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得到大唐足够军事支持;情报又被对手侦知;再加上许多部落叛附吐蕃;几重打击下的吐谷浑与吐蕃人交手后马上遭遇大败;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和其妻弘化公主带领数千帐族人逃至大唐的凉州;祈求得大唐边军庇护;同时数次派出使者前往长安;请求大唐朝廷救援。

听闻吐谷浑被吐蕃攻灭的大唐皇帝李治这才惊醒过来;下诏委以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帅右武卫将军独狐卿云、辛文陵等集结凉、甘、肃、伊、瓜、沙六州兵马;分屯凉、鄯二州;准备攻击占据青海之地的吐蕃军队;为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复国。

但在大军将要征讨之时;青海道行军大总管郑仁泰却不幸病死;战事不得不停了下来。

郑仁泰一死;青海一带没有能支撑场面的大将;但吐蕃大军云集青海一带;不得不防;朝廷只得遣刚刚从辽东归来的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青海安集大使;率军驻守凉州;保护吐谷浑残余势力。但大唐朝廷并没有命令苏定方主动进攻吐蕃;只是令其防御吐蕃人的进攻;同时派特使谴责禄东赞。

禄东赞所领吐蕃军队虽然在与吐谷浑大战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但也伤了元气;更怕遭到唐军的报复;没敢冒犯大唐;只是派出特使到长安谴责吐谷浑;并再次向大唐皇帝请婚;同时请求与吐谷浑和亲、在黄河源头的赤水放牧;但均被大唐朝廷拒绝了。

因为这些要求被拒绝;恼羞成怒的吐蕃人也想借军事上的优势;迫使大唐同意他们的请求;也数次犯我大唐的边关。也就在苏定方主领青海一带军事的这两年间;大唐军队与吐蕃军队交战次数不少;其中最着名的一次就是在乌海东与与吐蕃大将达延莽布支所领吐蕃军队的战役。

此战苏定方只领一千余人;达延莽布支手下有近八万人马;最终的战役结果是达延莽布支战死;八万人马完败于苏定方所领的一千唐军;被歼近半。

而苏定方镇守青海的结果就是现在吐蕃人虽然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但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被打怕了的吐蕃人主动与我大唐军队保持远距离的接触;甚至看到大唐的边军巡逻都远远避走。但这只是暂时的平衡;想谋取更多的吐蕃人不会就此罢休;而我大唐举大军东征辽东之际;应该就是吐蕃人趁机作乱的最好时机。陈易其实很想不通武则天为何现在不让苏定方这位让吐蕃人闻风丧胆的名将回青海;要是苏定方不在青海;凉州、鄯州一带出了乱子;那该如何是好?该责罚谁呢?

一想到出了乱子要责罚谁;陈易心里打了个激灵;现在苏定方还领青海安集大使;是青海一带的军政主官;如果青海有事;被吐蕃人占了便宜;那当其冲要被责的就是他这位军政主官;武则天不会就因为这个原因;不让苏定方归去的吧?要真的如此;那就太可怕了

如果武则天公报私仇;想以此来打击苏定方;那手段也太恶劣;太不把国家利益当回事了吧?不过想想武则天在完全掌握大权后;大肆屠杀军中将领;以致军中再无善战将领;导致大唐对外战事一塌糊涂的那段历史;陈易有点相信了

苏定方的功劳实在太大了;这些年除了与李义府有较密的交集外;并无其他大恶;如果要对其处置;是找不到好的借口的;武则天想借事惩罚这位她没太多好感的名将;也可以说的过去。

但陈易却万分不希望真的如他想的这样;那样就太悲剧了;他对武则天的好感也会下降。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零三章 武则天被说动了

听了陈易滔滔不绝的一番讲述后;武则天沉默了;她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陈易的话。

好一会后;才轻轻地来了一句:“子应;本宫想不到你对青海之事了解这么多;那你说说;既然你认为吐蕃人将会是我大唐最大的威胁;那我们要如何应对他们呢?”

