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中华再起3-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鸿章现在最关心的是庐州这里,而不是上海,虽然上海丢了,他这个两江总督又要受朝廷训斥,可庐州丢了,自己这条性命都要不保。
三天后,庐州城里两江总督府大堂里坐满了军官,众人坐在两旁放肆地喧哗着。
若是在湘军,曾国藩是万万不允许他的将领如此没有风度,那些至少是生员名分的军官也懂得如何体现出自己儒生身份。
淮军就不成了,李鸿章在这方面放的很宽,淮军中不光有秀才,还有文盲,军队中当地人有之,皖北土匪也有,更多的是投降的太平军。这样一支军队,要是表现的温文尔雅那才是怪事。
“大帅到!”
随意坐着的军官闻声急忙正襟危坐,侧目望着屏风后边。
没让他们多等,一身官服,面色红润的李鸿章从屏风后转了出来。很是难得,李鸿章现在气色不错,嘴角带着一丝发自内心的笑意,给人一看显得一洗往日颓废,突然变得年轻了,精神了许多,走起路来,四平八稳,很有当大官的气势,不象以前,怎么看怎么是个卧床多年,大病初愈后还没调养好的老人。
李鸿章现在心情不错,不是一般不错,而是很不错。
早上,杨鼎勋的探子将霍山、桐城、潜山、太湖一带情报送了过来,不出李鸿章所料,在那些地方并未发现有大股叛匪活动的迹象,至于六安州,在官亭打了败仗的匪独立第一、二师蹿到那边,与围攻六安州的叛匪会合,猛攻六安州。
六安那边告急还是一个劲传到庐州,两股叛匪会合后,围攻六安的叛匪已经多达两万多,只是潘鼎新在六安先是挫败叛匪主力数次攻打,王飞越、余剑所部又在官亭新败与杨鼎勋的勋字营,屡败之下,叛匪人数虽多,攻势虽急,却因士气低落,屡攻不下。
六安州现在还显得固若金汤——至少在武昌叛匪大股聚集六安之前,实情就是如此。
除了六安,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京师方面将一批军火运送到了海州,这些军火自然是补给他浴血奋战在对匪作战第一线李鸿章的。
李鸿章原来军火全是靠购买外国人军火,与自己的洋炮局、制造局制造。现在他的军火补给上出现了问题,他在庐州的洋炮局产量不高,质量不好,只能满足淮军部分需要。
至于洋人,自从风传叛匪下一步就要攻打上海后,上海的洋人大批逃离城市,那些做军火走私的洋人,就是在上海,他们也变成了秉公守法的好人,不再做贩运军火生意了。
无法利用上海大批进口军火,这对洋火器化的淮军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现在海州这边有补给,虽然清单上列着都是些前装滑膛枪、炮,可有总比没有强。
有了补给,李鸿章低气又强了那么一点。
既然叛匪没有将主力投送到皖北战场,那么庐州的淮军全力增援六安,很有可能在六安打一场与温州叛匪交手后,第一次大胜仗。
现在李鸿章就是来做增援六安的部署来了。
“各位,六安州有难。”李鸿章一坐下就说了一句大实话。
下面坐着的军官们挺起了胸膛,等着大帅后面要说的,六安州有难,这已经不是他们初次听说了,他们更关心现在是走是留还是救援六安。
“……我们不能见死不救,要将陷于重围中同僚营救出来。”
听到大帅做出救援决定,下面立刻炸了锅。虽然上面李大帅还要继续说,可下面在坐的已经忍不住发表自己的见解。
屡败屡战不光让李鸿章苍老了许多,他的那些手下对前程也没什么信心,现在不过是为了守卫自己家乡,捍卫自己家产,才鼓起勇气留在庐州准备与叛匪决一死战,六安州应该由六安人保卫,关他们庐州人何事?
淮军中埋伏不是一次两次了,再蠢的兔子也不可能在一棵木桩上撞个没完没了。这些将领自然不会对援救六安有多大兴趣。
“肃静……肃静!这里是官府衙门,不是你们家后花园,如此大惊小怪,成何体统!?”
李鸿章不由得生气起来,自己都舍得把血本投下去博一笔,这些人为何还如此瞻前顾后?
等下面安静些了,李鸿章开始诉说自己意图。
“六安为我西大门,乃庐州之屏障。六安存,庐州固,六安失,庐州险。此我不得不救援之因。匪邱明部主力还在湖北襄樊一线,自襄樊至六安,沿途重山恶水,非数日所能到。现胡匪屯兵六安城下,久攻不克,气焰大为下挫,自湖北增援之王飞越、余剑匪部,兵少械劣,士无斗志。此正是我与胡匪决战之事!望众位齐心协力,打破叛匪不可战胜之神话!”
