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78-医学启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心〕属里。心合血脉,心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 
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大〔者〕为大;又稍稍加力,脉道润软者为散。 
此乃浮大而散,心家不病脉之状也。心脉本部,在于血脉,若出于血脉之上,见于皮肤 
之间,是其浮也;入于血脉之下,见于筋骨之分,是其沉也。 

卷之上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五)脾之经,脾脉本在肌肉,足太阴,湿,己土。
属性:经曰∶脾者,土也,谏议之官,主意与智,消磨五谷,寄在(胸)中,养于四 
旁,旺〔于〕四季,正主长夏,与胃为表里,足太阴(阳明),是其经也。扁鹊 
云∶脾病则面黄色痿,实则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虚则多 喜吞,注 
痢不已。又脾虚,则精不胜,元气乏力,手足缓弱,不能自持。其脉来似流水,曰 
太过,病在外(也);如鸟距,曰不及,病在内。太过令人四肢沉重,言语謇涩;不 
及令人中满,不食乏力,手足缓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肿胀,溏泄不时,梦中饮 
食。脾脉来而和柔者,如鸡践地,曰平;来实而满,〔稍〕数,如鸡举足,曰病;又 
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曰死。中风则翕翕发热,状如醉人,腹中〔烦〕 
满,皮肉〔 〕(而起),〔其脉〕阿阿然〔缓〕,曰平;〔反〕弦急者,肝〔来〕克脾 
也,真鬼相遇,大凶之兆也。又微涩〔而〕短者,肺乘于脾,不治自愈;又沉而滑 
者,肾来乘脾,亦〔为不〕妨。又浮而洪,心来生脾,不为疾耳。脾病色黄体 
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爪甲青,四肢沉,吐食,百节疼痛不能举,其脉〔当〕 
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青,死不治。又脾病,其色黄,饮食不消,〔心〕 
腹胀满,体重节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者,可治。脾气虚, 
则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为五色注痢下也。又积在其中,久 
不愈,四肢不收,黄胆,食不为“肌肤”,气〔满〕胀喘喘而不〔定〕也。脾实则 
时梦筑墙垣盖屋,盛则梦歌乐,虚则梦饮食不足。厥邪客于脾,则梦大泽丘陵,风雨 
〔坏屋〕。脾胀则善哕,四肢急,体〔重〕,不食善〔噫〕。脾病〔日 慧〕, 
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脉急甚,则螈 ;微急,则膈中不利,食不下而还出。缓 
甚,则痿厥;微缓,则风痿,四肢不〔收〕。大甚,〔则〕暴仆;微大,〔则痹疝〕, 
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则寒热作;微小,则消〔瘅〕。滑甚,则颓 
疝;微滑,则虫毒,肠鸣中热。涩甚,则肠 ;微涩,则〔内〕溃下脓血。脾脉至, 
大而虚,则有积。脾(气)绝,则十日死。唇焦枯无〔纹理〕,(面)青黑者,脾先 
(死)。脾病,面黄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半年死;色如枳实〔者〕,一 
(日)死,吉凶休咎,皆〔见〕其色出〔于〕部〔分〕也。又口噤唇青,四肢重 
如山,不能自持,大小便利无休歇,饮食不入,七日死。又唇虽痿黄,语声〔啭啭〕 
者,尚可治。脾病,(水)气久不去,腹中痛鸣,徐徐热汗出,其人〔本意宽〕缓, 
(今反急,怒语而鼻笑),不能答人,此不过一(日),祸必至矣。又脾中寒热,则 
使人腹中痛,不下食,病甚〔舌〕强语涩,转〔筋〕卵〔缩〕,〔阴股〕腹中引痛,身重, 
不思食,膨胀,变则水泄不能卧者,十死不治。脾〔土〕热,则面黄目赤,〔季〕胁 
痛满;寒则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则战栗如疟也。临病之时, 
切要〔明〕察脉证,然后投药,此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 
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疽,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脾(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实则以枳壳泻 
之,如无他证,虚则以钱氏益黄散,实则以泻黄散。心乃脾之母,炒盐补之;肺乃脾之 
子,桑白皮泻之。 

卷之上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六)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属性:胃者,脾之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 
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足阳明是其经也。胃气绝,五日死。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痛, 
不下食,呕逆不已。虚则肠鸣胀满,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热则面 
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眠,语狂HT 乱,便硬者是也。病甚则腹胁胀满, 
呕逆不食,当心痛,(下上)不〔通〕,恶闻香臭,嫌人语,振寒,善欠伸。胃 
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颠狂不定,汗出额上,鼽〔衄〕 
不止。虚极则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中满也。胃中风,则溏泄不已;胃不 
足,则多饥,不消食。病患鼻下平,则胃中病,渴者可治。胃脉搏坚而长,其色 
〔黄赤者,当病折髀〕。其脉弱而散者,病食〔痹〕。右关上浮而大者,虚也; 
浮而短涩者,实也;浮而微滑者,亦〔实〕也;浮而迟者,寒也;浮而数者,热也。 
此胃〔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凄沧〕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 
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贲响腹胀,是为 厥。《脉诀》云∶右关上,脾胃脉之所出也,先以轻手得之,是胃, 
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脾,属里。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 
重,按至肌肉,脉道如微风轻扬柳梢者为缓;又稍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此为缓 
大,脾家不病〔脉〕之状也。脾脉本部在肌肉,若出于肌肉之上,见于皮毛之间者, 
是其浮也;入于肌肉之下,见于筋骨之分者,是其沉也。 

卷之上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七)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属性: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大动, 
〔面〕赤HT 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治法与小肠同。 

