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赐良配-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招福听了明福派去的小太监报信,自己交代了一声,跑回来看看。走进书房院子,看到李锦娘正坐在书房外的屋檐下,看着花匠们移栽菊花,那蔷薇等物分毫未动。
他不由舒了口气,倒是免得自己难做了。李锦娘若一定要动这里,他一个奴才,除了尽力分说,也只能去请太子回来了。
李锦娘看招福匆匆回来,问道,“招福,怎么这么气喘?可是殿下有什么吩咐?”
“奴才给太子妃娘娘请安!太子殿下在外院想到份东西,让奴才跑回来拿呢。”招福随便找了个借口。
“哦,那你快给殿下送去吧。”李锦娘让人让开了门口。
招福冲进去,抱了本书就离开了。
李锦娘看着他走远,心中又有些不悦。她可不信,招福真是为了拿本书,匆匆跑回来的。
她看着花匠们种好菊花后,才离开书房。随后,又看了东宫几处院落,见天色有些晚了,才回到自己的院落。
到了晚间,楚昭恒回到书房,见到院落中新种花木后,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招福看他脸色有些不虞,连忙上前说道,“太子妃娘娘见书房院落没什么应景花木,特意让花匠们种过来的,奴才回来时,看到娘娘正亲自看着花匠们种花呢。”
楚昭恒点点头,看了几眼后,吩咐道,“以后我的寝宫和书房,不许内院中其他人无故走进。”招福和招寿对视了一眼,知道殿下这是不悦了,连忙应声答应了。
楚昭恒也不再多说,转身去了李锦娘的寝宫。
李锦娘听说楚昭恒来了,连忙迎了出来,让着楚昭恒走进房中奉茶,“殿下这么晚才回来,可曾用过饭?”
“我已经在外院用过了,最近事情多,你不用等我用饭。”
下午,李锦娘打发了宫人去外院查探,询问楚昭恒是否回内院用饭之事。
李锦娘听了后,脸色闪过一丝难堪,又立即笑着说道,“是,臣妾知道了。”
她走到楚昭恒对面坐了下来,说道,“还有两月,又有两个妹妹要进宫来了。臣妾今日在东宫各处走了走,想着那两位妹妹虽然是良娣,反正现在院落也空,不如就让她们每人住一个院子,殿下您说可好?”
楚昭恒抬眼看了她一眼,李锦娘容貌秀丽,还带着一丝书卷气,她此时戴着八宝凤钗,身穿金色锦服,格外端庄。
他听招福说了今日之事,对于李锦娘能够及时悬崖勒马,还是满意的。
或许,将来他们两人也能琴瑟和谐,但是,此时他心中还无心,所以,此时只需要一位端庄、明理、识时务的太子妃就好。
李锦娘察觉到楚昭恒的视线,抬头温婉一笑。
楚昭恒点点头,“这些事,你决定就好。”
“是,臣妾知道了。”李锦娘还是温顺地应了一声,再无别话。
“我的寝宫和书房,你吩咐下去,除了我身边伺候的人,其他人不许擅入。”
“是,臣妾明白了。”李锦娘脸色僵了一下,才点头应道。
“锦娘,你我既是夫妻,今后自然是夫妻一体。只是,你需谨记,宫中人多眼杂,是非也多,你这个太子妃,要做的就是守好太子妃的本分。”
“好了,你歇息吧。”楚昭恒也不再说话,起身走出房门。
李锦娘听了这话一愣,连忙跟在身后,恭敬地送了出去,心中咀嚼着刚才楚昭恒的话,是自己太贪心了吗?
