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赌歉銮坏鞯模谀抢锝ǜ瞿罘鹛茫欢际悄罘鹛茫饬礁瞿罘鹛媚畹那坏鞑灰谎灰不叮寄艹删汀2荒芡骋唬豢梢裕�
  有人喜欢追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喜欢这样念;有人喜欢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两、三分钟。这样也要建两个念佛堂,喜欢追顶的这个念佛堂追顶念佛,这个拖长音念佛,这是佛菩萨度众生的方法。所以为什么道场建那么多?众生根性不相同,哪一个道场接引哪一类的众生,各个欢喜,都能成就。不能说我这个方法成就,你那个方法不能成就,没这个话,没这个道理。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一定说,你那个高,别人下,这是错误的,这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不是佛法,佛法是真实智慧大觉之法,那不觉悟。我们有使命、有责任劝化众生,但是众生接不接受,那是他的事情。佛都不能干涉,我们更不必说了。佛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怎么可以强迫众生、勉强众生,我们就做错了。恒顺众生,随喜,这才是功德。
  你从名号上看「普发树华」,这名号意思深广无尽。他所修的法门,『得光明满足广大欢喜藏』。「光明」是慧,「广大欢喜」是福,佛以福慧帮助一切众生。首先要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众生怎样才能生欢喜心?首先要吃得饱、穿得暖,他要是吃不饱、穿不暖,他的欢喜心从哪儿生起来?最低限度要帮助他,解决温饱生活上的问题,要有福。福从哪里来的?绝对不是佛菩萨赐给你的、天神上帝赐给你的,不是的,福要靠自己修。天神上帝、诸佛菩萨赐福,怎么个赐法?教你修福的方法,这就是真正赐给你。不是说没得吃,天上会掉食物下来,哪有这种道理?不可能的事情!教给你怎么修福,这个道理是最普遍的一个道理,所以大小乘经论里面统统都讲到,真的不只讲一万遍,可是现在人没听懂。当然现在真正讲解佛法的人不多,听的人没听懂,听了怀疑,不肯相信。
  世间人没有一个不求富贵,个个都想发财,命里头没有财,怎么发?个个都想聪明,个个都想健康长寿。不但学佛的人,人人有这个欲望;学其他宗教的人,我们给他三个,他也欢喜,「这个我们都要」;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共同的大欲。佛能不能满足他?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头一个你要相信,你不相信,那有什么法子?佛对你就没有法子了。你要相信佛的话,佛告诉我们,财富是果报,那是果,你要懂得修因。「树华」就是因,如果能够「普发树华」,你这个因不可思议,你所得的福无量无边。
  因是财布施,我没有财,我怎么布施?《了凡四训》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女子年轻的时候家境非常贫穷,到寺庙去烧香拜佛只有两文钱,她把这两文钱供养道场,住持老和尚看到了很感动,她是一片真诚,给她诵经祈福。到以后,她做了皇帝的贵妃,这个时候有钱,带了许许多多金银财宝到庙里烧香来布施,老和尚叫他的徒弟来给她诵经回向。她非常惊讶,找老和尚:「从前我两文钱供养,你老人家亲自给我诵经祈福;今天我带这么多金银财宝来供养,你为什么派你的小徒弟?」老和尚讲:「从前两文钱,你出自於真诚,你是圆满的福报,我要不出来给你诵经祈福,我对不起你。今天你做了娘娘,你的恭敬心没有了,财虽然再多,你的福只有从前的一半。以前那两文钱是圆满的福报,现在千金是一半的福报,抵不过那两文。」这话真的一点没错,以前那两文钱是她全部家当,她只有那两文钱,全部拿出来;现在供养千金,她家里还不知道有多少个千金。按比例来算,你现在家里万金,你才拿一千,十分之一,你怎么能圆满?你那个时候的两文钱全部家当,是圆满功德,道理在此地。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我很贫穷,我没有能力布施,错了。往往贫穷人真诚心修的福,比世间再大的豪富做的功德,超过他,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那些亿万富翁,他的财富太多了,他到哪里布施都是几百万、几千万,那是他九牛一毛,算不了什么。穷人布施一点钱,他好几天赚得来的,一个月、半个月赚来,他统统拿去布施,这还得了吗?你才晓得,这个功德圆满,这个功德大,所以得的福大。她从前布施的两文钱,真诚心的功德,以后做了贵妃。今天到寺庙布施千金,她做不了皇后,什么原因?没有种大福。凡事都有个理,一定要把这个理讲清楚、讲明白。
