进古朴的老屋,一切让我感到古香古色,到处收拾得很干净,整齐。我知道这是爷爷的生活习惯。在正屋的门口,爷爷安静地躺在那里,用一床被子盖着全身,头上用一块白布盖着,看不到爷爷的脸。旁边站着很多人,见我们全家都回来了,哭得更厉害。一位穿着白衣的中年女人过来接待我们。妈妈说她是我们的大姑,后面的是小姑,还有姑父他们,小孩们是我的老表。我是第一次见到他们,感到很陌生,不敢和他们打招呼,怯生生地看着他们。

  爸爸要我们在爷爷面前的跪下,给爷爷磕三个头。我完全趴在地上很虔诚地给磕了三个头。随即长辈们给我们拿来了孝衣,一一给我们穿上,鞋子也换上了白鞋,头上系上白布帽子,后面还拖地很长。长辈们不要我们到处走,就坐在草垫上守着爷爷,俗称守孝。

  我见爸爸随即和自家的族人进屋商量爷爷的后事的安排。我就问妈妈:“妈,为什么爷爷不能进屋里去,为什么将爷爷放在堂屋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