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英魂-第7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
耶律德光尝问道曰:“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道为俳语以对曰:“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周兵反,犯京师,隐帝已崩,太祖谓汉大臣必行推戴,及见道,道殊无意。太祖素不拜道,因不得已拜之,道受之如平时,太祖意少沮,知汉未可代,遂阳立湘阴公斌为汉嗣,遣道迎斌于徐州。斌未至,太祖将兵北至澶州,拥兵而返,遂代汉。议者谓道能沮太祖之谋而缓之,终不以晋、汉之亡责道也。然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
当是时天下大乱,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已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自谓:“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夫、为父,有子、有孙。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老而自乐,何乐如之?”盖其自述如此。
道前事九君,未尝谏诤。世宗初即位,刘文(后汉刘知远同母之弟,初名崇。少无赖,与郭威不协,改名文。于周广顺初,遂称帝,是为北汉。)攻上党,世宗曰:“刘文少我,谓我新立而国有大丧,心不能出兵以战。且善用兵者,出其不意,吾当自将击之。”道乃切谏,以为不可,世宗曰:“吾见唐太宗平定天下,敌无大小皆亲征。”道曰:“陛下未可比唐太宗。”世宗曰:“刘文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道曰:“陛下乍得山定否?”世宗怒,起去,卒自将击文,果败文于高平。(今山西高平县。)世宗攻淮南,定三关,(指瓦桥关、益津关、草桥关也。)威武之振自高平始。其击文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谥曰文懿,追封瀛王。
道既卒,时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
周太祖崩,文闻之喜,遣使乞兵于契丹。契丹遣杨衮将铁马万骑及奚(奚,种族名,所居在今热河之承德、栾平、丰宁、平泉诸县地。)诸部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以助文。文以张元徽(武安人。为先锋都指挥使,为周兵所杀。)为先锋,自将骑兵三万攻潞州。(今山西长治县即州治。)潞州李筠(太原人。善骑射,宋受周禅,筠拒命,兵败,赴火死。)遣穆令钧以步骑三千拒元徽于太平驿,(在今山西汾城县地。)元徵击败之,遂围潞州。
是时世宗新即位,以谓文幸周有大丧,而天子新立,必不能出兵,宜自将以击其不意。自宰相冯道等多言不可,世宗意甚锐。显德元年(954年)三月亲征,甲午,战于高平,李重进、(沧州人。从世宗征淮南有功,历卢、寿等州招讨使。吴人以重进色黔,号“黑大王”。宋太祖立,怀异志,兵败,自焚死。)白重赞(楼烦人。少从军,有武勇。从世宗征刘文,又征太原,击走契丹兵,累迁彰义军节度使。宋开宝初,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奉朝请,卒。)将左,樊爱能、何徽将右,向训、史彦超(史彦超,云州人。为人勇悍骁捷,以战守功,累拜感德军节度使。)居中军,张永德(阳曲人,字抱一。事后周,官至忠孝军节度使。入宋,累迁彰德军节度使,知天雄军。)以禁兵卫跸。文亦列为三阵,张元徽居东偏,杨衮居西偏,文居其中。衮望周师谓文曰:“劲敌也,未可轻动!”文奋髯曰:“时不可失,无妄言!”衮怒而去。文号令东偏先进,王得中(上党人。官枢密直学士。)文与周师战失利,遣得中乞师于辽,还道代州,桑遗送得中于周。世宗问契丹兵何时至,得中不肯言,愿杀身以保家国。寻为世宗所杀。叩马谏曰:“南风甚急,非北军之利也,宜少待之。”文怒曰:“老措大,毋妄沮吾军!”即麾元徽,元徽击周右军,兵始交,爱能、徽退走,其骑军乱,步卒数千弃甲降元徽叛降元徽,呼万岁声振山谷。世宗大骇,躬督战士,士皆奋命争先,而风势愈盛,文自麾帜收军,军不可遏,文遂败。日暮,文收兵余万人沮涧而止。
是时,周之后军,刘词(元城人,字好谦。少以勇悍知名,常被甲枕戈而卧。)将之,在后未至,而世宗锐于速战,战已胜,词军继至,因乘胜追之,文又大败,辎重器甲、乘舆服御物皆为周师所获。文独乘契丹黄骝,自雕窠岭间道驰去,夜失道山谷间,得村民为乡导,误趋平阳,(即今山西县。)得他道以归,而张元徽战殁于阵。杨衮怒文,按兵西偏不战,故独全军而返。文归,为黄骝治厩,饰以金银,食以三品料,号“自在将军。”(呵!这匹马将军,为刘文逃得一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官居三品,让它官居一品又有何妨?)