  智慧怎么开?法布施。吝法,决定是愚痴,怎么可能增长智慧?我们一定要晓得,我们这一生得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过去生中修的因。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这一生生活艰难,明白这个道理,不怨天、不尤人。人家发财,过去生中修的好因;我这样贫穷潦倒,过去生中没修。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不会怨天尤人。明白了之后,要想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修因。果然懂得这个道理,认真来修因,这一生命运就转变。了凡先生就是积极去做,认真努力去做,十年之后他的命运就改变。所以你要记住,十年,不是我今天做明天就现前,哪有那么快?你要有恒心、要有耐心,决定果报会现前。要充满信心,丝毫疑惑都没有,真的是有求必应。你能断一切恶就是消灾,自己业障就消除了,是要从断恶上才消除。你修善,福报就现前,财富、智慧、健康长寿都现前,你要懂得修善。业因果报丝毫不爽,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前定,不是别人定的,自己修积而定的;你修的多你得的多,你修的大你得到的大,你不修决定得不到。这个理事,佛在经论上都讲得非常清楚。
  佛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教学,这是真正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不能再造业,不可以再用盗心去造作。佛讲得很清楚,杀生果报是多病短命,偷盗果报是贫穷,邪淫果报是眷属不如意。我们看现在这个社会,离婚率这么高,这个果报是什么?犯邪淫罪,你的家不能团聚、不能和睦。饮酒得愚痴果报。妄语果报是没有人能相信你,你跟人往来,人都对你怀疑,你再怎么好心对人,人家不相信你。所以哪一个业因有哪一种果报,我们要认真去修学,这样才能改善自己的命运。如果是很努力用功,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命运就改变了。《了凡四训》他是个例子,最初改,难,十年看到效果。以后快,两、三年显著的效果就现前。为什么?信心具足了,愈做愈有信心,愈做愈欢喜,全家都做。
  了凡先生所做的是世间的善法,所得到的果报有限,人天福报而已。佛教给我们得最究竟圆满的大福德,怎么作法?一样的做,不求世间果报,果报就更大,就不可思议。世间人所希求的真是小福,心量一拓开,念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丝毫的小福都是如来果地上的功德,随他的心量拓开。你布施一块钱、布施一毛钱,功德是等虚空法界,心量大。中国人常讲量大福大,你做的好事随你心量在拓展;你的心量是一个家,你一家人得福;你的心量是一个国,一国人享你的福;你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那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得福,这是如来果地。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怎样修学,才知道自己有能力修学。
  又何况财布施里面还包括内财布施,内财就是作义工,那个得的财富就更不可思议,更大了。但是佛门里面也有一些做义工的,得的福报不大,为什么?他心量不大,而且心量邪曲。他为什么到这个道场来作义工?看到这个道场不错,产业有这么多,老和尚年岁很大了,尽心尽力孝顺伺候,老和尚往生,他就接收了这个道场,他就这么大的福报。他用心不正,他为什么到寺庙来修行,来追随老和尚?为了庙产,我们看到很多。所以许许多多老和尚,我们看到死了以后,这庙产统统落给居士,伺候他的居士。错了!那个道场是十方供养的,老和尚做错了,存心不良的居士得这个也错了。他如果是真心修布施来作义工,他所得的福绝对不只这个寺庙的财产,他得的大!这么一做的时候,不但没有福,造业了。这个业就造大了,现前得的一点小甜头,将来果报在三途,得不偿失。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他不懂,没有人教他。所以道场要有道,道是天天讲经说法,使大家都能够明了,然后发的心,真诚心、清净心,果报不可思议。