“娘娘;现在吐蕃人的力量与我大唐相比还处于劣势;因此我们根本不需要惧怕他们”见武则天被挑起了兴致;陈易更加兴奋了;“我大唐人口数比吐蕃不知要多上多少;人口数多;可以征用的兵员数量相对就多;因此在可征集军队数量上;吐蕃就远不能和我大唐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其他各方面;比如武器生产技术、冶炼、种植、制造工艺都方面;都是还处于蛮荒状态的吐蕃所不能比的;我大唐的富庶程度远胜他们数倍;从国力上来说;吐蕃远不能和我大唐相比;也就是说;我大唐持续作战能力或者说战争潜力远胜于吐蕃即使是拖;也能将吐蕃人拖垮”

武则天听了微微地点点头;似乎认同陈易的观点

见武则天听进了他的话;陈易放了心;继续讲述:“除综合国力我大唐远比吐蕃人强外;军队的战力也是吐蕃人不能比的;我大唐能征善战的将领非常多;将士们都有实战经验;他们都是骁勇善战之辈;有那些身经百战的旷世名将指挥骁勇的军士作战;吐蕃人岂能敌我大唐百战雄师的攻击?”

熟知历史的陈易知道。自唐初武德到贞观;再至高宗李治朝早、中期;大唐对外有战绩辉煌程度是其他朝代不能比的;这个时代善战的名将数不胜数;李靖、李孝恭、柴绍、李勣、李道宗、候君集、程知切、苏定方、薛氏三兄弟、裴行俭、刘仁轨、薛仁贵等;及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黑齿常之等归附的胡将;这一堆已经去逝或者依然在世的武将;都是让大唐子民津津乐道、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

还有许多战功卓著;但因为这时期非常著名的名将太多;星光被人遮掩。不被后世的人所知的武将;如牛进达、郑仁泰、张士贵等。可以说;大唐初年;绝对是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时代。虽然说很多名将已经去逝或者已经老暮;但只要能好好利用那些依然健在的将领;由这些富有实战经验的将领率骁勇彪悍的大唐军士出征;那就不惧任何外敌的入侵。

唐朝初年;大唐的疆域急骤扩张;几乎没有什么外敌能对大唐构成威胁。这时候的大唐军队差不多的天下无敌的代名词;君不见。当年苏定方率一万步骑混合的人马;被阿史那贺鲁十万如狼似虎的骑兵包围;最终的战果却是阿史那贺鲁只率几十骑落荒而逃;最后被擒。类似的战役数不胜数;如此辉煌的战绩;有数不胜数谋略出众的将领指挥作战;任何敌人要与大唐为敌都是要小心谨慎的。而辉煌的战绩也让大唐军队的士气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们自信能将一切强敌砍在马下

辉煌的时代一直持续了多年;直到后来什么大非川兵败后。吐蕃成为大唐的强敌;唐军才开始出现败绩;战略方针也从扩张改为收缩。但现在大非川兵败的惨剧还没生;吐蕃人也未全面与大唐开战;吐蕃人依然畏惧我大唐;只不过我大唐朝廷还未将吐蕃人列为头号强敌而已;甚至还想通过和亲什么的让其臣服陈易希望。能通过今日自己的言语;及至以后对武则天的蛊惑劝告;能让武则天改变想法;重视吐蕃人的威胁。及至将吐蕃人的威胁全部消除。

陈易提到这些年我大唐军队辉煌的战绩;让武则天也有点得意起来;似乎一份傲气也被陈易的话点燃;“不错;子应;你说的挺不错;吐蕃人国力远不如我大唐;他们的军队战力也不能与我大唐军队相比;只是……情况既然这样;我们何需惧他们呢?”

陈易愣了一下;他想不到他这番话竟然让武则天得出这个结论。话不能这么说啊;大姐;姑奶奶;要是一个国家自觉实力不济;就没有什么不轨的目的;那天下间都很少会有战争了;许多时候;自大和得意会将所有实力方面的优势都消除掉的;给实力原本不相称对手以可趁之机的;最终尝到自己酝下的苦果潜在的对手;就必须要在其强大前将其收拾服帖;甚至连根拔除;而不是对其无视;陈易只得继续动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始说服武则天。

“娘娘;吐蕃与我大唐的实力虽然相差很大;但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大唐不切实际的幻想;前些年将我大唐扶持的吐谷浑攻灭;这些年在安西与青海时常与我大唐起磨擦;虽然他们的入侵皆被我边军击败了;但这些事实都表明;吐蕃人从来没把我大唐当他们的宗主国看待;他们是想虎口拔牙;从我从唐手中抢夺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对于这样狂妄的野蛮小国;我大唐一定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在其羽翼未丰之时;将其痛殴;剪除其实力;让他们彻底臣服于我大唐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其无视”

