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的潜力。由于是研究自然科学出身,他强调写作者必须像化学家一样的客观。从1886 年开始他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标:“忠实的描绘人生,同时表现实际生活与理想生活差多远。”为了搜集现实生活的真实材料,他经常去法庭、市场、跑马场、酒店,搜集故事、口头语、古怪有趣的字眼、性格特点。他的作品来自现实生活,因而具有尖锐深刻的讽刺意义。例如《第六病室》中,爱思考和有见解的人,会被当作“疯子”,关进“监狱”似的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或别里科夫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口语的一个常用词,《变色龙》中那种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恶习至今存在。
契诃夫说:“简练是天才的姐妹。”
高尔基说:“作为文体家,契诃夫在我们当代艺术家中是唯一掌握了‘言简意赅’的高超写作艺术的。”
托尔斯泰说:“从技巧上说,他,契诃夫,远比我高明!”
二次推荐11 本
《当代英雄》
(俄)莱蒙托夫(1814~1841)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年汉译本,草婴译。
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伟大诗人。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他全部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毕生观察与思考自己同时代人的不幸遭遇而写成的一部艺术总结。毕巧林被称为继奥涅金之后的第二个“多余的人”。这个禀赋非凡的贵族军官不满现实,渴望有所作为,但是在那个虚伪的社会里,他看不到前途,学会了欺骗,变得冷酷自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精力和意志都浪费在招惹是非、玩弄女性上,甚至对生命都无所留恋。但他又不甘心沉沦下去,于是挣扎、苦闷、彷徨,精神上痛不欲生。这部社会心理小说通过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挖掘,让读者具体生动地了解到30 年代俄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悲剧。所以,作者称毕巧林为“当代英雄”含有明显的讽刺意义,他指出:“这个肖像是由我们这整整一代人身上充分发展了的缺点构成的。”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汉译本,草婴译。
托尔斯泰晚年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他多年来对政治、宗教、道德、生活理解探索的一个总结。年轻的贵族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天真纯洁的农奴少女玛丝洛娃,从而将她推入了不幸的深渊。10 年后他在法庭上重见玛丝洛娃,良心大受谴责,决心为被诬告判刑的玛丝洛娃上诉,也为自己赎罪。这样,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忏悔”和“宽恕”,他们最终走向了精神和道德的“复活”,即人性由丧失到复归。
基于检察官柯尼讲述的一个真实的诉讼故事,托尔斯泰花了10 年时间将这部小说创作出来。其间,他深入了解审判工作、访问监狱、研究刑法、阅读了关于流放者生活的书籍。小说通过聂赫留朵夫四处上诉失败后陪玛丝洛娃流放的经历,从这个统治阶级内部一分子的视角,来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这部小说的批判性也因而显得异常尖锐突出。《复活》出版时,沙皇检查机关把描写官方教会的第39 章删得只剩下五个字“礼拜开始了”。第40 章被全部删去。
《怎么办?》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年汉译本,蒋路译。
《怎么办?》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所谓“新人”,就是平民知识分子。而车尔尼雪夫斯基本人正是他那个时期平民知识分子的领袖。小说以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回答了对沙皇专制制度怎么办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怎么办?》出现以前,俄国文学中还从未出现过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薇拉,特别是拉赫美托夫这类人物。他们不同于那些虽有良好的愿望,可是一事无成的“多余的人”,就是从前的正面人物,例如《大雷雨》中的卡杰琳娜、《奥勃洛摩夫》中的斯托尔兹和奥尔迦,以觉悟程度和活动范围而论,相形之下也大为逊色。小说中的拉赫美托夫,他相信人民群众,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公共事业,他既有高度理论修养,又能够指导实践,达到了俄国小说中本土英雄从未有过的高度。
《奥勃洛摩夫》
(俄)冈察洛夫(1812~1891)
三联书店1951 年汉译本,齐蜀夫译。
奥勃洛摩夫是个懒虫,他整天穿着睡衣,甚至以从未自己穿过袜子为荣,把一生的大好光阴打发在躺卧中。他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没有兴趣。即使奥尔迦的爱情也只是湖面上扬起的一串涟漪而已,不能挽救这个堕落的灵魂。他最后和那个甜腻腻的、温顺的女房东结合了,仍然整天躺卧,终有一日血液涌塞心口而死。小说详尽地剖析了主人公从童年直到生命终止的全部发展过程,体现了农奴制与培养奥勃洛摩夫这批灵魂空虚的寄生虫之间的关系。
《戈洛夫寥夫一家》
(俄)谢德林(1826~1889)
人民出版社1985 年《哥罗夫略夫一家》汉译本,杨仲德译。
推荐这本书的《中外文学书目答问》(季羡林主编)说:在谢德林的笔下,“‘贵族之家’已经不再是芳香的玫瑰庄园,而是罪恶的渊薮了。”
小说描写了一个家族三代的毁灭史。第一代阿丽莲精明能干、贪得无厌,最后财富被次子骗走,还被赶出家门。长子是个无赖,幼子厌世。第三代更加无能和堕落,相继夭折。小说塑造的阿丽莲的次子“小犹大”是个“话匣子、撒谎者和流氓”,“彻头彻尾的俄国式的伪君子”,他贪婪狠毒,坏事做尽,这个典型的反面形象连百科辞典也为他增设了词条。
《毁灭》
(苏)法捷耶夫(1901~195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汉译本,磊然译。
法捷耶夫有这样一个信念:“一个真正的人当他面临着重大考验时,往往会表现出他身上的那些最美好的东西来。”《毁灭》这部小说就是通过对人物在最困难的、要求他全力以赴的环境里的行动的描写完成对他的褒贬评价。
《青年近卫军》
(苏)法捷耶夫(1901~195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年汉译本,水夫译。
这是一部描写以“青年近卫军”为代表的苏联青年一代中最优秀分子的功勋、爱情、友谊和崇高理想的书。
法捷耶夫这个现实主义作家在这本书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如邬丽亚,这个作家所热爱的女英雄,他这样描写:“邬丽亚的那双眼睛很大,深褐色的——我说的不是眼睛,而是那双明眸,那长长的睫毛,那牛奶一样洁净的眼白,那带着神秘意味的黑眼珠,它深不可测,而从它那最深处仿佛又流出一种柔润而强烈的火。”
