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那天晚上跟徐慧谈过之后,这位可敬的技术人员便没日没夜开始了计算,但好像没什么进展。见庞雨走进来,徐慧随手递给他一张纸,上面又是一堆数据,但可怜的建筑师啥都看不懂。

“哎,庞雨啊,关键还是身管材料。没有足够强度的金属管材,我的理论计算再充分也拿不出实物来哟。”

徐工程师显得很沮丧,这几天大家翻遍了轮船上所有货仓位,就是没能找到适合充当炮筒的金属管材。做炮筒的管材对金属强度要求极高,普通民用金属管无论是厚度还是强度都达不到这个标准。这可不象枪管,用自来水管都能代替。

如果要从头自己炼钢造炮,那工作量未免太庞大了。

庞雨到没显得很失望,事实上他这次过来就是有了一个想法。

“嗯,徐工,我想我找到替代品了……”

拖上徐慧,两人骑自行车来到海滩,再度登上客船。庞雨把人带到底舱处,指着一排圆滚滚的金属筒:

“怎么样,这东西能用来加工火炮么?”

徐慧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那是几具空的氧气瓶,也不知道扔在这儿多久了,表面都有些锈蚀,不过个头顶大,属于标准的工业用氧气瓶。

“咱们船上有金属焊割设备,把瓶身切掉一头,可不可以用来当炮管?”

庞雨是个外行,不过外行有外行的好处——没什么成见,思路比较开阔。在庞雨看来火炮是个圆滚滚的金属筒,氧气瓶也是这种形状,至少长得挺象不是?

徐慧绕着瓶子转两圈,呵呵笑了。

“这东西做炮可有点勉强,这种标准中容积瓶的外径是219mm,内径应该是209。这口径在火炮中绝对算是大口径重炮了,可它的长度才1500mm,割掉阀口瓶肩就剩一米三了,倍径连7都不到,没射程的。而且标准工业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15Mpa,许用压力可达到18Mpa,普通火炮的瞬间膛压肯定比这要高。”

一连串的专业名字让庞雨两眼发直,不过还没等他感到失望,徐慧这个爱卖关子的臭老九最后又添上一句:

“不过真要做呢,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我们也不追求超视距打击,有一种炮的倍径和膛压要求都不高……只要能把爆炸物抛射出去就行,做炮弹我可在行。”

两人拖了一个氧气瓶返回兵工厂,把搞金属冶炼的技术员黄建成,搞机械加工的技术员肖朗,秦石青,以及从军事组解席马千山等人都拉过来,大家一起商量用氧气瓶改装大炮的可能性。

肖朗一看这瓶子就大摇其头,他是搞机械加工专业出身的,能熟练操作各种常用机床(车、铣、刨、磨、钻、拉、插),因为在机修干过几年,就连比较生僻的龙门刨、导轨磨、立车也会点,船上有一套中型机床,因为能源问题没解决还没拆封。不过要加工火炮,肯定少不了这小伙子的意见。

“现在的瓶子哪儿能用啊,前几年我加工这种废钢瓶见得多了,一个个偷工减料恨不得做得比纸还薄,膛压承受力绝对不够的。再说倍径也太低……”

这帮搞机械的好像都有大炮情节,随口就是一串名词,让庞雨很是郁闷。

“他奶奶的,一个个现在跑来充内行,先前干什么去了,都要我来操心……”

他索性不理会这个毛毛躁躁的家伙,掉过头去看老马。这炮能不能用,老马马千山才最有发言权——他本人就是从炮兵部队退役的,当兵七年玩了五年火炮,将来大炮造出来肯定也是要他带着人操作。

老马从先前就看着这瓶子发乐,上前敲敲瓶身,听庞雨把话一说,想也不想就点头:

“行啊,怎么不行,想当年八路军的炮兵前辈条件比这还简陋,照样弄出打得响的火炮来。倍径低膛压低都无所谓的,咱们做迫击炮好了。”

“209mm口径的迫击炮?”

