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全景纪实-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他一方面对议员们进行恫吓,要他们必须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打消任何反对他的幻想,否则,他将把议会大厅变成兵营和屠场,同时,他还成立了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并由自己任主席的法西斯大议会。
  法西斯大议会完全由法西斯党人组成,它不仅有权任免法西斯成员的党内外职务,还可起草报告、文件和动议,然后交议会通过执行。
  它实际上是国家议会的太上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墨索里尼在1923年7月又提出了一项新的选举法。
  根据这个选举法,全国分为15个选区,各政党分别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名单,在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可以取得3/4的议席。
  1924年4月,意大利按着新的选举法进行大选。
  选举期间,法西斯党徒手持大棒,任意殴打不投法西斯票的选民,并利用手中权力进行大规模的舞弊。
  这样,法西斯党轻而易举就获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组成了几乎是清一色的法西斯议会。
  墨索里尼的倒行逆施引起社会党和共产党的极大愤怒。
  当年5月30日,著名的社会党议员马泰奥蒂在议会当着墨索里尼的面发表讲话,严厉谴责法西斯的暴行,要求重新进行选举。
  此后不久,这位有骨气的社会活动家便遭到法西斯的暗杀。
  马泰奥蒂被害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
  上街游行的群众强烈要求严惩凶手,解散议会,墨索里尼一方面假惺惺地对马泰奥蒂之死表示悲痛,同时又命令法西斯分子和军警对示威群众进行血腥镇压,并借机宣布所有反对党为非法组织。
  结果共产党和社会党的领导人与积极分子或被杀害,或被流放,或被迫逃往国外,或被迫转入地下,从而实现了名符其实的法西斯一党专政。
  意大利法西斯的统治是无孔不入的。
  墨索里尼公开叫嚷:20世纪是法西斯世纪,全国各个角落都要法西斯化。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墨索里尼要求知识分子和政界人士必须参加法西斯党;工人职员必须参加法西斯工会;青年学生必须参加法西斯青年团;社会的娱乐活动完全由法西斯文艺团体把持,连幼儿园的孩子们也要纳入法西斯军事生活的轨道,要他们必须同政府保持一致。
  这样,整个意大利成了一个大兵营,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被一笔勾销。
  墨索里尼这种违犯人性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刺杀他的案件接连不断。
  1925年3月,一万多名法西斯党徒举行庆祝该组织成立6周年大会,刚刚病愈的墨索里尼站在总理官邸巴拉若琪日的阳台上检阅游行队伍。
  一个叫做日尼邦尼的人在法西斯将领卡佩洛的暗中支持下,准备了一支很漂亮的奥地利来复枪,然后身着陆军少将的制服埋伏在巴拉若琪日阳台对面的旅馆里,打算等墨索里尼在阳台上出现时将其击毙。
  但可惜的是,在他动手之前因被秘密警察发现而遭逮捕。
  第二次谋杀发生在1926年4月。
  当时墨索里尼正要去参加国际医药大会的开幕式,一名英国妇女走近他的汽车,突然开枪射击。
  子弹从墨索里尼的鼻尖上划过,结果是有惊无险,只伤了一层皮。
  第三次暗杀是一个刚从法国回来的意大利爱国者干的。
  此人名叫卢切蒂,对法西斯怀有刻骨仇恨。
  他身带一颗炸弹,在巴拉若琪日附近潜伏了8天。
  当墨索里尼驱车经过这里时,卢切蒂急将炸弹扔出,结果炸弹在车后爆炸,只炸了车的一角。
 


11。阿比西尼亚蒙难(2)11。阿比西尼亚蒙难(2) 
  

