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徐的博客-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老徐的博客》精选版:自述篇***************
会写到什么时候?不敢说,说了就是给自己压力,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坚持下去。
好了,不说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拿来看看,上面记录了我从05年10月25日到06年3月之间的一段日子,这段日子,我个人的变化比较大,要面临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每一天都忙忙碌碌,忙着玩儿,忙着工作。书里面的内容,不外是些流水帐和小心情,并无什么“绝对隐私”……老徐写在书前面的话>;>;自序1自序2 自述篇: 中学同学:我的中学北京第80中学是当时全朝阳区唯一的市重点,那里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地方,各路的才子佳人云集,我从小一直自卑与她们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的大学生活:考电影学院是由无数新鲜恐惧和豁出去的感受组成的。现在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考电影学院这类的问题,常常把我问愣了。 初恋:我的初恋是一段极其失败的经历。1989或者是1990年我认识了他,那时我上高中。
*************** *《老徐的博客》精选版:想哪说哪***************
想哪说哪: 老徐娘的穿衣观:某报搞了个“小徐俱乐部”的专题,此徐乃“半老徐娘”之徐,我乍一听挺不痛快的,“你才半老徐娘呢!” 博了又如何:博客挺好。想写文章写文章,想发照片发照片,心里不痛快了就发发牢骚。想肉麻抒情也行,想极度自恋也可,其实破口大骂也没问题,只是容易伤了自己。 裴勇俊,有道理:有一个红肿着双眼名叫徐静蕾的花痴,一晚上都在重复三个字:裴勇俊。 爱的能力:我还是相信,爱,不应该只是一种情感,而应该是一种能力! 忘记的思念忘不掉的情人节:三年前的小文某些观点现在已经并不是很同意了,也或许幼稚,比如对爱情的理解。但是不想再改了。无妨。毕竟是自己当年的感受。 漫长的青春期:我对自由的向往。婚姻多多少少变得多余,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 *《老徐的博客》精编版第二部分***************
第一次上博客是缘于我的一个朋友。他拍了很多照片叫我去看。他的照片拍得很好很有意思,但我从没想过自己也有一个博客。
…
我的博客试验田
…
2005…10…25 18:00:25第一次上博客是缘于我的一个朋友。他拍了很多照片叫我去看。他的照片拍得很好很有意思,但我从没想过自己也有一个博客。
以前总是屡屡从我的闺密们口中听说博客这个词,但没什么概念,只是大致知道个意思。
前几天,公司的同事跟我讲新浪给我开了个博客,说我应该上去写写东西发发照片什么的。我的同事博学小姐知道的事情一向比我多——什么时下流行歌曲啊;哪个韩国明星目前很红啊;什么专业理财啊;外国保险啊;样样精通……既然博学小姐讲博客好,那想必是有意思的了。最近,新学到了一个老道理——听人劝,吃饱饭。以前我对这句话是不太感冒的,但是,现在,感冒了。
其实还没想好在这里做什么,那就发些日常的照片先吧……
//
…
自述:奶奶
…
2005…10…28 22:09:08奶奶今年88岁了,脑子一点也不糊涂,只是眼睛不太好。小时候,我不爱上幼儿园,终于混不下去了之后勉强上了几天整托,已经是哭天抢地,甚至寻死觅活了,幸好后来赶上幼儿园流行我现在已经忘了的什么病,终于被送回了家。
我的童年是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候我既淘气又胆小,爸爸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奶奶是我小小的避风港。说小小,是因为爸爸真的凶起来奶奶也是不管用的,但多多少少使我的童年生活有了一些安全感,长大以后很多时间不在北京,最牵挂的人就是奶奶。
奶奶是湖南人,菜做得特别好吃,印象最深的是豆腐炒肉末,鸡蛋肉饼,人间美味。上小学的时候有段时间老想吃饺子,本来不会做饺子的奶奶不知怎么就包了些说实话既难吃又难看的饺子给我吃,尽管如此,每当我中午回家的时候还是觉得非常满足。我印象非常深,一般情况吃8个,最多的时候吃12个。后来奶奶年纪大了不再做饭,我也上大学住校去了,也就再没吃到奶奶做的菜。直至有一次,一个朋友带我去原来位于美术馆附近的湖南餐厅“随圆”,我无法形容我的感受——那里的菜和奶奶做的一模一样。我是一个贪吃的人,一顿美味的饭菜可以使我愉快一整天,如果没有奶奶,我的童年生活该是多么索然无味。
邻居的黄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这是一个有些驼背的奶奶,也是湖南人。她家的8寸黑白电视机陪我度过了许多夜晚,那些爸爸不让看的港台电视剧都是在那儿看完的。一边看一边磕瓜子,坐在她家的小马扎上,头顶是那盏大概只有5瓦或8瓦的电灯。她的两个孙子是我幼年时的好友,一个大我一点,一个小我一点,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些“风风雨雨”——翻墙、打架、游戏、寻宝、探险、吓人。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去了杨村他们的父母那里,我们写了很多信,我第一次感受到分离是一件多么令人难受的事。多么亲密的玩伴,那些你以为一直会永远在一起的人,有一天也会分开的。从那以后再没见面,信写得也越来越少,偶尔他们回北京,见面也是说些你好我好的客气话,小时候的亲密已经不在了。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那些你以为永远也忘不了的幸福和悲伤,有一天都会被我们遗忘的。黄奶奶据说是得了胃癌去世的,我没见到她的最后一面,很长时间我们都瞒着奶奶,后来奶奶终于起了疑心,知道了这件事,她没表现出过多的伤心,大概是上了年纪的人对生死反而比我们这些年轻的人看开了许多。
