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帝曰∶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曰∶五脏六 
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喉见其外。五脏六腑者,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 
骨有余,以候 KT 。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脾者,主 
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黄帝曰∶善。愿闻六腑之候。岐伯曰∶六腑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 
长,以候大肠。唇浓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裹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 
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师传论》) 
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 KT 者,心高, KT 小短 
举者,心下, KT 长者,心下坚, KT 弱小以薄者,心脆, KT 
直下不举者,心端正, KT 倚一方者,心偏倾也。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 
。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 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 
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 
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好肩 
背浓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浓者,肺端正,胁偏疏者,肺偏倾也。肺小则少饮, 
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 
痛。肺坚则不病咳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 者,肝高,合胁兔 者,肝下, 
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肝小 
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 
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 
,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 
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 
也。脾大则苦凑 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 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 
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 
则善满善胀也。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 
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肾小则脏安难伤。肾 
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尻痛,不 
可以俯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 
则苦腰尻痛也。 
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 
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 
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肺应皮,皮浓者大肠浓,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 
,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心应脉,皮浓者脉浓,脉浓者小肠浓,皮薄者脉薄 
,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波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 
皆多纡屈者小肠结。脾应肉,肉 坚大者胃浓,肉 么者胃薄,肉 小而么者 
胃不坚,肉 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管约不利,肉 不坚者胃缓,肉 无小里 
累者胃急,肉 多少里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肝应爪,爪浓色黄者胆浓,爪 
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 
胆结也。肾应骨,密理浓皮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 
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出《本 
藏篇》) 
黄帝问∶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 
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 
咳,按其手足上 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 安 
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 
,水 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 
,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肘所独热者 
,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 
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 
。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 
有加,立死。(《论疾诊尺篇》) 
〔仲〕鼻头色青,腹中痛,舌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 
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 ,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 
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也,鲜明者有留饮。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其里痛也;行迟者, 
其表 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膝者,必腰痛也;里实护腹而怀卵者,必心痛 
也。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脉之因伸者,无病也。假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目 
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此为诈病。假令脉自和,更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 
灸数十百处乃愈。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 
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吐沫。师曰∶病患语声寂然,善惊呼者,骨节间病。 
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细而长者,头中病。 
〔《脉经》〕脉一来而久住者,病在心主中治。脉贰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支中治。脉三来 
而久住者,病在脾下中治。脉四来而久住者,病在肾间中治。脉五来而久住者,病在肺支中 
治。五脉病,虚羸人得此者,死。所以然者,药不得而治,针不得而及。盛人可治,气全故 
也。 

卷之贰·阴阳脏腑部
诊虚实法、诊寒热法
属性:(俱入治法) 

卷之贰·阴阳脏腑部
诊病传变(诊病将死期入诊生死条)
属性:〔《素》〕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癫疾,久 
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脉要精微论》)。曰∶贰阳之病发心脾,有 
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 
肿,及为痿厥 ,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 
传为心掣,其传为膈。贰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贰阴一阳发病, 
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阴阳别论》)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 
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膈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贰,死不治。肺移寒于肾 
,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脾移 
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移热于肾,传之柔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 
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 
谓之食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 。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 
不止也,传为衄 瞑目,故得之气厥也。(《气厥论》) 

卷之贰·阴阳脏腑部
诊病愈剧
属性:〔《灵》〕黄帝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朝则人气 
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 
夜半人气入脏,邪独居于身,故甚也。黄帝曰∶其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 
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一日分为四 
时篇》) 
〔《素》〕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 
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 
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 
丁。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 
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 
夜半甚,平旦静。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 
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 
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 慧,日出甚,下晡静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 
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 
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 
壬癸。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 HT 
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 
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不晡静。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 
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 
期也。(《脏气法时论》) 
上以五脏时日占病愈甚极准,钱仲阳深得此理,学人究心而又扩充之。 
〔《灵》〕病在脏,沉而大者,其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脉口 
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脉口滑以沉者,病日 
进,在内。人迎脉滑盛以浮者,病日进,在外。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 
损。(《五色篇》) 

卷之贰·阴阳脏腑部
诊生死
属性:〔《素》〕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 
,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 
,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 
,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 
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玉机真脏论》)。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刺志论》)。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 
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少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同上)。形盛脉细 
,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疲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互不调者,病;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全文见前上下 
条,下同)。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灵》〕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贰逆也。着痹不移 
,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