  第四次暗杀发生在1926年10月31日,地点在波仑亚。
  正当法西斯党徒组织群众向墨索里尼献花的时候,一个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向他开枪射击。
  结果子弹只穿破了他的衣服。
  接连不断的暗杀事件虽然使墨索里尼经常心神不安,但这毕竟是一种个人活动,没有也不可能动摇他的根本统治。
  相反,在法西斯的高压手段和梵蒂冈教会的支持下,意大利社会秩序到1926年已转趋稳定。
  国民经济也有了明显发展。
  这时,墨索里尼的地位和声望也如日中天,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吹捧他的书刊充斥整个意大利;他的标准像高挂在每个公共场所;“墨索里尼就是有理”的标语牌到处可见;他的党徒们公然宣称他是个能创造奇迹的神人,曾经仅仅依靠意志的力量阻挡住了埃特纳火山喷出的岩浆,使一个村庄幸免于难。
  他本人也经常在豪华的官邸接见外国来访者,谈笑风生,吹嘘法西斯的政绩,自诩为“当代的凯撒大帝”。
  但从1929年起情况出现了变化。
  那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意大利受到严重打击。
  工业生产连年下降,工厂企业大量倒闭。
  到1932年,意大利失业工人达到100多万,占工人总数的20%以上;中心企业有7200多家停业。
  农村情况更糟,50%的农业工人遭到解雇,生活无着。
  面对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本来就好战成性的墨索里尼决定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以解决国内矛盾。
  墨索里尼自视为法西斯主义的开山鼻祖,声称向国外传播法西斯主义是他的使命。
  他还以古罗马“历史权利”的继承者自居,认为曾经称霸世界的意大利将再次成为“最伟大和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实现他的建立意大利帝国的美梦,墨索里尼一上台就大搞军国主义,窥伺对外扩张机会。
  他反复强调,法西斯主义的实质就是军事化。
  他不仅致力于建立一支能够控制地中海的海军和一支能够控制蓝天的空军,还要求所有意大利人在和平时期也动员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军事水平,永远处于一种战争状态。
  墨索里尼的扩张目标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向东,把整个巴尔干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二是向北,把势力范围扩大到多瑙河流域,特别是奥地利和匈牙利;三是向南,攫取阿比西尼亚,扩大其在东北非的殖民地,把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和利比亚连成一片。
  但是,意大利向巴尔干的扩张计划遭到英法两国的坚决抵制;向北扩张的意图又遇到法、德国的反对。
  墨索里尼自知不是英、法、德的对手,只得避强击弱,把侵略矛头首先指向非洲的阿比西尼亚。
  阿比西尼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内陆国家。
  全国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高原面积占2/3,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它虽然地处热带,但因地势高峻,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温度为11—17摄氏度。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500毫米。
  阿比西尼亚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盛产咖啡、棉花和烟草。
  矿产也很丰富,主要有黄金、白金、铜、锰和石油。
  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和英国先后侵入这个具有3000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
  后来意大利又挤走英国,将其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896年,阿比西尼亚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反抗意大利殖民统治的斗争。
  在从3月1日开始的阿杜瓦战役中,使意大利侵略军死伤6500人,被俘2500人,而阿军自己只损失了3000人。
  阿比西尼亚军民的巨大胜利,迫使意大利于同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签订意阿条约,承认阿比西尼亚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同意给予赔偿。
  这一战役成了世界各国耻笑意大利的话柄。
  1923年,阿比西尼亚加入国际联盟。
  为了重新攫取阿比西尼亚这块肥肉,墨索里尼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是以保护意大利人为名,在阿比西尼亚各地遍设领事馆。
  其实许多地方并没有什么意大利人要保护,那些领事往往就是当地仅有的意大利人。
  他们的任务自然也不是从事一般的领事工作,而是搜集情报,培植奸细,掌握当地动向,并暗中挑拨民族关系,制造内乱。
  为了收买民心,培养亲意大利势力,他们还在阿比西尼亚设立了一些医院、学校和俱乐部。
  在意大利人开办的学校里,他们不仅要阿比西尼亚人的孩子学习意大利语言,而且向他们灌输法西斯思想,呼喊“墨索里尼万岁!”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也很充分。
  从1933年开始,墨索里尼就大幅度提高了意大利国防预算的比例。
  1934年又颁布了国民军事化法律,规定18—55岁的公民必须承担各种形式的军事义务。
  与此同时,还在地中海中的意占岛屿增建和扩建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向靠近阿比西尼亚的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运送战车、大炮、坦克和弹药,积极进行战场准备和军事部署。
 


11。阿比西尼亚蒙难(3)11。阿比西尼亚蒙难(3) 
  

  阿比西尼亚地处英法意三国殖民扩张的交汇点,墨索里尼担心他向阿比西尼亚动手会遭到英法两国的反对。
  为了试探英法的反应,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军队在意属索马里与阿比西尼亚接壤的华尔华矿区制造了一起边境冲突,并借机向阿比西尼亚发起局部进攻。
  阿比西尼亚军队虽然武器落后,但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尽量同敌人进行近战,使意军的先进武器不能发挥作用。
  结果不仅顶住了意军的进攻,而且打死打伤敌人2300多人。
  按照当时情况,阿比西尼亚如果继续发动进攻,完全有可能赶走入侵意军,收复失地。
  但是害怕战争进一步扩大的阿比西尼亚政府却提出停止战争实现和平的建议。
  墨索里尼不仅没有同意这一合理建议,反而提出了割地赔款和要阿比西尼亚领导人到华尔华向意大利国旗致敬的无理要求,同时还向交战地区增调了两师军队,进一步施加压力。
  阿比西尼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意大利的无理要求,并于1935年1月3日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希望国联采取措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
  而国联行政院只是建议双方交付仲裁,对意大利的侵略行为未加任何谴责。
  当时的国联是由英法控制的。
  国联的这种暧昧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法国虽然从内心里不愿看到意大利在北非扩展势力,但它同时看到,德国在1933年希特勒掌权之后疯狂扩军备战,对它威胁更大。
  为了组成对付德国的英、法、意联合阵线,法国便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的野心采取迎合态度。
  1935年1月,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跑到罗马,特地就此同墨索里尼进行谈判。
  经过紧张的幕后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在欧洲问题上,意大利支持法国立场,维护奥地利的独立,反对任何第三国干涉其内部事务,并反对任何国家单方面修改其在军备问题上承担的义务;在非洲事务上,意大利答应放弃它对法属突尼斯的要求,并同意照顾法国在阿比西尼亚的特殊利益。
  法国同意修订意属利比亚同法属赤道非洲的分界线,把11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沙漠让给意属利比亚;同意修改法属索马里同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之间的边界,使意大利又得到800平方公里的海岸地带。
  这块地方靠近曼德海峡,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此外,法国还同意意大利取得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20%的股票;同意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自由行动,从而为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大开方便之门。
  这一肮脏交易虽然明显对墨索里尼有利,但赖伐尔却把它说成是法国的胜利。
  他事后得意地说:“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了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英国虽然也担心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扩张会损害它在非洲的殖民利益,但它同法国一样更担心意大利会投入德国的怀抱,因而对墨索里尼的侵略野心采取了一种妥协的默认的政策。
  1935年初,墨索里尼通过其大使向英国政府传递了一个口信,吁请英国对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采取友好和帮助的态度。
  英国的外交大臣西蒙告诉这位大使:“对意大利友好并帮助意大利,一向是英国政府的目标,我们的很多行为都可以作为证明。”
  为了鼓励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墨索里尼玩弄两面手法,于1935年4月11日邀请英、法首脑到意大利的斯特莱沙举行会议,商讨因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而造成的欧洲局势。
  在14日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墨索里尼不仅假惺惺地同英法一起对德国单方面违犯“凡尔赛和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