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75-医宗金鉴-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交加; 民病喘咳; 血上溢; 血下泄; 寒热; 塞鼽; 喷嚏; 流涕; 疮疡
;目赤; 嗌干; 肿痛; 心痛; 胁痛; 皆其证也。
42。太阴司天湿下临; 肾气上从病肾阴; 寒行于地心脾病; 寒湿交攻
内外淫; 民病身重足跗肿; 霍乱痞满腹胀??; 肢厥拘急脚下痛; 少腹
腰疼转动钝。
【注】太阴湿土司天; 丑未岁也。 湿气下临水之所畏; 故肾气上从而
病肾阴也。 凡太阴司天; 则太阳寒水在泉; 故寒行于地而病心脾也。
是知寒湿内外交攻; 民病身重; 足跗肿; 霍乱; 痞满; 腹胀; 四肢厥
逆拘急; 脚下痛; 少腹痛; 腰痛难于动转; 皆其证也。
43。少阳司天火下临; 肺气上从火刑金; 风行于地肝木胜; 风火为灾
是乃因; 民病热中咳失血; 目赤喉痹聋眩瞑; 疮疡心痛?? 瘛冒; 暴
死皆因臣犯君。
【注】少阳相火、司天; 寅申岁也。 火气下临金之所畏; 故肺气上从
而病肺也。 凡少阳司天; 则厥阴风木在泉; 故风行于地; 木胜则病在
肝。是则知风火为灾; 民病热中; 咳而失血; 目赤; 喉痹; 耳聋眩瞑
;疮疡; 心痛;?? 动; 瘛瘲; 昏冒; 皆其证也。 暴死者; 是三之客气
;相火加临君火; 以臣犯君故也。
44。阳明司天燥下临; 肝气上从病肝筋; 热行于地心肺害; 清燥风热
互交侵; 民病寒热咳膹郁; 掉振筋痿力难伸; 烦冤胁痛心热痛; 目痛
眦红小便绛。
【注】阳明燥金司天 ; 卯酉岁也。 燥气下临木之所畏;故肝气上从而
病肝筋也。 凡阳明司天; 则少阴君火在泉; 故热行于地而病肺心也。
是则知清燥风热交侵; 民病寒热而咳; 胸郁膹满; 掉摇振动; 筋痿无
力;烦冤抑郁不伸; 两胁心中热痛; 目痛眦红; 小便绛色; 皆其证也
。
45。太阳司天寒下临; 心气上从病脉心; 湿行于地脾肉病; 寒湿热内
去推寻; 民病寒中终反热; 痈疽火郁病缠身; 皮?? 肉苛足痿软; 濡
泻满肿乃湿根。
【注】太阳寒水司天; 辰戌岁也。 寒气下临火之所畏; 故心气上从而
病心脉也。 凡太阳司天; 则太阴湿土在泉; 故湿行于地而病脾肉也。
是则知寒湿热气相合; 民病始为寒中终反变热; 如廱疽一切火郁之病
;皮?? 痹而重着; 肉苛不用不仁; 足痿无力; 湿泻腹满身肿; 皆其
证也。
46。厥阴司天风下临; 脾气上从脾病生; 火行于地冬温化; 风火寒湿
为病民; 耳鸣掉眩风化病; 支满肠鸣飧泻频; 体重食减肌肉痿; 温厉
为灾火化淫。
【注】厥阴风木司天、 巳亥岁也。 风气下临土之所畏;故脾气上从而
病脾也。 凡厥阴司天; 则少阳相火在泉; 故火行于地而病温也。 是则
知风火寒湿杂揉; 民病耳聋; 振掉; 眩晕; 腹满; 肠鸣; 完谷不化之
泻;体重食减; 肌肉痿瘦; 皆其证也。
卷四运气要诀
运气当审常变歌
属性:47。未达天道之常变; 反谓气运不相应; 既识一定之常理; 再审不定
变化情; 任尔百千杂合病; 要在天时地化中; 知其要者一言毕; 不得
其旨散无穷。
【注】近世医者; 皆谓五运六气与岁不应; 置而不习; 是未达天道之
常变也。 时之常者; 如春温; 夏热; 秋凉; 冬寒也。 日之常者; 早凉
