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战骑狂潮-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

那老仆打量了李铮一番,问道:“不知小哥找谁?”

“这里是伯喈公府上吧?”李铮问道。

“正是。”

“在下慕名前来拜访伯喈公,还望长者通禀一番。”李铮礼数周全,彬彬有礼。

老仆笑了笑,道:“那好,小哥且少待,老朽先进去通禀一声。”

蔡邕因董卓的缘故,被排斥在士人阶层之外,所以此番并没有离开长安。蔡邕虽不是政治家,但毕竟是大学者,也是聪明人,自然能看出来长安或者李铮治下,才是这天下最安全的地方。

自从前些天因为蔡琰,早早就放了出来,蔡邕便一直呆在府中,读读书,做做学问,外界的事一干不予理会,一时间是悠然自得。

这时候,蔡邕正在后花园中,喝着茶,微眯着眼,倾听自家爱女的天籁琴音。

老仆到了后花园,悄然走到蔡邕身旁,低声道:“老爷,有客人拜访。”

蔡邕张开眼,面露奇色:“老夫这府上,还有客人拜访?”

也不怪蔡邕如此,自从他倒向董卓之后,这府上,就很久没有客人来过了。这么长时间,几乎都已经习惯了,眼下这种情况竟然还有客人来访,由不得他不惊奇。

“阿禄,你去把客人引到偏厅,奉上茶水,老夫这便去洗漱一番,然后见见这位客人。”

“是,老爷。”

老仆离开之后,蔡邕缓缓起身,清癯的面孔,一片舒适之色。那对面不远的花丛之中,一张焦尾古琴横放在低矮的石桌上,一个素面朝天的成熟女子端坐桌后,旁侧,还有一个二八年华的娇俏少女。

第三十三章议会盟

“爹爹!”

那二八少女活泼可爱,眨巴着眼睛问道:“禄伯说什么了?”

“呵呵,”蔡邕抚须一笑,道:“有客人来访,为父要去会客了。”

“哦。”

少女闻言,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一蹦一跳到了蔡邕身边:“我也去!”

蔡邕宠溺一笑:“你一个女孩子家家,抛头露面会什么客?”说着,点了点少女的鼻子,挥袖转身而走。

“瑾儿,过来。”

这时候,蔡琰向妹妹招了招手,嗔怪道:“文静些。”

。。。

李铮在老仆的引领下,到了偏厅坐好,老仆又奉上茶水,才不喝两口,便见一儒雅清癯的面熟老者从后堂转了出来。

李铮起身,笑着作揖,道:“伯喈公别来无恙?”

蔡邕一看,竟然是李铮,面色立刻就沉了下来。他忘不了,就是眼前这个现在看起来彬彬有礼的青年,决然否定了大汉朝的继续存在,将他抓入了大牢。

心中总有一种悲愤,时刻灼烧着他。

于是语气立刻就生硬起来:“原来是李将军!不知李将军到老朽这寒舍来,有何见教?”

“伯喈公言重了!”

李铮姿态放得很低。

这老头儿,注定要成为老丈人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位真正值得敬佩的大学者,不论如何,李铮对他,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尊敬。

当然,前日里的事,那只是意外。

蔡邕哼了一声,微微还了一礼,坐了下来,道:“李将军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李铮点了点头,笑道:“还是伯喈公了解我,我这个人很直接,从不拐弯抹角。”

蔡邕气结,吹胡子瞪眼,直直看着李铮。

“嗯,是这样的。”李铮沉吟了片刻,面上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早知伯喈公之女国色天香,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此番却是提亲而来。。。”

“什么?!”

蔡邕立刻就怒了,轰的站了起来,拂袖道:“此事不可!老朽却是高攀不起!”

“伯喈公此言差矣。”李铮仍然面露微笑:“李某人无甚家世,何谈高攀不高攀?”

“你!”蔡邕须发怒张:“不可便是不可!小女今年尚未及笄,此时便谈婚姻大事,为时尚早!”

“尚未及笄?”李铮一愣,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蔡琰是寡居在家,什么尚未及笄?蔡琰的那好似水蜜桃一般成熟的面孔,绝对已经过二十了!

“那是自然,小女蔡瑾今年还不满十五,自然未能及笄,如何谈婚论嫁?”蔡邕道。

李铮恍然。

看来是蔡邕误会了,以为自己要娶这个名叫蔡瑾的小女孩,啧啧,没想到蔡邕竟然还有一个小女儿。

“伯喈公误会了!”李铮哈哈一笑,道:“在下是为昭姬姑娘而来。”

“昭姬?!”

