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风暴-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茅元仪与章篪都是点头,对此深以为然。以新襄现在的实力,基本上百年基业不成问题了,他们三人年纪较大,都是奔五十去的,因此不得不考虑继承人之事。俞国振如今有三子二女,其中元妻方子仪育有二子一女,柳如是育有一女,小莲生有一子。对于新襄来说,这点子女还是嫌少,毕竟俞国振这么大的家业在。
“你们啊,咱们的规矩可是定在那里。”俞国振笑着摇头:“宋先生若是有意,倭国的那位女王,你可以放心去追,只要对方同意,我愿作这个大媒!”
宋献策连连摆手:“怎么绕到我身上了,主公这般说,好没有道理!”
他们在此讨论倭国的女王,却不知这位年方妙龄的女王,正在此刻踏上了新襄的新港。(未完待续)
【五三二、桃李无言下成蹊(四)】
俞国振一行回到新襄已经是一天之后了。
从钦‘州到邻近府城的官道,因为新襄的强势,已经整修一新,虽然不是水泥路,只是用黄沙铺成,但比起其余地方交通要好得多了。
这也是为了方便使用灵渠向北方运送新襄的物产,特别是深入到湘、赣腹地。
当他们到了钦州城时,信使来禀,倭国女王兴子已经到了。
“果然来了,随行的使者是谁?”俞国振问道。
“阿部中秋又来了。”
“还有什么消息?”
“东海舰队同时南下,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与南海舰队会合。”
“好!”
这个消息让俞国振极是欢喜,他轻轻握了一下拳头,俞大海率领东海舰队主力南下,同罗九河带领的南海舰队会合,这样的实力就远远胜过了荷兰人,现在到和荷兰人清算的时候了!
虽然巴达维亚和满喇加已经被俞国振改名为法显城、郑和城,隶属于吕宋总督也就是胡静水治下,但实际上这两座城包括台湾的南部,都还在荷兰人的控制之中。想要攻破它们,再采用突袭吕宋的战术明显是不成了,需要动用更多数量的海军,甚至有可能要打持久战,所以俞国振已经派人去通知俞大海,率东海舰队主力南下。
没有想到的是,他派出去的人还没有到,俞大海就已经主动南下了。毫无疑问。这是将岸的主意,对于将岸,俞国振是越发激赏了。
“我们去见见阿部中秋,他应该得知我们击败郑家与荷兰人联军的事宜了,另外,倭国的事情处置结果,我还要听听他的报告。”俞国振对宋献策道:“宋先生陪我一起见,统筹出征物资之事。就先交由章先生来操办。”
阿部中秋已经知道俞国振和宋献策都不在新襄,去了外地办事。他原本以为俞国振是去台湾或者吕宋,没有料想只在新襄住了一日,俞国振便回来,而且传他去见。听得这个消息,他没有急着动身,先是来到所住“新襄迎宾馆”一处豪华套间前。对着门口的女官行礼道:“小臣阿部中秋求见天……女王,还请禀报。”
那女官神情冷漠。看了阿部中秋一眼。转身便进了门。不一会儿,她出来道:“陛下让你进来。”
这处套间与迎宾馆别处装修的不大一样,全是木板地面,墙面上也贴着木板,看上去倒不象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而象是传统的大明木楼。但是因为新襄的审美观与别处不同,这些木板不是漆起朱红或者暗红。而明亮的米黄色,再加上玻璃窗与马灯照明。屋子里丝毫都不压抑。阿部中秋跪伏进去,不敢抬头。直接行礼:“臣中秋拜见陛下。”
过了一会儿,一个轻柔的女声响起:“权中纳言请起,如今远在异乡,又寄人篱下,许多地方都需要权中纳言扶持,用不着拘礼了。”
这话让阿部中秋心中一凛。回应他的当然就是倭国现今的女王兴子殿下,她在倭国时,向来温顺贤淑,醉心于和歌、茶道等艺术。但是,她身为女王,名义上高高在上,普通人根本无法看到她,只有正五位以上的官员,才能拜见她。因此,这般说话,阿部中秋还是第一次听到。
他突然有些担心,在倭国时充当傀儡、到明国来充当人质,这位女王对德川家是否真的有利。
但此时容不得他多想,他再次深拜致谢:“是,臣下已经得到南海伯之召,要臣下前去拜见,想来不久之后,陛下就可与南海伯相见了。”
“唔……卿可以给朕说说,这位南海伯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在兴子女王的心中,这位威压倭国,令她不得不来充当人质的南海伯,实在是个很复杂的人物。最初时她对这人感到恐惧,毕竟就连德川幕府这么强大的势力,都在南海伯的怒火下崩解,如果不是与南海伯达成议和,德川幕府的传承都会很困难。但当她被虎卫接上船,一路上受到礼遇,其间种种享受,甚至胜过德川幕府对于她这位女王的进贡,这又让她心中有些憧憬:南海伯应该是非常重视她的,否则不会这般厚待,或许,他真是一位多情郎君?