“大帅,王飞越、余剑均为投降叛匪之奸人。此次一定要活捉此二人,以正国法!”
李鸿章看了眼厉声说话的吴毓兰。“此事我自有分寸,你等不用操心。”
“大人,不知大人找我何事?”
大堂里做完部署,李鸿章将钱鼎铭单独留了下来。
走入后房,钱鼎铭刚坐下,又抬抬屁股小心询问。
李鸿章摘下官帽,坐在椅子上,端起佣人送上热茶,低头品尝起来。喝了两口,李鸿章头也没抬,询问道:“调甫,听说你跟王飞越很熟?”
钱鼎铭吓了一跳,王飞越现在是叛匪独立师师长,李大人说他跟王飞越很熟,那就是说自己在私下通匪了。
钱鼎铭急忙辩解道:“大人,小人只是以前跟王匪见过两次面而已,并无深交,只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小人就觉得这个王飞越面相奸诈,非忠厚之人,谁想他竟然投靠叛匪,成了不忠不孝之辈!真是令人愤慨啊!”
李鸿章见钱鼎铭急不可耐要跟王飞越洗脱关系,不由得放下了茶碗看着有些心虚的钱鼎铭。
“调甫不用多心,我知道你以前跟王飞越有些来往,不过当时王飞越是黄州团练大臣,跟咱们都是一殿之臣,你与他来往,算不得通匪。”
“大人英明。”钱鼎铭略松口气,这时他才发觉自己贴在后脊梁的内衣都湿透了。现在只要跟匪挂上点关系的,马上就叫你人头落地,根本不考虑你是官员,还是乡绅。钱鼎铭可不希望自己死了个冤哉枉也。
见钱鼎铭偷偷擦拭额头淌下来冷汗,李鸿章放下茶碗,平心静气道:“调甫,我打算让你到王飞越那边走一趟。”
“……啊?王飞越那边走一趟?”钱鼎铭第一感觉李大人这是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惊讶过后,钱鼎铭马上反应过来李大人为何说这话。钱鼎铭探出身子,小心问道:“大人,是否说服王飞越重新回到朝廷这边来?”
“正是如此。”李鸿章随手从桌子上抽出两封信笺,递给钱鼎铭。“调甫你先看看这样可行么?”
钱鼎铭毕恭毕敬接过信笺,打开扫了两眼,抬起头看着李鸿章,疑惑地问道:“大人,这实授王飞越闽浙总督是否合适?总督乃封疆大吏,一直以来都是朝廷任命的,没有圣旨,其他人如何当真?……况朝廷要是不认,恐大人今后多有不便啊!”
李鸿章倒没钱鼎铭那么多顾忌。摇头道:“朝廷那边你不用顾忌,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我会给恭亲王上个折子,跟他分解一下。至于王飞越,他原本就是黄州府团练大臣,只要能迷途之返,实授总督此乃奖励之举,有何不合适?”
钱鼎铭心里还是空的很,自己这一去万事顺利还好,若是一个不好,大好头颅不是让叛匪给砍了,也要让朝廷给剁了。“只是……现在闽浙、两广都在叛匪手中,王飞越会答应这个空头官衔么?”
钱鼎铭手头上的信笺不光实授王飞越为闽浙总督,还有一封是实授余剑担任两广总督。
现在闽浙与两广都在叛匪手里,不管是实授还是加衔,让人到那边去,都显得太胡闹了。为了自己脑袋着想,钱鼎铭就是要去,也要有一些实际的东西为后盾,这种虚无缥缈的空头承诺,能少,尽量少点。
“闽浙、两广都是我大清疆域,现在不过暂时被叛匪窃据,总是要收回来的。难道调甫认为我们就无法收复失地吗?”
