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台 第一辑-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平(南都周刊副主编)
多年以前,我去北方一个朋友家过年,目的是体验和旅游。结果十多天时间我全窝在他家里,不肯出门。朋友的妈妈对我颇有看法,觉得这个年轻人因为怕冷和懒惰,没有去实施原定的计划。
窗外大雪纷飞,的确比我预想的更冷。但是让我改变计划的,是一些火热的东西。朋友的父母都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我在我睡的卧室里发现了整套新华社内参。出于好奇,我读了几篇,随后就上瘾了,欲罢而不能。
此前我多读文学和哲学,对新闻报道向来不屑一顾,视同垃圾——从内容上说,都是瞒上欺下;从文本上说,简直味同嚼蜡。然而,这些内参文章让我大为惊讶,原来新华社记者都人格分裂,一边在报纸上写着行尸走肉般的新华体,一边在背后写着热血沸腾的内参。
我坐在朋友家的地板上,贪婪地读着那些内参。我至今都还记得它们的模样和性情。内容上非常精彩,要么是大案要案,要么是村民械斗,要么就离奇古怪;文本上,虽然也很克制,但作者往往饱含感情,描写生动,议论精到。总之,既有好故事,又是好文章。
那是我第一次深入地接触新闻——严格地说,那不是新闻,而是一种奏折——简直被它震撼了,虽然我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当记者。
若干年后,我再次见到朋友的妈妈时,是作为去当地采访的《南方周末》记者。我们吃饭,喝酒,聊天。事后她打电话给儿子说:他变了,当时我低看了他。她的意思是,我没有她印象中那样怕冷和懒惰。
真正变化的是内参,它早已经没有当年那样好看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看的东西大多搬到报纸上来了。当然,新华社内参记者也因此没有了那种我不说谁说的使命感。
如果精彩的新闻都在内参上,那显然是一个压制自由的社会。因此,当我拿到由《南方周末》内部刊物文章辑集而成的《后台》一书时,并没有抱着这样的念头。
不幸的是,《后台》中还是有相当多的精彩故事。好在,这并不是它的全部,甚至不是它的主体。
李浔阳
章诒和在《伶人往事》中说,她有一次看李小春演《闹天宫》扮相太漂亮了,忍不住去后台探望,却看到刚下舞台的李小春“脸色惨白,全身如水洗……只朝我点点头,连招呼的气力也没有了……”我记得书中这个细节,因为小时候看戏也曾忍不住去过后台,台前与幕后的反差给我的震撼至今难忘。
后台的故事呈现了一个行业真实的境况,有时候不了解幕后,你就很难理解台前。《南方周末》推出揭示其新闻操作背景的《后台》,为读者理解这张报纸打开了另一个通道。就我个人而言,书中展现的南周人对新闻的取舍和思考,他们对新闻规范的坚持和对新闻价值的追求,甚至比公开见报的文章更有所启发。
作为一张影响全国的报纸,《南周》的影响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也许可以写一本书,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简单说来,我觉得首要在于南周人有诚实做新闻的精神。“修辞立其诚”,这好像是做人做事的常识,但谁都知道今天中国新闻人做到这一点何其难。颇有意味的是,《后台》首篇谈到的是一次没有结果的采访,原因不是记者比别人少掌握素材,也不是记者和编辑比别人笨,缺乏提炼主题的能力,而是在衡量新闻事实与主题的关联度后,主动放弃了。在这个流行“策划”的时代,做打动人的新闻只需要一点激情的姿态和貌似深刻的思考就够了,但真正让人尊敬的新闻,却是那些诚实面对事实和职业良心的少数派。
南周人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们对新闻持续的热情和对新闻立场的坚守。新闻首先是一种职业,然后可以是一种理想,也可能沦为寻租的工具。作为南周的记者,第三种的可能性会很多,高手可以做得不露痕迹,南周很少出现这样的报道,也是让人尊敬的一点。《后台》记录了很多“新闻背后的故事”,说明对南周人来说,这绝不仅是遵从纪律的结果,更是听从内心的召唤。李宏宇、夏榆、袁蕾、张英、李海鹏……如果不怕变成点名簿,这样的名字会有很多。
