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万里文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述两措施都要求在坝底留有容量相当大的泄水洞。虽然目前刷沙的措施尚
未具体化,但因这是自然规律所指示的必须研究的客观趋势,我们必须留下这些 洞,以免他年觉悟到需要刷沙时重新在坝里开洞。



























164







论分流淤灌策治理黄河 *





一、总述 
1976 年作者提出用分流淤灌的方法治理黄河下游,以期达到防洪、灌溉、通
航、发电、兼顾中下游的目的。并发表论文:《论治理黄河的方略》,在 1979 年治
黄会上报告。本文进一步申述,分流淤灌是治理黄河唯一可行的方法,也就是排
斥了所有其他治黄方略。本节分条列述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和唯一性的推理过程,
只要其中任何一条不成立,则其随后各条皆不成立,而方略本身也被否定。在随
后各节里,解释这些条项的理论依据。这样分层叙理,是为了便于分题讨论和集
中辩论。在逐条推理成立之下,方略的客观唯一性含义表示:历史上治理黄河虽
经多少周折,迄今也未见定论,但是最终必将为人们认识,而付诸实施的惟有这 个方略。
为了证实 方 略中分流 刷 槽淤沙的 效 果,建议 先 试建一两 个 小型分流 闸 和流 
路,例如选择梁山图那里闸附近开口分流,淤灌沿途两岸田地,并供水通航。
1 、黄河两岸地貌从郑州桃花峪以下是一个隆突圆锥体的三角洲,是由许多
向下游放射形式的流派所组成的派域,而不是一个汇流性的流域。
2 、凡是在隆突圆锥体三角洲上通过形成这种地貌的自然水沙流,虽据实测
或力学分析在局部地区短期内有发生冲刷的现象,但据实测或统计分析全河在长
期内一定是淤高并延伸的。从长期统计河貌演变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黄河或其
流派沿着流程向下,随着时程前进,坡降总是逐渐减平,流率逐渐减少,出口逐
渐延伸,而海流带走出口的沉沙又是很少,这四个原因。
3 、这些自然淤积,经过河槽淤塞、自然堤决口、河道迁移或分流等一番过
程,轮流散布在三角洲上。三角洲以桃花峪为顶点,逐渐形成隆突的圆锥体,面
上流着放射式的低洼排水道,面积达廿五万方公里,于全球为最大。它一面淤高,
一面延伸扩大,原来是进行很慢的。在人类定居之后,为了防制洪水泛滥,必须
筑堤;但是筑了堤,淤积便集于两堤以内,延伸只发生在河口,这淤积和延伸就



*  清华大学水利系泥沙研究室印发,1985 年 6 月。
165


都进行得很快。近河口段淤积,决口,并迁道最频繁,不便筑堤,于是人们便误
认为利津是黄河三角洲的顶点。
4、在这样的地貌上,援用古今中外任何治河方法,如束水攻沙、宽河守堤、
淤滩刷槽、集流冲沙等,企图令水流挟带泥沙全部送出海外,除非额外施加机械
能,如抽水沙放淤两岸等措施,要使河槽维持原状不淤高,是不可能的。所以在
黄河下游集流输沙出海的治河,原则是不成立的,也就是在两堤约束下按“下排” 的设想治河是错误的。
5 、世界上凡是治理隆突三角洲的河流,没有不是分流淤沙的,如广东三水
球江、埃及开罗尼罗河、罗马尼亚土耳恰多恼河、印度孟加拉恒河、巴基斯坦苏
库尔印度河等皆是。黄河也该自三角洲顶点桃花峪起分流。在承认沿途必淤的原
则下,分流后使水沙铺开在广大的流路滩地上,这样,水流很浅,每年只会淤积 出薄薄的一层。
6 、桃花峪以下大堤要打开廿多个口门分流,分流路线要顺着原来的洼道。
这些流派一概取复式断面,要固定住两岸滩槽的边坡。在大堤分流口要控制一定
的分流率,每次放水要始终淹没两边滩地,使浑流淤滩刷槽,否则就闭闸停放。
黄河水少,年流量 470  亿方中只能用三百亿方轮流灌溉,(在修库蓄洪后可以加
多),每亩地每年只能轮灌到十天左右。所以各洼道流派大多时间在排泄地下水。
7 、分流会拉沙出槽,刷深大河,使其过水能力剧增。汛期各门齐开,使槽
蓄大增,洪峰流率削低。按千年一遇最大十二天洪量为 125 亿立米,分流后估计
各路十二天平均总流率 3;500 秒立米,合 36。3 亿方水沙出海,其余 88。7 亿方若只
淤灌在一半派域 125;000 方公里上,则十二天灌水厚度只有 71 毫米,其中沙厚只
有 7。1  毫米,连鸡犬也淹不死。故全面同时分流不会造成洪灾。注意分流不只是
分洪疏水,在枯水期也分流拉沙出槽。
8 、下游田地本来迫切需要水沙淤灌,细泥施肥,粗沙可打底排水,所以对
于治河来说,上中游水土保持根本不需要,分流淤灌唯恐泥沙不足。源头水土保
持很不经济,黄土高原直壁剥落无法防止。况且中游河滩上已沉积大量塌岸泥沙,
等待水流带走。所以减少输沙量很难做到,按“上拦”设想治河,是不现实的。
水土保持投资不应按每方公里面积计,土壤冲刷是没完没了的,既需工程投资, 又需常年经费。
9 、黄渭河三门峡以上已沉积了六十多亿吨泥沙,淤积且已延及西安,应先
改建三门峡坝,必须外加机械能,把泥沙冲下去,以确保秦川安全。若降低厂房
15  米,利用坝下 16  米的急流落差,则可能改造到恢复原来期望的防洪、灌溉和


