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472-张卿子伤寒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三阳传于太阴。是当四五日发也。邪入于阴。则渐成热。腹满而嗌干者。脾经壅而成
热也。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
干而渴。
少阴。肾水也。性趋下。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阴之邪不已。至五
六日。则传于少阴也。是少阴病当五六日发。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谓始为寒而终成热
也。少阴为病。口燥舌干而渴。邪传入里。热气渐深也。
活人云。经云一二日少阴者。谓国中病时。便入少阴。不经三阳也。大抵伤寒发于
阳。则太阳也。发于阴。则少阴也。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阳证不能罢者。俱治太阳。
有初得病。便见少阴证者。宜攻少阴。亦不必先自巨阳。盖寒入太阳。即发热而恶寒。
入少阴。即恶寒而不热。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缓者。风脉也。厥阴脉微缓者。邪传厥阴。热气已剧。近于风也。当六七日发。以
少阴邪传于厥阴。烦满而囊缩者。热气聚于内也。
王三阳云。厥阴风脉固当缓。但缓脉多是胃气和。脉有胃气。乃欲愈之候。病传厥
阴。亦甚危笃矣。岂有胃气乎。必缓中带弦直而无神气。方是病传厥阴之恶候也。若只
是缓脉。传经已尽。火气已去。吉兆也。
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
三阴受邪。为病在里。于法当下。然三阴亦有在经者。在经则宜汗。故云已入于腑
者。可下而已。经曰。临病之工。宜须两审。
王三阳云。成云三阴亦有在经。正阴证亦有在经在腑之谓也。经不云三经皆受病。
可下而已。而必增已入于腑四字。亦以别直中阴经者。则当发汗。非谓阳证传到阴经。
尚有可汗者在也。若阳证传到阴经。纵有未尽入腑者。当用大柴胡汤之时也。岂可再言
发汗哉。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
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
则
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
则荣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
阴阳俱病。表里俱伤者。为两感。以其阴阳两感。病则两证俱见。至于传经。则亦
阴阳两经俱传也。始得一日。头痛者。太阳、口干、烦满而渴者。少阴至二日。则太阳
传于阳明。而少阴亦传于太阴。身热谵语者。阳明。腹满不欲食者。太阴。至三日。阳
明传于少阳。而太阴又传于厥阴。耳聋者。少阳。囊缩而厥者。厥阴。水浆不入。不知
人者。胃气不通也。内经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
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
死矣。谓三日。六经俱病。荣卫之气。不得行于内外。腑脏之气。不得通于上下。至六
日。腑脏之气俱尽。荣卫之气俱绝。则死矣。
王三阳云。二三日内。谵语囊缩。水浆不入。不知人者。此真两感也。其死必矣。太
阳经。少阴经头痛。口干、烦满、而口渴者。有似于暑病热病。宜仔细辨之。且太阳证。
人本亦作渴。不可便断是两感病也。然两感先少阴。传经先太阴者。何也。盖两感太阳
与少阴俱病者。太阳。膀胱也。少阴。肾也。肾与膀胱为表里。表里同病
也。阳证传经先入太阴者。阳邪内陷。脾胃为仓廪之官也。况木来克土。势易侵也。
王宇泰云。太阳为膀胱。少阴为肾。肾与膀胱为合。太阴为脾。阳明为胃。胃与脾
合少阳为胆。厥阴为肝。肝与胆合。阴道从阳。譬之妯娌。但以夫年为次。不以已齿
为序也。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
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
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
微下。大气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
六日传遍。三阴三阳之气皆和。大邪之气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
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间者。瘳也十二日传经尽。则当瘳愈。若过十三日以上。不瘳。尺寸之脉沉陷者。
即正气内衰。邪气独胜故云大危。
戴元礼云。伤寒先犯太阳。以次而传。此特言其概耳。然其中变证不一。有发于
阳。即少阴受之者。有夹食伤寒。食动脾。脾太阴之经。一得病。即腹满痛者。亦有不
循经而入。如初得病。径犯阳明之类。不皆始于太阳也。亦有首尾止在一经。不传他经。
亦有止传一二经而止者。不必尽传诸经也。至如病之逾越。不可泥于次序。当随证施治。
所以伤寒得外证为多。
活人书云凡寒邪自背而入者。或中太阳。或中少阴。自面而入者。则中阳明之类。亦
不专主于太阳也。
王宇泰云。有寒客三阴。极而生热。则传阳明。凡邪国中三阴则寒。故宜温药发汗。
及寒极变热。则复宜寒药下之。盖三阴三阳。皆能自受邪。不止自太阳经传也。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
为温疟。
异气者。为先病未已。又感别异之气也。两邪相合。变为他病。脉阴阳俱盛者。伤
寒之脉也。难经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则为前
病热未已。再感于寒。寒热相搏。变为温疟。
王三阳云。阴阳俱盛者。伤寒脉也。十三日以上。脉已传里。变为热病矣。脉当沉
数。今复见伤寒脉。岂非重感于外寒乎。寒热相搏。故曰变为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
此前热未歇。又感于风者也。难经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风来乘热。
故变风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
此前热未已。又感温热者也。阳主表。阴主里。洪数、实大、皆热也。两热相合。变
为温毒。以其表里俱热。故为病最重。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
症。方治如说。
此前热未已。又感温气者也。温热相合。变为温疫。王宇泰云。按活人所云。温病
有二。其用升麻解肌者。乃正伤寒太阳证。恶寒而不渴者。特以其发于温暖之时。故谓之温
病尔。其用竹叶石膏汤者。乃仲景所谓渴不恶寒之温病也。要须细别。勿令误也。然不
恶寒而渴之温病。四时皆有之。不独春时而已。
凡人有疾。不时即病。隐忍冀瘥。以成痼疾。
凡觉不佳。急须求治。苟延时日。则邪气入深。难可复制。千金曰。凡有少苦。以
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冀望自瘥。须臾之间。以成痼疾。此之谓也。
