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广弘明集-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翘撏小S种J。為當見妄。為當見有。令旨答。見於妄有。又諮。無名相中何得見有名相。令旨答。於無名相見有名相。所以妄有。又諮。於無名相妄見為有。譬如火熱。惑者言冷。得就熱中有冷相不。若於無相而有名相。亦於火中應有此冷。令旨答。火自常熱妄見有冷。此自惑不嘗異。
湘宮寺慧興諮曰。凡夫之惑。為當但於真有迷。於俗亦迷。令旨答曰。於真見有。此是迷真。既見有俗不成迷俗。又諮。若使解俗便成解真。若不解真豈得解俗。令旨答。真理虛寂惑心不解。雖不解真何妨解俗。又諮。此心不解真。於真可是惑。此心既解俗。於俗應非惑。令旨答。實而為語通自是惑。辨俗森羅於俗中各解。
莊嚴寺僧旻諮曰。三十心中所得空解。為是真解。為是俗解。令旨答。可名相似解。又諮。未審相似為真為俗。令旨答。習觀無生不名俗解。未見無生不名真解。又諮。若能照之智非真非俗。亦應所照之境非真非俗。若是非真非俗則有三諦。令旨答。所照之境既即無生。無生是真豈有三諦。又諮。若境即真境。何不智即真智。令旨答。未見無生故非真智。何妨此智未真。而習觀真境。豈得以智未真而使境非真境。
宣武寺法寵諮曰。真諦不生不滅。俗諦有生有滅。真俗兩義得言有異。談其法體只得是一。未審體從於義。亦得有二不。令旨答曰。體亦不得合從於義。又諮。未審就凡拢齼梢姷醚詢闪x。亦就凡拢齼梢姷醚詢审w。令旨答。理不相異。所以云一。就凡拢齼梢姟5糜卸w之殊。又諮。若使凡者見有拢艘姛o。便應凡夫但見世諦有。拢藨娞摕o。令旨答。太虛亦非拢怂姟L摰妹伸断啻<扔纱鷣K凡所見。又諮。凡夫所見空有得言是一不。令旨答。就凡為語有實異無。約拢髡劅o不異有。
建業寺僧愍諮曰。俗人解俗為當解俗參差而方解俗。為當見俗虛假而言解俗。令旨答曰。只是見俗參差而言解俗。又諮。俗諦不但參差。亦是虛妄。何故解參差而不解虛妄。令旨答。若使凡夫解虛妄。即是解真不解虛妄。所以名為解俗。
光宅寺敬脫諮曰。未審拢艘娬妗楫敐u見。為當頓見。令旨答曰。漸見。又諮。無相虛懷。一見此現萬相並寂。未審何故見真得有由漸。令旨答曰。自凡之拢=庥袦深真自虛寂。不妨見有由漸。又諮。未審一得無相並忘萬有。為不悉忘。令旨答。一得無相萬有悉忘。又諮。一得無相忘萬有者。亦可一得虛懷窮彼真境。不應漸見。令旨答。如來會寂自是窮真。溞新}人恒自漸見。又諮。若見真有漸不可頓會。亦應漸忘萬有不可頓忘。令旨答。解有優劣故有漸見。忘懷無偏故萬有並寂。
令旨解法身義(并問答)。
法身虛寂。遠離有無之境。獨脫因果之外。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豈是稱謂所能論辯。將欲顯理不容默然。故隨從言說。致有法身之稱。天竺云達摩舍利。此土謂之法身。若以當體則是自性之目。若以言說則是相待立名。法者軌則為旨。身者有體之義。軌則之體故曰法身。略就言說粗陳其體。是常住身。是金剛身。重加研覈其則不爾。若定是金剛即為名相。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所謂常住。本是寄名稱曰金剛。本是譬說。及談實體。則性同無生。故云佛身無為不墮法。故涅槃經說。如來之身非身。是身無量無邊無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淨。無知清淨而不可為無垢。稱曰妙有而復非有。離無離有所謂法身。
招提寺慧琰諮曰。未審法身無相不應有體。何得用體以釋身義。令旨答。無名無相乃無體可論。寄以名相不無妙體。又諮。若寄以名相不無妙體。則寄以名相不成無相。令旨答。既云寄以名相。足明理實無相。又諮。若寄以名相而理實無相。理既無相云何有體。令旨答。寄言軌物何得無體。又諮。亦應寄言軌物。非復無相。令旨答。軌物義邊理非無相。所言無相本談妙體。又諮。真實本來無相。正應以此軌物。何得耄拐鎸崱娚韵唷A钪即稹U鎸崯o相非近學所窺。是故接諸膚湣1仨毤囊匝韵唷!
