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智度论-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到。女即解颈琉璃珠着菩萨钵中。心作是愿。我当世世为此人妇。此女二百五十劫中集诸功德。后生喜见淫女园莲花中。喜见养育为女。至年十四。女工世智皆悉备足。尔时有阎浮提王。名为财主。太子名德主。有大悲心。时出城入园游观。诸淫女等导引歌赞德主太子。散诸宝物衣服饮食。譬如龙雨无不周遍。喜德女见太子。自造歌偈而赞太子爱眼视之。目未曾眴而自发言。世间之事我悉知之。以我此身奉给太子。太子问言。汝为属谁。若有所属此非我宜。尔时喜见淫女答太子言。我女生年日月时节皆与太子同。此女非我腹生。我晨朝入园见莲花中有此女生。我因养育畜以为女。无以我故而轻此女。此女六十四能无不悉备。女工技术经书医方皆悉了达。常怀惭愧内心忠直无有嫉妒无邪淫想。我女德仪如是。太子必应纳之。德主太子答语女言。姊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菩萨道无所爱惜。国财妻子象马七珍。有所求索不逆人意。若汝生男女及以汝身。有人求者当以施之莫生忧悔。或时舍汝出家为佛弟子净居山薮汝亦勿愁。喜德女答言。假令地狱火来烧灭我身终亦不悔。我亦不为淫欲戏乐故而以相好。我为劝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奉事正士。女又白太子言。我昨夜梦见妙日身佛坐道树下可往观之。太子见女端正又闻佛出。以此二因缘故共载一车俱诣佛所。佛为说法。太子得无量陀罗尼门。女得调伏心志。太子尔时以五百宝花供养于佛。以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太子白父王言。我得见妙日身佛大得善利。父王闻已。舍所爱重之物以与太子。与其官属国内人民俱诣佛所。佛为说法。王得一切法无闇灯陀罗尼。时王思惟。不可以白衣法摄治国土。受于五欲而可得道。作是思惟已。立德主太子为王。出家求道。是时太子于月十五日六宝来应。喜德妻变为宝女。如不可思议经中广说。如是等因缘故知。善男子善女人。世世愿为菩萨父母妻子眷属

【经】尔时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欢喜各自念言。我等当作方便令是菩萨离于淫欲。从初发意常作童真。莫使与色欲共会。若受五欲障生梵天。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断淫欲出家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不断欲

【论】问曰。诸天何以作是愿。答曰。世间中有五欲第一无不爱乐。于五欲中触为第一能系人心。如人堕在深泥难可拯济。以是故诸天方便令菩萨远离淫欲。复次若受余欲犹不失智慧。淫欲会时身心慌迷。无所省觉深着自没。以是故诸天令菩萨离之。问曰。云何令离。答曰。如释迦文菩萨。在净饭王宫欲出城游观。净居诸天化为老病死人令其心厌。又令夜半见诸宫人妓直。恶露不净涕唾流涎屎尿涂漫。菩萨见已即便秽厌。或时诸天令女人恶心妒忌不识恩德。恶口欺诳无所省察。菩萨见已即生念言。身虽似人其心可恶即便舍之。欲使菩萨从初发心常作童真行。不与色欲共会。何以故。淫欲为诸结之本。佛言宁以利刀割截身体。不与女人共会。刀截虽苦不堕恶趣。淫欲因缘于无量劫数受地狱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有人言。菩萨虽受五欲心不着故不妨于道。以是故经言受五欲尚不生梵世。梵世无始众生皆得生中。受五欲者尚所应得而不得之。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所不得而欲得之。以是故菩萨应作童真。修行梵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行菩萨不着世间故速成菩萨道。若淫欲者譬如胶漆难可得离。所以者何。身受欲乐淫欲根深。是故出家法中淫戒在初。又亦为重

【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要当有父母妻子亲族知识耶。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有父母妻子亲族知识。或有菩萨从初发意断淫欲。修童真行。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犯色欲。或有菩萨方便力故受五欲已。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释曰。是三种菩萨。初者如世间人受五欲。后舍离出家得菩提道。二者大功德牢固。初发心时断于淫欲乃至成佛道。是菩萨或法身或肉身。或离欲或未离欲。三者清净法身菩萨得无生法忍住六神通。为教化众生故与众生同事而摄取之。或作转轮圣王。或作阎浮提王长者刹利。随其所须而利益之

