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上三味,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渣温服。得吐者,止后服。
腹满而烦,若有燥屎者,前条大承气汤也;若大便溏,胸痛欲吐,先此时极吐下者,调胃承气汤也。(论见呕。)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脉之微数,不可灸,灸则烦
逆。(论见大法。)
呕时郁郁微烦,若与小柴胡汤呕不止者,大柴胡汤也;若极吐下后,胸满便溏腹痛者,调胃承气汤也。
病欲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论见大法。)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
却与桂枝汤则愈。伤寒发热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热烦,损谷则愈。吐利
汗后,脉平小烦者,以胃虚不胜谷气也。(论见吐利。)
心悸而烦,若少阳汗后,谵语,胃不和烦悸者,《活人》用调胃承气汤。(论见口苦。)若贰三日
心中悸而烦者,宜小建中汤。(论见悸。)心烦而渴。(方论见渴。)
少阴病,但欲寐而烦,若自利而渴,小便白者,《活人》用四逆汤。(论见欲寐。)若与白通汤后,
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者,白通汤加猪胆汁。若恶寒身倦,时烦欲去衣者,可治也。(论见但欲寐。)
手足厥冷而烦,若脉乍结乍紧,及心中满,饥不能食者,宜瓜蒂散吐之。若脉紧,至七八日自利,
脉紧变暴微,手足反温者,欲解也。(方论并见下利。)若下利,无脉干呕者,白通汤加猪胆汁也。(论
见下利。)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烦躁
属性:烦躁有表证,发热恶寒,体痛脉浮紧者,大青龙汤也。(方论见发热条。)
若发汗不彻,太阳证不罢,其人面赤,躁烦短气者,更发汗则愈。(论见短气。)
得病贰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症,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
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
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王注云∶无太阳证为无表证也,无柴胡症为无半表半里
证也。)烦躁不大便,续脐痛,发作有时者,有燥屎也。下之后复发汗,日夜烦躁不得安,眠时安静,不呕不
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宜x干姜附子汤x。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一枚)
上贰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海〕服姜附汤有贰法∶一法当热服,手少阴心也,水包火,热服以接心火,身表寒盛,外火少也,寒从
外生,热从内消,譬如冻死,寒在外也;一法当寒服,足少阴肾也,寒邪入水,冷服以类肾水,身表微热,内
水多也,热从外生,寒从内消,譬如饮冷,寒在内也。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宜x茯苓四逆汤x。
茯苓(一两) 人参(六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脐,作八片,只用贰片) 甘草 干姜(各贰钱)
上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烦躁心下硬,若未曾下者,即前条无太阳、柴胡症,以小承气少少微和之也。若已曾下,心下硬痛,
短气躁烦者,大陷胸也。若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也。(方论见结胸。)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宜x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x。
桂枝(去皮,半两) 甘草(炙) 牡蛎(熬) 龙骨(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如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太阳病,火熨其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下利者,欲解也。
(论见谵语。)
烦躁厥逆,若吐利者,吴茱萸汤也。(论见吐利。)
若不烦而躁,四逆,脉不至,死也。(论见厥。)不得卧者,死也。(论见下利。)
〔成〕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从烦至躁为热,未有不渐
烦而躁者也。先躁后烦,谓怫怫然更作躁闷,此为阴盛隔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是也,
此气欲脱而争,譬如灯将灭而暴明也。盖内热曰烦,谓心中郁烦也;外热曰躁,谓气外热躁也。内热为有根之
火,故但烦不躁,及先烦后躁者,皆可治;外热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可治也。脏厥
蛔厥烦躁。(方论见厥。)躁无暂定而厥者,为脏厥。静而复烦,吐虫而厥者,为蛔厥,乌梅丸主之。
(方论见厥。)热少厥微,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白者,热除也,若欲食者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
便血。(论见厥。)少阴病,但欲寐不烦,至五六日变自利,烦躁不得卧者死。(论见欲寐。)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烦躁续法
属性:〔《活》〕病患身冷,脉沉细疾,烦躁而不饮水者,阴盛隔阳也,宜服霹雳散,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
火焰散、丹砂丸并主之。(丹砂丸方见《活人书》。)
x霹雳散x 治阴盛隔阳,烦躁不饮水。
附子(一枚,炮熟取出,用冷灰挹,细研,入真腊茶贰钱和匀。)
上为细末,分作贰服,水贰盏,煎至六分,临熟入蜜半匙,放温或冷服之,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
〔海〕已寒丸 此丸不僭上,阳生于下,治阴症服四逆辈,胸中发躁而渴者,或数日大便秘,小便涩,亦服此丸。
上不躁,大小便自利。
肉桂 茯苓(各五钱) 良姜 乌头(炮。各七钱) 附子(炮) 干姜(炮) 芍药 茴香(炒。各一两)
上等分,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温酒下,空心服五七十丸,八九十丸亦得,酒醋为糊俱可。
〔《本》〕破阴丹治阴中伏阳烦躁,六脉沉伏。(方论见阴毒。)
顷年乡人李信道得疾,六脉沉伏不见,深按至骨则若有力,头疼身温,烦躁,指末皆冷,胸中满,恶心。
更两医矣,皆不识,止用调气药。予诊之曰∶此阴中伏阳也,仲景法中无此证,世人患此者多。若用热药以助
之,则为阴所隔绝,不能导引真阳,反生客热;用冷药则所伏真火愈见消烁,非其治也。须用破散阴气,导达
真火之药,使火升水降,然后得汗而解矣。予授此药贰百粒,作一服,冷盐汤下,不时烦躁狂热,手足躁扰,
