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10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轰炸机刚刚丢完炸弹准备返航。
二话不说,格里采韦茨就冲了上去,一架慢吞吞的93式重爆击机进入了他的眼帘,这种最大速度仅仅有220公里的大笨鸟哪里是机动性优越的伊15的对手,格里采韦茨围绕着这架93式重爆飞了一圈,当他离开时,这架大笨鸟带着四个死鬼和浓浓的黑烟正在向地面俯冲,几分钟之后,格里采韦茨耳边传来了它坠地爆炸的声音。
不过此时格里采韦茨完全无暇顾及这架93式重爆,因为他被两架91式战斗机盯上了。这种上单翼的战斗机最大速度跟92式相差无几,盘旋性能还不如后者,但是这不意味着91式就是软柿子,而且咬住格里采韦茨的这两个日本飞行员技术十分过硬而且作风十分顽强。
只见三架飞机剧烈机动、翻滚挪腾,不断地互相交换子弹,格里采韦茨后来回忆道:“敌人很难缠,时不时我就能听到子弹击中机体的声音,我很担心在下一秒钟就会被击落……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很短,但可能也很漫长,我抓住了一次与敌机航线短暂交错的机会断然开火,幸运的击落了一个敌人。”
也就在这时,格里采韦茨的战友也赶来救援,双方合力击落了另外一架91式,紧接着格里采韦茨再次追上了一架93式重爆将其击落。也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空战中,格里采韦茨成为了一日王牌(一天击落五架敌机),当然实际上他真实战绩应该是独立击落5架,合作击落2架。
和格里采韦茨辉煌的战果相比,克拉夫琴科在这一天就显得有些暗淡了,生于1912年的他在1934年才从航校毕业,此时还是飞行小时数不够一百的小菜鸟。
对于他这样的新手来说伊16绝对不是一个好座驾。尤其是克拉夫琴科驾驶的还是伊164,这种使用M22发动机的早期型伊16性能真心不好,跟使用功率更大的M25发动机的伊165相比,在最大速度、升限和爬升速度上都差了一大截,也就是油耗稍小,使伊164的航程比伊165远了一百多公里。
伊164不光是纸面上的性能差,而且还继承了伊16系列最大的毛病——对新手不“友好”,该机操纵性很差,尤其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事故频发。克拉夫琴科的一位密友就在刚刚抵达远东降落的时候坠毁在了机场上,当场机毁人亡。
反正对克拉夫琴科来说,每一次驾机升空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送掉了性命,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谈不上什么发挥了。
这一天早上,按照既定的日程表克拉夫琴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这一日对他来说事一场不折不扣的噩梦。当他们驾机从4000米向5000米爬升时,克拉夫琴科忽然发现队列最后的两架僚机落在后面,越飞越远,这两架飞机的飞行员是比克拉夫琴科还要手潮的新手,飞行经验几乎是微乎其微。
心知不妙的他赶紧用无线电呼叫,但是没有任何回应,然后他又赶紧呼叫中队长,波波夫大尉回答说他正准备下降高度看看那两只任性的菜鸟想干什么,但是随即他又改变了主意:“现在解散编队太危险了,有情报显示有大量敌机在这一片空域出没。”
克拉夫琴科再也没能见到这两只菜鸟,他回忆道:“真是可恶!我们经历了大量的艰苦训练才成为飞行员,而他们甚至没有机会在空战中射出一发子弹。伊16太糟糕了,他们一定是在跃升中失速了,这种该死的胖头鸟一点儿都不好飞!”
