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a5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森田正马-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精神的拮抗作用,就是当我们有某种感受或欲望时,
必然同时相应地发生与此相反的精神活动。这就能使我们的
行动与日常生活相适应。例如当受到他人赞扬的时候,就会
出现自我反省似的所谓内疚心埋。受到人们指责时,也会不
知不觉地产生反感。这些都可以看做是精神上的适应或傈护
作用。倘若我们想买东西或想唱歌时,如果没有与此对应的
精神拮抗作用,没有利害得失的思考,没有期求和抑制这组
相反观念的冲突,那么,便会立即形成一种直接行动,成为
一种贪婪不止或嗜酒如命的人。而神经质者的行动却恰恰相
反,由于拮抗作用过强,而经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
在强迫观念中有一种叫登高恐怖的恐高症,比如,当他
站在悬崖绝壁的高处时,向下一看便出现一种似乎要从那高
处跳下去的感觉。甚至到后来也存在那种害怕跳下去摔死而
恐怖不堪的后怕,而不礅在陡峭的高坡或一切高处行走i应
该说这本来是任何人都有的这种担心从高处掉落,发生危险
的起保护作用的拮抗心理。但是,一般的人只不过是一闪而
过的念头,随着精神活动的变化,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甚
至几乎和自己根本没有发生过这种感觉相似。
如前所述,鼻尖恐怖的病例,看不见自己鼻子尖的人,只
是感觉和没有鼻子差不多。这和完全不朝鼻子上注意便看不
见是一样的。登高恐怖患者则执迷于一旦掉落如何是好的恐
怖之中,并象鼻尖恐怖患者所执着的恐惧心理那样,很难说
这是一种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而且当断定自己已出现病态,并
越来越发展这种想法,最终就会形成一种走到高处马上就会
出现跳下去的想法。这在意志薄弱者或歇期底里患者÷如果
有某种机会就不一定不发生这种情况。而强迫观念患者则无
论任何场合也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在精神冲突之中无论如
何也始终没有达到付诸行动的决心。
男外,例如一个人突然担心精神状态失常,是否会踩死
自己的婴儿;或者担心如果用气枪打中自己的妹妹可不得了}
或者担心冒犯丁什么高贵人物或神佛的等等恐怖之中;这些
都是由担心出现上述问题而不得了的这种拮抗心理引起的。
一般人有时候也会听任思绪飞翔,逼想联翩,但是强迫观念
者却因为存在着这些恐怖,通过我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便
越发执着于此种恐怖中的状态。
… 87 …
再如,总担心自己是否偷了别人的东西,或担心自己是
否因违背道义而受到他人排斥等,这些都是由为了保存自己
这样的精神拮抗作用引起的。一般被称敝有良心的人,当他
把这个社会看做是善良时,精神上就得到满足,并害怕做恶
的事物。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拮抗作用。世上的人们有的常
常由于这种精神冲突而陷入错误的善恶观念,这都是由于思
想矛盾引起的。
●与常人的毫厘之差
以上列举的各种恐怖,如果知道这是最初因某种契机而
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是在常态下,发生的普通心理现象,那
就不会出现强迫观念。但如果认为它是异常的、病态的特殊
心理,就会发展成强迫观念。也就是说,所谓常态与强迫观
念症之间,仅仅是毫厘之差。只是这种错误思想,从此产生
恶智作用的差异。
顺便还想说一点,有很多学者想把歇斯底里的偷窃行为
或意志薄弱者离奇古怪的不良行为,用二重人格来加以说明。
他们把本人没有欲望刺激能够判别善恶时的冷静状态叫第一
人格,把因欲望促使产生品行障碍(违法犯罪)的叫第二人
格。实际上逮只是指映乏精神拮抗作用时的冲动行为。而^
格一词的使用,白白把事实弄得难以理解。因此,对这种病
症的抬疗便形成一种错误的见解。
… 88 …
九、思想矛盾
●思想和本来的事实有出入
所谓矛盾,是我对认为应该如此,必须
如此;而实际上却和他想象的结果相反,出
