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苍茫-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奖幕芰Γ舛越ㄅ髡街兄凉刂匾�

如今马匹缺口极大,这个老混蛋一眼就盯上了赵烈的心头肉,赵烈不仅是肉疼,而是浑身上下都疼了。

张可大欣赏了一下赵烈纠结的表情,自顾自的品茗,他不怕赵烈不屈服,谁让你有所求呢。

“总镇大人,这些战马补充属下战损后还可富余六百匹战马,下官尽皆献于大人。”赵烈权衡一二,卫指挥使对于保有石岛至为紧要,相比之下马匹毕竟还是用银两可以买到的。

“如此甚好。”张可大心中大乐,这可是三万余两银子啊,最为紧要的是可以大大加强登莱骑兵的战力,没有好的备用马匹那是什么骑兵。

“赵千户放心,本镇定会上书保举与你,赵千户乃是登莱镇有数的猛将,怎可相让于人。”

他倒是不晓得,在固安一战中赵烈还俘获了战马,暗道这赵烈将泰半缴获战马献了出来,很是上道了。

“大人,不知下官的弟弟赵锋不知能否升任靖海卫左千户。”赵烈终于提出了最后一个条件,石岛这个基地必须要握在手中。

张可大哈哈一笑,允了,他心知肚明老赵家这是对石岛志在必得,不过,这同他关系不大了,小小一个千户他还做的了主。

第二日近午时,登莱镇各个卫所的兵丁才抵达涿州,就是这般路上也溃散了近千的兵丁,没法子被路上百姓的惨状吓坏了,这是同建奴拼命,很可能命不久矣。

张可大面色铁青的看着这般拖后腿的乞丐兵,将几个指挥使一通大骂,真是把脸都丢到京畿了,让他张某人脸面无光。

安永德倒是暗自点头,他又看到了熟识的大明卫所兵,嗯,这就对了,登莱镇不可能皆是如小赵麾下那般能战的军兵。

到了晚上,几个指挥使偷偷的联系赵烈,想要购买些建奴首级,这些建奴首级已经成了这般人的护身法宝,有了这些首级那就是立有战功了,即使上峰怪罪下来那也有说辞了,看到没,同建奴血战过后,折损严重,不堪再战,只能就地休整。

赵烈是发卖了三百建奴首级,每个首级二百两银子,每个指挥使都买了几十个首级。

朝廷赏格是每个建奴首级四十两银子,自己还得掏腰包解决一百六十两银子,不过这银钱可是省不得,这是保住职位和身家性命的护身符。

就连赵烈的顶头上司常汝宁也厚颜买了五十建奴首级和些许兵甲,什么,你说赵烈如何不奉上一些,两人僵持至此,赵烈能发卖与他就是不与他计较了。

赵烈因此获利近五万两银子,总算将战马的损失找补回来了,他手里的建奴首级太多,过多的首级对于他的升职没有太多益处,有个千八百的首级足够了,何况块头最大的塔拜这位六爷的尸首在他手中,其他的首级还真看不上眼了。

至于张可大则是对此不管不顾,懒得理这些破事,他也不想登莱镇卫所都是乞丐兵战力底下这般实情闹的尽人皆知,多少有点斩获给他这个总镇涨点脸面吧,难得糊涂啊。

此时,地头蛇安永德也找上门来了。

原来,京畿一带的军将们都听闻了涿州大捷,找上了安永德,希望买些建奴首级,也好过了这个难关。

建奴入寇京师,将京畿闹了个天翻地覆,可是这般多各地的守将根本就没有什么斩获,一旦建奴撤军出关,朝廷定会事后追责,到时回家待勘都是轻的,闹不好就是破家杀头的罪名,怎能不让这些军将心急如焚。

于是保定府的一些守备、游击,甚至还有宣府、蓟镇的军将闻讯都是派人前来接洽,都是找到安永德门上,谁让他是京畿军将,至于登莱军将平日根本没有交结,这都是暗地里的东西拿不上台面,不敢同陌生人勾连。

安永德推不过颜面,看在送上门的银钱上,只好一趟又一趟来找赵烈相商,为这些军将购买些建奴首级兵甲,演戏演全套,到时,兵部派人点检时,你这里只有首级,兵甲旗帜战马呢,一看就是虚报战功,因此这都要买回来,一样也不能少。