肖朗难以置信,解席在旁边嗤笑一声:

“有什么不行的,淮海战役的时候连汽油桶都能改造成炮——著名的‘没良心炮’听说过吗?善于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本就是我军兵工的一大优良传统啊。”

“关键是炮弹,只要能把炮弹扔到敌人头上,用什么抛射手段无所谓的。”

老马很内行的随手在地上画了一个抛物线示意图。

“火炮简陋点就简陋点了,最多我在计算弹道的时候多麻烦点,标尺做复杂点。”

“能行吗?没良心炮我听说过,那东西几乎没准头的,打哪儿算哪儿。所以才得了这个绰号。”

肖朗还是很担心,老马笑笑,拍一拍他的肩膀:

“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你绝对要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合肥炮兵学院的训练课程。高角度抛射本就是我军特长,我军第一神炮手赵章成就是用迫击炮打出的名头。”

未来的炮手都这么说了,肖朗也只好闭嘴。于是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在徐工程师带领下,几名机械技工开始试制明朝的第一门迫击炮——口径达到209mm的超级大迫。

第十四章 化学组的诞生

炮身有了,炮弹和发射药也是个问题,黑火药无论是作为发射药还是杀伤药威力都嫌小,而且燃烧后残渣太多。这个缺点在上次战斗中已经体现出来:用黑火药复装的子弹严重污染枪膛,上次幸亏战斗时间不长,如果时间长一点,枪械出故障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火棉的生产被提上日程。制造火棉需用大量硝酸和硫酸,而这两样都是纯粹的化学制品,庞雨这个工科生虽然平时爱好挺广泛,但此时也终于抓瞎了。

不过这一船人中间还真是人才辈出,光搞化学的就有好几个。有化工大学的在校生,也有石化厂的工程师,而且这帮人很快就开始彼此争吵,什么硝化法接触法,铅室法塔式法之类一堆名词冒出来,把庞雨,解席等几个外行人听得眼冒金星。

干脆离开这群疯子到一边抽烟去,等他们吵完了,总算派出一个代表。

“啊,谈妥啦?决定生产工艺了?”

走过来的小伙子姓李,李靖诚,金陵石化炼油厂的,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本行是搞石化,但据他本人私下说自己对炸药更有兴趣——如今算是得偿所愿。

“嗯,初步商量了一套工序,成不成具体做起来再说。”

搞工程的人都比较实际,不会说大话。李靖诚一边简略介绍了一下生产流程,一边就递过来一张纸。

“我们需要这些材料和工具,你们看看能不能弄到。”

解席接过纸张,庞雨也把脑袋凑过去两人一行一行对照:

“硫酸铁……黄铁矿石……这个好办,海南岛上最有名的就是铁矿,虽然石禄铁矿不在这儿,不过在附近找一些黄铁矿石还是没问题的。黄工他们已经出发找矿去了……”

“钠硝石?这个比较麻烦了,我们国家出产硝石最多的地方是在新疆……上次扫厕所提炼出来的土硝还有些储备,先用着再说吧。”

“肥猪肉?我们自己都半个月没吃到肉了……哦,用来提炼甘油的?好吧,回头组织人去打猎,用野猪肉凑合下。”

“硅藻土和小苏打……去海滩上捡海藻烧成灰就能用吧?这个也好办。”

……

这些化学家还算实际,开出来的单子上大多数东西都能就地解决,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不少不错的补充建议——比方说在造火棉的同时制造一批雷酸汞,也就是火药和炮弹引信的材料,有了这个制造开花炮弹和手榴弹就成为可能。

不过这帮家伙终究还是有疯狂的念头——李靖诚请求解席能允许他调用一些储备的汽油,他想尝试下催化重整汽油获得甲苯,然后与硝酸和硫酸反应制造三硝基甲苯——俗称的TNT。

TNT的诱惑让解席和唐健等军人犹豫了很久,他们在现代习惯了TNT的威力,到这边用自制的黑火药就明显觉得不够劲儿。不过最后这条建议还是被否决了,因为汽油数量太少。轮船本身烧的柴油,汽油只是从船上那十多辆摩托车的油箱里抽出来,拿来做有替代品的普通炸药太可惜。

徐工还想着用这点汽油作燃烧弹呢……莫洛托夫的鸡尾酒,李梅的航空弹啊……谁说知识分子就不能疯狂一把的!