蔡邕一愣,怒气稍减,但仍然沉着脸。

他着实不愿意与李铮产生瓜葛。

“昭姬孀居,如何配得上将军?此事休提,将军请回!”蔡邕断然拒绝。

“伯喈公先不要拒绝,且听在下肺腑之言。”李铮认真道:“李某虽出身低微,但也早闻昭姬之才名,却是心中仰慕已久。前日里见了昭姬一面,相谈甚欢,更是爱慕。这几日来,心中想念难以按捺,左思右想之下,才有今日之行。”

李铮口里话语不停,接着道:“昭姬虽有过一次婚姻,但在下并不在乎。伯喈公不同意这门亲事,无非是因为在下的所作所为,使伯喈公恼怒。但我却觉得,伯喈公是偏颇了。”

“我爱慕昭姬,与我所作所为,并无关隘。虽然我否定了大汉朝的继续存在,也许让伯喈公心痛,但并不代表我就不能给昭姬幸福。伯喈公是昭姬的父亲,作为父亲,应该为子女的未来着想,而不应该把昭姬的幸福,与这件事关联起来,这是对昭姬的不负责任。”

蔡邕闻言,神色逐渐平缓下来,沉默不语。

李铮见状,心知已经打动了蔡邕,于是再接再厉,道:“大汉朝是辉煌的,这一点我不否认。如伯喈公你们这一代人,对大汉朝的感情,我也能够体会。但伯喈公,现在的大汉朝,还有必要存在吗?没有必要了!你看那诸侯并起,你看那漫天烽火,大汉朝其实早已走到了尽头。再是免力维系,也终归会飞灰湮灭,长痛不如短痛,这乱世越早结束,对任何人都是最好的选择,何不早早终结,再起新篇?!我李某人并不否认我的野望,不错,我要的就是这万里江山。但我可以自信的说,我能比前人做的更好!伯喈公,您也是眼光开阔的智者,想必也知道我凉州的一些情况,如果你能说出我哪一点做的不到位,您可以直接提出来,可以骂我,我立刻改。”

“您是大学者,我觉得,对于你来说,文明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乱世,能摧毁文明。越早结束乱世,文明就能保存的越完整。当初我与慈明公也说过,大汉朝既然注定陨落,又何必再去牵挂纠结?人要向前看,而你们作为大学者,更是要肩负文明传承的重任。大汉朝不在了,但大汉朝的文明,却可以万万世的传承下去!这,也是大汉朝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姐夫说的真好!”

这时候,一声惊叹从后堂传出,李铮和蔡邕不由齐齐侧脸。

却见进入后堂的帘子被掀开,露出一张娇俏的小脸。

蔡邕的脸色立刻就黑了。

正待呵斥,便见蔡琰红着脸,拉着蔡瑾走了出来。

“爹爹,将军!”

蔡琰微微一福,低着头,不敢看李铮。蔡瑾则躲在姐姐身后,偷偷的对李铮做鬼脸,让李铮不由会心一笑。

蔡邕却是叹了口气,狠狠的瞪了蔡瑾一眼,才对李铮道:“你。。。说的不错,也做的不错,只是老朽自己太过固执了。。。唉。。。”长叹一声,蔡邕面露纠结。

李铮心里放松了下来,这位大学者,虽然有书生意气,但终归开始较为开明的,于是笑道:“我凉州一直注重教育和文明的传承,教育系统普及到了最底层。伯喈公可以和慈明公作伴嘛,也为我华夏文明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嘛!”

蔡邕勉强笑了笑,站起身来,甩了甩袖子,道:“也罢,你们的事,老朽就不管了。。。”说着,转身拉起蔡瑾,在蔡瑾不情不愿的表情里,转入了后堂。

李铮笑了,起身,缓缓接近一直不敢看他的蔡琰,深情的拉起了她的手。

。。。

九月,凉州李重霄取益州,据关中,降刘焉、董卓,得半壁江山之事,如同九天惊雷,震彻了整个大汉天下!

