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75-医宗金鉴-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类,吐痰稀涎橘皮之类,吐气流气枳朴之类。但形气弱者,药宜少,仍当佐以补中益 
气等升药为妥;形气壮者药宜多,更佐以瓜蒂、藜芦等猛药更效。凡煎吐药汤及调散 
,或用酸米汤,或用白汤,或用稀米粥,须备十余钟,令病者顿服一钟,即用指探吐 
药出,再服一钟,亦随用指探吐药出,再服再吐,以顺溜快吐为度,则头额身上自有 
微汗,所有病证轻减,即为中病,不必尽服余药。若过吐之,即使病尽除,恐损胸中 
阳气也,近世之医,以吐为古法不可用,久矣。皆因仲景之道不彰,其法失传,无怪 
乎其不敢用也。夫不知其妙,而不敢用,犹之可也,若竟委之曰古法不可用,则不可 
也。盖邪之在上者,非吐不愈。若如俗工所云,使病者畏不敢服,因循生变,致轻者 
重,重者死,夫谁之咎与抑、知汗、吐、下三法,用之诚当,其证无不立时取效,后 
之业医者,又安可只言汗下两法,而置吐法于不用,致使古法沦亡也耶! 
【集注】 
程知曰:此言服栀子亦有禁忌也。病人旧微溏,里虚也,又服苦寒,则不能上涌,而 
反下泄,故禁之。 
张志聪曰:此言栀子而不言豉者,申明栀子之苦,能下泄,故病人旧微溏,不可与服 
之也。 
@@@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 
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 
主之。 
【按】 
张兼善曰:「麻黄汤主之」五字,不当在阳气重之下,岂有□乃解之后,而用麻黄汤 
之理乎?其说甚是。况服药已之上,并无所服何药之文,宣将此五字移于其上始合。 
【注】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谓伤寒表证仍在,当以麻黄汤发其 
汗也。服药已,微除者,谓已发汗,邪虽微除,犹未尽除也,仍当汗之,若因循失汗 
,则阳邪久郁荣中,不得宣泄,致热并于阳而发烦,热郁于阴而目瞑。剧者,谓热极 
也。热极于荣,势必逼脉中之血妄行为□,□则热随血去而解矣。所以然者,阳气重 
故也。 
【集注】 
程知曰:脉见浮紧,表证仍在,虽八九日,仍当以麻黄汗解,服汤已其病微除,至于 
烦瞑剧□,乃热郁于荣,阳气重盛,表散之药,与之相搏而然。然至于逼血上□,则 
热随血解矣。此言发汗当主以麻黄汤,非□解之后,仍用麻黄汤也。 
张璐曰:服药已微除,复发烦者,余邪未尽也。目瞑烦剧者,热盛于轻也,故迫血妄 
行而为□,□则余热随血而解也。以汗后复□,故为阳气重也。或言汗后复□,而热 
邪仍未尽,重以麻黄汤散其未尽之邪,非也。若果邪热不尽,则「□乃解」三字从何 
着落? 