计划确定之后,穿越者们再度在临高县城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当地人看来无疑又是一轮新的折腾。

虽说占领了这座县城,每天穿越众都大模大样在城内外进进出出四处活动,但他们和本地人基本上没发生过什么交集。当地老百姓对这些衣着古怪,行为更古怪的外来人不是不好奇的,但前后两次战斗,这些穿越者那强悍无比的火力着实把本地明朝人吓坏了,当然再也不敢凑上来。

庞雨曾经希望能和本地人谈谈,可却连最起码的接近都做不到——当地人一看见他们就躲得飞快,稍有风吹草动就钻回家里把门关上。如果穿越者们大规模上街,整条街上立即会空无一人。当然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还是会出来走动,毕竟不可能一辈子躲在家里,但这种冷漠隔阂亦足以让任何人感到心寒。

当地人不敢过来交流,而在穿越众这边,一时间也实在没心思跟当地老百姓打交道。大家都被编入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每天都忙碌无比。就是女生,在生活上受到点照顾,但日常也有不少份内工作要完成,普遍瘦了一圈下来。

然而,即使劳动力再紧缺,穿越者们也不敢设想利用本地劳力——他们第一天冲进城的时候就杀了不少人,这种小地方人人沾亲带故的,谁知道招募来的劳动力里面没一两个想报仇的?

在前后两次战斗中死掉了好几十人,他们的尸体是被县衙组织民夫不声不响抬到城外埋了,就好像从来没存在过。也没人来找穿越众报仇——尽管这一百多位现代人开头几天都担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准备。这次在遭到明军突袭之后他们变得更加小心谨慎,现在有人要上街必定是两三个组成一队,全副武装以后才敢出门。

有趣的是,那位被俘虏过的县太爷,释放后在家里缩了两天,看看形势居然又重新出来坐堂,而逃散的衙役兵丁们也渐渐回来,大明朝临高县的官府衙门居然又正常工作起来,仍然管理着这一县之民——只除了不敢去招惹那些穿着古怪的“短毛倭”,其他一切照旧。穿越众也没去找他麻烦,第二次袭击之后原本是要去收拾县衙的,不过后来审问俘虏发现儋州卫根本没通知临高方面,本地官员对这次袭击全然不知情,也就没理由去报复他们了。

所以在这段时间,临高县城内呈现出一种比较古怪的态势:一方面来自现代的一百多号游客穿着牛仔裤骑着自行车在城里招摇过市,另一方面当地居民依然过着半原始状态的明代生活,就是在看到现代人之后往往主动让路——都躲出去老远,尤其是在看到自行车的时候。

海南岛这地方,直到清代末期都还是荒僻之地,1629年前后更是荒凉之极。岛上原住民主要是高山族和黎族——这些人大都住在山上寨子里,在城里的很少。临高县城里主要居民是长年驻守的军户及其家属——明朝军户都是世代当兵,本人死了儿子孙子也要一代代在这里待下去,比无期徒刑还惨;历朝历代被发配到这里的犯人后代;以及从越南缅甸等地移居而来的移民。

在现代人眼中,这地方实在不能被称为是“城市”,甚至连最起码的乡村都够不上。就是周围环绕一圈低矮的土坯子墙,城中心就几处比较大的院子还好一些——县衙,文庙和仓库,除此之外其他房子无不惨不忍睹,很多只能算是个棚,有个顶遮遮雨,连围墙都不齐全。

当地人的生活也非常原始,不要说比现代人,大约比同一时代对面大陆上的平民都远远不如。每天天黑以后街道上就看不见人了,偶尔除了几声狗叫,连声音都很少。相比之下,习惯了夜生活的穿越众们每到晚上便在院子里升起一堆篝火,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互相交流,总要折腾到九点以后才会有睡意。

而最让这些穿越者们无法忍受的,就是商业上的落后,这座城市里居然很少有固定的商铺!每隔十多天才会有一次市集,连肉都要那时候才有得卖!

第十五章 凌宁的郁闷

凌宁最近就比较郁闷,他和他老婆卓瑗是一对老驴客了,夫妻两个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就是天南海北到处跑,这些年来基本上跑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来到明朝之后他们也都被分配了工作,凌宁是每天跑来跑去协助各个专业组做体力活,而他老婆则和其他女生一起被安排到后勤组每天为解决全体穿越众的伙食而努力。

轮船上携带的粮食已经基本吃完了,大家开始食用从县衙仓库里缴获来的本地粮。海南这地方产大米,穿越者们运气不错正好在收获季节之后到达,直接把临高县一年的储备给据为己有了。库房里堆积了很多没脱壳的稻米,还有不少其它杂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