其家大惊。予曰∶俗所谓换阳也。须臾稍定,略睡,身已中汗,自昏达旦方止,身凉而病除矣。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咳
属性: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宜x小青龙汤x。
麻黄 芍药(各三钱) 五味子(半两) 干姜 甘草 细辛 桂枝(去皮) 半夏(各三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煎八分,去渣温服。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如弹子大,熬赤色。若渴者,
去半夏,加栝蒌根三分。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钱五分,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
一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三分,去皮尖。
咳而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者,小柴胡去人参、姜、枣,加五味、干姜也。(方论见往来寒热。)
咳而表解,胃实,属阳明病。若反无汗,小便利而呕,手足厥者,必头痛。若头眩不恶寒,能食者,必咽
痛。(论见胃实。)
咳而但欲寐,属少阴病。若下利腹痛,小便不利,四肢重痛者,用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干姜也。若下
利六七日,变咳呕,渴不得眠者,猪苓汤也。若下利谵语,小便难者,被火气劫也。若四逆者,用四逆散加五
味子、干姜也。(方论并见欲寐。)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咳而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冷。(论见遗尿。)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咳续法
属性:〔丹〕崇庆和尚因饱醉后发热,嗽而右胁痛,渴不安眠。
柴胡 黄芩 白术 陈皮 桔梗 木通(各贰钱) 人参 麻黄(各一钱半) 甘草(三钱)
上分三帖,水煎服。
〔云〕伤寒汗后,喘咳不止,恐传肺痿,x补肺散x。
人参(一两) 五味子(五钱) 桑白皮(贰两) 款冬花 蛤蚧(一对)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沸汤一盏调服。
伤寒汗下后,咳嗽肺虚,声音嘶败者,宜x阿胶散x。
薯蓣 阿胶(炒)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 白术(各一两) 干姜(炮) 桂枝(各贰钱)
杏仁(去皮尖,三钱)
上锉细末,每服七钱,水贰盏,入乌梅肉一钱,同煎服。伤寒汗下后,喘咳烦躁,气滞涩,邪气逆者,用x桔梗汤
x。
桔梗 桑白皮(各一两) 甘草 贝母 诃黎勒(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入五味子、乌梅肉各一钱,水贰盏,同煎服。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小便不利
属性:小便不利,表不解,若干呕发热而咳,少腹满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茯苓也。(方论见效。)若汗下后,
仍项强发热,心下满痛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方论见项强。)
小便不利,胸胁满,若往来寒热,未汗下者,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汗下后者,加柴胡、桂、姜。(方论见往
来寒热。)若烦惊谵语,身重不可转侧者,柴胡汤加龙骨、牡蛎也。(论见不得卧。)
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喘急不能卧者,大承气汤。(论见不得卧条)
小便不利而渴,若脉浮数发热者,五苓散加猪苓汤。(方论见渴)若头汗者,柴胡桂姜汤加茵陈蒿汤。(方论见发
黄。)
小便不利,关节疼痛,若痛不得屈伸,汗出恶风,身肿者,属风湿,宜甘草附子汤;若脉沉缓,大便反快
者,属湿痹,《活人》用五苓散也。(方论见身痛。)
小便不利,头汗,若胁满者,柴胡姜桂也。(方论见往来寒热。)
若发黄者,茵陈蒿汤也。小便不利,身发黄。(方论俱见发黄。)
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活人》云∶若大渴引饮,须利之。)
小便不利,但欲寐者,属少阴,若腹满下利脓血者,用桃花汤。腹痛下利,四肢重痛者,用真武汤也。(方
论见下利。)若四逆者,用四逆散加茯苓。(方论见但欲寐。)
阳明病,小便不利, 然汗出者,若欲食者愈;不能食者,欲作痼瘕。痼瘕者,寒气积结也。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小便不利续法
属性:〔《活》〕阴症小便不利,手足厥冷,脉微细者,不宜服利小便冷滑药,但服返阴丹,并取脐下
石门穴灸之。(方论见阴毒返阴丹。)
〔《集》〕伤寒小便不通,取阴谷、阴陵泉。
伤寒后,小便不利。(见小便不通门。)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小便难
属性:汗后小便难,若太阳发汗,遂漏不止者,则恶风,小便难,四肢难屈伸,宜桂枝附子汤也。(方论自汗。)
若太阳症中风,以火劫发汗,则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身黄,阳盛阴虚,欲衄,小便难也。(方论
见头汗。)若少阴以火劫汗者,则咳而下利,谵语,小便难也。(论见胁痛。)
下后小便难有贰∶若脉迟浮弱,恶风寒,下之者则胁满,身黄,项强,小便难也。(见胁痛。)若阳明
胃实,发热恶寒,脉浮紧,下之者,则腹满,小便难也。(论见胃实。)
胁痛,身黄,小便难,若阳明胃实未下者,宜小柴胡汤;若下后不食,项强者,忌柴胡。(论见胁痛。)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尸厥郁冒
属性: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荣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
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太阳病下之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至冒,冒
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和,然后复下之。(“得里和”三字中间必有衍文脱简。
“得”字当是“若”字之误。“里和”当
是“里未和”,盖脱一“未”字也)
下利清谷,脉沉迟,其人面赤,身有微热者,必郁冒汗出解。(论见下利。)
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喘冒不能卧者,大承气汤。(论见下利。)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
口急不能言,战栗也。(论见大法。)眩冒,心下硬,若不汗下吐而项强者,为并病,宜刺大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