;午热; 暮温; 夜寒也。 时之变者; 春不温; 夏不热; 暑不蒸; 秋不
凉;冬不寒也。 日之变者; 早温; 午寒; 暮凉; 夜热也。 但学医者;
欲达常变之道; 当先识一定主客之理; 次审不定变化猝然之情; 然后
知百千杂合之气为病; 俱莫能逃天时地化之理也。 虽或有不应; 亦当
审察与天时何时; 地化何化; 人病何病相同; 即同彼时; 彼化; 彼病
而施治之; 乃无差谬。 此知其要者; 一言而终也。 为医者可不于运气
中一加意耶? 附: 冲阳诸脉穴位: 冲阳穴──在足跗上五寸; 去陷骨
二寸骨间动脉。 太渊穴──在掌后内侧; 横纹头动脉中。 太溪穴──
在足内踝后五分; 跟骨上动脉陷中。 太冲穴──在足大指本节二寸间
;动脉应手陷中。 神门穴──在掌后锐骨端陷中
。。附:
卷四
伤寒心法要诀
属性:伤寒一证; 仲景论中立三百九十七法; 一百一十三方; 神明变化; 可
谓既详且尽矣。 其治杂证也; 则有『金匮要略』分门别类; 包举赅括
;无非示人以规矩准绳; 欲其触类傍通; 以应变于无穷也。 但其辞旨
古奥; 义薀幽深; 条目繁多; 未易领会; 人多苦之。 兹特撮其要旨;
编为歌诀; 俾学者便于熟读默记; 融会贯通; 然后再玩味全书; 则易
读易解; 有会心之乐; 而无望洋之叹矣。 由此登堂入室; 将见二千年
来大法微言; 昭如日月; 不致尘封 ; 庶几于斯道不无小补云尔。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
属性:1。六经为病尽伤寒; 气同病异岂期然; 推其形藏原非一; 因从类化
故多端。 明诸水火相胜义; 化寒变热理何难; 漫言变化千般状; 不外
阴阳表里间。
【注】六经; 谓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也。 为病尽伤
寒;谓六经为病; 尽伤寒之变化也。 气同; 为天之六气; 感人为病同
也。病异; 谓人受六气生病异也。 岂期然; 谓不能预先期其必然之寒
热也。 推其形藏原非一; 谓推原其人形之厚薄; 藏之虚实非一也。 因
从类化故多端; 谓人感受邪气虽一; 因其形藏不同; 或从寒化; 或从
热化; 或从虚化; 或从实化; 故多端不齐也。 明诸水火相胜义; 谓水
胜则火灭; 火胜则水干也。 化寒变热理何难; 谓邪至其经; 或从阴化
为寒; 或从阳变为热; 即水火相胜从化之理; 何难明也。 漫言变化千
般状二句; 谓伤寒变化千般; 总不外乎阴阳表里间也。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
属性:2。中风伤卫脉浮缓; 头项强痛恶寒风; 病即发热汗自出; 鼻鸣干呕
桂枝功。
【注】中风; 病名也。 伤卫; 谓风伤卫也。 脉浮缓; 谓中风脉也。 头
痛项强; 恶寒恶风; 发热汗自出; 鼻鸣干呕; 谓中风证也。 桂枝功;
谓桂枝汤功能治中风虚邪也。 详太阳上篇。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太阳寒邪伤营脉证
属性:3。伤寒伤营脉浮紧; 头疼身痛恶寒风; 无汗而喘巳未热; 呕逆麻黄汤
发灵。
【注】伤寒; 病名也。 伤营; 谓寒伤营也。 脉浮紧; 谓伤寒脉也。 头
疼身痛; 恶寒恶风; 无汗而喘; 或巳发热; 或未发热; 呕逆; 谓伤寒