88岁的奶奶更像是个孩子,每次见到我都问穿得暖和不暖和,怕剧组不给吃饱饭,永远都觉得没有人照顾的我很可怜。说了无数遍的话再见面还是要再说一遍,最不喜欢我演的电视剧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觉得里面谁都欺负我。最高兴的是《北京晚报》上有写我的文章,最爱吃的是“九制话梅”。
//
…
自述:学书法
…
2005…11…01 15:02:02爸爸在我六岁的时候开始让我学书法,背古诗,字认得够多的时候就让我念古文读四大名著,为此他记了很多关于儿童启蒙教育的笔记,是世界上最用功的爸爸之一。
我小时候最怕的人是爸爸,见到他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因为他让我每天写的毛笔字我总是凑不够数,该背的诗也总是上句不接下句。每天下午的5点钟左右是我的世界末日,因为他就要下班了。每到这时候我就想,我最大的并要为其艰苦奋斗的理想就是再也不用听爸爸的话,自己当自己的主人。其实爸爸的愿望很简单,并没有想让我成为什么家,只是希望我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不记得我是小学几年级考进了朝阳区少年宫,中学几年级考进了北京市少年宫,只觉得少年宫的那段日子是我最难熬的时光。我是一个不用功,在书法上其实也没什么天赋的姑娘,到了市少年宫便感到了差距,一下子自卑了起来。我一天一天没精打采地写着,老师也不喜欢我,那时候一个叫于莎的女孩是她的掌上明珠,那个女孩字写得好人又漂亮,是我那时候的偶像。我常常感叹,人家闺女怎么长的,又聪明又漂亮又白(我小时候很黑,因此觉得自己很难看),还是文艺骨干,我怎么就什么都不行呢!为此我苦恼了很久,后来每天默念“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使自己坚强了起来。
有一件事是我到目前为止从没对人提起过的,包括父母。这件事对当时的我打击是非常大的,事隔多年我还记忆犹新。
一次,少年宫组织去人民大会堂表演书法,上午先在少年宫集合。当时来讲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好多孩子的家长也赶来“送行”,我也兴高采烈的去了。老师开始动员,突然发现名额缺了一个,换句话说就是人多了一个,再换句话说就是有一个人不能去了。是谁呢?老师的眼睛转来转去,我觉得自己已经有预感了。果然,她把视线落到了我的身上。我觉得浑身发热,呼吸停止,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出了教室。我跑到厕所偷偷哭了两个小时,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往家走。我兴高采烈地回了家,幸福地为爸妈描述了我们在人民大会堂表演书法的详细情景,全家人都很高兴。
我变得越来越不爱上少年宫,又不敢跟爸爸说,就开始偷偷不去了。我拿着一些从前写的字混事儿,每次上课的时间就在景山公园闲逛,景山公园是我最熟的公园。那段时间我撒了我这辈子最多的谎,常常担心自己会变成一个坏女孩,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其实学书法为我带来了很多东西。小学毕业的时候,因为我的书法在全国得过奖,我被保送上了当时全朝阳区最好的中学80中,人人都说我是个“才女”,对我另眼相看。我还考上了北京市少年宫,院子里的人都说蕾蕾这孩子聪明将来有出息。
时至今日,我对书法这件事还是不太能正确对待,但见到漂亮的书法作品,还是会从心里赞叹、欣赏,还是会挪不动脚步。所以我不得不相信,有些东西确实是潜移默化的。
//
…
晕了
…
2005…11…23 10:52:05今天醒得很早,忘了关电话铃,被一个不知是哪里的电话吵醒。
这几天一直在看一本朋友推荐的书,叫《爱上浪漫》。
昨日睡前,书里面谈到一个问题:是思考导致了痛苦,还是痛苦引发了思考。并谈到认同前者接近于情感的自然主义,认同后者接近于理智型的思考。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倾向于前者,也就是说,更倾向于宿命的观点,也许生命的本身带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痛苦,既然不可避免,不如尽量让自己快乐,如果思考导致了痛苦,那我不要思考,尽可能做一些本能的选择。但是,人类的本能里有没有自发的思考呢?这个问题又难住了我,我们的思考是出于本能,还是出于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教育?或许是学校教育,或许是家庭教育。反正,正在想这件事情的我便是在思考之中,因此感到困惑。
书中还谈到两种读者的阅读方式,一种读者是逃避性阅读,一种读者是自我发现型阅读。前者爱看与自己的生活很远的书,后者则是在书中寻找自我,或寻找某种共鸣。在这两种读者里,我基本属于后者,前者的阅读更接近于一种学习和猎奇,而后者更像是找朋友或者是寻找安慰。
我所受的教育告诉我,读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放下,从空白到充实到回到一种忘记一切观念、回归自我的独立思考,这种思考更接近本能,但是这种本能显然已经不似先前的空白,学习是我们在面对社会、人群不可避免要进行的一种行为。然而学习和教育也给我们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条条框框,我们受着本能的巨大支配,又同时感到教育带给我们的束缚,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是很难实现的,本能的释放受到了干预。尤其在社会、人群中,大都讲究配合,家庭成员的相互配合,工作伙伴的相互配合,朋友之间的相互配合,伴侣之间的相互配合,交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我们一方面满足于这张网带给我们的安全感,一方面又无时无刻不产生出要从网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