呜呼!呜呼!五代十国之乱世于此可见一斑。所谓的天子、王侯、将相,有几人可得安宁?天下之乱,乱不可收,雄群层出叠入,交相竟逐,“说英雄,谁是英雄?”究竟谁主沉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汰弱留强,试看胜者为王。
在这样一个天下,一个江湖,一个官场之中,似乎在狼狈逃窜一般的阿里耶库尔和耶无害又怎会有什么好结果呢?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承认,时代造就人同时也可以毁灭人。但是要想逃脱这世俗的尘网与樊笼,也并非是所说的什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沙漠行舟,进退两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鸡肋口令,你说咋办?”关键就是要看看你有没有强大的耐心和超越的能力。至于这两位同坐一匹白马之上穿行于万里大漠之间的“逃亡者”,各自会落得怎样的命运和结局,相信不久以后,我们便会看到一切。这也许正是在锻炼我们自己的耐力和越脱能力。
罗布泊一带,契丹大军已扫荡无余,正在挥戈向西北行进。在这一路之上,我们又会看到哪些境状呢?
土峪沟千佛洞:在新疆鄯善县城西约40公里。其开创年代,最早的洞窟似在晋设高昌郡以前。有洞窟近百,但已大部分坍毁,部分洞窟尚残存壁画。可分东、西两区:东区第四号窟,窟顶正中绘有莲花,四周绘条幅,条幅中绘佛立像。穹庐顶外四隅绘千佛,左、右、后三壁壁画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千佛;中层绘佛本故事,图上有汉文题记;西区第二、第三、第四三窟,亦有简单壁画,题材与甚窟略同,惟佛像下座为胡床,为其他窟所未见。
耶特克孜古墓群:在新疆鄯善县连木沁区穷苦力乡。为高昌至唐代的墓葬遗址。墓区有砾石排砌的界线,划成一组一组的坟院。墓顶及墓边上堆放有砾石。与吐鲁番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附近的墓葬相同。
吐鲁番,突厥语的意思是“富庶丰饶之地”,天山山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这片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包含了西域风物的全部经典。
这里既有干燥寂静的沙漠,也有飘香的果园、茂密的森林和草场;既有炎炎的火焰山,也有清洌的天山的雪;这里有星罗棋布的古城、烽燧、石窟寺群、远古岩画、神秘墓葬,在荒烟、蔓草、遗忘中湮灭的丝绸古道,以及众多的化石山、硅化木群;还有歌载舞的人们、飘香的葡萄美酒、古朴的村庄,望不到边的葡萄园,以及清真寺弯弯新月下的人们别样的生活。
这里还是野生动物与植物的乐园,戈壁滩上奔跑的羚羊、野骆驼,雪线上盛放的雪莲花,处处美不胜收……
鲁克沁古墓地:在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北。在东西5公里、南北近2公里的范围内,均见墓葬分布。每座墓葬墓室上部都有高大封土,最高2~3米,封土丘前部见墓道。每一家族墓地,周围以砾石围出“甲”字形,成一组墓茔。茔地内,则按祖辈次序以次入葬。系高昌王国至唐代的墓葬遗存。978年曾进行发掘,出土多量文物及汉文墓志,表明系高昌王国柳中县及唐西州田地县居民的墓地。文物风格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物相同。是研究吐鲁番地区历史的珍贵资料。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在新疆吐鲁番市东北约50公里处。现存六十四窟。其特点为有些窟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为银山以西各窟所未见。以横顶直洞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壁画大部分已经残毁,残存部分内容以大立佛为主,有西方净土变、文殊等,颜色仍鲜艳如新。第三十九号窟中的各国王子举哀图,从他们的头饰的面容可看出他们具有西域各种民族的特征。在第三十七号窟的北墙上绘有菩萨的立像,穿大红衣服,佩绿色璎珞,显然是西域人的相貌特征。在其他窟也可以看到回鹘和蒙古供养人的形象。此外,在壁画上的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有用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书,可以看出高昌回鹘时期佛教信仰情况及当时回鹘民族与汉族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洞窟创建于南北朝时期,迄于元代。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石窟。