证也。 麻黄汤发; 谓伤寒实邪; 当与麻黄汤发汗最灵也。 详太阳中篇。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风寒营卫同病脉证
属性:4。中风浮紧遍身痛; 头疼发热恶寒风; 干呕无汗兼烦躁; 伤寒身重乍
时轻; 浮缓呕逆无汗喘; 头疼发热恶寒风; 烦躁而无少阴证; 营卫同
病大青龙。
【注】中风谓风伤卫之病也。 头疼发热; 恶风恶寒; 干呕; 中风之证
也。浮紧; 寒伤营之脉也。 身疼痛; 寒伤营之证也。 今以中风之病而
得伤寒之脉与证; 更兼不汗出之表实内热之烦躁也。 伤寒; 谓寒伤营
之病也。 身重不痛; 乍有轻时; 风伤卫之证也。 浮缓; 风伤卫之脉也。
呕逆无汗而喘; 头疼发热; 恶寒恶风; 寒伤营之证也。 是以伤寒之病
而得中风之脉与证; 更兼太阳无汗内热之烦躁也。 而无少阴证; 谓无
身重但欲寐之证也。 营卫同病; 谓风寒中伤营卫同病也。 二证皆无汗
实邪; 故均以大青龙汤发之。 详太阳下篇。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误服三汤致变救逆
属性:5。伤寒酒病桂勿与; 呕吐不巳血脓鲜; 尺迟服麻致漏汗; 恶风肢急小
便难; 微弱汗风青龙发; 厥惕悸眩热仍然; 身??振振欲擗地; 桂加附
子真武痊。
【注】伤寒; 谓伤寒无汗之实邪也。 酒病; 谓病酒状似中风也。 桂勿
与;谓皆勿与桂枝汤也。 误与伤寒; 则表气愈固; 里气更逆; 呕吐不
巳也。 误与酒病; 则湿热内酿; 伤营吐血脓也。 此皆误用桂枝汤之变
证;当随其变证治之可也。 尺迟; 谓伤寒尺中脉迟也。 服麻; 谓服麻
黄汤发汗; 遂致汗出不止; 名曰漏汗也。 肢急; 四肢拘急也。 小便难;
谓小便少而难也。 伤寒脉证; 当用麻黄汤发汗; 若尺中脉迟; 是营气
不足; 不可发汗; 若误发之; 则致漏汗恶风; 四肢拘急; 小便难等变
证也。 当以桂枝加附子汤救逆可也。 微弱; 谓大青龙证脉微弱也。 汗
风;谓大青龙证自汗恶风也。 大青龙证脉不浮紧; 若浮缓而微弱反汗
出;是大青龙脉证未具也。 误以大青龙发之; 致其人厥冷筋惕; 心悸
头眩; 热仍不退; 身肉?? 动也。 振振欲擗地; 谓耸动不已; 不能兴起
欲堕于地也。 此皆误与大青龙汤发汗之变证; 当以真武汤救逆可也。
详太阳篇。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三阳受病传经欲愈脉证
属性:6。伤寒一日太阳病; 欲吐烦躁数急传; 阳明少阳证不见; 脉静身和为
不传。
【注】伤寒一日太阳受病; 二日阳明受病; 三日少阳受病; 此其传经
之常也。 若初病颇欲吐; 烦躁脉数急者; 谓邪盛传经而不解也。 二;
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 脉静身无所苦者; 谓邪衰不传; 欲自愈矣。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阳明表病脉证
属性:7。葛根浮长表阳明; 缘缘面赤额头疼; 发热恶寒而无汗; 目痛鼻干卧
不宁。
【注】太阳未罢; 又传阳明; 太阳表邪怫郁; 阳明肌热; 为阳明经表
病也。 葛根表阳明; 谓葛根汤主治阳明表病也。 浮长; 谓阳明之表脉