赵烈的来者不拒,家里一大摊子都是等着用钱的地界,对于银钱的渴望真是无限的,多了的人头兵甲能为他带来无数银钱,就是为破虏军大涨实力,赵烈当然是举双手双脚欢迎。

就这般,短短半月,赵烈发卖出九百余建奴首级,三百余北虏首级,以及相应的兵甲、旗帜,收拢了二十二万七千余两银子,此番可算是赚个盆满钵满。

而京畿、宣府、蓟镇兵将也是满意之极,此时损失些银钱都是小事,日后在任上收拢回来就是了,保住现有官职才是紧要之处。

当然另一个赚大发了的就是安永德了,除了银钱还让不少军将欠下了人情,真是好不得意,一个卫所军将何时这般风光过。

介于此时大把军功在手,登莱镇上下对于兵部内阁有可能的诘问全都无视,只是安心在涿州休整,说什么也不向京师进发,原先那是没法子,如果退缩就是被降罪的结局,此时谁还在乎这些,已经有人开始想着用这些首级活动着换个好些的所在了。

登莱镇援兵在涿州安如磐石,大金国主皇太极可是坐不住了,他之所以全军北撤围困京师,就是引蛇出洞,野战中歼灭这个该死的登莱军。

好嘛,这股明军却是全然不顾大明朝廷天子被围,竟然在涿州不走了,建奴大军可是尴尬了。

涿州坚城不可攻,京师难道就能攻打吗,京师城内守城军兵青壮也有十余万之众,区区两万余不足三万军兵如何攻打,就是攻打下来也得折损泰半,到时要京师里的钱粮何用,有钱花人没了啊,这个时候只有麾下的兵丁才是根基,根基被毁,还妄谈其他吗。

不能攻坚,京师城外也被抢掠一空,实在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营内的怪话就多了起来,现下,建奴军兵还是没有脱离强盗的本色,你同这些老人讲战略、讲大局那就是鸡同鸭讲,他们就认一样,他们入关就是为了抢南边的,抢不到谁在这饮雪喝风。

崇祯三年正月初五,皇太极满带不甘下令从京师撤围向东与代善、阿敏统领的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军兵汇合,决定在离开大明前再干上几票,多打些草谷。

建奴撤围向东绕过通州折向西北。

京师过了两日终于探明皇太极这是真的撤围去了,登时战战兢兢月余的京师满血复活了,大明朝廷里的上千官员各个是弹冠相庆,不容易啊,终于撤围了。

而最为庆幸的是京师里的各路援军和京营兵丁,建奴攻城还不得是他们对阵,如今都是庆幸躲过一劫。

其实这里最该庆幸的是满桂、孙祖寿和尤世禄,如果没有涿州塔拜阵亡一事,在原有的历史上尤世禄在城外与建奴交战被大败,旋即被去职返家,而满桂、孙祖寿等人更是在安定门外战死,如今他们二人和麾下兵丁可是逃过大劫,虽说折损泰半,不过毕竟没有全军覆没不是。

当然,北京城的老百姓也松口气,北京城内的粮食、盐糖、以及杂货都是指望着漕运维持,围城以来,粮价腾升,是两月前的四五倍,真是愁煞人了,如今建奴退兵,意味着漕运可以通行了,城内粮价立时大跌,虽说还是正常年景的最少一倍,不过也是见到光亮了。

第247章天子也过了一个年

此时京师中如论最为郁闷的就是崇祯帝了,因为京师是撤围了,这当然是好事,不过,接着皇太极同代善两军合流后,直驱永平。

建奴连续攻伐数日,永平失陷,永平知府张凤奇、守将郑国昌等大批文武殉国。

建奴即刻攻击昌黎、迁安、滦州等处,这都是山海关通往大明的后路,如果各处一一被攻陷,那么山海关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蓟镇东部形势急剧恶化。

这日崇祯帝召集内阁阁老会商局面,如今韩爌报病在家,钱龙锡因袁承焕案在家待勘,内阁此时由李标署理内阁诸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成基命入阁,东阁大学士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入阁,此时,已经是所谓大明精英汇聚一堂,共议国事了。

“李阁老,今日有没有永平府的最新塘报。”如今的崇祯全然没有二十岁年轻人的锐气和精神,脸色苍白,身形消瘦,脸上写满了疲倦。

“回禀陛下,今日永平方面传来塘报,建奴分兵正在攻打昌黎、迁安,至今日止,建奴还没有得手。”苍白疲倦同崇祯有的一拼的李标欠了欠身回道。

崇祯脸色一沉,整个蓟镇糜烂至斯,泰半城池被陷,蓟镇主力几乎尽丧,建奴在蓟镇是予取予夺。

如果昌黎、迁安被陷,建奴将会直面山海卫,山海关同辽西就成为孤岛,只有海路还可通行了。最为紧要的是如今辽镇的实际掌控者总兵祖大寿坐拥数万精兵因袁承焕案疑惧不定,如有倾覆,则京师危矣。

