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急不能言,战栗也。(论见大法。)眩冒,心下硬,若不汗下吐而项强者,为并病,宜刺大椎、肺 、 
肝。(论见项强。) 
若汗下吐后,脉微,气上冲咽者,成痿。(论见气上冲。)少阴病,但欲寐,下利止而眩冒者死。 
(论见欲寐。)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尸厥郁冒续法
属性:〔海〕伤寒传至五六日间,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贰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 
不与则不思,六脉细数而不洪大,心下无痞,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或传至十日以来,形貌如醉。医见神昏 
不已,多用大承气汤下之,则误矣。盖不知此热传手少阴心经也。然又未知自何经而来。答曰∶本太阳经伤风, 
风为阳邪伤卫,阴血自燥,热蓄膀胱,壬病逆传于丙,丙丁兄妹,由是传心,心火自上迫熏肺,所以神昏也。 
盖肺为清肃之脏,内有火邪,故令神昏,宜栀子黄芩黄连汤。若脉在丙者,导赤散;脉在丁者,泻心汤。若误 
用凉膈散,此乃气中之血药也,如右手寸脉沉滑有力者,则可用之,或用犀角地黄汤,近于是已。本方所说, 
若无犀角,以升麻代之,是阳明经药也,此解阳明经血中热药。若脉浮沉俱有力者,是丙丁俱有热,可以导赤 
散、泻心汤各半服之则宜矣。此症膀胱传丙,足传手经者,下传上也。丙传丁者,表传里也。壬传丁者,艮之 
离也。越经传者,又为腑传脏也。《活人》云∶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者,此言不尽意也。有从足经而传手经 
者,何以知之?经云∶伤寒或止传一经,或间传三经,不可一途取之,但视其脉与外证治之,此活法也。与食 
则咽者,邪不在胃也;不与则不思者,以其神昏故也;邪热既不在里,误用承气下之,其死也必矣。(脉在丙 
者脉浮也,脉在丁者脉沉也,脉丙丁俱有热者浮沉俱有力也。)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属性:噫而心下痞硬不利者,旋复代赭汤。若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也。(方论见痞。)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噫续法
属性:〔云〕伤寒噫气者,何气使然?答曰∶胸中气不交故也。少阴经至胸中,交于厥阴,水火相传而有 
声,故噫气也。宜x如圣加枳实汤x。 
甘草 桔梗(各五钱) 枳实(炒,三钱) 
上锉细,每服五钱,入五味子半钱,水煎服。 
伤寒汗下后,喘而噫气者,宜x如圣加人参藿香杏仁汤x。 
甘草 桔梗 人参 藿香 杏仁(各等分)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属性:伤寒大吐大下后,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 
冷故也。 
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与小承气汤,入腹中不转矢气者,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食,与水则哕。 
(论见潮热。) 
〔《本》〕渴而饮水呕者哕,食谷者哕。(论见胁痛。)阳明病,胃实不能食者,攻其热必哕。(论见胃实。) 
湿家头汗出,背强恶寒,欲覆被向火者,下之早则哕。(论见体痛。) 
太阳病,以火劫发汗,血气流溢,身黄欲衄,头汗腹满,谵语,甚者至哕,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可治。(论 
见头汗。)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阳明胃实,脉弱浮大,短气,腹满胁痛,嗜卧,身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脉浮者,小柴胡。若不尿, 
腹满加哕者,不治。(论见胃实。)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哕续法
属性:〔《活》〕哕,胃寒所生,橘皮干姜汤、羌活附子散、半夏生姜汤、退阴散主之。若服药不瘥者,灸乳直 
下一指许三壮,若妇人则屈乳头下尽处是穴。亦有阳症者,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方见杂病哕。) 
x橘皮干姜汤x 
橘皮 通草 干姜 桂心 甘草(各三两) 人参(贰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温服,日三。 