位于吐鲁番以东略偏北的火焰山峡谷木头沟中,距市区约48公里,唐代名“宁戎窟”。现已编号石窟77个,其中尚存残余壁画有40余幅,壁画总面积约200余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洞窟最多,而建筑形式多样,壁画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石窟群。
该石窟群中最早的洞窟,约为鞠氏高昌时期所建,后又历经唐代至元代,直到3世纪,这里一直为吐鲁番地区佛教圣地,而最繁盛时,当为西州回鹘时期,当时此处为回鹘国王的王家寺院,现存洞窟多为当时扩建或改建的。
第33窟后壁残存的“弟子举哀图”和“比丘举哀图”,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感情,形象生动,富有个性,为难得的艺术佳品。第6窟中“伎乐图”中古代乐器“小忽雷”的形象以及第7窟中“地狱变”的壁画,均为目前中国佛窟中所罕见。982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孜克里千佛洞,经历了形成——繁荣——衰落的过程,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在民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晴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纪初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982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金口千佛洞:在新疆吐鲁番市东北约40公里。为唐至元年间的佛寺遗址。共有四处:两处在山腰,两处在山麓。计有洞窟十个,为土坯砌筑,窟内间有壁画。窟顶绘有卷云纹配成的莲花、枯木寒鸦图和葡萄满枝、垂柳成荫及千佛像等。大多有回鹘文题记。其中一窟,壁上有回鹘文写经。此外,在山麓的院落中有大殿和寮房,在此曾发现婆罗米字母的文书、梵文和汉文佛经以及唐“开元通宝”钱币。
火焰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达00公里,南北宽约0公里,海拔500米,最高峰在胜金口附近,海拔85米。胜金口峡谷,层峦迭嶂,悬岩如削,形势险要。高昌王国至唐,称此为新兴谷,设关戍守,为进入高昌城的一处隘口。由于山石风化,形状怪异,人行其中,俨然进入童话世界。《西游记》中写孙悟空过火焰山、斗铁扇公主的故事,即以此为背景。火焰山是由于地壳横向褶皱运动而形成一系列的背斜构造。出露的地层以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砂砾岩层和红色泥岩为主。夏日阳光照射在山势曲折的红色山岩上,红光闪烁,云烟缭绕,犹如烈焰飞腾。唐诗岑参描写有“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之句。川谷中林荫蔽日,田园苍翠,犹如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绿色玉带镶饰在火焰山中。盛产葡萄瓜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非常好吃!”这里是吐鲁番盆地内最为富庶的地区。自古及今,“吐鲁番的葡萄”久已世界闻名。在这火焰山西段的一个沟谷,著名的“葡萄沟”便醉卧于此。这里水渠纵横交错,树木茂密,空气湿润,气候凉爽宜人,为避暑胜地。此沟盛产葡萄,以无核白葡萄最为著名。据说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葡萄酒”便是由“吐鲁番的葡萄”酝酿而流传在河西走廊和戈壁滩之上。在这片葡萄沟附近,有石窟,可惜已经残毁。其西5里有古庙遗址二三处,已倾圮,出土有佛经残纸。
又有一说,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起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