《后台》还展现了南周内部新闻业务探讨的氛围,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值得赞叹的。尽管这样的氛围很难得,我觉得技术性问题改进和提高的途径还相对容易寻找,南周人更可取的一点在于他们在保持职业理性的同时,不失作为“人”的本色。新闻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要求一种“冷静的温情”,正是坚持职业理性又时刻保持对人的关怀,南周才会有许多影响深远的报道。
没有精彩的舞台表现,很难让观众关注后台的故事。而《后台》的精彩,无疑是南周影响力最好的注脚。然而,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表面怎样,实际又怎样的差异,相信《后台》所展示的仅仅是南周很小的一个侧面。走过青春期的南周,正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一样面临自身的发展和转型。作为读者,我希望南周人能够继续尊敬自己的职业,尊敬读者的期待和判断力,在这个娱乐至死和赢家通吃的时代,为新闻业保持一点体面和尊敬。
上一章作品目录下一章
没有写在报上的新闻
后台——行动
杀人现场:不可能完成的叙述? 鞠靖
我始终相信翻检垃圾是一名记者的必杀计。这个杀人现场的保护方式让我觉得非常蹊跷,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可以自由翻检,惟一上锁的是那个嫌犯的房间,但是却没有贴封条,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砸开这把锁而不用承担责任。
南方周末与“诺贝尔”之间 夏榆
如果《南方周末》能够真正践行自己的新闻理想,那我就应该把此次的瑞典之行看作是跟百年诺贝尔合作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我的手被裴勇俊粉丝狂摸 袁蕾
采访完裴勇俊之后,走出来满地都是粉丝,她们——而不是他们,问我是不是刚刚采访完裴勇俊,我说:“是。”她们就迅速蹭到我身边,企图闻我,还有些人问我有没有跟裴勇俊握手,当得到肯定答案之后,她们拿起我的右手开始摸起来:“这是裴勇俊握过的手啊!”
“肉感”写作 吴蔚
如果把新闻比成女人,至少会有两种类别:骨感的和肉感的。
“春晚”23年的第一次 袁蕾
能够打入春晚内部,要拜我一个“奶粉”(看我博客人的自称)所赐。我成了官方惟一允许进入现场的记者。
濮存昕现象的悲哀 张英
这个喜欢鲁迅、李叔同的人,这个不愿意当官的人,为什么最后却当了官?他在公益事业上的成就远比他在行政工作上出色。担任人艺一把手三年,他对我坦言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当一个生命倒在我面前 朱红军
回来的路上,我为采访未遂焦虑不安,摄影记者王轶庶说了一句话,让我陡生尴尬:“你丫当时要是还想着采访人家,我就要鄙视你了。”
和任志强过招戴 敦峰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总会给你留一扇窗。我的这扇窗子就是任志强年轻的秘书。
记录正在外扬的“家丑” 石岩
这样酣畅而震撼人心的叙事,我以前只在普利策获奖小说GoneWiththeWind和米国电影TheScentofwomen里见过。而这回,这样饱满的叙事、这样深沉的人性,却是一个“流浪汉”和一个“*女”的联袂之作。
千万别发致歉函 柴会群
前主编曾接到詹氏家族的电话,说要把南方周末的楼炸掉。主编回应说:你们炸吧,我们的楼上了保险,你们炸了,我们正好可以拿到保险后盖一座新的。
她的死亡,我的报道 曹筠武
我知道,按照苏珊?桑塔格的说法,我所做的报道,是典型的“旁观他人痛苦”,我的职业操作使我几乎扮演了一个类似帮凶的角色。
等待大鱼的出现 张英
这样的大鱼对凤凰卫视的吴小莉来说,是对*的提问;对中央电视台的柴静来说,是非典时刻;对南都的陈峰来说,是孙志刚之死。对一个记者来说,能够抓住大鱼的机会并不多,一年中、一辈子也就那么几次。
马加爵:一个南方周末曾经的读者 成功
“你们终于来了。”海南省公安厅政治部李主任告诉我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昨晚审讯快结束时,马加爵反复几次向审讯人员提出要见南方周末记者,要接受你们的独家采访,要说说自己的作案经过、心理历程和逃亡情况。”
世象图:与南方周末渊源最深的一个县 徐楠
在中国,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县像它那样,与南方周末有如此深的渊源。
深思成就深度
后台——思考
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 李梁