不论是势力日渐壮大的袁绍、曹操,还是尚未崛起的刘备、孙策,抑或者走向鼎盛的公孙瓒、刘表,都被震得神思不属。

他们仿佛看到了天空中笼罩的沉沉阴云,凉州李重霄,这个名字,取代了董卓的存在,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然而,此时的他们,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力量去面对这沉重的压力。

兖州刺史刘岱刚刚战死在青州黄巾手中,曹操忙着收拢刘岱的残余力量,根本无暇西顾。李铮占据关中,接壤兖州,让他如芒在背,只能抽出一些力量,以族弟曹仁为统帅,驻扎在陈留一带,防备西凉兵锋。

而盘踞在南阳、豫州的袁术,则忙着将势力触角延伸到扬州,也无暇他顾。只在鲁阳、武关两处驻扎了兵力,以为防备。

至于荆州刘表,却是刚刚稳住荆州内部局势。他去年受董卓任命为荆州牧,孤家寡人到了荆州,施展政治手腕,到现在才将将把荆州形势稳住,还要防备袁术,也没有力量北顾。

冀州袁绍则一边忙着与匈奴残部联合,绞杀黑山贼,一边与公孙瓒交锋,争夺青州,一边还琢磨着如何利用小皇帝这张牌。刘协离了关中,四顾茫然,最终因为袁绍势力最大,选择了他,继续做傀儡去了。

袁绍本想持着小皇帝这张牌,再来一次群雄会盟,讨伐李铮。然则却被麾下谋士劝阻。

其一,现在各地诸侯,都忙着壮大势力,或是处于紧急时刻,或是处于虚弱之中,哪里有心思会盟?

其二,此时的诸侯,不像当初董卓初掌权时的诸侯。那时候的他们,虽然各有打算,但毕竟还没有直接矛盾,上头又有大汉朝的名义镇压,所以才能轻易纠集起来。现在则不然,首先,李重霄否定了大汉的继续存在,使得大汉朝的威望进一步降低,几乎已经不被任何人放在眼中。其次,各个诸侯之间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都有了很深的仇恨。比如公孙瓒,就绝对不会和袁绍联合。

其三,都害怕被人当枪使呢!讨伐李铮,总要分派任务,哪个是前锋,哪个做后勤。诸侯不能齐心,各怀鬼胎,万一将精力放在李铮身上,被人从背后捅一刀,死的不明不白,那就真的冤了!

所以说,现在这个时候,要举行会盟,不大可能会成立。

不是说这个策略不好,而是时机未到。

看那凉州李重霄现在的状况,恐怕比起当初的董卓,都要来的强大。一者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处于弱势方的诸侯本就是被动的。其二,也只有真正到了火烧眉毛了,才有可能摒弃前嫌,会盟联合。现在李铮未动,诸侯还没有切肤之痛,不是时机。

而且各诸侯都还在争夺地盘,竭力壮大,尚未安定了下来,各自内部都尚且混乱,又怎敢主动招惹里?唯有等到局势趋于稳定,内部梳理清晰,才是商讨这件事的最好时机。

第三十四章再得贤才

不过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不论是袁绍,还是曹操,一者这些人都不是蠢蛋,二者他们历来都站在这个时代舆论的巅峰,把持着舆论方向。

不敢与李铮正面交锋,那就抹黑他!

合着那些憋屈的被李铮赶出关中的豪门望族,这些人死了命的抹黑李铮,把他形容成为一个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的大魔头,比之董卓更甚。

他们还很有理由,例举出李铮的种种不是。比如灭韩遂,被形容成以下犯上的大逆不道——毕竟,当时韩遂也是朝廷任命的征西将军,官职比李铮高了一个阶位。

又比如降服羌胡、击灭右部匈奴,说李铮残忍好杀,把人家生生给灭族了!

尤其是李铮竟然否定了大汉朝的继续存在,端端是逆天之举,乃天理不容,人人得而诛之!

其中种种说的是有板有眼、泣血涕零,闻之无不咬牙切齿,憎恨不已。

当然,这只能忽悠住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比如百姓。当然,以大汉现在这种局势,绝大多数百姓都难保温饱,吃饭穿衣都操碎了心,哪里有心思去声讨李铮?也就当个谈资,乐呵乐呵罢了。

真正的有识之士,谁又看不出这其中的奥妙?

这大汉的天,真正是要变色喽!

面对这一切,李铮却不管不顾不闻不问。领地之外,他管不着。而领地之内,哪个百姓不对他感激,不把他当做天?

只要自己人明白就行,只要自己的力量够强就行,任凭那些跳梁小丑如何上蹿下跳,也不过如此,难道还能伤了李铮半根毫毛?

现在他们跳的欢快,等到李铮稳住一切,腾出手来,再看他们如何?

。。。

九月初,荀攸南下益州,任益州牧,主掌益州一切政务。以荀攸的能耐,不过短短时间,益州的形势便趋于稳定,并逐渐实施凉州各种政策,使得益州的局面也走上了正轨。

关中有李铮亲自看着,也迅速稳定下来,走上了正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