“周阁部,今日各处援军可有消息。”如今聚集援兵打通山海联络至为紧要。

“回禀陛下,蓟镇、昌平、保定、大同、山西诸军在总理军务的马世龙、总兵满桂、尤世禄统领下正在补充兵甲待命,此外,固原镇、宁夏镇、登莱镇、陕西、山东、浙江等处援军预估数日内可抵京师,再者,福建、江西、河南等处援军也会在近日抵达。”周延儒的回话言简意赅极为沉着。

崇祯点头,对于周延儒的定力颇为赞许。

“然则,各地援兵远道而来,随军辎重匮乏,军饷拖欠甚多,兵丁在京畿各地多有劫掠,御史台已是多人参劾。”周延儒道。

崇祯用手扶头,头疼欲裂。

此前山西镇援军就在京郊闹饷,乱兵在驻地附近劫掠百姓,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因此下狱,这不过是最大的一起闹饷,其他援兵闹饷也是层出不穷,归根结底就是大明欠饷。

这些兵丁在驻所开拔时,都已欠饷,如今到得战地,就要与建奴拼杀搏命,没有饷银支应不动啊。

如今户部仅有的数十万两银子已经投入进去,不过援军合计十余万,数十万银不过是支应一时而已,如今没有饷银辎重,让这些丘八上阵是难之又难。

“王承恩,明日支内币十五万两。”崇祯疲倦而无力道。

“陛下,这可是内库仅有的银两了,日后如有意外……”王承恩大急跪地劝道。

崇祯扬手打断了他,“大伴,此时就是紧要关头,如果不能打通山海,辽东就会糜烂,如此京畿不保,何谈日后。”现下都撑不过去了,还谈什么以后。

李标等人皆是闭口不言,此时如果不发内币确实是过不去了,不过天子自山陕大旱来已经数次支应内币了,此时想来内库也已枯竭,天子已是数次减少内府支出,一国之主如此,真是窘迫之极,身为臣子都是脸上无光,此时能说什么。

就在此时内侍入报,兵部尚书申用懋在宫外求见。

上任兵部尚书王洽已经作为建奴入关的牺牲品入狱了,没法子,建奴神不知鬼不觉的入寇大明,作为大明兵部的最高长官不是他负责谁负责。

左侍郎申用懋递进成为兵部尚书,这可是如今大明最棘手的尚书,申用懋乃是前首辅申时行的长子,虽说学识渊博,不过处理庶务才干远逊乃父,他能升任兵部,只是因为战时紧急,一时难觅人员,从兵部左侍郎升任而已,在崇祯心目中申用懋就是署理的人选。

“唤他入内。”崇祯听闻申用懋求见,心中一沉,几次三番入宫,申用懋可是没有带给他什么好消息,此时不会又有什么噩耗来临吧。如今大明京畿真是多事之秋啊。

须臾,在几人的瞩目下,年近古稀身材瘦小的申用懋进入殿内,叩拜天子。

“免礼,申兵部,此时前来又有战事发生。”崇祯问道。

“回禀万岁,确有大事发生。”申用懋见到崇祯面色一沉,急忙说道:“东阁大学士、辽东经略孙大人派亲卫从沿海绕过建奴大队,冒死来报,辽东安然无恙,总兵祖大寿、副将何可纲汇集重兵,不日就在孙大人统领下向西入关勤王。老臣得知此信,不敢耽搁,即刻入宫禀报。”

崇祯帝闻言大喜,只要辽东不失,祖大寿等辽镇兵马没有投靠建奴,则山海可保,建奴陷于两面夹攻之中,早晚退去,这可是近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孙大人年近古稀,为国奔忙,安靖辽镇,真乃国之柱石。”成基命素来同孙承宗交好,此时不禁赞道。

“此国难之时,孙爱卿不畏艰险,只统带百余人直入山海,确是众臣楷模,国之栋梁。”崇祯兴奋的满脸放光,口中大赞。

“臣下恭贺万岁,辽镇无恙,山海辽镇可得数万精兵,各地援兵十余万正可南北夹攻,剿灭建奴指日可待。”周延儒反应飞快,小小的拍上一记。

“周爱卿言之有理。”崇祯笑道,一看可知极为受用。

李标冷眼旁观,知晓万岁对周延儒极为看重,因为此人敢想也颇为敢为,胆子极大,早晚有一日周延儒会成为首辅。

李标心中冷笑,在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