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例子:有为、无为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菩萨入不二法门,佛哪有不加持的道理?佛不是有心加持的,佛也不是无心加持的,为什么?有心无心是二法,不是佛法。到底诸佛如来怎么加持的?给诸位说,法尔如是!我们一般人讲自自然然的,自然如是,佛确确实实没有起过什么心、动过什么念头。怎么加持的?相应,这是我们一般人讲感应,佛法讲相应,与佛相应自然就得到了。像阳光普照大地,你选择一个没有遮蔽阳光的地方,你不就得到阳光普照了吗?阳光不就加持你了吗?如果你躲在一个遮蔽阳光的地方,阳光加持不到你。你走出你的遮蔽,接受阳光普照,阳光并不是有意加持你,也并不是无意加持你,有意无意都说不上,叫法尔如是,自然而然,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一切诸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要怎样跟他相应?相应之道总不外乎我们的心跟佛是一个心,我们的愿跟佛是同一个愿,我们的行跟佛是同一个行。佛的心是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的愿是什么愿?总的来说四弘誓愿。我们真正有这个愿,这四句是我真实的愿望,你得佛加持,跟诸佛愿望相同。佛是什么行?总不外乎四摄六度,四摄六度是佛行,我所有一切作为都与四摄六度相应。这三条要是真的相应,你一切时一切处都得诸佛加持,你的言语自然就是佛的言语。
  第九,「至无生处而现受生」。这是讲你自己已经证得无生,六道众生有感,你还是会受生。这个东西也不必作意,也不必去想,一切都是自然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自然就现什么身。不会说是「我要观察这个人,应以佛身得度我就现佛身去教化他」,没有这个念头。「这个众生应该给他说什么法?我想想给他说什么法」,也错了!那是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不要说是如来果地,就是分证佛位圆教初住以上,我们在《华严经》上有时候称他作法身大士,他们都没有作意。也就是说,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成就无量无边的佛事,这个佛事就是觉悟众生的这些事业,都不曾起过心,都不曾动过念头,这些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中国古德常常讲的熟能生巧,你就会体会到这桩事情。我们遇到陌生的人,从来没有见过的,他向我们提出一些问题,我们随口就解答,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我琢磨琢磨应该怎么说」,没有,确实是随问随答。听跟答覆都没有作意,都是非常自然。佛的智慧德能比我们高太多了,我们学习的时间久了,都有这样的成绩、有这样的效果,如来果地还用得著说吗?这是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
  最后一句,「虽证得一切智,而起菩萨行,不断菩萨种」。这是大慈大悲圆满的示现。证得一切智,也就是你的果位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你还不舍菩萨行,你不断菩萨种,你能为一切迷惑众生去示现。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种种苦行那个样子,真正是难得。示现修道这个道心的发起,你为什么会想修道?你看为我们示现出去游玩,太子出去游玩,在路上看到一些生老病死,感触很深,想到我现在是很快乐,我病的时候就不快乐了,老的时候就不快乐了,死的时候不快乐了;再想想这个问题,是一切众生无论贫富贵贱,你都要受,你能够逃得过吗?我们出门在路上看到老人想到我会老,我老的时候跟他一样苦;看到病人的时候想到我会生病,看到死人的时候想到我会死;看到人在受灾受苦难的时候,他很不幸,我也可能会遇到,於是修道的念头就生起来了。这是世尊示现教导我们的,你为什么会有修道这个念头?念头就从这个地方产生的。我告诉诸位同修,这个话我也讲了很多次,我从小这种感触就很深;我生的这个时代很不幸,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到战争的残酷,到处都看到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看到痛苦凄惨的现象,给我深刻的印象。以后我辗转到台湾,我工作上班,那时候上班都还有时间看看报纸。我看报纸跟一般同事看报纸不一样,他们看新闻看里面一些内容,我看什么?我报纸一打开,头一个看讣闻,就是每天人死了之后在报纸上刊登讣闻,我看那个,所以有很多人觉得我很奇怪。我看这个东西,今天多少人走了?我看这个。这里头有年岁大的,也有很年轻的,男女老少都有,贫富贵贱都有,天天给我警惕。所以我那个时候想到,人生到世界上来干什么?只有一条路,向坟墓里面勇猛精进,一步都不肯停。我看这个东西想到这个问题,一天一天接近死亡。过年,过年有什么好庆祝的?距离死亡又近了一年,这是事实真相。这个问题不能够解决,哪里来的乐趣?