沈颢说:瞧,那些新闻的圣徒!我不喜欢这一蕴含道德优越感的自恋话语。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
我体悟的两大采写原则 傅剑锋
原则一:大尺度观察与细节化表述;原则二:平衡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让那些见鬼的编辑们失业去吧!” 夏英
过去,我的编辑经常对我说一句话,“你要把文章写好再交给我,我不会改一个字。”感谢我的编辑对我不断的善意的威胁。
为李大同准备的五个问题 石岩
既然李大同一再强调“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力”,频繁出版作品集又是为着哪般?李大同在书的扉页上旗帜鲜明地写道,“新闻绝不是要记录历史,而是要影响今天”。我立马就想到了南方周末的那句响当当的口号:“记录时代进程”。在这个问题上,李大同是有跟本报迥然不同的看法吗?……
居然能在此找到一种约束政府的力量 肖华
我花了很长时间了解到政府的所作所为,有些愕然,与其他城市相比较,这个政府看起来似乎好得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对话体”是不具职业水准的文体? 石岩
是不是在西方的新闻传统里,“对话体”被认为是不那么严肃、不那么具有职业水准的文体?而在本报,“口水话”所占比例是不是偏大了?
如何向高官发问 寿蓓蓓
省长哭了,新鲜;但重点是省长为什么哭。省长落泪不应是判断一篇政治人物访谈成功与否的标志,毕竟我们不是做《艺术人生》,比起省长的眼泪,他说到官场环境掣肘时一句“欲哭无泪”来得更有价值。
与官员打交道的“七条军规” 吴晨光
适当拍拍马屁也不是不可以——但心里要想着,没有我纳税养着,你们都得喝西北风!
以“菊与刀”为器 张立
如果你是女性,而且是美女,那你比男记者肯定更占优势,先发挥你的天然魅力吧;如果不是,又舍不得挥刀自宫,请参详以下办法……
匿名是一种“原罪” 吴蔚 郭楚淳
我个人极为钦佩这种态度,这是给匿名来源加上类似原罪的判断——只要用了就是不好的事情,我干的其他事情都是为了减轻这种罪责,因此我要竭力发掘出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公众利益的事实,来减轻罪责。
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李海鹏
在这个报社,记者们常常在预料到某些报道无法发表之际,仍然听命于编辑部,按时赴事发地去做明知徒劳的采访。我并不认为这是“纪律”所致,除非这一纪律恰如康德所谓之“心中的道德律令”,出于自由,而非他由。我相信中国文化中的最好的精神传统:“士”要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只是喜欢的事。
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后台——争论
“天使?魔鬼”之争
一次激烈的内部辩论,一次关于若干新闻原则的深入探讨,一次南方周末内部传统与新闻后台操作的生动展现。
傅剑锋:关于“*教师”的采访经历
李海鹏:举个极端的例子,法拉奇还描述过鸽子的内心呢
李梁:先做新闻,再谈伦理
杨瑞春:如果这么简单,就不会有“*”
苏永通:咱们竟然在反复讨论基本问题
柴会群:是什么使它具有那么强大的力量
邓科
一、这是本什么样的书?
新闻呈现“真相”,“真相”的发掘过程是如何进行、怎样操作?这是一本把“追寻真相”的幕后过程真实呈现的书;
新闻意味着“信息选择”,囿于版面、环境、时机,报纸上呈现的当然不是新闻的全部,这是一本把“没有表达”的信息公开表达的书。
南方周末有句流传颇广的话:“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本质上,这是一本“在路上”的书。
这本书,一定程度展现了一份影响全国的报纸新闻生产的秘密,展现了一个不断追求的媒体新闻后台操作的真相。
“追寻真相”的真相,“没有表达”的表达。有人说,书中文章的价值甚至可能超过南方周末的公开报道。这当然是谬赞。不过,我们承认,它从很独特的角度记录了新闻与新闻人、现实与反思者。
二、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这本书的文章,基本上来自南方周末内部刊物上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