羌活附子散(方见杂病哕。) 
x半夏生姜汤x 治哕欲死。 
半夏(一两) 生姜(贰两,切) 
上水贰盏,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海〕伤寒咳逆脉散死,仲景之言不虚伪。大抵原因失下生,咳逆喉中阴不内。便软惟宜用泻心,便硬尤 
宜大承气。贰药神任务者谁,东垣洁古为良剂。 
〔洁〕咳逆者,火热奔急上行,而肺阴不内,何其当哉?故便秘者,宜大承气下之;便软者,泻心汤主之。 
〔海〕少阴咳逆者,此失下也,阴消将尽,阳逆上行,使阴不内也。然阴既尽,阳亦将尽也。吸入肾与肝, 
阳逆上行,阴入不内,故为阳极。脉微将尽者,不宜下,宜服泻心汤,养阴退阳而已。如不用泻心汤,凉膈散 
去硝黄,清肺散亦可。若脉左浮右沉实,非表也,里极则反出于表也。何以然?咳逆舌强,右脉实者,知少阴 
里也。饮水过多,心下痞而渴逆者,五苓散主之,别无恶候是也。恶候生,或兼以舌挛,语言不正,而反昏冒 
与咽痛者,少阴也,速下之,宜大承气汤也。何以脉浮为表?浮之实大,沉之损小,是为表也;浮之实大,沉 
之亦然,即非表也,邪入已深矣。内热当沉反浮,阳极复之表也。阴症者,内已伏阴,阴气太甚,肾水擅权, 
肝气不生,胃火已病,丁火又消,所以游行相火,寒邪迫而萃集于胸中,亦欲尽也,故令人发热,大渴引饮, 
欲去盖覆,病患独觉热,他人按执之,身体肌肉骨髓血脉俱寒,此火即无根之火也,宜用丁香、干姜之类,热 
药温胃,其火自下。 
x匀气散x 
川乌头(大者三个,炮裂,去皮脐)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黑豆贰十一粒,砂糖同泡汤调,乘热细细饮之。 
〔《本》〕治阴毒呃逆方 
川乌头 干姜 附子(以上俱炮) 肉桂 芍药 半夏 炙甘草 吴茱萸 陈皮 大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x肉豆蔻汤x 治伤寒汗后,呃逆噫气。 
肉豆蔻(一个) 石莲肉(炒) 茴香(各一两) 人参 丁香(各半两) 枇杷叶(五片,拭去毛炙) 
上锉细,用水四盏,生姜十片,煎贰盏,去渣,空心温服,分贰服。 
x良姜汤x 
橘皮 良姜 桂枝 当归(各一两) 麻黄(半两) 杏仁(贰十个) 甘草(半两) 槟榔(三个,另为末) 
上 咀,用水四盏,姜十片,枣三枚,同煎至贰盏,去渣,下槟榔末再煎三沸,通口服一盏。未已,再服, 
庞老云;伤寒呃逆不止,是阴阳气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下,故胃气上逆,为呃逆无休止,宜服此方。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无汗
属性:太阳发热恶风寒,体痛,脉浮紧,无汗,其人若喘者,麻黄汤也。若烦躁者,大青龙汤也。若项背强者, 
葛根汤也。(方论见发热。)若小便少,气冲胸,口噤者,为刚 ,亦葛根汤也。(论见 。)若自 
衄者,必自愈。(论见衄。) 
阳明病,胃家实,法当多汗,若反无汗者,有四证∶脉浮而喘者,邪尚在表,宜麻黄汗之;身如虫行痒者, 
久虚,宜建中之类;小便利而厥者,寒邪,宜温之;小便不利发黄者,瘀热,宜茵陈利之也。(论见胃实。) 
无汗身痒,其人若脉微恶寒,面反有热色者,桂枝麻黄各半汤也。(方论见发热。)若脉浮迟,面赤 
战惕发热者,迟为无阳,不能作汗也。(论见面赤。)若阳明胃实,身如虫行者,久虚也。(论见胃实。) 
无汗,小便不利,其人若身黄,头汗,渴饮水浆,或懊 者,宜茵陈汤。(方论见发热。)若身黄胁痛, 
鼻干嗜卧,有潮热,脉浮者,柴胡汤。(方论见胃实。)若项强发热,心下满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也。(方 
论见项强。) 
无汗禁忌,若浮紧身痛者,忌桂枝。(论见大法。)脉浮发热,表不解者,忌白虎。(论见渴。)若少阴欲 
寐但厥者,忌强发汗,必动其血也。(论见欲寐。)凡发汗,如服一剂,病症尤在,当再作本汤与之,至有 
不肯汗出者,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论见大法。)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无汗续法
属性:〔《摘》〕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合谷(五分,候遍身汗出即出针, 
此穴发汗大妙) 复溜(泻。) 
〔云〕又法∶手阳明商丘、合谷,手太阳腕骨、阳谷、足少阳侠溪,足阳明厉兑,手厥阴劳宫,皆随经辨 
脉刺之。又,十贰经荥皆可刺。 
〔《摘》〕伤寒发汗不出∶风池 侠溪 鱼际(散脉中贰分,留三呼) 经渠(贰分) 内庭(应时出汗)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疟状