不过对于当时的克拉夫琴科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后面的战斗中,他很快就要体会一把什么叫死里逃生。同格里采韦茨一样,他的中队也被命令前往支援骑4师,只不过他比格里采韦茨的中队先到一步。
不过先到可不存在什么先发优势,因为当缺少了两架战机的他们抵达战场时,天空中到处都是日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克拉夫琴科带着僚机立刻开始俯冲,攻击准备进入投弹航线的93重爆,可还没等他接近93重爆,就被迎面扑过来的四架92式战斗机缠住了。
一枪都没来得及开,克拉夫琴科就被一架92咬住了尾巴,那真是弹雨横飞,几乎是立刻他的发动机就开始漏油起火,甚至波及到了座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克拉夫琴科才从座舱里爬出来,此时他的屁股都已经烧着了。
不过当时的他可没心思去灭火了,追杀他的92式战斗机一点儿都没有怜悯的意思,哪怕他已经起火了依然在用子弹不断地问候他。克拉夫琴科几乎是跳舞一样跳出了座舱,三秒钟后降落伞开了,他能够清晰的看到脚下的地面枪炮大震,不断地有烟雾腾起,甚至还能看到远方射过来飞行在空中的炮弹。
不过很快克拉夫琴科就把心神从地面转回到了空中,因为他惊愕地发现那架该死的92式战斗机依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竟然继续用机枪朝他射击,似乎准备将他击毙在空中。
那一刻克拉夫琴科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心中更是有一座火山在爆发,这是多么无耻和残暴的人才能做出这种事。以前他以为丑化和恶魔化日本人仅仅是政治的需要,但是当他亲自体会到了日本的恶意之后,才发现那根本就不是什么丑化,那些混蛋确实都是人渣!
克拉夫琴科又一次开始了空中舞蹈,他不断的拉动伞绳,不断地调整姿态,尽最大努力躲避敌人的子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成为了一名空中芭蕾舞者。”
好在很快战斗就将克拉夫琴科从这种空中芭蕾的窘境中解脱出来,而当他落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降落伞被打了至少三十个枪眼,甚至一发子弹射飞了他一只鞋底。
落地对于克拉夫琴科来说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不断在天空中跳芭蕾的关系,这位未来的苏联英雄飞到了日军阵地后面,想要回家就意味着他必须徒步穿越日军的阵线,而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克拉夫琴科拔出手枪一头冲进了一片树林,将自己隐藏在了林木之间他才稍微觉得安全了一点儿,可是怎么回去呢?
就在克拉夫琴科一筹莫展的时候,他遇上了自己的中队长波波夫大尉,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位也跳了一回空中芭蕾,甚至比克拉夫琴科早一步抵达这片小树林。
“格里高利同志,不要担心,我已经联系救援队了,很快他们就会来接我们回家的!”波波夫很有信心地安慰道。
而克拉夫琴科则有些好奇,很想知道中队长是怎么联系救援队的。后者拍了拍身后背着的一个大方盒子,有些炫耀地回答道:“最新配发的微型电台,可以联系十公里之内的友军!”
克拉夫琴科可不记得有配发这种电台,波波夫解释道:“这是最新的装备,还没有普及,暂时只配发给了中队长以上级别的军官……”
克拉夫琴科忍不住在心里啧了一声,心道:“当官的就是有特权!下一次升空之前哪怕就是偷,我也得偷一台!”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特权,因为红军的通信器材缺口巨大,按照193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有42%的部队需要补充电台。而苏联的工业化其实才刚刚起步,压根就没有这个能力提供充足的电台,无奈之下也只能有限保障中高级指挥员,毕竟跟普通飞行员相比,他们的价值更大。
不过救援队并没有立刻抵达,一直等到了日落之后,他们才“姗姗来迟”,当三架S11悬停在克拉夫琴科头顶甩下绳梯时,他都愕然了。之前他一直以为救援队应该骑马或者驾车前来,真心是没想过他们会从空中来。
“飞行员同志,不要发愣了,快点上,鬼子很快就会惊觉!”