现矛盾时,暂且给予的。命名。
谈起所谓思想,原本就是从事实产生的
东西,它不外乎是对事实的记叙或说明,而
正确的思想必然与事实一致。因为想按照个
人的思想来刨造或安排和改变客观事实,所
以才常常发生矛盾。禅家的所谓d恶智司,般
若新经所谓的L梦想颠倒1都可蹦说是这种
原因引起的。例如,我们可以想象倘若加足
劲头,赤手空拳也可以在空中试飞一番,我
们只有在睡梦中才有可能。然而,那只是梦
想,并不是事实。再如所谓凝念法÷例如神
经衰弱者,可以专心致志地沉思并默念自己
身体非常健康,或可凝思默念自己万事如意,
… 89 …
心想事成,或者祈求观世音菩萨降福等等。这些不过是些只
有在梦中才能实现的空想。这样想象是可以。然而,患者依
然是患者。勉强的愿望,难出如愿以偿。事实也决不会按照
某个丸的主观愿望去变化,去运转。这只是凭着个人的想象
盲目析求去应付虚伪的心理罢了。
象这样的事情,那些受宗教邪说蒙蔽的人们,也许很难
明:白,但是真正有信仰的人们,却应该十分清楚。
●尽jk皆知的实例
在思想矛盾中,尽人皆知的晟普通的例子就是人必然要
死。无论你怎样害怕也不起作用,反正最后是必死无疑。恐
怕越是担心忧虑,反倒缩短生命,促成早死。虽然担心害怕
无济于事是人人皆知的一种常识,但实际上还是人人怕死。直
到面临死亡的时候,仍然是难能不怕。犹如溺水的人,那怕
遇到一根稻草也想抓住它。再如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鬼怪幽灵,
虽然不必怕它,也是人人皆知的一种常识,然而夜经荒凉场
地时,便不知不觉地禁不住要发生战傈,这依然也是事实。
幼儿和白痴原来都不懂得害怕死亡或魔鬼。但是,对于
某种疼痛或过分孤单和巨大的音响,却知道害怕。然而,这
都是些非常单纯、仅仅限于此时此地的心理反应。而且只是
反映事实原本的简单的本能寸所以一它全然不同于思维这一
概念。到了思想活动十分发达的膏年时期,这些恐怖心情也
相应地发展到了高峰。这时,对这类恐怖性痛苦,总是想将
它取消,将它否定,或战胜它,或赶走它,以期达到抒散愁
苦、安定精神的目的。然而,这都是不可能的。其中企图取
消恐怖的思想和恐怖的事实之间,产生和存在着的精神冲突,
… 90 …
就成为痛苦,成为苦闷。释加牟尼在期求解脱人生中“生老
病死”这四大痛苦时出现的苦闷,‘也是如此。企图利用思维
来解决这种痛苦和烦闷时,就会陷入这种思想矛盾之中,导
致思绪如麻,无能为力的状杰。这是因为思想扭曲了事实,出
发点也错了。所谓恶智,就是在这种错误的基础上构成思想
矛盾之后,再次构成多重矛盾的那种知识作用,就象要在墙
壁上跑马那样,为了想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白色说成黑色
就要有相关的各种歪理。这也可以说知识越多越麻烦,越碍
事。倘能一旦出现心机突转,不再拘泥于个人的情绪,舍弃
自己原来的想法,就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人生的事实。有了
这样的出发点之后,既往所掌握的知识,也将完全变为良智。
知识越多,就越能有效地发挥出他的积极作用。倘若从知识
角度来讲,对同样一件事物,由于其认识的错误与否;既可
能成为恶智,也可能成为良智。
●良智与恶智的关系
良智和恶智的关系,假若某人具有卫生方面的知识,而
且是个神经质患者,他就会把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动全部嵌在
模式的铸模之中,十分呆板地过着印模式的生活。另一方面,
倘若遇到发烧或腹泻,叉会在所谓不能害怕生病的理论指导
下,往往采取一些鲁莽轻率,毫无意义的行动。总之,无论
对什么事情,部想用自己的理论来支配自己,这就是恶智。与
此相反,良智者则顺从个人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采取行动。只
有在身体发生异常的时候,才采取随机应变的态度。在这种
情况下,越是具备卫生知识,就越能发挥效用。也就是说,良
智的人是顺应身体的实际情况行动,而恶智者则企图用想象
… ei …
或思维来塑造事实。这和神经质的各种症状,都是由患者自
己的思维构想出来的情况差不多。
●关于死亡恐怖
面对死亡的恐怖,或者有的默念南无阿弥陀佛,相信死
后重生于净土,因此对生命的断绝,似乎无所考虑。这乃是
在错误思想支配下的一种梦想。所谓死后净土,事实上并不
存在。连净土真宗的鼻祖亲鸾(净土,系佛教名词,意指无