属性:太阳病如疟状,一日贰三度发,其人若脉微缓,不呕清便者,欲愈也。若脉微恶寒,面有热色,身痒者, 
桂枝麻黄各半也。(方论见发热。)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x桂枝贰麻黄一汤x。 
桂枝(八钱半) 芍药(五钱半) 麻黄(三钱贰字 大枣(贰个) 生姜(五钱半) 杏仁(去皮尖,八枚) 
甘草(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病患烦热,汗出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 
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妇人寒热,经水适断者,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 
胡汤主之。(论见妇人伤寒。)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头汗
属性:头汗,小便不利,其人若胸胁满,往来寒热者,柴胡桂姜也。(方论见往来寒热。)若发黄渴饮水浆者, 
宜茵陈汤。(方论见发黄。) 
阳明胃实头汗,其人若下血谵语者,为热入血室,宜刺期门。(论见谵语。) 
若下后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欲食者,宜栀子豉汤。(方论见烦。) 
若被火额上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方见胃实。) 
头汗,心下满,其人若脉沉细,微恶寒,手足冷,口不欲食,大便硬者,小柴胡汤。(论见厥往来寒热。) 
若水结胸,无大热者,大陷胸汤,孙兆改用半夏茯苓汤。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 
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 
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可治。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湿家关节 
疼痛,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湿家头汗出,欲被覆向火者,若下之早则哕,胸 
满,小便不利,舌上白胎也。(论见身痛。)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头汗续法
属性:〔孙〕凡水结胸胁间,头必有汗,治以半夏茯苓汤。 
〔《活》〕病患表实里虚,玄府不开,则阳气上出,汗见于头。凡头汗出者,五脏干枯,胞中空虚,津液 
少也,慎不可下,下之谓之重虚。 
〔成〕头者诸阳之会,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 
〔海〕头汗出,剂颈而还,血证也。额上偏多者,属心部,为血证也。独益中州脾土,以血药治之,其法 
无以加矣。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舌白胎
属性:舌上白胎,若阳明胃实,胁下满,不大便而呕者,小柴胡汤。(论见胃实。)若下后,心中懊 者, 
栀子豉汤。(方论见烦。)若下后哕而胸满,小便不利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也。(论见牙疼。)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倦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 
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 
必欲利也。(海藏云∶恶寒必欲呕者,小柴胡汤;腹中痛者,理中汤。)脏结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 
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 
紧,舌上白胎滑者,难治也。若无阳症,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者,不可攻也。(论见脏结。) 

卷之三十贰·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舌胎续法
属性:〔成〕舌者心之官,法应南方火,本红而泽。伤寒三四日以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燥涩黄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