到了新襄才一天,她对于南海伯的印象更加复杂,因为她看到的地方是在她的梦中都没有见到过的。
这是一座花园一般的城市,美丽得如同在图画之中。能建起这样城市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少女情怀总是诗。当感受到俞国振身上的种种光环后,兴子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勾勒起俞国振的外貌、谈吐和举止,也不由自主地想要多听听有关俞国振的事情。
“南海伯是臣下一生中仅见的英雄,他这样的人,一定是神祗转生于世。”阿部中秋开口就将俞国振捧到了极高的位置,因为他担心,兴子不愿意留在新襄,或者因为傲慢而怠慢了俞国振。在阿部中秋口中,俞国振英明神武温柔多情,简直被描述成天下地上无双无匹的奇男子。
他越是这样说,兴子的心就越是怦怦直跳。
俞国振所立下的勋绩,看在她的眼中,因此即使俞国振本人什么都没有说,她的心中就已经满是倾慕——至于倾慕能否转成爱慕,就要看今后的相处了。
阿部中秋不敢让俞国振久等,在说了一会儿之后,他便告辞,然后直接要出门。就在出门之时,他看到迎面一群人走了过来,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女子,为首者,他认识,正是这新襄迎宾馆的大掌柜马娇马婉容。
马婉容如今身兼二职,一方面是新襄迎宾馆的大掌柜,另一方面也在学堂里办兴趣班,教授绘画、曲艺。即使是在群芳会萃的秦淮河畔,她也是一等的人物,而阿部中秋哪里见过,见她行来,忙避开行礼。
“阿部先生多礼了,奴与这些姐妹,听闻贵国女王来了,都想拜见一番。”马婉容抿嘴笑着自然而然地还了一礼,与在秦淮河畔时的谨小慎微不同,到了新襄,感受到这里轻松活泛的氛围之后,她整个人都变了一般。最初时,她也不愿意抛头露面,但到了这两年,随着新襄在外飞地发展得越来越快,需要有一处比较正式的旅店,于是她自告奋勇,办了这座新襄迎宾馆。
“啊呀……”阿部中秋却不希望让兴子过多接触别的女子,特别是这位宾馆的大掌柜,抛头露面似乎并不是什么身份高贵之人。
但他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来,马婉容就知道他的意思,于是便又补了一句:“这也是方夫人的意思,怕兴子女王远来寂寞,让我们来陪她说说话,也让我们向她介绍一些新襄的规矩。”
马婉容此语让阿部中秋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已经不是初次来新襄了,通过种种渠道,他对新襄的情形也有所了解,知道俞国振在新襄拥有无上权威,但俞国振本人对于自己家中的妻妾相当敬重。方子仪身为大妇,虽然不干涉政务,可是影响却是极大。另两位夫人,柳如是掌着《新襄日报》,管着舆情,被敬称为柳先生,俞莲则是管着学堂,几乎所有新襄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要行她行弟子礼。
兴子在新襄想要过得好些,还得奉承好这三位夫人,除非能得到俞国振的宠爱,才能与她们平起平坐。
“既然是方夫人有令,那么诸位请去,请去。”阿部中秋道。
俞国振是约他一个小时后相见,因此他虽然稍有拖延,也不会误事。当他到俞国振的公署时,离相约的时间还差十余分钟,不过俞国振还是提前将他召了进来。
看着这个矮小的倭人毕恭毕敬地向自己行礼,俞国振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一想起两国之间复杂的关系,他还是觉得怪异。定了一下神,他笑着道:“阿部先生往来奔波,真是辛苦了,我听说德川家有些不安定,这个时候你能离开吗?”