也。 缘缘面赤连额头疼; 发热恶寒无汗; 目痛鼻干卧不得宁; 皆谓阳
明经之表证也。 用葛根汤解两经之邪也。 详阳明篇。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阳明热病脉证
属性:8。白虎烦渴热阳明; 汗出身热脉长洪; 不恶寒兮反恶热; 合柴兼见少阳经。
【注】太阳已罢; 而传阳明不传少阳; 亦未入腑; 其热渐深; 表里俱
热;为阳明经热病也。 白虎热阳明; 谓白虎汤主治阳明热病也。 脉长
洪;谓阳明之热脉也。 烦躁口渴; 引饮汗出身热; 不恶寒反恶热; 皆
谓阳明经热病之证也。 用白虎汤解阳明表里俱热也。 阳明未罢; 又传
少阳; 亦阳明热病也。 合柴; 谓白虎合小柴胡汤; 治阳明经热证; 兼
见少阳经弦脉; 寒热往来; 口苦耳聋; 目眩而呕; 胸胁痛之病也。 详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阳明府病脉证
属性:9。胃实脉大腑阳明; 大便难兮脾约同; 蒸蒸潮热濈濈汗; 满痛始可议
三承。
【注】脉大腑阳明; 谓热邪入腑; 阳明当脉大也。 曰胃实; 曰大便难;
曰脾约; 谓腑病受邪之不同也。 脾约者; 太阳阳明也。 胃实者; 正阳
阳明也。 大便难者; 少阳阳明也。 皆为可之下证; 不无轻重之别。 然
必蒸蒸潮热; 身肢濈濈然汗出; 或满或痛; 始可议其微、 甚; 以三承
气汤、麻仁丸下之可也。 详阳明篇。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阳明慎汗慎下
属性:10。 阳明表证反有汗; 桂枝加葛中风传。 热证无汗亡津液; 燥渴仍从
白虎痊。 胃实汗热原应下; 恶寒浮缓表为先。 欲知定硬识失气; 不转
微涩下之冤。 舌滑尿白小便数; 便硬休攻导自安。 小便数多知便硬;
无苦数少是津还。
【注】阳明表证应无汗; 反有汗; 是从风邪传来; 仍从表治; 宜用桂
枝加葛根汤。 阳明热证应有汗; 反无汗; 是或吐; 或汗; 或下亡其津
液;若无燥渴; 则从表治; 若有燥渴; 仍从热治; 宜用白虎汤。 胃实
自汗潮热; 原应下之; 若有恶寒浮缓之表; 宜先解表; 表解已; 乃可
攻之。 欲知大便硬定未定; 当稍与小承气汤; 转失气者; 己成定硬;
当与大承气汤攻之。 若不转矢气者; 未成定硬; 攻之必溏; 勿更与也。
若脉微涩者; 亦不可下; 下之则冤死也。 舌滑; 尿白; 里热微也; 虽
小便数、 大便硬; 其热远在广肠; 亦不可下; 用蜜煎猪胆导法自可安
也。凡小便数多; 知大便必硬; 虽大便硬而无或满、 或痛之苦; 当审
其小便日几行; 日减数少; 是津液还于胃中; 慎不可攻; 不久必自大
便出也。 详阳明篇。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少阳脉证
属性:11。 往来寒热胸胁满; 脉弦目眩而耳聋; 口苦默默不欲食; 心烦喜呕
少阳经; 或渴或咳身微热; 或胁硬痛腹中疼; 或悸不呕尿不利; 舌胎
滑白小柴宗。
【注】脉弦; 谓少阳病脉也。 往来寒热胸胁满; 目眩耳聋; 口苦默默
不欲食; 心烦喜呕; 少阳经主证也。 或渴; 或咳身微热; 或胁硬痛;
腹中疼; 或悸不呕; 尿不利; 舌胎滑白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