  释迦牟尼佛所以出家修道,出家修道的目的何在?解决这个问题。哪一天我真正能够了生死出三界,证得不生不灭,这才欢喜!把六道轮回里面的状况搞清楚、搞明白,六道轮回以外的还有四圣法界,还有诸佛无量无边刹土,什么时候我们能够自由自在的去旅行,去观光去考察,甚至哪个地方欢喜就到哪里去住,这叫得大自在。现在由於交通便捷,出国观光旅游是现代人几乎在一生当中不能够避免的,总得要出去玩玩,开开眼界。即使拿到全世界的签证,你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地球,你拿到整个六道的签证,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只要真正能够做到明心见性,你就拿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的签证,於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恒沙诸佛国土,你喜欢到哪里去你就到哪里去,不需要交通工具。一切境界应念现前,我想西方极乐世界,人身体就已经到极乐世界,真正是佛在经上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想见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如来就在眼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幻想,不是寓言,完全是事实。所以得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没有别的,见性!明心见性你就圆满都得到。可是要想见性,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要断,无明烦恼要断,为什么?这些东西障碍心性,我们不能见性就是这些东西障碍了。把这些东西除掉,心性就现前,你就得一切诸佛加持。这一句我们就简单介绍到此地,请看底下一句,第四句:
  【云何是诸佛所行。】
  『所行』就是所作。我们要问诸佛所作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就没有法子学,要想学佛当然这些事情要搞得很清楚。注解里面说,「所行者,是佛所作。或说十种,如不思议品云。」不思议品里面就是本经第四十六卷,这还都在后面。清凉大师既然说到,我们略微提一提。经上讲有十种如来教化众生不失时宜,哪十种?第一种,「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不失时」,为什么不失时?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说实实在在的话,佛还有造作吗?就连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都能体会到,凡夫有所作,佛哪里会有所作!佛要真的有所作,佛不就变成凡夫?佛要是会变成凡夫,那我们学佛学到最后还会变成凡夫,那不叫白学了?所以大乘经教里面跟我们讲,佛菩萨的所作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有所作、无所作是两桩事,佛菩萨有所作跟无所作是一桩事,不是两桩事,这就不可思议,这个我们就没有法子理解。这个境界是念佛人一心不乱的境界,你没有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体会;几时到一心不乱,你就明白了。你明白也只有你明白,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入这个境界没有法子体会得到。我在这里喝水,你问我这水热不热?我说热,你听到我的答覆也是含糊笼统,究竟怎么热法,热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必须你也喝一口,你就明白。你明白了,你同样的也没有办法给人说清楚,所以境界必须亲证。