阿部中秋心中一凛,在德川家光自刃之前,已经在家中进行了一次清洗,将那些死硬派都杀得干净,防止他们会闹出什么名堂,触怒了南海伯,给德川家惹来灭亡之祸。但是这些死硬派不是一次两次可以杀尽的,乘着阿部中秋不在的机会,他们的残余蠢蠢欲动,好在驻在倭国的虎卫出动,一口气屠戮了几千人,这才将他们压制下去。
他以为俞国振要追究责任,便趴在地上谢罪道:“是外臣无能,还请殿下看在外臣的一片忠心上,能暂时不追究外臣死罪。”
“不不,你弄错了,那些有罪之人,自然当罚,你又不知情,与你何干。”俞国振道:“我只是怕你在新襄耽搁久了,会影响你对德川家大局的掌握。如今德川家重臣凋零,你就是擎天之柱,你支撑稳了德川家,倭国才不会乱,倭国不乱,才合乎我心啊。”
明知道俞国振所言为虚伪,阿部还是极为感激,他恭敬地伏身道:“是,是,一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次女王来新襄,都还好吧,昨天我不在,因此简慢了些,为了欢迎女王,我准备办一次盛大的焰火晚会,请女王与阿部先生观赏,晚会之地,便在港口,时间就是后日夜,到时会有车来迎接。”俞国振问了几句倭国德川氏的情形,然后将话题转到了倭国女王身上。
“鄙国陛下谢过殿下相邀……外臣受宠若惊。”阿部中秋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还是应了下来。(未完待续)
【五三三、火树银花照跳梁(一)】
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收藏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
您的位置:书书屋》》历史军事》》明末风暴》》五三三、火树银花照跳梁(一)五三三、火树银花照跳梁(一)明末风暴/圣者晨雷首页错误我的书架阅读设置更新书签收藏推荐投票目录明末风暴TXT全集下载分享到:0“也该设节庆庆贺一下了,这焰火晚会,来得正是时候。”
新襄百姓每日都象是被根无形的鞭子抽打一样,急不可待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每每看到这些,徐孚远就觉得不可思议,为何会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忙不完的事情。因此,在得到新襄将于九月初九重阳之时办焰火晚会,他甚为兴奋。
新襄火药的研制、化学的发展,使得焰火也变得绚丽起来。这种奢侈品也成了新襄向外出口的一大物产,凡是节日喜庆,总要放些焰火。
“徐贤弟说的是,整天如此,倒显得有些蝇营狗苟,哈哈……”
“介生兄说话还是如此尖刻啊。”徐孚若有些不解,他们跟随方以智一起来到新襄,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一年来,在俞国振的默许和方以智的资助下,他们这些复社的才子们纵情山水,写下了不少诗章。同时也周游新襄诸地“体察民情”,了解“民生疾苦”。
徐孚若与何刚倒是转了不少地方,连新杭新辟的农庄都去看了,但是方才说尖刻话的周钟周介生,却哪儿也没有去,一直留在新襄。众人也不说他,因为周钟在复社中资格极老,不仅仅是他年长,而且也因为他成名得甚早,甚至比张溥文名还要早,在张溥暴亡之后,原本在复社中是中间派的他,渐渐与方以智亲近起来,方以智南下。他便相随而来。
他不愿意外出,留在条件比较好的新襄,去横波社听听曲儿,或者去学堂里授几堂国文课,日子倒是过得逍遥自在。不过周钟也不是没有怨言,比如说,对俞国振任用虎卫出身的人为总督。他的评论就是任人唯亲,任用胡静水这样商人为总督,评价则是“斯文扫地”。言语之中。颇有些遗憾,自己未能在新襄居于高位。
“俞济民虽是雄才,但是圣贤书还是读得少了。可惜,可惜。”周钟又道:“植夫先生和密之也怪,以他们的才学,还有身份,原本该在新襄受重用,结果他二位却是逍遥于林泉之下,整日里悠哉游哉,徐贤弟,你当去劝劝他们才是。”
“哈哈,俞济民治境之术。暗合圣人之道,讲信修睦,选贤与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徐孚若这话是出自内心。虽然对于新襄的学堂中不专门教授四书五经朱子批注,他心中多少也有些觉得不妥,不过想到那些学生出来之后,或者是进入研究所,或者是加入虎卫,要不就是医生、工匠。没有一个是要到大明去参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