【经】譬如幻师若幻弟子。善知幻法幻作五欲。于中共相娱乐于汝意云何。是人于此五欲颇实受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故化作五欲。于中受乐成就众生。亦复如是。是菩萨摩诃萨不染于欲。种种因缘毁訾五欲。欲为炽然。欲为秽恶。欲为毁坏。欲为如怨。是故舍利弗。当知菩萨为众生故受五欲

【论】问曰。三种菩萨中。何以独为一种菩萨作譬喻。答曰。一者如人法不断淫欲。二者常断淫欲修于净行。三者亦修净行现受淫欲。以人不了故为作譬喻。问曰。何以不以梦化等为喻。答曰。梦非五情所知。但内心忆想故生。人以五情所见变失无常可以得解。化虽五情所知而见者甚少。佛为度可度众生。幻是众人所信。是故为喻。如幻师以幻术故于众人中现希有事令人欢喜。菩萨幻师亦如是。以五神通术故。于众生中化作五欲。共相娱乐化度众生。众生有二种。在家出家。为度出家众生故。现作声闻辟支佛佛及诸出家外道师。在家众生或有见出家者得度。或有见在家同受五欲而可化度。菩萨常以种种因缘毁訾五欲。欲为炽然者。若未失时三毒火然。若其失时无常火然。二火然故名为炽然。都无乐时。欲为秽恶者。诸佛菩萨阿罗汉等诸离欲者皆所秽贱。譬如人见狗食粪贱而愍之。不得好食而啖不净。受欲之人亦复如是。不得内心离欲之乐。而于色欲不净求乐。欲为毁坏者。着五欲因缘故。天王人王诸富贵者。亡国危身无不由之。欲如怨者。失人善利亦如刺客外如亲善内心怀害。五欲如是。丧失善心夺人慧命。五欲之生正为破坏众善毁败德业故出。又知五欲。如钩贼鱼。如弶害鹿。如灯焚蛾。是故说欲如怨。怨家之害不过一世。着五欲因缘堕三恶道。无量世受诸苦毒

【经】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菩萨字性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何以故。舍利弗。但有名字故谓为菩提。但有名字故谓为菩萨。但有名字故谓为空。所以者何。诸法实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故。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亦不见垢亦不见净。何以故。名字是因缘和合作法。但以分别忆想假名说。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名字。不见故不着