  法门里面,这是「光明满足广大欢喜」。所以从这个法门来看,这是如来化身,否则哪有这么殊胜?「光明满足」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智慧佛有,等觉菩萨还欠一分,还没有到圆满。「广大欢喜」,欢喜加上广大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绝对不是七地菩萨;七地菩萨福慧虽然殊胜,但是不能到圆满。经论里头,像这些经文给我们很大的暗示,一看就晓得佛化身的、佛示现的。示现是个鬼神身,鬼神修行修到七地菩萨,善财童子来参访向他学习,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小看鬼神,说不定这个鬼神是诸佛如来示现的,我们要小看他,那不就得罪了?不晓得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统统一律都把他当真的就不会错,何必在那里分别执著?都把他当作真的,连嫉妒我的、伤害我的、毁谤我的,统统把他当作诸佛如来。诸佛如来为什么用这个方法对我?看看我有没有功夫,看看我心清不清净,来考验考验,我要有能力通过。
  《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金刚经》上只是略略的提了这么一句,这一段故事详细的说明在《大涅盘经》里面。「歌利」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暴君,残忍无道,歌利。所以歌利王,我们中国要是用中文翻译是暴君。割截身体,现在的刑罚是凌迟处死,不是叫他痛痛快快死,用刀在身上一片一片肉割把你割死。遭这样的大难,忍辱仙人感激歌利王,没有一点怨恨,为什么?看看自己忍辱波罗蜜有没有成就?所以通过这个考试之后,忍辱仙人成佛了,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个故事是释迦牟尼佛前生修菩萨道的时候,他忍辱度从这里圆满。不但没有怨恨,而且还发愿,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忍辱仙人再来;释迦牟尼佛第一个得度的弟子憍陈如尊者,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前身就是歌利王。
  这个我们要学,别人有一点点恶意对我们,我们就受不了,那怎么能成就?所以无量劫来,我们不是今天才遇到佛法,善根非常深厚,为什么不能成就?不能在这向上再提升一步,就是不能够忍,我们的亏吃在这里。谚语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的大愿大心是要求成佛作祖,但是小小事情都不能忍,所以生生世世都不能成就。这一生当中如果要想成就,什么都能忍;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对我,我都恭敬你,我都感激你。为什么?消自己的业障,决定不会有障碍。这一边被别人占去了,那一边还有来的,欢欢喜喜修忍让,决定不争,处处忍让。我们建了一个道场,人家要,「好,送给他」,后面就又来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欢欢喜喜的忍让,你就会自自在在的得到,果报不可思议。
  你要真干,真正有信心。真的舍财得财,但是得到的财不能够留,还要舍。一留,业障就又现前,决定要舍。「舍得」,这两个字是佛教的术语,这里头有两重意思。第一个告诉你,舍是因,得是果报。舍财得财,舍法得法,你能舍什么,后面果报决定现前。果报现前,还要舍,把你所得到的也要舍掉。那得到舍掉之后,后头还有得,永远去舍,你后面得到的是无有穷尽。放心大胆去舍,舍不尽的,愈舍愈多。
  念念为众生,念念为正法,要树立正法。树立正法要从自己形象上树立,这是真的。我自己真正做到了,做出榜样给别人看,决定没有一丝毫悭吝之心,这里头生大欢喜。清凉大师在这里注解注得很多,有同学写个条子告诉我:你把经义说了,清凉大师注疏没有说。实际上我所讲的,清凉大师的意思都说出来,所以注解诸位看看就可以,如果有问题提出来问,意思全都给你们说出来了。
  清凉在这里面有两句话我们要留意,「谓能知如来巧智示法,大福威光」,这两句话很重要。我们学佛从经典里面要能体会佛的意思,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经典的真实义无有穷尽,用什么来体会?用真诚。印光大师说得很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我们对於经教能悟入多少,完全看你对经教的诚敬心。只对经教有诚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