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些天,我们第一次试飞时,黄瀚也把脚扭伤了。不过,他比我要严重许多,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行走。”
“是吗?带我去看看。”俞仁听说黄瀚受了伤,忙道。
李福于是让刘大头与黄五负责用马车把飞机拉回去,自己则带着俞仁先去看望黄瀚。
还好,黄瀚只是双腿受了些伤,虽然暂时不能下床,但已由郎中做过处理,再静养两三个月,便可以下地了。
俞仁将自己打算请他们到台湾去继续做飞机研究的事说了出来,几人都很高兴。现在,他们原来的家也早已没了,便再也没有什么牵挂。呆在这荒山野林的地方,整日不敢出去见人,还不如去台湾。所以,最终这事顺利的通过了,他们的父母也都没有反对。
安排好黄瀚他们的事情,俞仁便匆匆回杭州去了。他知道自己这一趟的重点是在山东,而非此地。虽然他相信凭自己带来的这些船粮食,应该可以在山东招揽不少人。但是任何地方人一多了,情况就复杂了。人,可以帮你完成很多事情,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这一点,俞仁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已有了深刻的领悟。
回到杭州,俞仁没再去看徐世昌,他只是给他留下了一封信,让萧掌柜转交给他。如果他愿意举家随黄瀚他们一起去台湾,便让萧掌柜给他一起安排,如果他不想去,就让萧掌柜每月派人送他五十两银子。
所以不给太多的钱给徐世昌,倒并不是俞仁小气。是因为俞仁知道,徐世昌眼下并不需要花什么大钱。再者,如果徐世昌继续留在杭州,有廖士相在此地当知府,钱多了对他未必是什么好事,说不定反而会引起廖士相的第三次敲诈。
将一切安排妥当,俞仁次日一早便乘着他的小船出了杭州湾,然后转乘在一座小荒岛上等着自己的大船北上山东去了。
俞仁在胶南外海的一座小岛上遇到了黄吉安。他们的船队在那儿等着他。原来,俞仁本来的计划是让黄吉安先到登州看看情况的。可是因为最近这一两年辽东的女真人闹的太利害。不久前才又刚刚与大明打了一战,大败了袁应泰,夺下沈阳城。
朝廷担心女真人会从海上入侵山东半岛,所以在登莱二州调派了许多水师,严格盘查南来北往的各类船只。至于商船,则是一律禁止在这两州停靠。
“怎么办东家?难道,咱们还要再折返南下,从长江走运河吗?”黄吉安问。
俞仁摇了摇头,“运河南来北往的商船太多,各地的河道官员也是处处设卡,走这条道的成本太高。再加上,如今中原数省都在闹饥荒。咱们带着这么多的粮食,如果被人发现,只怕会有大麻烦。这条线路是万万不能选的。”说完,俞仁从随行的箱子里拿出一本地图来。这是一本民间刊印的图册,据说是根据李之藻的大明十五省地图翻印的。
俞仁从前走过不少地方,都与此图进行过对照,基本都还是对的。
俞仁打开地图,仔细的看了看山东省这一块。他用手在地图上量了量,又沉吟了一会儿,道:“绕过山东半岛,从大清河入口进入济南府。”
“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万一济南府也戒严,咱们岂不是还要再绕回来?”黄吉安问。
“不会的。济南与辽东水道相隔太远,女真人基本没有船,他们是走不了这么远的海上水道的,这一点朝廷比我们更清楚。眼下袁应泰新败,军队损失严重,正是朝廷兵力最不够用的时候。能够抽调的兵力,几乎都会被调出来拱卫京师了。在这个时候,朝廷是绝对不会浪费一兵一卒的。所以,我推测朝廷绝不会在济南府派大军驻扎。”俞仁肯定的道。
果然,一切都如俞仁所料的。虽然登莱二州戒备森严,济南府却全无戒备。虽然如此,但必竟他们这十几条大海船太过显眼,所以,俞仁最后决定,将船队留在距离济南府三十里外,找了一处比较隐蔽的河道潜藏起来。而他则独自带上两三条小船,扮作北上来贬茶的客商。
俞仁很清楚,在这满地饥荒的大地上行走,像自己这样的带着这么多的粮食,就如同在一个贫瘠的山村里带着一大车子的财宝一样,实在是太过招摇了。所以,他选择了掩饰。