【论】问曰。是事舍利弗上已问。今何以重问。答曰。先因佛说欲以一切种知一切法。当学般若波罗蜜故问。非自意问。复次今舍利弗闻上种种赞般若功德。心欢喜尊重般若故问云何应行。如病人闻叹良药便问云何应服。问曰。先已问住不住法行檀波罗蜜。施者受者财物不可得故。如是等为行般若。今何以复问行。答曰。上总问诸波罗蜜。此但问般若。上广赞叹般若为主。此直问行般若。复次上虽广叹般若波罗蜜。时会渴仰欲得。是故舍利弗为众人故问行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功德无量无尽。佛智慧亦无量无尽。若舍利弗不发问。则佛赞叹无穷已。若舍利弗不问者。则无因缘故则不应止。问曰。般若功德尊重。若佛广赞有何不可。答曰。赞叹般若闻者欢喜尊重则增其福德。若闻说般若则增其智慧。不但以福德因缘故可成佛道。要须智慧得成。是故不须但赞叹。人闻赞叹心已清净。渴仰欲得般若。如为渴人广赞叹美饮不解于渴即便应与之。如是等因缘故舍利弗今问行般若。问曰。如人有眼见方知所趣处然后能行。菩萨亦如是。先念佛道知般若见己身然后应行。今何以言不见菩萨及般若。若不见云何得行。答曰。此中不言常不见。但明入般若观时。不见菩萨及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为令众生知实法故出。此菩萨名字众缘和合假称。如后品中广说。般若波罗蜜名字亦如是。众法和合故假名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虽是假名而能破诸戏论。以自性无故说言不可见。如火从众缘和合假名为火。虽无实事而能烧物。问曰。若入般若中不见。出则便见何者可信。答曰。上言般若为实法故出。是则可信。出般若波罗蜜不实故不可信。问曰。若入般若中不见出则见者。当知非法常空以般若力故空。答曰。世俗法故言行言入般若波罗蜜。诸观戏论灭故无出无入。若诸贤圣不以名字说则不得以教化凡夫。当取说意莫着语言。问曰。若般若中贵一切法空。此中何以先说众生空破我。答曰。初闻般若不得便说一切法空。我不可以五情求得。但忆想分别生我想无而谓有。又意情中无有定缘。但忆想分别颠倒因缘故。于空五众中而生我想。若闻无我则易可解。色等诸法现眼所见。若初言空无则难可信。今先破我次破我所法。破我我所法故则一切法尽空。如是离欲名为得道。复次般若波罗蜜无一定法。故不见我行般若。不见不行者。如凡夫不得般若故名不行。菩萨则不然。但行空般若故说不见不行。复次佛为法王。观余菩萨其智甚少。杂诸结使不名为行。譬如国王虽得少物不名为得。佛亦如是。教诸菩萨虽有少行不名为行。复次行般若波罗蜜者生憍慢。言我有般若波罗蜜取是相。若不行者心自懈没而怀忧悴。是故言不见我行与不行。复次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者。破著有见。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者。破着无见。复次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者。止诸法戏调。不见我不行者。止懈怠心故。譬如乘马疾则制之。迟则鞭之。如是等分别行不行。复次佛自说因缘。所谓菩萨菩萨字性空。是中虽但说菩萨字空而五众亦空。空中无色离色亦无空者。空名法空。法空中乃无一毫法。何况粗色。空亦不离色。所以者何。破色故有空。云何言离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何以故佛自更说因缘。所谓但有名字谓为菩提。但有名字谓为菩萨。但有名字谓为空。问曰。先已说此事。今何以重说。答曰。先说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今说不见因缘。所谓但有名谓为菩提。但有名谓为菩萨。但有名谓为空。上菩萨此菩萨义同。菩萨字即如菩萨中说。般若波罗蜜分为二分。成就者名为菩提。未成就者名为空。生相实不可得故名为无生。所以者何。若先生后法。若先法后生。若生法一时。皆不可得。如先说无生故无灭。若法不生不灭如虚空。云何有垢有净。譬如虚空万岁。雨亦不湿大火烧不热烟亦不着。所以者何。本自无生故。菩萨能如是观不见离是不生不灭法。有生有灭有垢有净。何以故。佛自说因缘。一切法皆忆想分别因缘和合故强以名说。不可说者是实义。可说者皆是名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一切名字者。先略说名字。所谓菩萨菩萨字般若波罗蜜菩提字。今广说一切名字皆不可见。不见故不着。不著者不可得故。如诸眼中慧眼第一。菩萨以慧眼遍求不见。乃至不见细微一法。是故不着。问曰。若菩萨一切法中不着。何得不入涅槃。答曰。是事处处已说。今此中略说。大悲心故。十方佛念故。本愿未满故。精进波罗蜜力故。般若波罗蜜方便二事和合故。所谓不着于不着故。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说菩萨虽不着诸法而不入涅槃

  大智度论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一

【经】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思惟。菩萨但有字。佛亦但有字。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字。色但有字。受想行识亦但有字。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见我不见众生。乃至不见知者见者。所说名字亦不可见

【论】问曰。第二品末已说空。今何以重说。答曰。上多说法空。今杂说法空众生空。行者观外法尽空无所有。而谓能知空者不空。是故复说。观者亦空。是众生空。声闻法中多说。一切佛弟子皆知诸法中无我。佛灭后五百岁分为二分。有信法空。有但信众生空。言五众是定有法但受五众者空。以是故佛说众生空以况法空。复次我空易知法空难见。所以者何。我以五情求之不可得。但以身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