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有人走的路.完整版-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择地倾听,头脑中早已有优先项目安排,所以,我们总是一边倾听,一边想着怎样尽快达到
目的,怎样使谈话尽早结束。我们也常常转移话题,灵活地把谈话主旨加以调整,以便让自
己感到满意。
…
关注的艺术(4)
…
用心倾听,是一种爱的行为,而婚姻是其最佳的表达场所。遗憾的是,很多配偶不懂得
倾听。对婚姻出现障碍的夫妻进行治疗,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他们学会倾听。
夫妻双方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对各自的不良习惯加以约束。也正因如此,治疗才常常遭遇
失败,这并不奇怪。当患者听到医生提出要求,让他们特地安排时间倾心交谈时,他们通常
都感到这难以理解。他们觉得这样太过正经,缺少浪漫。事实上,除非专门为倾听安排时间,
并选择适合的场合和地点,不然的话,治疗就难以顺利进行。可以想象,假如夫妻一方正在
驾驶汽车、准备饭菜,或下班后感觉疲倦,双方就难以深入交谈。他们彼此的倾听,不是敷
衍了事,就是草草结束。如果接受心理医生的安排,完成一两次像样的倾听,他们会更多地
理解和关注对方,夫妻一方甚至可能激动地对另一方说:“我们结婚29年了,但似乎直到今
天,我才真正了解你。”这时我们就可以相信,他们的婚姻正在出现转机。
一般说来,我们在倾听时,要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心理医生治疗病人时,首先要学会用
心倾听。以我本人为例,在治疗中常常走神,忽略病人说的话,这时我就会歉意地说:“对
不起,我刚才有点儿分心,没有集中精神听你说话。你能否把刚才那句话再重复一遍?”病
人极少因此而抱怨,他们知道,我能意识到漏听了某些内容,证明我一直在用心倾听。我承
认自己分心,等于是向他们做出保证: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让病人体
验到有人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根据我的经验,在心理治疗最初几个月,大约
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不管他们是大人还是孩子,即便还未接受真正的治疗,病情都会有明显
改善。这主要是因为多年来,病人均未体验过有人倾听的感受。不夸张地说,有些患者甚至
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别人全身心的倾听。
倾听,是表达关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而其他形式的关注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孩子而
言。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幼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同他
们玩拍手游戏或者“躲躲猫”———一种类似于捉迷藏的游戏。对于六岁的孩子,家长可以
同他们一起玩魔术、钓鱼、捉迷藏。对于十二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们打羽毛球,等等。
给孩子读书、指导他们做功课都是表达关注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其他家庭娱乐活动,比如看
电影、外出野餐、开车兜风、出门旅行、观赏球赛等等。有的关注形式,完全是为了孩子着
想,比如坐在沙滩上,专心照看四岁大的孩子,或是专门驾车把孩子送到某个地方。各种关
注(包括用心倾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必须在孩子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对于孩子而言,
父母的关注意味着陪伴,注意力越多,关注的质量就越高。父母与孩子相处得越久,给予的
关注越多,就越能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对待家庭作业;如
何读书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什么时候勇敢,什么时候害怕……这些都
是不可或缺的信息。经常和孩子共同活动,父母可以教给孩子更多的生活技巧,帮助他们培
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和教诲,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经验丰富的心
理学家,也会以做游戏的方式同儿童患者沟通,同时予以观察和诊断,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
果。
把注意力放在海滩上四岁孩子的身上,认真倾听六岁孩子讲的不连贯的、漫长的故事,
教青春期的孩子学习驾车,以及聆听伴侣叙述办公室的一天,或是她在洗衣房的遭遇,认真
体会他们的问题和感受,所有这些,都需要持久的耐心,需要把其他杂念排除在外。这一切
可能枯燥而乏味,让你感到不自在,甚至要花出很大的精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
意味着真正的爱。懒惰者无法把工作做好。如果我们不那么懒惰,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
越习惯。由于爱是一种特殊的“工作”,“非爱”的本质就是“懒惰”。懒惰这一主题也很重
要,在本书后面的章节,我将对此专门讨论,以便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
死亡的风险
…
我说过爱是行动,爱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现在,让我们从“爱的行动”转向
“爱的勇气”。爱,意味着自我完善,即让自我进入陌生领域,塑造出不同的、崭新的自我。
在此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是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并由此获得改变。不熟悉的环境、不同的规
章制度、陌生的人、事物和活动,都可能使我们面对痛苦,并由此而产生畏惧。人人都有对
抗畏惧的方式,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
勇气。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
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如果你定期上某个教堂做礼拜,或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女人:她将近50岁,每个周末
上午,在礼拜仪式开始前五分钟,她都会准时来到教堂,坐在教堂后面靠边的椅子上。礼拜
仪式刚结束,她就悄然、快步地走向门口。主持礼拜的牧师来到教堂门口,跟每一个人打招
呼和寒暄,她却像幽灵一样,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你主动接近她,并邀请她喝咖啡、
聊天,她会神情紧张地表示感谢,尽可能避免和你四目相对。她会歉意地告诉你:她另有重