“是、是。”钱鼎铭脸上表情立刻极为尴尬,谁都知道大清现在形势相当不妙,说是苟延残喘也不过分,湖广正在交战,封个湖广总督,怎么说手头还有几个县城,闽浙、两广深在敌后,看起来这辈子是不用指望了。
可他又是大清的官,明知道闽浙、两广不可能收复了,这话他硬是说不出口,一说出来,他钱鼎铭就有动摇军心,甚至诅咒灭国的罪名。
“调甫,这次前去,一路多加小心。王飞越与余剑毕竟新投叛匪没多少时日,官亭一役,俩人损失惨重,对派他们送死的邱明必然心怀不满。如能将此二人收服,对保卫桑梓,使父老乡亲免遭叛匪毒手自然打有帮助。望调甫好自为之。”
李鸿章充满了希望,娓娓道来。钱鼎铭一个劲点着头,心里却苦涩无比。这事情实在太难办,现在谁都知道大清只能勉为支撑,叛匪打到京师也不是不可能,听说朝廷那边派人与叛匪谈判,想要划黄河为界,各自治理,却让叛匪给顶了回去,人家要是没那份实力,口气又怎能如此之硬?
王飞越、余剑之所以投奔叛匪,也正是因为他们看好叛匪,许这样的心愿能满足人家么?看样子自己这个任务还真是凶多吉少啊!
李鸿章见钱鼎铭面有难色,知道他对此行一点把握也没有。在旁边开解道:“调甫,天下事并非已无作为了,还大有可为啊!现在秀峰已亲临太原,与锋芒所向叛匪在太原展开激战,大军虽小有挫折,却挡住叛匪锋芒,使其无法再进一步。太原稳,则京师固,事情还有回旋之地。左季高?哼,言过其辞,不过如此矣!”
“怎么?直隶总督大人亲临太原前线?还将左宗棠给挡住了?”钱鼎铭有些不相信。
他自然不相信。官文是什么人?不过是因为身为满洲正白旗人,属于朝廷信得过的自己人,才会受到如此重用,如不是现在朝廷实在无人可用,他也不会当上直隶总督了。就这样一个满人,他能将左宗棠挡住?
官文能抵挡住左宗棠,不光钱鼎铭不相信,实际上李鸿章也是有些怀疑。可事实上,不管他们相不相信,官文确是将左宗棠的十万大军挡在了太原城外。
阴雨绵绵,寒风裹胁着冰冷的雨点朝每一个角落扑去。
多日雨水让小店堡西边的汾水在接纳了东边涧河河水后不再平静,携带了大量泥沙,泛黄的河水咆哮着南下,河水拍打着两岸,发出隆隆雷鸣般巨响。
披着蓑衣的左宗棠如同一具塑像,站在河边望着北方乌沉沉的天际,仿佛能透过雨幕,望见遥远的城垣。
“司令员,外面雨凉,还是到屋里先避避吧!”
这已经不知是警卫员第几次催促左宗棠暂时先避避雨了,可是以前警卫员说的话,左宗棠当了耳旁风,这次也不例外。
战斗不顺,原本以为有战斗力的清军在襄樊战役被歼之后,北方不再会有什么有组织的抵抗,第三集团军进入山西开始也是极为顺利,可靠近太原府后,部队前进阻力骤然增大。
太原府周围冒出无数团练,这些团练武器装备不算很好,但都是地头蛇,熟悉地形,神出鬼没,凶狠狡猾,这个山头打两枪,那个山头放一炮,虽说每次都无法给第三集团军造成多大伤亡,可积少成多,也不是左宗棠可以承受的。
消灭他们吗?他们不跟你正面交手,大军沿途过去,看看都是老百姓,可要是人少了,那些老百姓又突然变成练勇,给你抽空子打冷枪,或者不知从什么地方变魔术一样,大刀长矛对着你就招呼过来了。
你总不能看到田间山头站着百姓有杀无赦吧?解放百姓的军队,却对被解放者进行屠杀,听起来这也太讽刺了。部队若是原地停留,对周围村庄进行宣传,自然可以将这情况扭转过来。但左宗棠现在想的是尽快拿下太原,活捉官文(他已经知道官文进了太原府),自己的部队第一个打进京师,埋葬清廷。哪有太多工夫和那些百姓套近乎?
如何分辨百姓和团练,这让左宗棠极为挠头。既然不能将那些多如牛毛的团练彻底消灭,邱明只能让军队组成几支大兵团,人多了,一般团练也不敢招惹,如有谁胆敢捋老虎胡须,大军一个包抄,可以将他们迅速兜住,以雷霆之势,彻底消灭捣乱者。
靠人多,可以避免与团练的大规模接触,可太原府这里不光有团练,还有清廷的新军。
清廷的八旗、绿营在与太平军、解放军作战中,数量虽然庞大,但战斗力却极为低下。
这也不能责怪清廷,实际上自唐朝以来,历代皇朝传统军事制度追求的都不是军队战斗力,而是如何让军队完全听从皇帝旨意(唐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