  佛有教导我们亲证的一些方法,这个经教里所说的善巧方便。什么时候诸佛如来示现成等正觉,就像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这个世间在那个时代,一定有一些相当数目的众生,求无上正等正觉。他们是真求,真用功夫,而没有办法契入,佛就示现这个身来,帮助他们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就来示现了。佛实实在在讲慈悲到极处,有这种功夫的人,有这种愿望的人,有出家的、有在家的,释迦牟尼佛示现为出家佛,维摩诘居士示现为在家佛,同时出现。释迦牟尼佛将《华严经》称为「大不思议解脱经」,《维摩居士所说经》称为「小不思议解脱经」,你们想想看这其中的味道,值得我们深深的去反省。现在这个世间佛为什么不出世?没有人想修行成佛。学佛的人求的是什么?求名闻利养、求富贵、求儿女、求长寿,全都是自私自利,佛怎么可能出现在世间?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跟性德全面隔绝,这一条路割断了。另外一条路畅通,哪一条路?妖魔鬼怪。所以我们有自私自利、有贪瞋痴慢,跟妖魔鬼怪感应道交,那一条路顺利畅通,於是围绕著我们周边的一切人事物全都变成妖魔鬼怪。我知道,我现在逐渐明白一点佛理了,只有如教修行,把我四周围的妖魔鬼怪都转变为诸佛菩萨,行不行?行!《楞严经》上说得很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宗门祖师大德常常讲「无佛亦无魔」,这个话是讲真话,外面境界确实是无佛亦无魔。佛从哪里来的?魔从哪里来的?念头上来的。一念觉,我们周边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佛菩萨;一念迷,我们周边所有这些境界全都变成妖魔鬼怪。我们要有能力转境界,不为境界所转,这个人我们称他大雄、大英雄,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如果我们还会被境界所转,是道地的凡夫。所以我们每天做早晚课的时候,我常说早课提醒自己,晚课反省,反省什么?我今天一天是不是还是被境界所转?如果依旧被境界所转,自己要提高警觉,要知道自己错了。我为什么又被境界转?我为什么不能转境界?这个事情是修学菩提道上的大事,不是小事,真肯干的人一定感得善知识,决定有感应。感应这个事情不可思议,感应的范围太广太深。
  第二句「成熟有缘」,决定不失时节因缘,一切诸佛都是这样的。成熟有缘,我们跟哪一尊佛有缘?到我们将要成熟的时候,跟我们有缘的佛菩萨一定来帮助我们。有缘无缘从哪里说起?从法门说起。我们今天选择的法门是净土法门,我们用功的方法是持名念佛,我们就晓得,我们跟哪一尊佛最有缘?阿弥陀佛,我们跟阿弥陀佛缘分最深。其次就跟介绍人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是我们的介绍人,缘深。十方诸佛我们在《阿弥陀经》里面所念的六方佛名,你每天念《阿弥陀经》,念这些佛的名号,每天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这些佛菩萨的名号,你常常念他,跟他有缘,这就相应。到我们根性成熟,这些诸佛如来、这些法身菩萨都会来帮助我们。
  第三句「一切诸佛授菩提记不失时」。这也是一个特别的缘分,机缘成熟佛会来告诉你,你什么时候修行证果成无上道,你会在哪个世界作佛,佛的名号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你将来在那个地方示现的一些状况,修行证果度众生的状况也会告诉你,这叫受菩提记。这是我们在许许多多大乘经典里面看到的,例子太多了,什么时候临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要有这个愿望。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现相品」,前面疑问的第四句:
  【云何是诸佛所行。】
  因为『诸佛所行』是我们重要的学习课题,我们不能不知道。在前面第一句,清凉大师引用「不思议品」十种化不失时,我们介绍过三种,这三种都要有简单的补充,那是我讲的时候遗漏掉,我们怎么学习。「诸佛如来示现成等正觉不失时」,当然这个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应当明了,我们如何把佛法介绍给有缘的众生不失时节因缘,我们在这一句学这些。没有时节因缘,我们要用智慧、要用善巧方便去造时节因缘,这就是世间人所谓创造条件,当然创造条件也必须具足创造条件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成熟,我们不能够把时节因缘失掉。譬如我们这个道场,以及与我们有关的一些道场,台北的「佛陀教育基金会」,台湾几乎所有的净宗学会,新加坡的净宗学会跟居士林,澳洲的净宗学会,这跟我们关系都很密切,我们都非常乐意修法布施。大家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世间人学佛。所以我们印送的经书,法物包括录相带、录音带、VCD等等,数量非常庞大,无条件的布施供养全世界有缘的众生。所以有很多人说到我们的道场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