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
界。如“阿弥陀佛净土丹即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亦称
“莲宗一,原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但
实际刨宗者为唐代善导法师。此宗依据《无量寿经》、《观天
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经》,专念立阿弥陀佛”名号,
“鹪“往生西方净±的极乐世界”,故取此名。因这种修行方
法简便易行,故中唐以后,曾广泛流行。九世纪间,日本天
台亲僧人园仁(794…8 64)曾来华学“念佛”法门,并回
国传播。后来日本僧人法然(1133…1212)从唐代善导为
师,归国后确立了净土教义,开创日本的净土宗。法然的弟
子,29岁出家的亲鸾(1173…1262)叉开创了净土真宗。他
们以绝对他力的信仰为该宗的根本,提倡“善人尚往生、况
凡夫恶人。”即所谓*恶人正机。”主张不心剃发出家。可肉
食、娶妻,束发为髻。这种非僧非俗的姿态,又称“愚秃_或
“俗圣”。亲鸾与惠信尼姑结婚后生有善鸯与觉信。门徒有真
佛、性信、唯园等。亲鸾的别名有筢宴、绰空、善信,著有
《教行信证》、《净土文类聚抄》、《愚秃抄》、《唯信抄文意》等。
谥号见真大师二一译者注厶,)对所谓死后的净土在何处也来‘
… 92 …
曾弄懂。既使这些想重生在净土的迷信者们,在面临死亡的
时候,依然要表现出害怕死亡的本能。他们只是想凭着这种
想法,等到往生。
再如,日常诵念南无阿弥陀佛,相信弥陀救世的僧侣们,
虽然决意自己安心立命,但在患有重病时,也常常因当时才
明白神佛不可信,而失去信仰,由于死亡的恐怖而大吵大闹。
因为这些人都只是思想上的信仰,是培养出来的信仰,并非
是经过个人体验获得的信仰,它仍然属于恶智,是梦想的颠
倒。人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因为他愿意活着,如果失去了生
存的愿望,那么,对死也就不存在什么顾虑了。梦想死后净
土是枉然的,只有现实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乐土才有实际意义。
遭受强迫观念苦恼的人们,好像是住在当今社会的地狱,倘
能摆脱开,则可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获得现实的极乐。。为
此,只要能取消思想矛盾,就可以一通百通,其中的烦恼,自
然也就能够解脱r。
●达摩大师的佛性论
据说达摩大师'达摩,或称达磨。原名为菩提达磨,Bodhi…
dharma.?公元5 28或536,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相传
为南天竺人。香至国的王子南朝宋末航海到广州,又去北魏
洛阳(旧说过金陵时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去)后往
嵩山少林寺,传说他在此面壁打坐九年,后遏慧可(487~
593)授以嚷楞伽经》四卷,并将心法传授给他,禅宗于是得
以流传。达摩的谥号为园觉大师,世间有很多关于他有名的
故事传说——译者注△)在他的佛性论中有如下这样一段话:
“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皆名日大惑。故至人不谋其前,
… 93 …
不虑其后,古今不变,时时归遭。”忽滑答文学博士在某杂志
上对此作了如下的解释;“凡夫贪生反而近乎死,追求名誉反
倒受毁,图谋私利反而招损,故曰吾人须清除私欲妄想,才
能使人生到处均可找到快乐的天地。”我对于宗教和哲学都是
十彻底的门外汉,对此倘若乱加评论,必将犯下重大的潜越
之罪。。然而,和我们同样都是门外汉的凡夫,即强迫观念患
者们,如果读了这段说明,很多人都会领会错误,越加受到
思想矛盾冲突的苦恼。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想法。例如,很可
能把“清除私欲妄想?领会成要否定人们的七情六欲。即使
饿了也不能说饿,看到美女也不能说漂亮。因不允许出现害
羞腼腆等想法,而导致成为赤面恐怖症患者。因不许可为害
怕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