@@@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者愈。 
【注】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此伤寒脉证也,当发其汗。若当汗不汗,则为失汗,失汗 
则寒闭于卫,热郁于荣,初若不从卫分汗出而解,久则必从荣分□血而愈也。故太阳 
病凡从外解者,惟汗与□二者而已。今既失汗于荣,则荣中血热妄行,自□,热随□ 
解,必自愈矣。 
【集注】 
方有执曰:此承上条复以其证之较轻者言,以见亦有不治而自愈者,所以晓人勿妄治 
,以致误之意。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与上条同,而无疼痛,则比之上条较轻 
可知矣。所以不待攻治,得□自愈也。汗本血之液,北人谓□为红汗,即此说耳。 
程知曰:言得□虽无汗,必自愈也。人之伤于寒而为热者,得□发越故愈。 
张璐曰:□血成流,则邪热随血而散,夺血则无汗也。设不自□,当以麻黄汤发之, 
发之而邪解,则不□矣。发之而余邪未尽,必仍□而解。 
@@@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者,麻黄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以出其治也。伤寒脉浮紧,法当发汗,若不发汗,是失汗也。失汗则热郁于 
荣,因而致□者,宜麻黄汤主之。若能于未□之先,早用麻黄汤汗之,汗出则解,必 
不致□,其或如上条之自□而解,亦无须乎药也。 
【按】 
凡伤寒初起,但不甚恶寒,便知夹热后多得□。其热多寒少者,则热随□去,继而汗 
出,表与热均解也。其热少寒多者,纵热随□去,继必不汗出,表仍不解。诚能用青 
龙、麻黄汤于未□之先发之,则汗□两解矣。若已经□后而汗不出,表不解,即用麻 
桂之药,以和荣卫,亦须少兼芩、连、犀、地清阴凉血之品佐之,以护及阴血可也。 
然大□之后,麻黄、青龙不可轻用,若用之不当,则犯□家不可汗之戒矣。 
【集注】 
『活人书』云:□后脉浮者,宜麻黄汤,□后脉微者、不可行麻黄汤,宜黄芩芍药汤 
。盖□后脉浮,表未解也;脉微,表已解也,于此见仲景用麻黄汤于□后之大旨。 
方有执曰:伤寒脉浮紧者,寒多风少之谓也。上二条皆风多寒少,前条以服药已微除 
,汗发不透而致□,上条以较轻得自□,此以寒多不发汗而致□,三条之所以辨差分 
也。盖寒多,则于法当发汗,而不发汗,热郁血乱,所以□也。□则阳邪之风散,麻 
黄汤者,发其尚未散之寒也。 
程知曰:此言寒邪不发之□,仍宜温散也。不发汗而致□,是入荣之寒,不得泄越而 
然也。寒不尽则□不止,故仍用麻黄,不必待其□也。此与上条有寒热之别。 
程应旄曰:大抵伤寒见□者,由其荣分素热,一被寒闭,荣不受遏,从而上升矣。 
@@@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 
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宜桂枝汤。 
【按】 
若头痛之「若」字,当是「苦」字,苦头痛,方为必□之证,若是「若」字,则凡头 
痛皆能致□矣。 
【注】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里已实,似可下也。头痛热未已,表未罢,可汗也。然欲下则 
有头痛发热之表,欲汗则有不大便之里,值此两难之时,惟当以小便辨之。其小便浑 
赤,是热已在里,即有头痛发热之表,亦属里热,与承气汤下之可也;若小便清白, 
是热尚在表也,即有不大便之里,仍属表邪,宜以桂枝汤解之。然伤寒头痛不论表里 
,若苦头痛者,是热剧于荣,故必作□,□则荣热解矣。方其未□之时,无汗宜麻黄 
汤,有汗宜桂枝汤汗之,则不□而解矣。 
【集注】 
汪琥曰:头痛不已者,为风寒之邪上壅,热甚于经,势必致□,须乘其未□之时,酌 
用麻黄汤或桂枝汤以汗解之,而验小便,实为仲景妙法。 
魏荔彤曰:此条之□,乃意料之辞,非已见之证也。 
@@@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 
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注】 
太阳病不解,当传阳明,若不传阳明而邪热随经,瘀于膀胱荣分,则其人必如狂。如 
狂者、瘀热内结,心为所扰,有似于狂也。当此之时,血若自下,下者自愈,若不自 
下,或下而未尽,则热与瘀血,下蓄膀胱,必少腹急结也。设外证不解者,尚未可攻 
,当先以麻黄汤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痛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即调胃 
承气加桃核,所以攻热逐血也。盖邪随太阳经来,故又加桂枝以解外而通荣也。先食 
服者,谓空腹则药力下行捷也。 
【按】 
太阳病不解,不传阳明,邪热随经入里,谓之犯本,犯本者,谓犯膀胱之府也。膀胱 
府之卫为气分,膀胱府之荣为血分,热入而犯气分,气化不行,热与水结者,谓之犯 
卫分之里,五苓散证也;热入而犯血分,血蓄不行,热与血结者,谓之犯荣分之里, 
桃核承气汤证也。二者虽皆为犯本之证,二方虽皆治犯本之药,而一从前利,一从后 
攻,水与血,主治各不同也。 
【集注】 
喻昌曰:桃核承气汤用桂枝解外,与大柴胡汤解外相似,益见太阳随经之热,非桂枝 
不解也。 
程知曰:太阳病不解,随经入府,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瘀热内结,心不安宁, 
有似于狂也,若血自下,下则热随瘀解矣。然必外证已解,乃可直攻少腹急结之邪, 
于谓胃承气中加桃核者,欲其直达血所也;加桂枝以通血脉,兼以解太阳随经之邪耳 
! 