织梦刚才见到太子殿下来了,高兴地下去吩咐准备饭菜,没想到从小厨房回来,却看到太子殿下已经走了。
“太子妃娘娘,殿下他……他今晚不歇在这儿啊?”织梦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锦娘瞪了她一眼,“太子殿下有事,吩咐摆饭吧,你陪我一起吃。”(。)
308章 封平离京
九月末,封平与秦婉如完婚。随后,就随同李敬一起前去英州。
刚好镇南王也要回南州,倒是可以先同船到荆楠码头。
颜明德不在家,秦氏只好让颜栓代表,往镇南王府送了临别礼,也算是亲家的亲近之意。
秦婉如和封平,正是新婚燕尔,秦婉如自然有些依依不舍。
临行当日,封平带着秦婉如来到颜府辞行,见了秦氏和颜宁,托两人多多照应秦婉如。
秦氏笑着说,“放心吧,婉如可是我亲外甥女。”
颜宁取笑封平,“表姐夫放心,我表姐肯定跑不了。”
惹得秦婉如恨得要撕颜宁的嘴。
封平知道有秦绍祖夫妇在京,婉如肯定不会受委屈,但是他此行另有重任,却怕牵连妻子。
颜宁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又说道,“表姐夫尽可放心,我已经吩咐了,回头让家里去几个侍卫,帮你看家。”
封平得了她这话,才算放心了些,“若有什么事,我会同时往家里和东宫送信的。”
秦绍祖也能派护院,但那些人,他觉得还是更信任颜家的护卫多些。
“好。”
“宁儿,我此行……”封平想告诉颜宁,自己是去做什么。封家的秘密,他从未跟颜家人说过,这让他心有愧疚。
颜宁却直接打断了他,“表姐夫,太子哥哥派你去做什么,不用告诉我的。我若想知道,就会去问。若是此行和你的秘密有关,那更不用告诉我。知不知道封家以前的事,都不会影响什么的。”
楚昭恒既然没告诉自己,那封平就更不该说,毕竟,他如今是东宫幕僚。
封平看颜宁一脸了然,知道她必定是有所猜测了,正如颜宁所说,她若想知道什么,问自己不如去问太子更恰当。而且,颜家人救自己,也不是为了封家的秘密。
告辞之后,他径直从颜府离开了,秦氏留了秦婉如在家,让她去颜宁那边,姐妹俩聊天。
秦婉如眼见封平离开,拉着颜宁的手,担心地说,“宁儿,永均他此行,不会有事吧?”
颜宁只知道,封平此行,和封家的秘密有关,却不知具体何事。看着秦婉如担心的样子,安慰道,“放心吧,他这次可是跟着军队同行的,谁能伤得了他们啊。”
秦婉如听了颜宁这话,觉得安慰了些,或许听封平说多了,她如今也不自觉地将颜宁当成了主心骨。
原本封平只跟她说是成亲了,想回封家老宅去一趟,她还以为是因为封家抄家后,封平作为唯一活着的儿子,成亲这种大事应该告祭祖先。可因为封家是被圣上下旨杀的,他不能大张旗鼓,只能悄悄地走。所以,她还打算与封平一起回乡的。
没想到,封平又交代她,此行另有目的,行踪不能与人乱说,若家里有事可找颜宁。因为有了封平这个交代,她连秦绍祖夫妇都没敢说,这心里却是越发不安了。
听着颜宁的安慰,她觉得安心了。
封平这次的行踪,对外就是说要回乡去,并没有刻意隐瞒。
所以,他离京时,有心关注的人就都知道了。
楚昭业获悉封平跟着李敬一同去英州,离京还和镇南王同行,有些头痛。
李贵来说了这消息,看他半天没别的话,一时不敢乱动,生怕打乱了主子的思绪。
楚昭业知道,封平此行,只是为了封家所留之物而已。
封家前任家主,也就是封平的祖父,在颍州找到了一个黄金矿脉。当时元帝还未登基,封家私下扶持的,是与元帝争位的大皇子。所以,封平的祖父将此金矿之事告知了大皇子。
后来,元帝登基,封家因为怕元帝算账,自然不敢再提这金矿之事。
元帝恼怒封家当年与自己作对,做了大皇子的财库,登基后清算旧账,刚好抄了封家,拿封家的家财填补国库。
封家杀了一半人时,元帝获知了金矿之事,所以临时改主意,留了封平这一个活口。
封平这么多年宁愿在京城乞讨都不动,是怕交出这秘密后,他自己还是得死吧?
如今怎么改主意了?是因为娶了秦绍祖的女儿,觉得性命有保障了?所以成亲之后,为了妻子和未来孩子考虑,想拿这金矿为封家搏个机会?
“让人跟着封平,若是他到英州后有其他行动,一定要事无巨细地回报回来。”楚昭业的食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思索半晌,下令道,“记着,回京路上,不要让他有机会与李敬会合。”
李贵连忙一一记下了,想起暗卫们传回的消息,又说道,“爷,暗卫们说,那座庄子附近,最近有生人出现,是否要换地方?”
“是什么人,能知道吗?”
“看不出来,已经转悠几天了,不过跟暗卫没照面过。”
楚昭业知道,颜宁一直在找宫变那夜出现过的黑衣人,这批人是他的王牌之一,宫变之后,他就让那批人隐藏了。
如今,那庄子附近出现的生人,是巧合,还是颜宁真找到了?