卷之上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八)三焦,手少阳,为父气。
属性: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 
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上下内外左右皆通也。其于灌体周身,和内调外,荣养左 
右,宣通上下,莫大于此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 
泄,名虽三而归(其),有其名而〔无〕其形,亦号孤独之府。而卫〔出〕于 
上,荣出于中,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 
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有病则(善)腹胀气满,小 
〔腹〕坚,〔溺〕而不得,(大便)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作胀,手少阳是其经也。 
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之类,腹 
胀肋胁痛。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干,津不纳也。实则食已而还出,〔膨 
膨〕然不乐。虚则不能〔制〕下,遗溺,头面肿也。中焦实热,则下上不通,腹 
胀而喘,下气不上,上气不下,关〔格〕不利也。寒则下利不止,饮食不消,中满。 
虚则肠鸣(膨膨)也。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大便亦难,苦〔重〕痛也。虚寒 
则〔大〕小便〔泄〕下不止也。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也。 
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此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 
汗出,目〔锐〕 〔痛〕,颊〔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脉诀》 
云∶右尺三焦、命门脉之所出,先以轻手得之,是三焦,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命 
门,属里也。上焦〔热〕,凉膈散、〔泻〕心汤;中焦热,〔调〕胃承气汤、〔泻〕脾 
散;下焦热,大承气〔汤〕、三才封髓丹。气分热,柴胡饮子、白虎汤;血分热,桃 
仁承气汤、清凉饮子;通治其热之气,三黄丸、黄连解毒汤是也。 

卷之上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九)肺之经,肺(之)脉本部在于皮毛,手太阴,燥,辛金。
属性:〔经曰〕∶肺者,魄之舍也,生气之源,号为相傅,乃五脏之华盖也。外养皮 
毛,内荣肠胃,与大肠为表里,手太阴(阳明)是其经也。〔肺〕气通〔于鼻〕, 
〔和〕则知其香臭,有病则善咳,鼻流清涕。〔凡〕虚实寒热,则皆使 
人喘嗽,实则梦刀兵恐惧,肩息,〔胸中满〕;〔虚则寒热喘息〕,利下,少气力, 
多悲感,旺于秋。其脉浮而毛,曰平;又浮而短涩者,肺脉也;其脉来毛而中央坚,两 
(头)虚,曰太过,则令人气逆,胸满背痛;不及,令人喘呼而咳,上气见血。 
又肺脉来厌厌聂聂,如(循)榆荚,曰平;来如循鸡羽,曰病;来如物之浮,如风 
吹鸟背上毛者,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皮)肤,其色白赤不 
泽,其毛折者死。微毛曰平,毛多曰病,毛而弦者春病,弦甚者即病。又肺病, 
吐衄血,皮热脉数,颊赤者死。又久咳而见血身热,而短气,脉〔当〕涩,而今反浮大, 
色〔当〕白,而今反赤者,火克金,十死不治。肺病喘咳身寒,脉迟微者,可治。秋 
旺于肺,其脉多浮涩而短,曰平;反此为病。又反洪大〔而〕长,是火刑金,亦不可 
治;反得沉而软滑者,肾乘于肺,不治自愈;反浮大而缓者,是脾来〔生〕肺,不治 
自瘥;反弦而长者,〔是〕肺被肝〔横〕,为微邪,虽病不妨。虚则不能息,〔身〕 
重;实则咽嗌干,喘嗽上气,肩背痛。有积,〔则〕胁下胀满痛。中风则口燥而喘, 
身运而重,形似冒而肿,其脉按之虚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中热则唾血,其脉 
细紧浮数芤者,皆主失血,此由躁扰嗔怒劳伤得之,气壅结所为也。〔肺胀则其人 
喘咳〕而目〔如〕脱,其脉浮大〔者〕是也。又肺痿则〔吐〕涎沫,而咽干欲饮者, 
欲愈;不饮者,未瘥。又咳而遗小便者,上虚不能制其下故也。其脉〔沉〕涩者,病〔在〕 
内;浮滑者,病〔在〕外。肺死则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视〔也〕。肺绝则十 
二日死,其状腹满,泄利不觉出,面白目青,此为乱经,虽天命亦不可治。又饮 
酒当风,中于肺,咳嗽喘闷,见血者,不可治也;面黄目白,亦不可治也。肺病 
颊赤者死。又言〔谙〕,喘急短气,好唾,此为真鬼相害,十死十,百死百,大逆之 
兆也。又阳气上而不降,燔于肺,肺自结邪,〔胀〕满喘急,狂言瞑目,非〔当〕所 
说,而口鼻张,大小便俱〔胀〕,饮水无度,此因〔热伤于肺〕,肺化〔为〕血,半年 
死。又肺〔疟〕使〔人〕心寒,寒甚则发热,寒热往来,休作不定,多惊,咳〔喘〕如 
有所见者是也。其脉浮而紧,〔又〕滑而数,又迟而涩小,皆为肺〔疟之脉〕也。又 
其人素声清而雄〔者〕,暴不〔响〕亮,噎而气短,用力言语〔难〕出,视不转睛,虽未 
为病,其〔人〕不久。肺病实,则上气喘闷,咳嗽身热,脉大是也。虚则力乏 
喘促,右胁胀,言语气短者是也。乍寒乍热,鼻塞颐赤面白,皆肺〔病〕之象也。 
〔此〕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 
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 
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 
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遗矢无度。肺〔苦〕气上逆,黄芩。肺欲收以 
酸,白芍药也,补以五味子之酸,泻以桑白皮之辛。虚则五味子补之,实则桑白皮泻 
之,如无他证,钱氏泻白散,虚则用阿胶散。虚则补其母,则以甘草补土;实则泻其 
子,以泽泻泻肾水。 

卷之上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