虽然做了掩饰,但他们还是在城外的十里铺水道遇上了第一个麻烦。
这天中午,他们的船经过十里铺。由于已是午饭时间。这些天天在船上吃饭,几乎餐餐的菜都是鱼,大家也都吃腻了。见这十里铺还比较繁华,于是便有人提议,今儿个的午餐在这小镇上吃。
这个提议立时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
俞仁也没有反对。眼看就要进济南城了,他也很想在进城之前,在这个小镇上先多打听些济南的情况。他们这一路行来,由于一直都是走的水道,没有上过岸,也不知这山东的灾情到底怎么样。只知一路下来,两岸几乎没见到什么人。许多的村镇也都荒弃了。
济南府作为山东的重镇之一,到底城里的情况如何,俞仁也很想摸个清楚。虽然他这次来并不是来夺城,也不是来打仗的。可是战争给他留下的警惕性却已深深的值入他的骨髓之中,再也无法改变。
“我留在船上吧!万一有事,还可以有个策应。”黄吉安十分的了解俞仁,知道他行事向来谨慎。
“也好!”俞仁与黄吉安说话的时候,若梅已经拉着姐姐若兰下船了。
“你等等东家,可别忘了咱们的任务。”若兰小声的在若梅耳边道。
“没事,东家马上就来了。咱们先到镇上去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回来再让东家带咱们去。”说着,若梅半拉着把姐姐拽走了。
其他几个伙计原来是要陪黄吉安留在船上的,这时见俞仁一个人,便马上有两名伙计走过来。
“没事,你们在这儿陪吉安吧!马上要进城了,估计吉安这儿也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准备。
我下去看看情况,很快就回。”说完,俞仁也下了船。
见若梅拉着姐姐一蹦三跳的在前面走,俞仁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这位小镇看上去规模倒也不小。只是从他下船,就没有看到几个人。码头上,除去几个打渔的渔夫,便再见不到什么人了。那些一般码头常见的脚夫之类,在这儿却看不到一个。
俞仁暗暗奇怪,于是走到一位正在河边撒网的渔夫面前。
“老乡,敢问一声。为什么你们这码头上不见脚夫一类的人啊?”
那老头抬头看了俞仁一眼。有些有气无力的道,“想来客人是从远处来的吧?”
“正是,我是从福建来这儿贬茶的。”俞仁道。
那老汉干笑了一声,“哼!贬茶。这年头,谁家还有那闲钱喝茶呀!能有口粮米,吃的饱饭就算是非常不错了!”说完,老头又弯下身子准备继续撒网。

第五卷 天下起风云
第二百七十三章 小镇之行
“那,这儿为什么没有脚夫?”俞仁赶紧又问。
老汉直起身子。“我们这儿的饥荒都已经闹了半年了。这儿早就已经没有往来的商船了,哪里还用的着什么脚夫。他们也是要吃饭的。没有生意,难道天天在码头上晒太阳吗?”
俞仁这才明白,赶紧谢过老汉,远远的跟着若兰姐妹往镇上走。
若梅拉着若兰走进镇上一家较大的酒馆。
“我看这儿倒是挺不错的。咱们就在这儿吃吧!”若梅拉着姐姐道。
若兰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见俞仁还在远处不紧不慢的在向这边走,于是放开妹妹的手。“你先进去点菜吧!我在这儿等东家。”
若梅回头看了俞仁一眼。“他总是这样慢腾腾的。你愿意等他就等吧!反正我要先进去了。”说完,若梅进了大堂。
若兰站在门口向俞仁挥手打着招呼。“东家,在这儿。”
俞仁点了点头,向她走过来。
这时,酒馆里的若梅突然发出一声惊叫。“什么?这么贵。敢情你们这儿是家黑店。那,我要是不吃,你们是不是就要动手强抢了?”
若兰听到妹妹在店里似乎跟什么人吵起来,也赶紧走过去。
“怎么了?”
“你看看,你看看。我点这个,这个没有;点那个,那个也没有。我问他们有什么。他说只有棒子面。我就先点了一碗棒子面。可你看看他端来的这什么棒子面啊!还五十文一碗。
你还不如去抢!”说完,若梅将碗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摔。
这时,俞仁也已经进了店。“怎么了?”