当克拉夫琴科坐在S11返回己方阵地时,他都还有些晕乎乎的,直升机给他的冲击太大了,这种完全不同的空中飞行体验让他十分兴奋,如果不是救援队还要执行其他任务,他都有心再体验一把。不过克拉夫琴科也不用遗憾,因为接下来的空战中他还要跳几回空中芭蕾,有的是坐直升机的机会……(未完待续。)
53激战(5)
骑1师取得突破的同时,在他们左翼的坦1师和坦2师经过一番调整之后,也开始打开局面,甚至取得的战果比骑1师要辉煌得多。
两个坦克师乘着朦胧的晨色,迅速前插,在日军23师团的防线了凿开了数个大口子,并一度跟配属给23师团的部分日军战车部队交火,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彼得罗夫斯基描述了这场近距离战: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决心趁着清晨时分发动一次袭击,因为在白天我们的坦克部队不断遭到来自日军纵深的炮兵袭击,虽然坦克部队并不太害怕这种程度的炮击,但是对配属给我们协同作战的步兵兄弟们来说,徒步作战的他们暴露在炮火下伤亡会非常大,而如果他们跟不上来,之前的战例已经证明光凭坦克部队就算是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也守不住突破口……”
“我很清楚梅列茨科夫同志(坦1师师长,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为什么将进攻任务交给了我们团,跟11团和12团装备的BT2坦克相比,我们团的T26靠性稍微高一点。在之前的战斗中,BT2在野战条件下故障频发,有大约三分之一的BT2悬挂系统被击伤或者损伤,还有一部分因为发动机自燃被烧毁。这么说吧,我们师大约有40%的BT2丧失了作战能力,甚至有部分直接被丢弃在了战场上,原因是我们没有合格的抢修车辆将他们拖回来,而且拖回来了师维修部也修不好……”
“……负责主攻的3营4连还剩下5辆T26,上面挤满了步兵,自从发明了坦克搭载步兵作战的战术之后,战士们通过亲身体验,得出了一个结论——T26比BT2好!作为一个装甲兵,就我个人看来这个结果是不科学的,因为就性能来说,BT2和T26差别不大,甚至BT2还拥有机动性的优势。按理来说,BT2应该更受欢迎才是,可结论为什么相反呢?我走访了许多连队,亲身询问了许多坦克兵和步兵,得出的结论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就坦克兵来说,他们更喜欢BT2,哪怕BT2的发动机很糟糕,但是这种坦克保障更轻松,经过合格训练的坦克兵能轻松的保养好坦克,而且BT2速度很快,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能够狂飙突进的座驾很拉风。”
“但是对于步兵来说,结论就完全相反了,他们一致认为BT2是种糟糕的坦克,搭乘在BT2上参战是相当危险的。原因就是BT2速度太快,冲起来之后很容易将车上的步兵甩下去,尤其是启动和刹车的时候尤其危险。而且因为其速度快,越野时就显得特别的颠簸,因此已经发生好几次悲剧的事故。”
“当然,仔细的研究了收集起来的信息之后,我得出了一个还算客观的结论,BT2的性能还是不错的,除了轮履两用设计不实用之外,很合适我们文化程度不高的战士。至于不适合搭载步兵作战的问题,实际上这并不是设计上的问题,因为在其设计之初,就没有想过要当战场计程车使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简单,那就是给机械化步兵研制一种能够和坦克一起行动的履带车辆,实在不行临时给BT2车体上焊接点扶手也可以将就用,至少我们部分聪明的战士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言归正传,主攻的四连沿着连绵的土丘向前突进,途中敌人的炮兵只是凌乱的开了几炮。在抵达一座大土丘的反斜面时,一连开始急速转向东面,准备开始进行突击。这时我军的大规模炮击也开始了,一道铁与火的幕墙刹那间落在了日军面前,显得那么的绚丽!”
一开始四连进展十分顺利,一举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就在他们准备乘热打铁的时候,日军的战车部队出现了!
参加过这场战斗的老兵谢苗回忆道:“正当我们越过敌人战壕的时候,突然眼前闪过一道炫目的火光,伴随着一声爆炸声,我们被击中了!我不清楚敌军的什么武器打中了我们,可坦克立刻烧了起来,弃车的命令都不用下了,但是我们的炮塔必须转开,因为炮管将驾驶员的舱盖给挡住了!最终我最后一个逃出了坦克,落地之后还没等我喘口气,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炮塔就飞了出去……如果我当时再慢三秒钟,我可能就得随着炮塔一块上天了!”
和谢苗一样倒霉的坦克兵并不多,因为23师团没有多少坦克,在红军的坦克海面前,他们瞬间被淹没了。激战至上午11时,彼得罗夫斯基的团已经基本完成了战斗目标,甚至他的部队还有余力能在下午再发动一轮进攻。而梅列茨科夫也很快让他们继续进攻!
这回彼得罗夫斯基的目标是敌23师团第64步兵联队指挥部,该指挥部已经被日军构筑成了一座“要塞”,配有大量的迫击炮、机枪以及步兵炮,而且最重要的是周围地形是一马平川没有半点掩护。让步兵单独攻击这样的“要塞”简直就是送死,所以梅列茨科夫将攻坚任务交给了彼得罗夫斯基的团,并调来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