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小儿气血未全。女子血室多病。凡所受邪。易于滋蔓。
时气不和。盒饭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腠理者。津液腠泄之所。文理缝会之中也。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
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邪客于皮肤。则邪气浮浅。易为散发。
若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矣。金匮玉函曰。主候长存。形色未病。未入腠理。针药及时。
服将调节。委以良医。病无不愈。
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邪在皮肤。则外属阳而易治。邪传入里。则内属阴而难治。内经曰。善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昔桓侯
怠于皮肤之微疾。以至骨髓之病。家有患者。可不备虑。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千金曰。凡始觉不佳。即须治疗。迄至于病。汤食竞进。折其毒势。自然而瘥。
若或瘥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传。有常也。变、无常也。传为循经而传。如太阳传阳明是也。变为不常之变。如
阳证变阴证是也。邪既传变。病势深也。本草曰。病势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
将难全。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内经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
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凡中风与伤寒为病。自古通谓之伤寒。千金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
与精气分争。荣卫偏隔。周身不通而病。
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始自皮肤。入于经络。传于脏腑。是也。
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
风寒初客于皮肤。便投汤药。温暖发散而当者。则无不消散之邪。
不在证治。拟欲攻之。尤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先解表而后下之。则无复传之邪也。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尤生寒热。则病不除。
表症虽罢。里不至大坚满者。亦未可下之。是邪未收敛成实。下之。则里虚而邪复
不除。尤生寒热也。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外无表症。里有坚满。为下症悉具。外台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下症既具。则不
必拘于日数。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
必死矣。
下之不当。病轻者。症尤变易而难治。又矧重者乎。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表为阳。里为阴。阴虚者。阳必凑之。阳盛之邪。乘其里虚而入于腑者。为阳盛阴
虚也。经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者是矣。下之。除其内热
而愈。若反汗之。则竭其津液而死。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阴邪
乘其表虚。客于荣卫之中者。为阳虚阴盛也。经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
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者是矣。汗之。散其表寒则愈。若反下之。则脱其正气而死。经
曰。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
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神丹者。发汗之药也。甘遂者。下药也。若汗下当则吉。汗下不当则凶。其应如影
随形。如附应声。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汤者。发汗药也。承气汤者。下药也。金匮玉函曰。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
人夺其津液。枯槁而死。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
死生之
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投汤不当。则灾祸立见。岂暇计其日数哉。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
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
鉴此。岂不痛欤。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
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
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
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两感病俱作。欲成不治之疾。医者大宜消息。审其先后次第而治之。若妄意攻治。以
求速效者。必致倾危之败。
赵嗣真云。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正气先虚。以致邪气客之而为盛实。
于是有阴虚阳盛。阳虚阴盛二证之别。盖盛者。指邪气而言。虚者。指正气而言。且正
气在人。阳主表而阴主里。邪气中人。表为阴而里为阳。若夫表之真阳先虚。故阴邪乘
阳而盛实。表受邪者。阳虚也。脉浮紧者。阴邪盛于外也。是谓阳虚阴盛。所以用桂枝
辛甘之温剂。汗之则阴邪消。温之则真阳长。使邪去正安
故愈。又若里之真阴先虚。故阳邪入阴而盛实。里受邪者。阴虚也。脉沉实者。阳邪盛
于内也。是谓阴虚阳盛。所以用承气酸苦之寒剂。下之则阳邪消。寒之则真阴长。使邪
去正安故愈。如其不然。阳盛而用桂枝。下咽即毙。阴盛而用承气。入胃即亡。是皆盛
盛虚虚。而致邪失正也。
王履云。邪之伤于人也。有浅深焉。浅则居表。深则入里。居表。则闭腠理。发怫
热。见恶寒恶风头痛等症。于斯时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