若梅气鼓鼓的,不说话。若兰将方才的事情简单讲了一遍。俞仁走过去,看了看桌上的那一碗棒子面。就见一个大碗,里面只有十几根面条,之外的就全是野菜了。一个小伙计正低着头,满脸委屈的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俞仁见那小伙计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被若梅这么一骂,吓的连头也不敢抬。
俞仁扫了一眼柜台,见没有掌柜,便问。“你们掌柜呢?”
“掌、掌柜已经好几天没来了,因为没有生意。”小伙计小声的说着。
“怎么你们这儿就卖这样的面吗?还五十文一碗?”俞仁怕吓着这小伙计,将自己的声音放的尽量平缓。
小伙计见俞仁态度温和,并不像先来的小姑娘那样凶,便小声的道:“客官有所不知。就这,已经算是好的了。要知道,如今在咱们这镇子上,也就只有我们家还能煮这样的面卖了。
咱们这儿的饥荒已经闹了一年了,朝廷又不发赈灾粮,现在是因为刚刚秋收,虽然说田里绝了收,但多多少少也还有些,才会有这些东西吃。不然,连这也没有的吃呢!”
俞仁点点头。
“那,你们之前是怎么过的啊?”
“就吃树皮啊!草根啊之类的。后来,许多人都到泰安去了,田野里吃的东西也就多了些。”
“去泰安?为什么去泰安?”俞仁不解。
“听说那儿有个什么教的人,给灾民施粥。”小伙计轻声道。
“那,为什么你不去?”
“我,我娘不让我去。”
“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让去?”
“因为要去那儿领粥,就必须要加入他们的教。我娘说他们想造反。吃了他们的粥,就要跟着他们造反。将来要连累全家甚至全族的人。所以我娘不让我去。我娘说去的人多了,这山上地里留下的东西也就多了,淘一淘也就差不多可以养活我们娘儿俩的了。”
俞仁点点头。“你们村里人是什么时候去的?”
小伙计歪着头想了想。“大概有四五个月了吧!我记得他们是开春后不久走的。”
“那,他们造反了吗?”俞仁问。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小伙计摇了摇头。
“原来没有造反!看来,你娘的判断还是不大准嘛!”
小伙计听俞仁说他娘说的不对,忙高声的辩驳道,“谁说我娘说的不准了!我娘说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造反,但那也是早晚的事。所以没有现在就干,一定是他们还没准备充分。
我听悄悄溜回来的几个人说。那些去了的人,现在就都不让回来了。还给他们编了组,说是要共谋什么事。
我娘说这些人都是坏人。让我死也不要吃他们的东西。”
俞仁暗暗奇怪,去年时,他在北京遇到了一个闻香教,准备要在河北造反。后来他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也不知他们造成反了没有。现在还没到一年,在山东,又出来一个什么教想要造反。
俞仁暗暗叹惜。“看来,离天下大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但他同时也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安全的落脚地。不管天下如何的乱,他俞仁都可以保证他的家人安全了。不过,这个消息,也再次让他提高了警觉。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固然无法阻止大明这座早已是千穿百孔的大厦的倾倒,也无法阻止这天下大乱的大势,但他却必须要在大乱来临之前尽量扩充自己的实力,以救自保。
就像是准备冬眠的动物们,在冬天来临前必须要准备充足的粮食一样。因为这些,是它们生存下去的资本。
而眼前,俞仁很清楚。他最重要的“储粮”手段便是,在此地尽量多的拉拢灾民。并让这些灾民们愿意跟随自己到台湾去拓荒,在那片暂时还无旁人注意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强大到足够保护自己的政权。
“再来两碗棒子面!”俞仁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块二两的碎银递到小伙计的手里。“不用找了。”
小伙计赶忙谢过,转身去了。
很快两碗新做的棒子面送了上来。碗里的面条也比前一碗明显的多了些,但还是以野菜为主。
“东家,您真要吃这东西啊?我看,还不如回咱们的船上吃鱼呢!”若梅道。
俞仁摇了摇头,“你呀!是不是这阵子日子过的舒服了,就忘了从前的艰辛了?野菜怎么了,野菜不能吃吗?我们从前,想吃野菜还吃不着呢!这可是真正的纯绿色食品。”
若梅被俞仁训的缩起了脖子,不敢再说话。虽然她不明白东家嘴里的绿色食品是什么,可她却知道东家生气了。于是,小姑娘赶紧缩起了脖子不再说话,老老实实的跟着俞仁一起端起了那碗棒子面。
这时,店里又进来两个人。一个二十五六的女人和一个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