要约会,接着便一溜烟跑掉了。假如你跟在她身后,想看看她究竟有什么重要约会,最终,
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她径直快步回到家中。这个女人的住处,是一座小型公寓,通常是门
窗紧闭。她刚刚走进家门,就迅速把门锁好,直到下一个礼拜,才再次出现在教堂里。经过
深入的调查,你得知她在一家大公司里,做打字员之类的基础工作。她听从上司的一切安排,
很少发表意见。她在公司里默默无闻,工作也极少出现差错。就连吃午餐时,她也不会离开
座位与旁边的人进行交流。她几乎没有任何朋友,总是一个人步行回家。途径超市,她会进
去购买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然后回到家里,再次紧闭门窗,直到次日上班时,才会再次出门。
到了周末下午,她可能独自去电影院。她的家里有台电视机,却连一部电话也没有。她也很
少和别人通信。如果你有机会亲口告诉她,说她看上去孤独而寂寞,她会明确地回答你:她
喜欢当前的状态。你问起她是否养过宠物,她会伤感地告诉你:她曾养过一条狗,她非常爱
那条狗,不幸的是,她的狗八年前死了,此后她再也没有养过狗。她还会补充说:那只狗在
她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个女人究竟是谁呢?我们无法知晓她的秘密。我们只知她尽力避免与人接触,不想冒
险与别人打交道,也从未想过自我完善。她宁可让形象越来越小,哪怕像影子一样。她希望
不被打扰、不为人知。除了上教堂做礼拜,她没有精神贯注的对象。精神贯注不等于真正的
爱,但贯注毕竟是爱的起点。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
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你再次回到寂寞、孤独的状态。如果对方是某种有生
命的事物,不管是人、宠物还是盆栽,它们都有可能突然死亡。如果信任或依赖某个人,就
有可能因为对方的亡故,让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精神贯注的代价之一,似乎是或早或晚你
都要因为贯注对象的死亡或离去,让自己饱受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想经受个中痛苦,就必须
放弃生活中许多事物,包括子女、婚姻、性爱、晋升、友谊,但惟有这些事物,才能够使人
生丰富多彩。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除了痛苦和悲伤,你同样可以收获快乐和幸福。完整意
义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面对心爱之人或心爱之物的死亡。
如果你想避免其中的痛苦,那你恐怕只有完全脱离现实,去过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生活。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
死亡的可能性。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一直活在狭隘的圈子里,可能是因为经受过一连串死
亡的打击———朋友和亲人相继离世,让她备感痛苦,宁可放弃真正的生活,也不想再次面
对不幸。她不想经受任何痛苦,由此放弃了心灵的成长,哪怕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但是,因
害怕打击而逃避,只会导致心理疾病。大多数有心理疾病的人,都不能清醒而客观地面对死
亡。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
我们甚至应该像唐璜那样,把死亡当成“最忠实的朋友”。也许这听上去有些可怕,却可以
丰富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
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
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
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宏大的意义。
…
独立的风险(1)
…
人生就是一种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
乃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自我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
成年的理智和清醒。这是了不起的人生跨越,它相当于跃向前方的奋力一跳,而不是随意迈
出的一小步。很多人一生都未实现这种跨越,他们貌似成人,有时也小有成就,但直到寿终
正寝之际,其心理仍远未成熟,甚至从未摆脱父母的影响,从未获得真正的独立。我是幸运
的———即将满十五岁时,我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当时,我隐约体会到成长的本质,以
及与之有关的风险,它带给我的体验,我至今难以忘怀。我不知道当时的举动,其实就是自
我成长的体现,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大步向前,迈向了未知的崭新天地。
十三岁时,我在离家很远的菲利普斯·艾斯特中学就读,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男生预科
中学(我的哥哥也在这所学校里上学),也是公认的明星中学。学校毕业生大多都会考入常
春藤名校,毕业后如愿步入社会精英阶层。拥有这所明星中学的教育背景,人生之路可谓光
明。我的家境还算富裕,父母有财力让我接受最好的私立教育,这使我充满了安全感。奇怪
的是,我刚刚进入中学,就觉得与那里格格不入。那里的老师、同学、课程、校园、社交乃
至整个环境,都让我难以适应。似乎除了努力学习,以便开拓美好的未来,我没有任何选择。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益发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情绪也更加消沉。最后一年,我几乎整天
睡觉,仿佛只有睡觉,才会感觉舒适和自由。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整天昏睡,可能恰恰是
我在潜意识中,为即将到来的跨越做出准备。
在三年级春假,我一回到家,就郑重地向父母宣布:“我不打算再回那所学校了。”
父亲说:“你不能半途而废。我为你花了那么多钱,让你接受那么好的教育,你不明白
放弃的是什么吗?”
“我也知道,那是一所好学校。”我回答说,“可是,我不打算回去了。”
“你为什么不想法去适应它呢?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我的父母问。
“我不知道,”我沮丧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讨厌它。我只知道,我再也无法忍受下
去了。”
“既然这样,那你告诉我们,你到底打算怎么办?你好像没把将来当一回事。你有什么
样的个人计划呢?”
我依旧沮丧地说:“我不知道。反正我再也不想去上学了。”
父母大为惊慌,只好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我患了轻度忧郁症,建议我住院治疗一
个月。他们给了我一天时间,让我自行做出决定。那天晚上,我痛苦不堪,第一次有了轻生
的念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