166


发电的效果。在刷洗秦川积淤后,才可修建小浪底坝。
这个惟一可行的治黄方略可以做到防洪、灌溉、通航、发电的目的。分流把
汛水化为自流淤灌并资航运,大河得以自动淘深,而并不再须加高堤防;改建三
门峡坝可以挽救秦川并利用水力发电,权衡其工费之省相对效益之距,经济价值
定能成立。认识集流下排的错误,黄淮海平原可尽享其馀沥,南水毋须北调,济
宁之煤可以直输江南,汛水可以灌蓄于黑龙港南宫水库,备多年调节,地下汲取。
如此巨利,厥赖分流。惟其含沙多,才能造成庞大的派域地貌,以资分流。
此为黄河天赋的优越条件,非长江所可比拟。长江流域,只能集流,无法分流,
故其洪水綦难防治。由此可见,黄河原非害河。认识到泥沙为资源,三代文化起
源于此,吾炎黄子孙立足于此,施以正确的治河策略,黄河本是世界上最优的利 河。
惟有先解决治黄方略,才能进而讨论如何治淮、治海,和黄淮海地区的整体 开发。


二、论水土保持不可能治理黄河 
近半世纪来,大多学者把水土保持作为正本清源,根治黄河的基本方略。其
所持理论简单明暸:泥沙留在原地不下来,河就清了,下游就不会淤、决、徒了, 于是河就治好了。
水土保持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以维护当地的农林畜牧业,是安全必要的;
但却不能据以治理黄河。这主要是由于:(1)黄河下游正需要更多的泥沙淤地压
碱,根本不需要在上游拦沙;而且现在的黄淮海平原正是靠黄河泥沙长期淤积成
的。(2)工程措施的水土保持违背自然界上游切割,下游造陆的必然过程,全面
拦住泥沙不下来是根本做不到的;即使在源头拦住泥沙后,出来的清水仍将沿程
冲起河槽中的积沙,把它带到下游来。(3)在源头上修谷坊,所能拦截每方砂的
代价要远比河槽里的为大,淤满后又须重修,投资和效益对比,是不经济的。据
此,靠水土保持来治理黄沙,是不可行的。兹分论如次。
1 、为什么下游不需要上游拦住泥沙呢?下游三角洲黄淮海平原从来处在堆
积的过程里,迫切需要泥沙淤高贫瘠的土地,粗沙垫底排水,细泥增添肥质,黄
水灌溉土地。原黄泛区渴望着淤灌以改良土壤。黑龙港地区南宫等地下水库区亟
须分洪淤灌,储蓄汛水。83 年荷泽地区五个县轮流等待着黄河放淤。河口东营市
亟须填高洼地,其中四千方公里上初步淤高一米就需要 56 亿吨,而黄河过这里全
年平均只有 15 亿吨泥沙,尚待长期淤灌。总之,黄淮海平原廿五万方公里都待水