汪琥曰:膀胱乃小腹中之物,膀胱热结,在卫则尿不利,在荣则血不流,故作急结之 
形,为下焦畜血之证谛也。所以用桃核承气汤,乃攻下焦畜血,治少腹急结之药,实 
非通膀胱热结之药也。 

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桃核承气汤方
属性:桃核(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炙)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 
,日三服,当微利。 
@@@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 
当□满,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 
抵当汤。 
【注】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者,脉当浮大。若脉微而沉,则是外有太阳之表而内见少 
阴之脉,乃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也。或邪入里,则为结胸、藏结之证。今既无太阳、少 
阴兼病之证,而又不作结胸、藏结之病,但其人发狂,是知太阳随经瘀热,不结于上 
焦之卫分,而结于下焦之荣分也。故少腹当□满,而小便自利者,而血蓄于下焦也。 
下血乃愈者,言不自下者,须当下之,非抵当汤不足以逐血下瘀,乃至当不易之法也 
。 
【集注】 
喻昌曰:蓄血而至于发狂,则热势攻心,桃核承气不足以动其血,桂枝不足以散其邪 
,非用单刀直入之将,必不能斩关取胜也,故名其汤为抵当。抵者至也,乃至当不易 
之良法也。 
张璐曰:邪结于胸,则用陷胸以涤饮;邪结少腹,则用抵当以逐血。 
程知曰:脉微而沉,邪结于里也。表证仍在,而反不结胸,太阳随经之邪,不结上焦 
,而结下焦。小便自利,血病而气不病也。 
程应旄曰:热结于气分,则为溺涩,热结于血分,则为蓄血,血既蓄而不行,自非大 
下其血不愈。 

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抵当汤方
属性:水蛭(熬)三十个 □虫(熬,去头、足)三十个 大黄(去皮,破六片)三两 桃 
核(去皮、尖)二十个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者更服。 
@@@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 
,血证谛,属抵当汤。 
【注】 
此承上条详其脉证,互发其义也。太阳病,无论中风、伤寒,但身黄脉大,腹满小便 
不利兼头汗出者,乃湿热之黄,非瘀血也。今身黄,脉沉结,少腹□,小便自利,其 
人如狂者,则是血证,非湿热也,故宜抵当汤以攻其血。 
【集注】 
方有执曰:谛,审也。言如此为血证审实,无复可疑,必须抵当汤,勉人勿二之意。 
程知曰:身黄,脉沉结,少腹□,三者皆下焦畜血之证。然尚与胃热发黄证相近,故 
当以小便辨之。其少腹满而小便不利者,则为无形之气病,属茵陈证也;其少腹□而 
小便自利者,则为有形之血证,属抵当无可疑矣。 
汪琥曰:按本文云:小便不利者之下,仲景不言治法。成注云:可与茵陈汤。『补亡 
论』云:与五苓散。后条辨云:属茵陈五苓散。此三方可选而用之。 
@@@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宜抵当丸。 
【注】 
此承上条而言证之轻者,以互发其义酌而其治也。伤寒荣病,有热不已,伏于荣中, 
其血不随经妄行致□,则必随经下蓄膀胱,少腹者膀胱之室也,故少腹满。若小便不 
利,则为病在卫分,有停水也;今小便反利,则为病在荣分,有瘀血也,法当下之, 
宜以抵当汤。小其制为丸,缓缓下之,不可过用抵当汤也。 
【集注】 
方有执曰:上条之方,变汤而为丸。名虽丸也,而犹煮汤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 
丸者缓也,变汤为丸,而犹不离乎汤,盖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也。 
程应旄曰:夫满因热入气分,而蓄及津液者,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则知其所蓄非 
津液也,乃血也。血因热而满结,故用抵当汤,变易为丸,煮而连滓服之,使之直达 
血所,以下旧热,荡尽新瘀,乃除根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