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班主任工作漫谈-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师替学生思考,如同替学生吃饭一样,都是害学生。
△看到十三四岁的学生们整天埋在书堆里,埋在浩如烟海的作业世界中,没有歌唱,没有娱乐,没有科技活动,谁能不着急呢?
如果教学方法很科学,很符合学生心理,遵循可接受性、直观性、逻辑性、趣味性的原则,那就完全可以使学生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劳动,用较少的时间和力气获得较多的知识。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
△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不应当是只看这节课多热闹,教师讲了多少内容。如果这些算得上标准的话,那也只是次要的标准。
△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始终紧紧地维系着。
△一堂课是否讲得生动成功,第一重要的不在教材,也不在学生,而在教者。教师倘若设计得合情合理,那么任何一篇课文讲给任何学生,都会产生吸引人的效果。
△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去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养神,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
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
△讲课文时,教师应尽可能把自己假设为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哪些知识是可以接受的,哪些知识只是考试时有用的,哪些是有长期使用价值的;一节课,45分钟,能记住多少知识点;即使记住了,这些知识点又有多少能有长期储存于大脑中的可能性;即使能够长期储存,又有多少储存的价值。这样思考,必讲的就少了。这样思考,才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以便学生用这些时间去进行自己读书的实践。
△一篇《小石潭记》讲两节有两节的讲法,讲4节有4节的讲法,硬要讲上10节课,有没有话讲呢?还是有话可讲的。
问题在于学生的大脑对这样一篇〃年龄〃很大的文章,以接收多少信息为宜。即使暂时接收了,能否处理还是一回事;处理了,能否长期保存是另一回事;能保存,日后有无反馈价值,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部好的文学著作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可以哺育千千万万、世世代代的人民。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比作一条小溪,它能在时代的沃土上流淌,不少人可以在那里汲取营养。
河水,溪水,都不能一下子饮尽,想一下子饮尽河水的人,反倒会被河水所害。
学习是否也这样:谁想一下子穷尽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著作的妙处,超越了本人的接受限度,最终反而有害。
饮水,不能河里有多少就饮多少;不能看人家饮多少,我也饮多少。
教书与学习,亦然。
△语文教学厚古薄今,厚现代文学,薄当代文学,不能算什么好现象。
九 培养自学能力(15则)
△不少学生只知道播下无数粒种子,才能够收获一个100分,再播下无数粒种子,才能收获一个大学文凭。至于每一粒知识的种子能收获一颗什么样的知识果实,他们却答不出,因为老师没有教。
△只把考试分数作为果实去精心培养,结果使许多学生舍本逐末,不顾大的方向,而用全身心的代价去争分数。结果分数到手,学历到手,学习到头。许多知识便漫不经心地丢掉了,至于更新更谈不上。
△人的大脑的潜力无穷无尽,这是所有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承认的。如果人的大脑的潜力都能充分发挥的话,每一个大脑也许都能装相当于上亿册书的图书馆这样的知识量。大家都应该坚信,自己能够掌握许多知识,能够变成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
△一个总和创业者相比的人,哪怕自己每天做16小时的工作,也总觉得问心有愧,他总能够自励自责,自珍自重,埋头苦干。
引导学生常和创业者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就会身在苦中不知苦,身在苦中也觉福。
△人是有两重性的,幼稚也是相对的。不应该轻率地给那些智力较好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下幼稚的结论。他们灵魂深处一般都有较复杂的闲思缠绕着,使他们无力自拔。
△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范畴,它不属于一般的能力,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实践便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
每次自学实践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
△自学能力从心理学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都要经历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
△从我国二十世纪内90%以上的同龄人不能直接升入大学这一实际来看待问题,学生学会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不能升学,我们也就不能希望他们到大学后再学会自学。教会学生自学的任务,就自然落到了中小学教师的肩上。
△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像一部静止的汽车。产生了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就好像汽车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才符合运动规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
△学生自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语文学习的概念。
其实语文学习与语文科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语文课堂上教科书的学习,而前者则是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的学习。可以说,汉语渗透于孩子们生活的一切时间与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们随时都可以学习语文。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学文。
△对困难户、困难地区的援助,如果不在援助的同时培养他们自身战胜困难的能力,那么只能是支援越多,他们自身战胜困难的能力越差。
由此可证,对后进的学生,如果不在补课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结果也只能是补课越多,其自学能力越差,依赖性越强,成绩越差。
△雕塑的艺术在于取一块石料,把没用的去掉。
阅读的艺术可不可以说,在于取一本书,把没用的去掉呢?我看可以。
善于阅读的人是善于略去不必要的阅读部分的人。
善于阅读的人也必定是善于在浩瀚的文章海洋中,撷取有利于自己的文章浪花的人。
△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紧密相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学生掌握了自学方法,兴趣就高;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效果好了,兴趣能更高。良性循环链就这样形成了。
△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越不敢写。
你天天想有朝一日写出一鸣惊人的好文章,却不愿从一鸣烦人写起,那就永远不会有一鸣惊人的时候。
△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常常决定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速。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结 束 语
这本书从开始写到今天,已经6个月零6天了。
按计划该昨天写序言,今天写结束语。昨天的序言不是很成功,因不速之客到校到家,失去了不少时间。今天的结束语我又过多估计了自己的时间占有量,早上刚到学校,便是沈阳几所朝鲜族中学的领导及老师到校,接着又是省里来的客人,这样自然要听我的课,讲完公开课还要座谈一会,中午还要整理复印目录,下午便要出发去铁岭开省中语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明天在铁岭作报告一天,后天在沈阳讲学一天,然后便又要到贵州去了。只好挤目前这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匆匆小结。
6个多月来,写作的环境不是很静,只要在家,几乎每天都有客人。这期间还要经常外出,北到俄罗斯,南到越南,国内在北京、沈阳、南宁、玉林、梧州、桂林、汕头、淮阴、银川及本地等20座城市参加了16个会议,作了48场报告,天上地下赶了4万多公里路。这些显然都不利于写这本书。
尽管环境不静,书还是写完了。虽然我自己感觉这本书还不够成熟,但又想到,再拖下去,不让它出版,不让它跟读者见面,不让它到更广阔的班集体中去听取反馈信息,它就总也没有成熟的机会。
班主任工作量最大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我在这本书中用于写学习的篇目却很少。原因在于,我前几年写的《语文教学探索》谈的便是教学问题。那本书里写了怎样上课、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指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怎样读一本语文书、怎样读一类文章、怎样读一篇文章,以及怎样教会学生留作业、批改作文、怎么出考试题等等。学生能静下心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寻找学习动力了;能静下心来,一心一意、踏踏实实、聚精会神地,像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去做实事的时候,他自己的心情一定能好起来,他的成绩保证能提高。班级管理中的许多麻烦便会在这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中消除了。这本书谈学习的内容少,不是学习不重要,而是在另一本书中已写了这一重要问题的缘故。该书的主要内容已收入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魏书生文选》中。
我愿在这本书和读者见面后,更广泛地收集反馈信息,然后加以修改、删节、补充。当再版的时候,相信它一定会比现在成熟得多。
1993年4月1日
2002年7月修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