167


沙不断淤灌,根本不要求上游保持水土。所谓水土保持根本上治理黄河,乃是治
河决策者眼看着河槽淤高,威胁堤防,又没有别的办法而提出来的。
黄淮海平原沿太行山麓地层最深处是卵石,其上是粗沙,表面覆盖细泥,为
河北河南省最富饶地区。为什么呢?底层沙石可以排水,表层细泥可以存水含肥。
距太行山麓百余公里,地下埋深二三十米以下才是粗沙,形成地下水库;但因上
层淤泥太厚,排水不良,含碱较多,故土壤并不肥沃。滨海沦洲区几百米埋深尽
是细泥,满地盐碱,成为不毛。可见农作需要泥沙粗细兼备,粗者打底,细者覆 面,于水能排能蓄,作物好之。
黄河挟沙而下,粗沙先沉落,细沙从后。龙门以下河床沙粗,沿程逐步减细。
南宫地下粗沙是万年前濒临海岸线时,沿陡坡沉下的。平原农民只恨粗沙不能远
送山东。今人不察,反因榆林延安新黄土梁峁区地形破碎,盛产粗沙,献策在那
里大搞其水土保持,恰恰和农民愿望背道而驰。粗沙本来送不远,但总望洪水能
把它送远一步,以便分送两岸,打底排水,何劳拦截于源头?
2 、为什么全面拦截泥沙是做不到的呢?按黄土在风积过程中逐步受暴雨溅
击,形成垂直的裂隙和孔洞,其导水性强到比水平方向的大五倍之多。黄土中胶
结物含量低,抗剪力小;又吸水性强,在饱水后几分钟全部崩解成粉末。雨水沿
黄土垂直裂隙很快浸渗到底,孔隙的水压力使黄土岸垂直剥落。直壁步步后退。
这样流失的孔蚀泥沙要比面蚀和沟蚀的更多。崩解下来的泥沙未必在同一场雨洪
里都随水流入河中,大部分面蚀、河蚀、孔蚀的泥沙堆积在岸边,供备未来洪水 的输沙原料。这是水流挟沙的第一步。
第二步,另一场更大的暴雨洪流,除了挟带着自己侵蚀的泥沙,还沿程斥岸
刷槽,对那里储备着的大量泥沙尽情地冲起来,使其浓度高达每立米数百公斤。
这才是人们量测到的含沙浓度(俗误称含沙量)和输沙率。
水土保持中农业措施和梯田减坡工程会减少面蚀,但是这样保持在耕地面上
的水份却会更多地浸透裂隙孔洞,反而造成更多、更严重的孔蚀。谷坊可以拦住
沟蚀的泥沙,但它不能免除其上下游的孔蚀。无论农业措施或工程措施,在第一
步所能减少积储在岸脚的泥沙总是有限的,而积储量总是多于第二步一次能带走
的量。在第二步,干河的输沙率决定于洪流的大小,水土保持对此不能起多大作 用。
另外,三门峡坝修成后,抬高了库水位和上游减平了的坡降,已使黄河北干
流和渭河两岸塌陷了八十余万亩黄土高原,那里储备着大量泥沙可供水流冲刷, 使第二步挟沙不愁原料不够。

168


这就是为什么水土保持办了几十年,据说已获得保持的面积近总流失面积的
20%,但实测所示,输沙率非但未减,反见略增。原来只有水流在铺沙的河槽里,
假使在上游拦截了沙流,使之变为清水,它仍然不肯罢休,尽力冲起泥沙带走的。
从地质演变来说,河北、河南和山东平原是黄河的冲积锥体,累积了无数淤
沙构成这一庞大三角洲,而且仍在继续淤积中。自然界这一伟大的造陆运动是不
可抗拒的,人类不可能施出这样的能量来抑制它。况且就在这块快速淤成的土地
上,发扬了我国早年固有的文化,引起了汉满蒙三族的中原逐鹿和文化混和。西
安半坡村遗址告诉我们,仅仅在六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还在黄土高原上过着用
石器和陶器的简陋生活呢。如果没有黄河较快地淤出偌大平原,那我国今日的文 化还难以想象呢。
3 、用谷坊或溪沟里筑坝拦沙是怎样不经济的呢?按用农业措施整地,或筑
坝蓄水灌溉小流域农田,而把拦沙仅作为副作用,其投资是否合乎经济效益,应
由具体条件决定。但若专为淤沙而筑坝,通常是不经济的。这是因为:第一、每
级坝埂工程虽简单,仍都需要排洪设备。每级拦沙方数越少,每方的工程成本越
大。所以在溪沟里拦沙反而比大河里价高。第二、谷坊淤满后,仍须另觅坝址再
造,侵蚀不断发生着,必须继续拦沙;同时对于淤满的坝埂仍须继续保护,以保
持其过洪的安全。工程是没完没了的。第三、拦截泥沙后放出的清水仍会冲起下
游的泥沙,向下输送。对于下游来说,上游拦沙一方,不等于下游会减少一方沙 量。据此核算工程费,就更不经济了。
以往常有人说,在每方公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