光宅寺法雲諮曰。未審法身常住。是萬行得不。令旨答曰。名相道中萬行所得。又諮。既為萬行所得。豈言無相。若必無相豈為萬行所得。令旨答。無名無相。何曾有得寄以名相假言有得。又諮。實有萬行實得佛果。安可以無相全無所得。令旨答。問者住心謂實有萬行。今謂萬行自空。豈有實果可得。又諮。現有眾生修習萬行。未審何故全謂為無。令旨答。凡俗所見謂之為有。理而檢之實無萬行。又諮。經說常住以為妙有。如其假說何謂妙有。令旨答。寄以名相故說妙有。理絕名相何妙何有。
莊嚴寺僧旻諮曰。未審法身絕相。智不能知。絕相絕知。何得猶有身稱。令旨答曰。無名無相曾有何身。假名相說故曰法身。又諮。亦應假名相說是智所照。何得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令旨答。亦得寄名慧眼所見。又諮。若慧眼能見。則可以智知。若智不能知。則慧眼無見。令旨答。慧眼無見。亦無法可見。又諮。若云無見有何法身。令旨答。理絕聞見實無法身。又諮。若無法身則無正覺。正覺既有。法身豈無。令旨答。恒是寄言故有正覺。正覺既在寄言。法身何得定有。
宣武寺法寵諮曰。未審法身之稱為正在妙本。金姿丈六亦是法身。令旨答曰。通而為論本跡皆是。別而為語止在常住。又諮。若止在常住不應有身。若通取丈六。丈六何謂法身。令旨答。常住既有妙體。何得無身。丈六亦能軌物。故可通稱法身。又諮。若常住無累方稱法身。丈六有累何謂法身。令旨答。眾生注仰妄見丈六。丈六非有有何實累。又諮。若丈六非有指何為身。令旨答。隨物見有謂有應身。又諮。既曰應身何謂法身。令旨答。通相為辨故兼本跡。覈求實義不在金姿。
臁禄哿钪J曰。未審為以極智名曰法身。為以絕相故曰法身。令旨答曰。無名無相是集藏法身。圓極智慧是實智法身。又諮。無名無相則無身不身。既有法身何謂無相。令旨答。正以無相故曰法身。又諮。若以無相故曰法身。則智慧名相非復法身。令旨答。既是無相智慧豈非法身。又諮。如其有身何名無相。若是無相何得有身。令旨答。於無名相假說法身。又諮。若假說法身正在名相。云何直指無相而謂法身。令旨答。既於無相假立名相。豈得異此無相而說法身臁端蚂o安諮曰。未審法身垂應以不。令旨答曰。法身無應。又諮。本以應化故稱法身。若無應化何謂法身。令旨答。本以軌則之體名為法身。應化之談非今所執。又諮。若無應化云何可軌。既為物軌豈無應化。令旨答。眾生注仰蒙益。故云能為軌。化緣已畢何所應化。又諮。若能益眾生便成應化。若無應化何以益物。令旨答。能生注仰軌則自成。何勞至人俯應塵俗。又諮。既生注仰豈無應化。若無應化注仰何益。令旨答。正由世尊至極神妙特深。但令注仰自然蒙祐。若應而後益。何謂至神。不應而益。故成窮美。若必令實應與菩薩豈殊。
謝敕賚看講啟。梁昭明皇太子。
臣統啟。主書管萬安。奉宣敕旨。以臣今講竟曲垂勞問。伏以正言深奧總一群經。均斗杓以命四時。等太陽而照萬國。臣不涯庸溳p敢奉宣莫惻天文徒觀玉府。慚悚交并寢興無寘。仰降中使俯賚光臨。榮荷殊慈靡知啟處。不任下情。謹附啟事謝聞。謹啟。
謝敕參解講啟。
臣統啟。主書周昂。奉宣敕旨。垂參臣今解講。伏以至理希夷微言淵奧。非所能鑽仰。遂以無庸叨茲宣釋。將應讓齒。反降教冑之恩。允宜尚學。翻荷說經之詔。浮話栋送摺t神物莫干。服九丹之華。則仙徒可役。臣仰承皇威訓茲學侶。奉揚拢级磭^群儒。鼓冶異師陶鈞久滯。方使惠施恧其短長。公孫罷其堅白。王生挫辨既盡神氣。法開受屈永耄|峰。中使曲臨彌光函席。仰戴殊慈不知啟處。不任下情。謹奉啟事謝聞。謹啟。
謝敕賚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
臣統啟。後閤應敕木佛子。奉宣敕旨。垂賚制旨大般涅槃經講疏一部十帙合目百一卷。寒鄉睹日未足稱奇。採藥逢仙曾何譬喜。臣伏以。六爻所明。至邃窮於幾象。四書所總。施命止於域中。豈有牢灰蚬1嫠箤毘侵獭>W羅真俗。開茲月滿之文。方當洽大千化均百儯k厪涀R種雨遍身田。豈復論唐帝龜書周王策府。何待刊寢槃盂屏黜丘素。甘露妙無降殊恩。揣己循愚不勝慶荷。不任頂戴之至。謹奉啟謝聞。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啟。