那座庄园,是他用了一个外地来京的客商名义买下的,若查宅院的话,肯定找不到他。而那客商,也是真有其人,照理说,应该没什么破绽才对。
颜家军都跟着颜明德父子去玉阳关了,颜府现在留下的,只是些护卫。
只是,楚谟是与江湖人混迹过的,他手底下,应该有些江湖好手。
“让他们按兵不动,不用撤离。”楚昭业考虑片刻后,直接决定道。
这种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只要没有打过照面,颜宁和楚谟可以怀疑很多宅院有问题,却不能无故就搜查。只要不要自乱阵脚,就没什么事。
李贵记下后,下去安排了。
楚昭业沉思片刻,想起上次刘琴去安国公府,与李锦娘所说的话。
他一直注意着楚昭恒,当然知道,楚昭恒的寝宫和书房的布置,现在,李锦娘已经嫁入东宫了,应该,也看到东宫的布置了。
“或许,该给颜宁找点事情做做?”他喃喃自语了一句,抬脚,往后院走去。未完待续。
309章 陡传匪患
楚昭业还未到后院找刘琴,宫中来了人,元帝急招他进宫议事。
那小太监传令之后,就等在三皇子府,显然元帝叫得很急。楚昭业不敢怠慢,换过衣裳,就跟着小太监入宫了。
他走进勤政阁时,里面一片寂静,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
太子楚昭恒、右相叶辅国、副相周玄成,还有户部尚书,新上任的兵部尚书等人都在。
元帝显然刚刚发了一通火,此时看着,脸色有些灰败,不过,气势还是惊人。
楚昭业也不问何事,先看了一下元帝的脸色,才磕头请安道,“儿臣见过父皇!父皇要息怒啊。”
元帝正坐在龙座上,微微喘息,看到楚昭业进来,他已经无力说话了,他对太子楚昭恒点了点指头,示意了一下。
楚昭恒将颍州州牧彭泽所写的奏折,递给楚昭业。
原来,去年天灾之后,因为赈灾粮银略有拖延,民间曾有哗变。虽然韩望之到了英州后,立即着手安抚,又对冥顽不灵者缉拿镇压。可是,还是有一部分匪徒逃入英州和颍州交界处的山中。
元帝没想到,自己治下的太平盛世,就因为一次天灾,居然就滋生盗匪。
这事韩望之以前的奏折中曾提到,也曾派兵剿匪。无奈英州和颍州交界处那一片山脉绵延,剿杀不易。
最可恨的是,这帮盗匪利用三不管地带,英州派兵就逃到颍州,颍州派兵就逃到英州,如今,竟然声势还壮大了,号称聚集了几千匪徒。
而这次会发来六百里急报,是因为颍州治下一个县令与当地富商勾结,富商赈灾时给出的是下等米,如今收粮要求百姓们交回上等米。
大灾刚过,百姓们手中还没多少余粮,当初发粮没领到多少,如今倒是要将辛苦耕种的稻米白白填给人家?谁能愿意?
有百姓不服,汇集到衙门口,要和那县令讲理,被县令不由分说都给关进去了,还要家人拿三百斤上等粳米赎人。
刚好有人与匪徒里的人有,这消息传过去,那匪徒们公然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攻打县城,将县令和那富商都杀了。
匪徒在深山落草为寇,也就罢了,这攻打县城杀了县令,就是谋反啊。
彭泽做为颍州州牧,自然立即派了本州驻军前去缴匪,可那领军的将军带着三千兵马过去,居然还让匪徒给击溃了。
彭泽在奏折里,列了匪患滋生的缘由和现状,其中就特别提出,由于赈灾之粮由商人所出,各地商人响应冷热不均,颍州地处贫穷,英州等处粮商的粮食,只会供给本州州府,所以不能惠泽全部灾民,造成山中灾民不散聚集成匪云云。
赈灾之法是由楚昭业所提,彭泽此语,等于是指着楚昭业的鼻子说都是三皇子的馊主意,才会闹了匪患。
彭泽是两榜进士出身,一篇奏折,写得抑扬顿挫,文采飞扬。
只是,他到底是不知朝廷当时的危急,当时朝廷要应付战事,还要赈灾,户部粮仓又空,当时之时,楚昭业的赈灾之策是上上策。
不过,后续落实时,各地官衙各有私心,又有官商勾结的情况,才会有冷热不均,或者捐下等粮收回上等粮情况。
而颍州本就地处贫穷之所,又不是直接受灾之处,朝廷更是顾不上了。
元帝发火,自然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