《铁流》
(俄苏)绥拉菲莫维支(1863~1949)
三闲书屋1931 年汉译本,曹靖华译。
鲁迅在1935 年《致胡风》的信中坦率地写道:“《铁流》之令人觉得有点空,我看是因为作者那时并未在场的缘故,虽然后来调查了一通,究竟和亲历不同”。
绥拉菲莫维支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的代表作《铁流》1931 年由曹靖
华翻译成中文,并由鲁迅编印出版。鲁迅在《〈铁流〉编校后记》中称它是“鲜艳而铁一般的新花”。那里面“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的所谓‘美文’,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关于翻译的通信》)
《童年》
(俄苏)高尔基(1868~193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汉译本,刘辽逸译。
《青年必读书手册》向读者首选推荐《童年》这本书时,中肯的评价:“高尔基的文学地位比不上俄罗斯的几位经典作家。但对于我们中国人却非常亲切。”“高尔基塑造的慈祥的祖母在世界名著中找不出第二个能取代她。她会使我们每个稍有阅历的读者都会激发起对艰苦生活的回忆,对女性——母亲的爱与感激。”
《一日长于百年》
(苏)艾特玛托夫(1928~)
新华出版社1982 年汉译本,张会森、宗玉才、王育伦译。
这部小说发表于1980 年,主人公叶吉盖是中亚荒漠地带一个小火车站的扳道工人。书名中的“一日”就是指他为去逝的朋友、老养路工卡赞加普送葬的一天,通过这一天里他的回忆,再现了他同卡赞加普和其他一些人的坎坷生涯,歌颂了普通人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以及与人为善的美德。小说还有另外一条讲述科幻情节的主线,苏美两国共同实施开发宇宙空间计划,在轨道航天站上工作的宇航员与外星“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建立了联系,并穿插了远古时代的两个民间故事,从而将主人公的命运与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作品采用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示了作者对人与世界、人与宇宙关系的深邃思考。
《伊凡·丹尼索维奇的一天》
(苏)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
作家出版社1963 年汉译本,斯人译。
索尔仁尼琴被西方称为“伟大的挑战者”。1945 年因为在与战友的通信中冒犯了斯大林,被判处10 年徒刑。刑满后又被判3 年流放。
在《伊凡·丹尼索维奇的一天》里,这位囚犯作家以细腻的笔法、客观冷静的态度、真诚和良知,高度真实地描写了一名普通囚犯平凡的一天。伊凡和所有的囚犯每天在寒风中,等待卫兵点名搜身,在警犬和看守的严密监视下,走出集中营,到冰天雪地中去进行“建设共产主义”的劳动。
因为“他在追求前苏联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中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而1974 年,他遭再次逮捕,由秘密警察押送上飞机,驱逐出境,送往美国。
三次推荐书目
癌症病房(俄苏)富尔曼诺夫(1891~1926)
(苏)索尔仁尼琴(1918~)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俄)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1881)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1881)日瓦戈医生处女地(苏)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俄)屠格涅夫(1821~1881)散文故事集地下室手记(俄)普希金(1799~1837)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1881)深渊古拉格群岛(俄苏)高尔基(1868~1936)
(苏)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 谁之罪?
红花(俄)赫尔岑(1812~1870)
(俄)迦尔洵(1855~1888)塔拉斯·布尔巴苦难的历程(俄)果戈理(1809~1852)
(俄苏)阿·托尔斯泰(1882~1945)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两个伊凡(俄)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1881)
(俄)果戈理(1809~1852)外套迷惑(俄)果戈理(1809~1852)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1881)我的大学涅瓦大街(俄苏)高尔基(1868~1936)
(俄)果戈理(1809~1852)在人间恰巴耶夫(俄苏)高尔基(1868~1936)
6。美国小说
美国小说排行榜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7 次)穿得破破烂烂的迪克(2 次)
白鲸(11 次)第二十二条军规(2 次)
汤姆叔叔的小屋(9 次)爱伦坡短篇小说(2 次)
红字(5 次)海明威短篇小说集(2 次)
老人与海(5 次)俄勒冈小径(2 次)
喧哗与骚动(5 次)奉使记(2 次)
永别了,武器(5 次)赫索格(2 次)
飘(4 次)嘉莉妹妹(2 次)
汤姆·亚历险记(4 次)看电影的人(2 次)
大地(3 次)裸者与死者(2 次)
愤怒的葡萄(3 次)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集(2 次)
美国的悲剧(3 次)《美国》三部曲(2 次)
现在记我们赞颂名人(3 次)皮裹腿故事集(2 次)
押沙龙!押沙龙!(3 次)骗子的化装表演(2 次)
巴比特(2 次)丧钟为谁而鸣(2 次)
首批推荐9 本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美国)马克·吐温(1835~1910)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汉译本,张万里译。
马克·吐温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12岁时家道中落,独自出外谋生。他先后做过印刷所学徒,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内华达金矿工人和新闻记者等。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发表作品,70年代起长期从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镀金时代》、《傻瓜威尔逊》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公认的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故事以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的社会面貌为背景,描写了白人孩子哈克与成年黑奴吉木为争取自由结伴从密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