臣統啟。宣詔王慧寶。奉宣敕旨。垂賚制旨大集經講疏二帙十六卷。甘露入頂。慧水灌心。似闇遇明。如铮@飽。伏以非色非欲二界同坊。匪文匪理三乘雲集。四辨言而未極。八聲闡而莫窮。俯應天機垂茲拢鳌M嫒缍鵁o盡。與日月而俱懸。但觀寶舂山獲珠大海。臣實何能恒蒙誘被。張書谷筆豈足陳心。抗袖長言未申歌舞。不任喜荷之至。謹奉啟謝聞。謹啟。
答廣信侯書。晉安王。
王白。仰承比往開善聽講涅槃。縱賞山中撸娜送狻G嗨砂嘴F處處可悅。奇峰怪石極目忘歸。加以法水晨流天華夜落。往而忘反。有會昔言。王牽物從務無由獨往。仰此高蹤寸心如結。謹白。
與廣信侯書。晉安王。
王白。闊絕音旨每用延結。風嚴寒勁願比怡和。伏承淨名法席親承金口。辭珍鹿苑理愜鷲山。微密祕藏於斯既隆。莊嚴道場自茲彌闡。豈止心燈夜炳。亦乃意蕊晨飛。況思弘明本長內教。今陪十善之車。開八政之路。流波若之水。洗意識之塵。以此春翹方為秋實。王每憶華林勝集亦叨末位。終朝竟夜沐浴妙言。至於席罷日餘退休增省。攜手登臨兼展談笑。仰望九層俯窺百尺。金池動月玉樹含風。當於此時足稱法樂。今卷惟之部乘傳一隅。聞慧雨滂流喜躍充遍。徒挹懸河無由承稟。空無所有不瑩情臁>壈V有愛自嗟難拔。兼下車以來義言蓋少。舊憶已盡新解未餐。既慚口誦復非心辯。永謝寫瓶終慚染疊。況慈雲既被智海亦深。影末波餘希時灑拂。但睽摺D積興言盈瞼。願加敬迹Q圆欢ㄒ狻V敯住!
廣信縣開國侯蕭映。惶恐死罪。信至奉誨。清言兼紙文釆巨麗。慰喻綢繆。比日寒霜慘切。伏願興居和悆。民富重殷無過抑損。下官智昏識闇學溔朔病K斓脫砭龛A親奉教義。耳餐甘露心承制說。天思淵深叡情廣奧。三明一鑒。釋滯義於久迷。四辨既陳。闡難思而頓解。豈漢皇夢邇而梵響復弘。雖晉帝留心而微言始見。每至夕趍瓊筵晨登朱陛。不曾不憶芳林勝集玄圃法座。殿下曳舄寶雲。或從容而問道。施裾博望。乍折角而解頤。于時謬齒末筵預聞清論。親奉話言數陪顏色。至於今者講席。殿下限同分陜。謬頒天獎猶及下官。誰不欽仁。寧無戀德。傾心枺ⅰ:阋詡S仰為先。下官蒙蔽久已仰慕。雖聞妙義愚心難啟。方欲馳鶩枌鄉訪疑下席。忽逢令旨。垂覓波餘。尋讀戰遑俯仰慚恧。庶為恩謔少泰下情。正當慈雲智海。翻以仰屬謝瓶。慚疊實歸庸菲。下官惑緣既積塵累未消。近攝衛乖方遂中途感疾。不得餐承究竟闕聞末品。徒自剋責終關緣摺2粚彵热蘸我遭瘛E喨迨窡o乃損悆。下官每訪西啵洳土畹隆Q龀杏^囑於章華之上。或聽訟於甘棠之下。未嘗不文翰荆ЫK朝不息。清論玄談夜分乃寐。春華之客。登座右而升堂。秋實之賓。應虛左而入室。文宗義府於焉總萃。唯此最樂實驗茲辰。下官昔撸Я涸非删祛櫋=裾擢毟羟孱伨妙ソ友觥A心已結興言涕欷。唯冀音旨時賜沾及。伏願珍重尋更下承。曲奉恩誨用深銘荷。映死罪死罪。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一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二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法義篇第四之五
眾生佛不相異義(南齊沈約字休文) 六道相續作佛義(沈約)
因緣義(沈約) 形神義(沈約)
神不滅義(沈約) 難范縝神滅義(沈約)
因緣無性論 陳沙門真觀(并朱世卿自然論)
北齊三部一切經願文(魏收) 周藏經願文(王褒)
寶臺經藏願文(隋煬帝) 三藏拢绦颍ú⒈碚堉x答太宗文帝)
述三藏拢绦颍ú⒅x答今上) 述詿般若經序(唐褚亮)
金剛般若經集詿序(司元大夫李儼) 與翻經諸僧書(并答)
太常博士柳宣
佛知不異眾生知義 沈休文
佛者覺也。覺者知也。凡夫之與佛地。立善知惡未始不同也。但佛地所知者得善之正路。凡夫所知者失善之邪路。凡夫得正路之知與佛之知不異也。正謂以所善非善故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