陈易不顾武则天的惊异;吞了口唾沫后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娘娘;吐蕃人盘居之地都处于高寒地带;大部地方不适合耕种放牧;吐蕃赞普及他们的谋臣肯定明白这一点;他们想往各个方向寻求突破;以谋更好的生存之地;我大唐的青海与安西;就是他们觊觎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地方地域辽阔;比吐蕃高原更适合居淄生产;又是极好的牧马地;且来往客商很多;能得到许多军用、民用之物;许多是吐蕃国内不能生产的东西皆能从这里获取依微臣想;吐蕃人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与我大唐争青海地的;若让其如愿;吐蕃的实力会大幅地增强;因此我大唐朝廷;必须对青海和安西地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青海和安西的军力布署;不让吐蕃人的阴谋得逞要是青海有失;我大唐与安西的交通要道就被吐蕃的控制;陇右与安西将成为孤岛;要是我大唐不对吐蕃人重视;这很可能成为现实”

陈易可是知道历史上的吐蕃人对大唐的真实威胁;对于大唐来说;吐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恶梦。原来的历史中;强大起来的吐蕃人;慢慢开始向大唐叫板;咸享年的大非川之战;吐蕃人更是将数万精锐的唐军击败;名将薛仁贵的一世英名被毁。及至后来某一年的青海之战;近二十万大唐军队败于钦陵所领的吐蕃军队之;好似大唐的某一位工部尚书也被其俘虏。后来;吐蕃人曾经将大唐的都城长安攻陷;烧杀抢掠了一番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雄伟的都城;并立了一傀儡皇帝。

这几段历史虽然陈易不是知道的非常清楚;但略知大概。从这些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来;吐蕃人的战斗力是多么的惊人;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可以说是大唐军队的克星;是大唐最巨大的威胁。除吐蕃外;没有任何一个外来势力曾攻至长安城下;即使贞观初时候颉利所领的东突厥也没能做到。

武则天被陈易那充满感情的讲述说的有点动容了;她不自觉地移移身子;向陈易方向倾了倾;皱着眉问道:“子应;你所说的这嗅不会是危言听耸?是你自己想到的;还是苏烈与你说的?你真的认为吐蕃人对我大唐威胁如此之大?甚至能影响我陇右与安西的存亡?”

“娘娘;微臣确实与邢国公谈论过青海之事;也曾说过相似的话;但那都是微臣说与邢国公听的;邢国公并没与微臣说太大关于青海之事;也没告诉过吐蕃人会如何威胁我大唐”陈易回答了武则天的疑惑后;再次以很有感情的语调讲述:“娘娘;微臣刚才所说并非危言听耸;微臣觉得;要是不重视吐蕃人的威胁;吐蕃人不但会威胁到陇右与安西;甚至长安都会被其威胁到;从吐蕃现在所占地方;到长安;其实也没多少路;谁也不能保证我大唐军队大意之下;会不会给吐蕃人可趁之机;让他们打到长安来就如武德九年颉利所领的突厥大军;攻至渭水近一样微臣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样的事生;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是非常必须的我大唐万不能容忍身侧出现一个不可控制的强敌”

陈易这话终于让武则天有了更大的触动了;或许边关的威胁武则天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感触;但是大唐的都城长安都让吐蕃人威胁到了;那太可怕了其实她也知道;从吐蕃人现在实际控制的地方到长安;路程并不是很遥远;或许这是选择以长安为都城的一个很难弥补的缺点;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很容易就攻至长安附近;武德九年那次让李世民一辈子觉得屈辱的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要知道那时候的东突厥也是被前隋打残过的;其实力甚至不如现在的吐蕃人;谁敢保证吐蕃人会不会也效仿突厥人一次;趁我大唐出现变故时候;挥兵攻至长安附近

武则天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一看陈易;声音轻轻地说道:“子应;你说的非常有理;现在吐蕃人的威胁虽然不是很大;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做一些应对举措;今日你详细与本宫说说;要如何应对吐蕃人的威胁”

看到武则天并没责怪自己的狂妄;好像还被自己说动了;陈易悬着的放了下来;大喜之下马上答应:“是;娘娘;那微臣再细细说说微臣所想的关于吐蕃人;关于青海之事的一些论述”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零四章 你有几个脑袋可砍

武则天也坐正了身子,用心地听陈易的讲述!

“娘娘,现在吐蕃人占据了半个多青海,原吐谷浑之地大部被其占领,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依附我大唐而存,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数次上表请求朝廷兵助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